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公开处刑

小说:盛唐挽歌作者:携剑远行字数:5429更新时间 : 2024-11-06 00:23:54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雨一直下,气氛不甚融洽。

    汴州府衙大堂内,李璘端坐于所谓的“龙椅”上,面色阴沉。

    而在右手边站立“听政”的太子李偒,同样是面色阴沉,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当然了,他们不爽的原因,可能都和侯莫陈氏那件烂裤裆的破事有关。

    “右相,今日朝会可以开始了。”

    李璘看着方重勇,有气无力的说道。

    今天来到开封县的时候,看到大相国寺的火还没有灭,老远就能见到浓烟滚滚。

    为什么会这样,他当然心知肚明。

    “陛下,臣有本奏。”

    一个年轻的文官出列,是个生面孔,以前没有见过。

    “右相,这位是……”

    李璘疑惑问道。

    这就是他不理政务的坏处了。李璘对于朝廷中枢多了什么人,少了什么人,他需要延迟很久才能得知具体情况。

    原因无它,不管事,就不可能在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手情报。

    “李揆,现在担任御史中丞,当年在长安中过进士,也在礼部做过官。

    能力和人品都靠得住。”

    方重勇解释道。

    李璘微微点头,不置可否。

    不用说,这肯定又是方重勇的亲信,要不然不可能“超格提拔”。至于能力人品啥的,李璘不想深究了,没意思。

    御史中丞这种言官,在现在的朝廷体系下,用处不大。更多是被方重勇用来安插亲信的。

    可以算是人才储备。

    现在没用,可不代表以后也没用。

    李璘一点办法也没有,根本插不进手。

    因为李璘的亲信,大多都是所谓的“天子近臣”,比如说“左拾遗”这种。类似官职,必须要皇帝是实权皇帝,才有作用。

    如果皇帝只是傀儡,那么担任这些官职的人,也就是傀儡身边的走狗,毛用都没有!

    李璘权术斗争的本事还是差了点,不明白“体制”本身,就是最大的斗争武器。方重勇就是掌控了“制度变更权”,以确保李璘无法在朝中要害职务中安插他的亲信。

    久而久之,亲信也就离心离德了,谁也不可能长期为爱发电。

    “李爱卿,你有什么事情要奏啊?”

    李璘勉强一笑,很是随意的问道。

    “微臣,恳请陛下,裁撤宦官,裁撤宫女,减少行宫用度!省下来的钱,朝廷可以用来多募兵,作为军费,早些统一天下!

    陛下,朝廷草创,如今强敌环伺,不可麻痹大意啊!”

    李揆跪在地上,行了一个五体投地的大礼,并且长跪不起。

    “微臣恳请陛下,减少行宫用度!”

    府衙大堂内瞬间跪了一地的朝臣!以方重勇为首!

    怎么会这样!

    李璘面色惊恐,双手紧紧抓住所谓“龙椅”的扶手。

    就连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高尚,额头上也渗出细密的汗珠。

    方清这一手,太狠了!

    高尚在心中暗自叹息,却又一点招数都没有。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在这间作为临时皇宫大殿的府衙大堂内,除了李璘本人外,其他人都是真心这么想的!

    即便假设这些人,根本就不是方重勇的亲信,也是一样的,不会有多大差别。

    道理很简单。

    李璘这个皇帝花的钱少了,那么他们这些官员,手里的预算就多了。

    政权草创,官员俸禄什么的,其实倒也不是众人最在乎的事情。因为哪怕你捞得再多,草台班子倒了,捞多少都是给后来人当仓库了。

    这些官员们已经开始执行朝廷中枢的各项职能,手底下有办不完的事情,办什么都需要用钱。

    李璘把钱花了,他们就没有钱办事了。没钱办事就没有政绩,就不可能升官。

    所以说,还真不是方重勇强行按着这些人的脑袋,让他们听从他这個右相兼大帅的命令,而是这些人原本就有这方面的需求。

    “朕,朕没有花多少钱啊。朕的宦官不过百人,宫女不过百人,妃嫔数十,哪里多了?”

    李璘有些不甘心的反问道。

    方重勇站起身,他双目直视李璘,毫不客气的说道:“陛下,不如将这些宦官与宫女解放,让他们自谋生路,反正民间也是缺乏劳力。这些人多多少少都能为国家做点事情。让他们自食其力,又能节省国家的财富,何乐不为呢?”

    他理直气壮,没有任何让步的迹象。

    基哥当年的宦官与宫女有多少人呢?

    多不胜数,宦官且不去说,光宫女的话,起码一万人是有的,按最少的时候来算。

    现在李璘身边一百多宫女,算多吗?

    根本不多好吧。

    不仅不多,甚至还挺寒碜的!

    想到这里,李璘就是不服啊!恨不得拍案而起!

    凭什么方清锦衣玉食,呃……李璘忽然想起,方大帅似乎作风挺朴素的,仆从很少。

    嗯,那就换个人比对的吧。

    结果他思来想去,发现如今这帮文臣武将,都是大业初创,没有谁家里有豪宅的,更别提仆从成堆了。

    道理还是那句话,不是他们没苦硬吃,而是压根就用不上!

    割据政权,强敌环伺,谁也不敢保证能稳得住地盘。一旦败了,什么都是别人的。与其玩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还不如把心思放在事业上,争取“游戏通关”

    李璘这才回过神来,为什么方重勇能够一呼百应,有这么强大的号召力了。

    实在是因为他这个皇帝,啥事也不做,还有大量仆从与妃嫔服侍,让其他人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李璘节俭与否,要看跟谁比。若是跟基哥比,说李璘是个叫花子也不为过。但跟方重勇这类人比起来,李璘的排场和用度,那是真不小。

    “陛下,众怒难犯啊。”

    高尚凑到李璘耳边小声说道。

    他都有点急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李璘跟当年的基哥,所面临的状况还是不一样的。

    基哥有“小金库”,也就是太府寺,不缺钱用,而且他也很会捞钱。

    但是李璘啥也没有啊,一切用度都是靠汴州府衙拨款。李璘自己又没什么捞钱的手段。

    就算有,某些人也不会惯着他。

    仰仗于人,自然是没办法嘴硬。

    方重勇说给停了拨款,那就可以直接停。现在开朝会,不过是在造势罢了。

    将来外人议论起来,那就是众望所归,而不是方重勇在虐待天子。高尚连忙给李璘使了个眼色。

    “朕,朕也觉得,可以适当缩小一下,宦官和宫女的规模。”

    李璘有些纠结的说道,不甘心又没办法。

    “如此甚好,户部会尽快定一个章程出来给陛下过目。”

    方重勇面色淡然说道,压根就不想跟李璘去争论,到底要裁多少人,减少多少供奉。

    今日朝会,不过是敲打李璘罢了。特别是经过昨夜那件事,方重勇发现李璘的小动作还真是不少。

    “嗯,那就这样吧。”

    李璘微微点头道,无奈妥协了。不妥协不行,眼前这一幕,没有任何一个人帮自己说话。

    “陛下,微臣也有本奏。”

    严庄慢慢出列,将奏折递给高尚。

    “即将举办的科举,吏部暂定录取进士两百人,明年即授予官职。

    进士中再选二十人,优先安排,在今年年末赴任,一律担任地方官。

    然后明年上元节后,从地方官中挑选官员,入中枢补缺。

    具体方略,都写在奏折里了。”

    说完,他慢慢退回原位。

    严庄压根就不问李璘要不要开科举,而是说录取多少人,这些人怎么安置。看似是尽职尽责,实则是在疯狂打脸。

    你说啊,你倒是说啊,说你不同意开科举!

    看这大堂之上,会不会有人用唾沫星子淹死你!

    严庄在心中疯狂叫嚣,脸上则是一副皮笑肉不笑的表情。

    李璘无助的看向高尚,只见对方无奈的摇头,拼命暗示他不要冲动。

    “朕准了。”

    李璘从牙缝里挤出三个字,感觉全身的气力都被抽干了。

    接下来又是一些在他看来很无聊议题。

    比如说像什么“识五百字法”,即:开办一些最低级别的“公学”,请本地文化人来教书,作为每年服的徭役。无论有无田产的农夫,甚至是贩夫走卒,都可以象征性的缴纳一点财帛,来这里报名学识字。

    只要学够了五百字,会读会认(不要求会写),便可以发证书。未来只有持证之人,才能参加某些特殊的,比较轻松的徭役。

    比如说在官府里面当临时征召的小吏,看守城门,去本地县尉手下临时当差等等。

    简单说,就是争取让更多的普通百姓识字。不用很多,五百字就够了,类似于“速成班”。以后谁还要再多学,那是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去解决。

    李璘认为这种法案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他完全不觉得那些泥腿子们有什么识字的必要,根本就是在浪费时间。

    再比如说方重勇提出建立“太医局”和“军医局”,一个专门培养官府的医官,一个专门培养军医官。

    太医局下面设有安济坊,主要是为了迅速应对瘟疫而设,平日里则是作为一个临时看小病的场所,有实习的医官为贫苦百姓免费问诊看病,并且以成本价售卖一些常见的药材。

    军医局下面则设有居养院,平日里会给军中无依无靠的遗孤居住。若是有流民来本地,则由居养院负责临时接待安置,免得造成本地社会动荡。

    官府会给居养院划拨一部分公田,作为运营的根基,起到一定社会保障的作用。

    当然了,某种程度上说,也算是保有了公田。

    对于这个法案,李璘完全无感,只是觉得方重勇对那些泥腿子们实在太好,完全没有必要,纯粹浪费钱而已。

    有这点钱,还不如多募些兵马呢。

    不过既然跟自己关系不大,李璘也懒得在这种小事上花费精力,基本上是方重勇和他手下那帮人说什么,自己就点点头。

    一场李璘认为很无聊的朝会,就这么结束。到后面群臣说了些什么,他都完全没在听。这次废后的图谋失败,让他有些心灰意冷,有些不想再折腾了。

    ……

    “大帅,一下子实施这么多法令,府库里的财帛有些不够用了。就算是盐引,也不能随便发。”

    书房里,刘晏对着方重勇禀告道。

    不得不说,这位方大帅是有水平,有野心,有手段的。

    现在缺的,其实只有时间而已。

    哪怕是有很多公田,可是这些土地,不能马上变现,田里产出粮秣,那也得等到秋天的时候。

    “汴州的大户,还是太多了。我们要号召这些人出来捐钱做善事。

    像是安济坊、居养院、书院什么的,他们难道不该捐一点钱,来做些善事吗?”

    方重勇理直气壮的反问道。

    道理是这个道理,只不过,谁也不会心甘情愿掏钱扔水里啊。那些穷人,那些灾民过得好不好,汴州等地的黄老爷们,只希望那些人要死就死远一点,别让自己看到就行了。

    刘晏只是苦笑摇头。

    “不捐钱的,在他们门楣上挂个牌匾,上面写四个字:为富不仁。

    捐钱的,同样在他们门楣上挂个牌匾,上面也写四个字:良善之家。

    让崔乾佑带着税警团的人去挨家挨户的问,他们想挂哪个牌子。以后牌子一年一换!”

    方重勇嘿嘿冷笑道。

    这也行?

    老实人刘晏沉思片刻,发现这样玩,还真踏马可以!

    “出了大相国寺那个事情,也让崔乾佑带人去查一查汴州所有的寺庙,查一查他们有没有姑息养奸。

    看看能不能收回一些田产来,作为居养院的公田。”

    方重勇脑子转的飞快,马上就想到了要给寺庙下套。

    反正,就问他们戴不戴帽子吧。

    天天吃斋念佛无所事事的,还占那么多田产。铁拳不打这些秃驴,简直浪费银枪效节军的武德!

    “下官这便去办。右相制定的这些政策,短期内未必能见效,但少则一两年,最多五年之内,就必定会助推民生。

    到时候,我们想对哪里用兵,都不必担忧家中失火了。”

    刘晏笑着说道。

    别看方重勇提的这些,不能短期转化成财帛。但是只要正常运转起来了,加强了社会保障,那么就会减少天然的土地兼并。而且很多事情,都是跟军队后勤相关的,比如军医,比如军属的福利。

    这样有向心力,又没有后顾之忧的军队,天生就是打胜仗的队伍。

    事情推进得如此顺利,也得多亏李璘的政务水平实在是太低了,哪怕他想找茬,都不知道该从何处入手。

    正当刘晏心中阴搓搓的吐槽李璘时,严庄推门而入,将一封书信交给方重勇说道:“李光弼派人来说,他想攻打光州,打出一片缓冲区来,询问大帅的意见。”

    打光州?

    方重勇一愣,还没弄明白光州具体在哪里,因为这个地方,短期内根本就不在他的战略之中。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大乾世子爷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撩乱逐春生重生古代灾荒年: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替嫁高门后死遁了扶鸾相敬如冰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