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想要追赶大明需要付出代价

小说:工业大明从北平开始作者:键盘战斗家字数:7581更新时间 : 2023-12-22 12:47:35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京城。

    四十岁寿诞的朱高炽,并没有松口,阻止了以大明工局为代表,各行的贤达们的诉求,开办祝贺太子殿下寿诞的活动。

    与家人们吃过比往日更丰盛的早饭后,朱高炽步行到文华殿。

    离开春和宫,在春和门向宦官与女官们点点头,平易近人的太子殿下,是整个皇城都爱戴的人,朱高炽笑呵呵的,对每个遇到的人很和气。

    人是复杂的。

    作为一个历史爱好者,朱高炽不敢说自己小节无暇,他也有自己的私人欲望,不过呢,对于民族的大爱并无妨碍,两者并不冲突。

    正如一个违法份子也会救落水儿童。

    前者是私欲,后者是人性。

    包括历史上的明末。

    辽东尽落后金之手,聪明的老奴先杀穷户,后杀富户,不光劫掠了辽东之财物供养八旗,也解决了流民带来的隐患,最先破圈。

    而内地还在为如何安顿流民头疼,为招抚流民军,需要的物资筹措奔波。

    以至于好不容易解决了许多事的杨嗣昌,得知张献忠又复叛,气的差点吐血,有了:不作安分降将,效尤奋臂螳螂。往来楚蜀肆猖狂,弄兵潢池无状。云屯雨骤师集,蛇豕奔突奚藏?许尔军民绑来降,爵赏酬功上上。

    最后在明清更迭之际的一名秀才李馥荣所著的《滟滪囊》一书中,成为了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

    在老奴的布局下,辽东人其实也有反抗。

    一名乡绅领着四个儿子,带着乡人与全副武装的金兵强盗对抗,最后族灭而亡。

    辽东有今日之局,离不开乡绅的原因,可乡绅在最后的关头,也的确拼死抵抗,可有些事,并不以人力而决,犹如后世的冲突。

    弱小就是原罪。

    失去了秩序的辽东,面对组织力发达的后金,那就是弱小。

    在满足了基础物资条件的层次上,上辈子就是对家庭有责任,勤奋了一辈子的朱高炽,并不认为自己会坏到哪里去,这些年来,他也很满意,自己做的还算不错。

    只是可惜。

    身体的基因毕竟是基因,哪怕控制了许多,身体还是胖了起来,喝水都能胖,朱高炽也没有办法。

    胖墩墩的太子殿下,没有人在意,人们的眼睛里只有尊敬。

    一路走来。

    皇宫里和乐融融,也可能是人少了的原因。

    朱元璋的妃子们大多去世了,朱棣并没有立皇后,高丽也不再进贡美女,皇室少了,太监也少了,人少了,政治清明,很多矛盾也就少了。

    内阁大臣们把昨日整理的奏疏送到文华殿,除了特别紧急的公文外。

    朱高炽大多批复同意。

    工作了一上午,中午返回春和宫与家人们吃过饭,午间歇息了片刻,下午开始接见一批批的大臣们。

    “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方式,它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职的垄断,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官僚阶层。”

    “科举制度是没有问题的,当然了,科举制度也有局限性,我们要改进它。”

    朱高炽与杨士奇等人说道。

    杨士奇结束了外放的道路,重新回到了内阁,很快获得了重用。五十岁的杨士奇,走遍了大明的天下,在北平学习过工业化理论,朝廷担任过要职,负责过南洋老挝等地,可谓是经验丰富。

    如今的大明,关于国家管理制度,有了许多的声音。

    特别是随着西部七省总督胡广的急病,让朝廷揪心了许久,一直到黄淮抵达了撒马尔罕,朝廷才松了口气,皇帝南下,朝廷的主要精力投放到了南洋,西部七省要是乱起来,大明就会焦头烂额。

    有人不光提出废止科举,还提出了边远地区的总督等重要岗位,必须要年富力强,身体健康的大臣担任,避免再出现胡广类似的事情。

    朱高炽不太认同。

    一个国家绝对是有治理思想的,否则就不是国家。这些思想往往受到其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包括西方记载迷雾重重的希腊。

    古希腊也是推崇“士农工商”的思想,例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士农工商”四民论,认为这四个阶层各自有其职责和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的社会。

    其中,“士”是指保卫国家的武士,“农”是指提供粮食的农民,“工”是指制造物品的手艺人,“商”是指进行贸易的商人。

    中国最开始的贵族其实就是士,属于军事阶级,可随着国家的发展,军士阶级的破坏实在太大了,才有了文武的分离,各司其职。

    对于国家的治理思想,无论古今中外,都是哲学家们孜孜不倦的探索道路。哪怕是新兴的国家美国,也采用了西方近代思想家提出的国家思想为基础。

    “农业社会的稳定,与工业社会的大发展,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但本质上的核心还是稳定,只有稳定的前提,才能有发展。”

    “通过工业化的发展,经济的提升,老百姓们的富裕,所以我加强了学校的普及,符合社会的需求,培养出了更多的人才。”

    “如何把人才挑选出来,放到合适的岗位上,科举制度就是门槛,而各级学校结业后参与社会的实践,则是培养和考核。”

    “朝廷需要有才能的人,其实地方上更需要有才能的人,地方才是国家的基石,只有地方上由聪明人们治理,让各地综合发展,那么朝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下锅有米。”

    “未来不但不会取消科举,还会加强考核,我承认科举有些不足,可是利大于弊,是当下最合适的方法。”朱高炽定下了调子。

    众人没有了意见。

    朱高炽留下了杨士奇,“跟我一起走一走。”

    杨士奇面露微笑。

    花园还是往常的花园,喷泉没有喷水,水池里的假山上,手指大小的活灵活现的假猴子们仿佛真的一样,池子底的雕刻乌龟露了出来。

    杨士奇说了一些南洋的风俗人情,朱高炽听得很仔细,最后说到了波隆多罗阇。

    朱高炽又联想到了高丽。

    高丽的事情,暹罗的事情,渤尼都司的事情,通过人们的口中传回了国内,消息交流的频繁,引起了部分学者的好奇与探讨。

    大明很强盛富裕,别的国家如何达到大明的水平呢。

    朱高炽看过很多这类的文章,其实朱高炽都不是很认可。

    什么叫落后国家。

    落后不止经济的落后,想要追赶大明,必然需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需要人来牺牲。

    高丽南王半封闭高丽南部,虽然保持与大明商人们通商,又控制大明商人们在高丽南部的扩张,高丽南王呢,自己办工厂,什么方面都不如大明的商行,可的确属于高丽南部自己的。

    后世信息大爆炸,有许多方面的探讨,朱高炽还记得一篇名为国内企业不如国外企业,对工人待遇差,倒了也没有什么的文章。

    朱高炽是不认可的。

    打个比方,虽然是粗粮,还特么有点点发霉的,可没有其他的粮食了,为了不饿死,只能捏着鼻子吃。

    朱高炽非常清楚,后世自己的表兄弟姐妹们,他们不用与孩子分离,他的母亲七姐弟,父亲有八兄妹,没有一家的老表,与自己的孩子是分离的。

    而在双喜年之前。

    自己和表兄弟姐们,有七成以上是与父母分离的,一年只能见到一次,自己的小表妹,十年里只见到一次父母。

    发展中国家。

    什么叫发展中国家?不是比别人穷而已,而是方方面面都落后,需要追赶的有很多。

    你凭什么追赶上别人?

    你有什么能力追赶上别人?

    一个普通人都做不到,何况一个国家。

    想要成为发达国家,你需要付出代价,不想付出代价,又想成为发达国家,那伱得有运气,什么都没有,除了埋头奋斗,还有其他的道路吗?

    打个比方。

    苹果有自己的员工十万人,背后的生产链上下游可能有九十万工人,也就是百万的工作岗位。

    这一百万的工作岗位,可能有十万,也可能有二十万的岗位放在中国,而且随时都可以搬走,根据美国利益需求变化。

    遥遥领先有自己的员工五万人,背后的生产链上下游四十五万人,也就是五十万的工作岗位。

    至少有四十万工作岗位放在中国,而且很难离开国内,根据国家需求才能变化。

    很多国内企业是很垃圾,比起国外的企业太多的不足。

    可谁让你是中国人呢。

    至少,自己的表兄弟姐妹们,只有两个堂哥,一个表姐在沿海城市,其余的都回到家乡工作。

    发展中国家。

    不是抱怨就能成为发达国家的。

    又没那个命,又没有运气,还不想努力,也不愿抗争,只想通过抱怨过上富裕的生活,这种人叫做什么?

    朱高炽在大明的体量和优势下,借助自己超前的眼光和地位,通过数十年的坚持才有今日的大明,别说暹罗这样的国家,就算是高丽,想要不付出代价就达到大明的水平。

    凭什么?

    凭高丽人比别国人高一等?

    更何况大明也不会允许别的国家追赶大明,除非先打败大明,用武力取得自己的发展底气,让大明无能为力的干涉,这是第一关。

    朱高炽也不相信,当下的天下里,有哪个国家可以打败大明。

    最大的威胁帖木儿汗国没有了,高丽被大明控制了,倭国内乱了,那么放眼天下,西方还在愚昧的中世纪,真是大明最好的时代。

    至于暹罗,朱高炽认可波隆多罗阇这个人,可是大明的国力不同了。

    只不过呢。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一直是朱元璋的战略思路,也被朱棣继承,而且朱高炽也认可这样的思路,而且朱高炽不希望付出太多的代价。

    毕竟,叹了口气。

    朱高炽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肚子,大明内部有太多朱高炽不满意的地方了,他希望能尽快的铺平道路,让中华文明进化到真正的高度。

    他要的不是官员们的踊跃,而是底层百姓们的脱变。

    只有百姓们的文明进步了,才是文明的大进步。

    否则不过是人亡政息而已。

    正如洪武二十五年春,朱高炽在大兴村蒸汽机工厂前,对工人们说道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能做到吗?

    朱高炽有些信心不足,这可是伟人都追求了一辈子的事业。

    ——

    “从今日开始,加强全营的操练。”

    “头,要打仗了?”

    哨官围着李坚好奇的问道。

    李坚的脸上有条旧伤疤,这条伤疤是在塞南地区被马匪的流矢射中,马匪们的武器不如明军,但是弓术准头不错;左手因为旧疾不太灵活,这是在占城剿灭残匪时中了埋伏,治好后留下了后遗症。

    李坚摸了摸下巴,“风气不太对。”

    把总的鼻子很灵,把总这么说了,下面的哨官们动了起来,李坚是从士兵成长到把总的,威望非常的高,士兵们愿意听头的。

    过了几个月,李坚收到了拔营的军令。

    到了总营,开了会,李坚收到了确切的消息,军队的确要打仗了。

    “咔嚓咔嚓。”

    铁道上的火车一路开往广西,进入到交趾,又从交趾到占城,港口处的运兵船,一队队的士兵们等着登上大船,最后从占城只用了三天抵达阁昌岛。

    这就是大明收复交趾的好处,可以通过陆地坐船在半岛的最南端。

    最长只需要几日的时间抵达南洋各国。否则从广西出发,因为距离的原因,以及补给港口的问题,加上季风的影响来回要几个月。

    不光是效率低下,安全性也不可靠。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传统大明的实力对各岛屿的控制都不够深,何况是暹罗,暹罗与真腊的交界处,海外有个岛屿,并没有明确的归属,后世才被纳为暹罗的领土。

    如今属于无人管理,只有极少的土著,生活水平非常的低下,停留在刀耕火种,历史上明朝中末时期,成为了大明商人们的补给点,后来又先后被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人夺去。

    这样的岛屿,本地的土著对待外来的势力,只要有个良好的开头,例如送点商品,然后提出贸易,很容易得到治理权。

    以为本地土著也需要外来人的融入,也是少数部落的生态需求,包括大明的北部地区也是如此,对待外来的陌生人,非常的热情好客,并且留下外来人的血脉。

    否则要是每个岛屿上的土著都无法沟通,只有毫不犹豫的偷袭对抗,别说大明的商人们,就算是西班牙和荷兰的武装商船也是维持不住的。

    不过呢,有接触就有矛盾。

    大明商人们接触的最早,留下的矛盾最多,没有外部势力的干扰,也能保持总体的平稳,可当西班牙荷兰人新的势力到来后,很快就拉拢到了当地的土著,对大明的商人们发起了攻击。

    同样的道理。

    后来的倭寇抵达了南洋,取华商而代之的西方势力,与当地土著们的矛盾积累很深,导致倭寇们又受到了土著们的支持。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倭寇的战败,让他们退缩回自己的土地上,又导致他们在南洋的土地呆的时间太短,与土著们的矛盾不深,这就是利的一面,为他们日后与南洋打交道获得了很多的方便,也让倭寇的商品充斥南洋。

    不过这些都不是无法解决的问题,只要能认清楚问题,做出针对的应对来破局,属于上层的智慧较量。

    以此为思路,朱棣留在了占城,解缙以内阁大臣的身份,前往暹罗大城,也就是暹罗的都城,面见了暹罗的国王,商讨波隆多罗阇的问题。

    “波隆多罗阇是不稳定因素,不光破坏了南洋的安稳,也对暹罗王室带来了危险,不解决波隆多罗阇,恐怕此人会带领军队造反。”

    波隆多罗阇要造反吗?

    不知道。

    不确定。

    但是大明咬死波隆多罗阇要造反,形成了舆论,那么暹罗的王室就会担忧,暹罗的王室担忧,就会采取打压和试探波隆多罗阇。

    波隆多罗阇要么交出权力得到暹罗王室的信任,要么对抗加深与暹罗王室的矛盾。

    这是阳谋。

    这叫做利用舆论优势扩大矛盾。

    没有问题很简单,那就通过舆论制造问题。

    而不同的是,波隆多罗阇的确有点问题,他的实力很强,本就让暹罗王室忌惮,有了大明做主和刺激,暹罗王室的底气足了。

    首先要求波隆多罗阇回到都城解释。

    只这一条,波隆多罗阇就无法答应,而波隆多罗阇不能回都城,又证明了大明的舆论,稳定了多年的暹罗,一夜之间战火的危机出现了。

    暹罗王室整兵备战,解缙则承诺,大明一定保护暹罗王室,又和暹罗王室沟通了许多的矛盾。

    例如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双边贸易协定,大明的商人可以畅通无阻的到暹罗做生意,不收取税赋,大明商人们可以再暹罗购买土地,建立港口等等,也就是高丽的一套方法。

    同样的道理,暹罗的商人们也能去大明做生意,也不收取税赋,他们也可以买大明的土地,甚至在大明修建港口。

    只是呢。

    大明的土地贵,商品又便宜,源源不断的不限量,暹罗的商人们,还是小作坊的模式,自给自足都无法满足,首先在大明商人们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再说吧。

    面对北部的压力,波隆多罗阇一边派使者去占城拜见朱棣,朱棣没有其他的要求,暹罗王室答应的条件,只要波隆多罗阇同意就行。

    波隆多罗阇自然不会同意,他要是同意,就不会做许多的事情了,所以他又一边派人去都城面见国王,想要说服国王。

    国王与地方实力派将领天然的不对付,两者有本质的利益冲突,在自身权利的面前,暹罗国王更信任大明,因为波隆多罗阇会要他的命,而大明只要利益而已。

    大明的军舰游荡在暹罗南部海外,保护七岩城与华欣城这些新兴的城池。

    华欣是后世泰国中部的海滨小镇,距离泰国首都曼谷,也就是现在的暹罗大城,有五百里上下的距离。与沙美岛隔岸相望。

    从暹罗回到占城的解缙,向朱棣介绍了暹罗的局势。

    朱棣有些不适应。

    以前敌人在哪里,他带着大军打过去,一直都是这么做的,可到了如今,儿子不让他这么做了,大军轻易不动,借助别国内部的矛盾。

    这种细碎的如穿针的活计,让朱棣有些喘不过气来。

    “简而言之,我们要向波隆多罗阇传达我们的态度,我们不跟他打仗,他也不要损害我们大明的利益,至于他们内部的矛盾,不能影响到我们大明。”

    朱棣又忍不住摸了摸下巴。

    朱棣的习惯被很多的将领学去,人们都在模仿皇帝。

    “这他娘的多不讲道理。”

    “我打你,你还不能还手。”

    也就是儿子能想出来,一般人还真做不出这样不要脸的事情来,朱棣有些感慨。

    听到皇帝的话,解缙露出腼腆的笑容。

    这样的思路多好,正和他们文官的意啊,打打杀杀的,效率太低不说,伤敌一千也要自损一百不是么。

    从塞南行省到塞北地区,从哈密到亦力把里,从亦力把里到西部七省,从高丽到南洋,大明在朱高炽的引导下,发生了许多的变化,也总结到了更多的经验。

    面对大明新的模式手段,不光是暹罗王室没有反应过来,波隆多罗阇也气的差点吐血。在他的面前,犹如无形的棉花,他不知道往哪个方向打,打出去的拳头还使不上力。

    现在变成了暹罗内部的斗争,大明只需要当渔翁。

    报纸连番的报道,整个南洋都知道暹罗要打仗了,波隆多罗阇要造反,王室输了就会被波隆多罗阇杀死,波隆多罗阇输了,王室的权利就会稳固。

    历史上暹罗并没有内战,至少这个时期如此。

    可历史终归是历史,大明的报纸通过商人们带到南洋各地,哪怕是旧报纸也代表了舆论权,各地的百姓们,通过大明的报纸了解天下的局势。

    报纸上是这么说的,人们就这么认为。

    “暹罗王室不会输。”

    “不一定,那个波隆多罗阇暗中积蓄势力多年,野心狂妄之辈,如今敢于造反,肯定是有底气的。”

    报纸上的宣传下,波隆多罗阇就是个为了权利阴谋造反的武夫,脾气古怪,动辄杀人,不懂仁义道德的军阀,大家都是这么看的。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开局剧透明史,可这里是大汉啊!五皇子的逆袭之路安史之乱:我成了太子李亨我穿越回去打鬼子如何攀折天之骄子月宫有兔这太监无敌了谍战:我能看见情报价值柳叶追风刀是大清但是不同的大清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