最新网址:www.llskw.org
《追风筝的人》的首演日期是林为民还在米国的时候就已经确定好了的。
阿瑟·米勒制作话剧有个不一样的地方,他从来不认为话剧的排练越多越好,因为他认为那样会过多的消耗掉演员们的激情和创作欲望。
相比《触不可及》在百老汇的艰难开局,《追风筝的人》要幸运多了。
这不仅是因为有阿瑟·米勒制作的前一部话剧《触不可及》的加成,还有《追风筝的人》本身的优秀以及投资人们的帮助。
公演首周,连演八场,场场爆满,这样的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爆了!
在百老汇,音乐剧是永远的主流,而话剧只能算是小弟。
每年上演的数百部音乐剧、话剧,成功概率其实差不多。
但近些年来一部大爆音乐剧所能产生的票房却要远超话剧,那是动辄以亿计数的规模。而在影响力方面就更不用提了,音乐剧更是完爆话剧。
如今《追风筝的人》甫一推出所引发的热烈反响和欢迎,大有这世纪上半叶三四十年代到五六十年代百老汇话剧黄金年代的感觉。
《追风筝的人》在短时间内成了百老汇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大家谈论这部话剧的成功之处,也谈论阿瑟·米勒的点石成金,自然也谈到了这部话剧的原著编剧林为民。
在《触不可及》公演之初,林为民在百老汇就是个无名氏。《触不可及》成功后,林为民的名字开始在百老汇小范围流传,不少人都知道了有这样一位来自东方的编剧的作品获得了成功。
但也仅此而已,百老汇不仅是个艺术圣地,同时也是个名利场。
每年出现在这里的面孔实在太多了,其中不乏有才华、有天赋的人,一剧成名在百老汇从来不是神话,可在一剧成名的背后,却鲜有人能够在接下来的从业生涯中在百老汇站稳脚跟。
林为民和那些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他的两部作品连续登陆百老汇,并且都取得了成功。
这样一位才华横溢的编剧,没有人能够忽略掉他。
——
林为民放下了报纸,对于《追风筝的人》在百老汇公演所取得的效果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不枉自己大老远跑了一趟米国搞剧本。
此时距离《追风筝的人》首演已经过去了接近一个月时间,阿瑟·米勒的信和包裹是公演后一周发出来的,今天才刚刚到林为民手上。
包裹里的报纸和杂志都是阿瑟·米勒精心搜集的,每一份报刊对《追风筝的人》的评价都很高。
林为民又打开了阿瑟·米勒的信,内容不长。
除了问好和林为民临走前交代送票的那件事,阿瑟·米勒重点提到了《追风筝的人》所受到的欢迎和所引发的效应。
那是《触不可及》最巅峰时也望尘莫及的。
阿瑟·米勒说自从公演后,各家媒体竞相对他发出了采访邀约。还有林为民这位原著编剧,媒体的采访邀约来的更加热情。
听说林为民在写完剧本后就已经返回了中国,众多媒体无不遗憾。
可这帮人并不死心,逮着阿瑟·米勒这个老肥羊可劲儿薅。
《触不可及》和《追风筝的人》可都是他引进到百老汇来的,大家自然对于他和林为民之间的合作关系感到好奇。
据老米头所言,公演这几天他接受了至少二十家媒体的采访,里面有三家专访,其中采访里面的很大一部分内容都是和林为民有关的问题。
林为民看得出来,老头儿在信里是很得意的。
到了他如今这个年纪,名利都不缺,可创作思维枯竭是一件比死更让他痛苦的事。
连续引进《触不可及》和《追风筝的人》获得了成功,还是从中国这样的遥远国度引进的,从某种方面来说,满足了老米头儿内心的成就感。
老米头儿接受的采访林为民这次肯定是看不到了,以老米头儿的尿性,下回的包裹里面肯定有。
将包裹里的东西都收拾好放进了包里,准备下班。
车子开回什刹海小院,刚进院不长时间,殷歌丽提着菜来了。
今天晚上家里人聚餐,殷歌丽当大厨,结婚一年时间,她的厨艺进步非凡,做起中餐来有模有样。
韩定邦九月份刚刚把退休手续办了下来,正好趁着十一燕京这面天气好,来这待上一段时间。
韩壮壮如今在《红高粱》剧组拍戏,一时半会儿抽不出时间来。
爷俩儿商量,等转过年就回沪上把家里好好收拾收拾,能带来燕京的就带过来,带不过来的就送人。
房子因为是公家分的,眼下不好卖,只能先放在那里。
这段时间韩壮壮不在燕京,韩定邦没有住到油漆作胡同,而是为了避嫌住在了林为民这里。
菜肴一盘盘的上桌,等殷歌丽全都做好了之后,三人坐到餐桌旁。
林为民给韩定邦倒了一杯酒,“可惜今天壮壮不在。”
“他这个岁数正是忙事业的时候!”韩定邦说了一句,又感慨道:“多亏了你啊!”
“姐夫,说这个干嘛?”
韩定邦脸色复杂,眼神中带着几分追忆之色,“壮壮这孩子从小就不成器,放在十年前,我哪敢想我韩定邦的儿子还能演上电影的男主角啊!”
“是壮壮适合这个人物。他在春晚舞台和人艺也历练了好几年了,电视剧也演过,现在演个电影的男主角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
韩定邦笑了起来,“这小子有个好舅舅!”
“不说这个了。”林为民摆摆手,夹了两口菜,又问起殷歌丽,她那个兼职干的怎么样了。
之前乔森来到国内跟林为民签署出版合同,顺便提到了想引进一些国内作家的作品到米国的事,林为民给他推荐了一批。
林为民还顺便给外甥媳妇殷歌丽找了个兼职,当翻译。
“兰登书屋那边要求很高,我给他们翻译了几十本的作品梗概和背景介绍,但他们到现在都没有确定要出版的作品。”
林为民微微颔首,“正常。国内作家的作品是很难符合老米读者们的胃口的,我想他们啊,也是抱着投机的目的。”
殷歌丽忍不住问道:“那为什么舅舅你的却可以在米国卖的那么好呢?”
我不一样,我有挂!
心里话林为民肯定不能往外说,“我的作品应该不算卖的特别好吧?”
“你不能跟那些最受欢迎的作品比。”殷歌丽道。
“说的也是。要是按照伱的标准的话,应该算是受欢迎的。我想这大概跟每一位作者的创作理念和观念是有关的。”
“别的作者我不知道,但在我创作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什么意义,又或者是思想,而是读者的感受。
但现在国内很多作者的创作思维不同,他们在创作之先就首先给自己树立了一个‘远大的目标’,这不能说是不对,可总体来说还是会影响到故事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再有就是写作手法的陈旧,很多人的创作经验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实现累加,相反他们在不断的消耗和重复自己。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可能当下会受到一定的欢迎,可若干年后,注定是要被淘汰的。
最后还有一点,可能是因为我的部分作品当中杂糅的一些元素,比如《霸王别姬》里的东方戏曲和跨越性别的感情,比如《追凶》当中叙事陷阱和凶杀元素。
每一个原因都不能单拎出来看,应该是叠加在一起的效应吧。”
林为民说的话很中肯,殷歌丽听完点了点头,又说道:“你提到的《追凶》这种先锋,兰登书屋对于这种风格的确实有点兴趣,乔森还说这是我翻译的众多作品当中难得有新意的。可惜,那些作品很多都是中短篇作品。”
中短篇作品,就意味着只能结集出版,这样一来,几乎很难塑造作家的品牌形象,想要再推出如同林为民一般的作家,难如登天。
“呵呵,能出版就已经很好了。艺术虽然没有国家,但读者都是有国籍的。
真正能够行销各国的作品,无不是经典中的经典。
结集出版,最起码还能赚点米刀嘛!”
林为民说完,又问殷歌丽:“兰登书屋那边的费用都付了吧?”
殷歌丽点点头,“兰登书屋是按部支付费用的,每个月结清,到目前为止已经支付了我两千米刀。”
殷歌丽为乔森翻译一部的故事梗概和背景介绍,费用是一百米刀。
这个价格放到米国当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放在殷歌丽老家奥地利也是不可能的,可谁让殷歌丽现在是在中国呢。
这个价格还是看在林为民的面子上给的,毕竟乔森要的翻译并不算是出版级别的,而且想要在燕京的大学找到翻译人才也并不困难。
殷歌丽对此也很满意,她嫁给韩壮壮,从来就没考虑过钱的问题,两人在燕京也没缺过钱。
不过能赚点外快当然是好的,她的计划是隔上两年总要回老家一趟的,每次的花费都不菲。
一顿晚饭,边吃边聊,不算热闹,但温馨惬意。
晚饭结束之后,林为民特意开车将殷歌丽送回了油漆作胡同。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