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避其锋芒

小说:晋末长剑作者:孤独麦客字数:3677更新时间 : 2024-10-27 21:38:51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入秋之后,雨水渐多。

    颍川颍阴县,满头银发的荀畯坐在自家池塘外,默默看着仆婢们采藕。

    池塘之外则是刚刚收完的粟田。

    农人正往田内放水,准备播种下一季的小麦,以待明年五月夏麦满仓。

    静静看了会后,荀畯拿起一封信,仔细审读。

    信是荀崧写来的。

    从辈分上来说,荀崧算是他的族弟,曾任中护军,组织过新安之役,后转任荆州都督,直到王敦接任为止。

    因王敦病重,南阳乐凯举兵围攻襄阳,荀崧又被派了出来,并带着自江州征集的水陆兵马西行,增援襄阳,目前刚刚抵达夏口。

    荀崧写信过来,其实是探听河南内情。

    荀畯没有说太多,只论了论家谊,然后把晋阳论道会议上梁王提及的三大志向详细讲了一遍,遣人带回。

    从来信的字里行间看,荀崧其实是知道一点晋阳之事的。

    不过三个月,这种大事便哄传南北——传播主力肯定是诸郡豪族了。

    但建邺那边只是隐约知晓一点大概,荀崧是重点询问那十几天的具体情况了。

    荀畯没打算藏私,悉数告知。

    他已经退养在家,济北也不待了,就住在颍阴老宅,闲来无事,就喜欢坐观天下风云变幻。

    “多少年了啊,又出来一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人。”荀畯呵呵一笑,将信收起,然后看向前来拜会他的长社钟氏子弟钟昂、许昌陈氏子弟陈纯,道:“你二人自邺城来,听闻那边杀了两个武学生?”

    “有的。”钟昂说道:“皆邑之小吏,被杀后抛尸河中,后被发觉,到现在也没弄清谁杀的。”

    “还能是谁?”陈纯笑道:“前几年要么攻匈奴,要么大灾,度田停了,魏郡豪族以为此事半途而废了呢,没想到又开始了。狗急跳墙之下,什么事干不出来?不过说真的,叛乱程度比汉光武那会轻多了。”

    众所周知,刘秀依靠豪强势力建国后,不甘心受制,开始利用建国的威望度田。

    这个时候地方上就出现了大量“盗匪”。

    军队去镇压的时候,盗匪很快散了,找不到。

    军队一走,盗匪再度出现。

    这说明什么?说明地方官员和豪族完全勾结在一起,所谓盗匪不过是豪族部曲罢了。

    刘秀一开始决心很大,杀了不少官员,但杀到最后,也有些怕了,因为盗匪杀不完,地方人心思乱,再搞下去整不好要爆发大规模叛乱甚至内战。

    到了最后,他也被迫妥协了,放弃追究地方官员的责任,允许盗匪互相检举,五人有一个首级就行。

    度田好像成功了,又好像没完全成功,总之很蛋疼。

    这其实和政权底色有关。

    刘秀孤身入河北,靠娶富婆发家,即便后来在统一战争中攫取了部分权力,但终究底子不行,他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值得称道了。

    邵勋同样靠娶富婆发家,但他的军队不是别人赞助的,而是白手起家亲自打造起来的,威望自然无与伦比。

    且梁国二十郡县一级层面有大量武学生官吏,地方上有府兵,胡人势力也明面上投靠了他。

    最重要的是,度田没有扩大化,只在梁国二十郡施行,且永嘉年以前的事暂不追究。

    梁国豪族既可保住永嘉之前侵占的田地(如果有的话),还可至二十郡之外置产业,这在兵法上叫围三阙一。

    但即便如此,当度田度到头上的时候,依然有人铤而走险,只不过规模不大,属于零星叛乱。

    “邵太白此人,奸猾似鬼。”荀畯笑了笑,道:“昔年我去济北坐镇,打退匈奴攻势后,人还没走呢,就开始在济北置二府八防府兵。这人是有缝就钻,看到机会就上,没机会的时候就默默等待。”

    钟昂、陈纯哈哈大笑。

    “荀公,听闻右金吾卫之兵已出滏口,前往邺城了,河北的乱子能大起来吗?”钟昂又问道。

    “大起来?谁来闹大呢?”荀畯瞥了这个后生一眼,道:“都想别人送死,自己坐享其成,如何能成事呢?”

    “汉光武度田那会,青徐幽冀豪族都是打过仗的,而今这些人能做什么?济阳虞家居然只敢驱逐度田县吏,不敢杀之,你说说这心气能和那会比吗?”

    “要想达到后汉初盗匪此起彼伏的地步,怕是难喽。”

    荀畯这话说得钟、陈二人连连叹气,也有些惭愧。

    平心而论,虽然颍川不在度田范围内,但此郡北面是荥阳、东面是陈留、陈郡、南面是汝南,都是梁国属郡。西面的襄城郡虽然不在梁国疆域内,但那是梁王最早掌控的地盘之一,本身也缺乏大家族,田亩清查得比汝南、陈留、平阳、魏等梁国属郡还清楚。

    颍川被四面包围了啊!

    作为颍川土族,他们又怎么可能不焦虑呢?

    “荀公,既然梁国豪族贪生怕死,那么能不能——”陈纯低声说道:“能不能让吴兵或匈奴打醒梁王?”

    “嗯?”荀畯扭头看向陈纯,眼神晦暗不明。

    陈纯咽了口唾沫,硬着头皮道:“我等也不是要让梁王兵败身死,毕竟他驱逐匈奴是有大功的。只是——只是想让他‘相忍为国’罢了。”

    “哈哈!”荀畯突然大笑了起来,道:“‘相忍为国’有新解矣!从来都是邵太白喊相忍为国,让别人忍,如果有人让他忍,则何如?”

    陈纯眼睛一亮,问道:“荀公以为此计能成?”

    “成个屁!”荀畯爆了一句粗口。

    陈纯不解。

    “只要豪族兵不敢临阵倒戈或割据投敌,梁王就不会让步。”荀畯说道:“除非河东裴氏、南阳乐氏这类地接敌境的士族控制全境,举郡而降,才有可能让梁王感受到不妙,进而让步。可现在么,你看看他们是什么态度?”

    陈、钟二人对视一眼,尽皆无言。

    南阳乐氏还在征集人手围攻襄阳,河东裴氏更是没有动静,徐州那边有庾亮坐镇,似乎也出不了岔子,此情此景,确实不能指望梁王让步。

    这其实就是一个比谁先承受不住压力、谁先眨眼的游戏。

    河东不度田、南阳不度田、徐州更不度田,人家还有点念想,又怎么可能冒着举家遭难的风险叛乱呢?

    真正跳出来的,都是那些底蕴不足、沉不住气的小家族罢了。

    “你们啊!”荀畯叹了口气,道:“想的都是蠢招。与其这般明着来,不如暗地里联姻梁王心腹将佐,看看邵太白是不是能狠下心来,连自己的族人、门生、姻亲都杀。”

    陈、钟二人心下一动,暗道这招好狠。

    “你们也别胡思乱想,轻举妄动。”荀畯又道:“这招肯定有人想到过。前两年中垒将军张硕娶东海王氏女为续弦妻,都忘了吗?后来北伐代国,张硕干什么去了?率军屯于汝阴,防备吴兵偷袭,镇压谯、沛叛乱。看似方面大将,实则其前途已被不少本不如他之人超过,往上走难之又难。”

    二人愕然,原来还能这么解读?到底是不是这样,后面多加观察即可。

    “也别多想了,人啊,知足安乐即可。”荀畯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心情有些低落:“当是时也,举世之人莫能与之相敌。你问我怎么赢,只有一招,避其锋芒,以待天时。”

    说完,荀畯叹了口气。

    他虽然在给人出主意,但就其本心而言,他其实不想反。

    原因可能想不到,他一生妻妾五十余,是梁王好几倍,但愣是没一儿半女,最后没办法,过继了侄子荀识为嗣子。

    有人可能视同己出,把嗣子当做亲生的培养,但荀畯做不到,心里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

    这个情况,折腾个屁!他摆烂了。

    如果有好汉敢和邵勋对着干,他不介意在一旁看笑话,甚至暗中出出主意,可若让他亲自下场,却绝无可能。老子连亲生子嗣都没有啊!

    陈、钟二人则仔细琢磨着“避其锋芒、以待天时”这句话。

    是啊,任你如何英雄了得,总有老去、死去的那一天。

    你敢保证伱的儿子和你一样精明么?

    你的儿子就没你那么大的威望。

    数百年“积弊”,你想逆天而行,却没那么简单。

    “秋池涨水,船分细浪。夏天吃了菱角,甚是美味,秋日又能食藕,妙哉。”荀畯突然笑了,道:“我老矣,便如这秋池里的陈根故叶,终将销化成泥。”

    陈纯、钟昂二人神色一正,认真听着。

    荀畯站起身,在池边漫步徜徉着,道:“但莲藕年年发新根,月月换新叶,邵太白一世英雄,终将如同这陈根故叶一样逝去,他的新根才是你们的对手啊。”

    说完,不知道为何,荀畯竟然有些唏嘘,同情起邵勋来了。

    邵太白,你终究生不逢时,没降生到好年代啊。

    这个世道,给了你崛起的机会,但又限制了你的才情,终日在一张大网中反复挣扎,即便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定很累吧?很憋屈吧?

    君心似此,却无人知。

    无人知兮,可叹息。

    (本章完)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替嫁高门后死遁了重生古代灾荒年: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撩乱逐春生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扶鸾大乾世子爷相敬如冰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