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一步错步步错

小说:苟在明末当宗室作者:夜深字数:3408更新时间 : 2024-06-06 10:20:57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袁崇煜胆大包天,这买卖一干起来毫无顾虑,几次下来不仅卖掉了一百五十万石军粮,甚至还瞒着袁崇焕又多卖了些,等到袁崇焕得知已有一百八十万石军粮被自己弟弟卖掉后,急忙下令阻拦,因为再继续的话,自己的粮库就要全空了。

    大明的粮价在万历年间并不算高,一石米大约在五钱左右,北方价格高些,南方低些,平均下来就是这个数。

    等到天启年间,粮价略微上涨,但上涨的并不算多,可到了崇祯年,粮价就涨的更快了,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北方的米价眼下已涨到了一两,最高的时候达到一两二,这个数字相比万历年和天启年简直翻了个倍。

    袁崇煜前后一共卖掉了一百八十万石军粮,这些军粮当然不可能全是大米,还有其他粮食,可就算这样,按照平均来计算,一石粮至少也要一两银子的市价,所以这一百八十万军粮算下来就是约等于一百八十万两银子。

    当然了,钱不是这么算的,如果是这样计算袁崇煜赚什么去?按照他和范文程的约定,实际上卖粮的银子到手只是一百二十万两而已,而差额部分的足足六十万两白银悄悄落到了袁崇煜的口袋中,一个转手就赚了这么多,这买卖也太好做了些。

    粮食几乎被卖完,袁崇焕不由得也急了,库里没粮可是要出大事的,一旦军中断粮,军队不哗变才怪。

    为解决后续问题,袁崇焕拿卖粮的银子派人去关内买粮,这时候袁崇煜跑出来说这个事他也能办,自己在江南有关系,可以找到靠谱的粮商,就此袁崇焕就把这个事又交给了袁崇煜,而袁崇煜呢马上带人南下拿银子去买粮,不过此时可不是平价买了,是高价买,按照高出市价两成的粮价弄了一批粮食回来,这一进一出又让袁崇煜狠狠大赚了一笔,而买回来的粮食却依旧填补不了之前的漏洞。

    这空手套白狼的手段玩的溜的很,借这个机会袁崇煜是赚了个盆满钵满,当然他可没忘记哥哥袁崇焕那份,要没有自己这个哥哥,袁崇煜也赚不到这笔钱。

    所以袁崇煜拿了近半的利润给了袁崇焕,看着弟弟送来的数十万两银子,袁崇焕皱着眉头长叹一声,最终也没说什么直接就收下了。不过和袁崇煜不一样,袁崇焕虽然也爱财,但他对财富的追求并没有那么热衷,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官位和权势,这些银子他除了给自己留了几千两外,其余部分很大方地就分给了手下的几个总兵、副总兵,毕竟售卖军粮的事不是小事,自己弟弟吃了肉,总得给大伙喝点汤,要不然自己这个当老大的摆不平啊。

    俗话说的好,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袁崇焕这一手的确起到了作用,分了银子后的各总兵、副总兵顿时眉开眼笑,尤其是祖家兄弟原本就是袁崇焕的铁杆亲信,现在有银子拿,自然是心满意足。

    不过也有人对袁崇焕这个举动很是不满,比如说驻扎在永平的平辽将军,总兵赵率教就是这样的人,当他得知袁崇煜卖军粮给蒙古人,而蒙古人又把这些粮食转手就给了建奴后,急急就找到了袁崇焕禀报此事,还以为是袁崇煜瞒着袁崇焕干的呢。

    可他万万没想到,袁崇煜这么干实际上就是出自袁崇焕的默许,当他察觉到这点的时候,辽东粮库的军粮都已经被袁崇煜卖得差不多,由于军粮的大量售卖开始导致辽东军中的粮食严重不足,不少军队已有消减用粮的情况,随着这情况的出现,军士的粮食供应出了问题,许多士兵的用粮从往日的一天两顿减到了一天一顿,更随着时间的推移,就连这一天一顿都难以保证。

    士兵开始饿肚子,统兵大将的赵率教怎能不急?眼看着袁崇焕在这件事上和自己打太极,一直不解决问题,而大批的军粮又不断从辽东流入蒙古又从蒙古到了皇太极手中,赵率教再也忍不住,直接斥问起袁崇焕来。

    可袁崇焕怎么可能给赵率教明确答复?更不可能告诉他真相。袁崇焕安抚了赵率教几句,又拿银子去堵他的口,希望赵率教拿了银子后和其他人一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管好手下的士兵稳定住军心,至于军粮问题他会另外想办法解决。

    袁崇焕的回答让赵率教大为失望,他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一向尊重的袁督师居然会做出这样的事来。愤怒回去后,赵率教越想越是生气,直接就给朝廷写了一封奏折,举报蓟辽督师袁崇焕私卖军粮资敌,希望崇祯皇帝尽快派人严查此事。

    可赵率教怎么都没想到,他的这份奏折前脚刚送出去,后脚就被袁崇焕知道了。

    得知赵率教居然敢私下告自己黑状,袁崇焕气得鼻子都歪了。

    好你一个赵率教,老子从来没有亏待过你,一直把你当亲信对待,伱就这么报答老子的?

    赵率教的背叛让袁崇焕勃然大怒,不过现在还不是对付赵率教的时候,毕竟和崇祯皇帝解释才是最要紧的。亏得袁崇焕提前就做了准备,早在袁崇煜私下售卖军粮的时候就写了奏折给崇祯皇帝,告知这些军粮是为了拉拢蒙古人一起对付建奴所用,是出于统战目的。

    因为对袁崇焕的信任,再加上崇祯皇帝之前就同意过袁崇焕可以尝试拉拢蒙古人,所以赵率教的告状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崇祯皇帝只是让人询问了一下袁崇焕实际情况,而袁崇焕依旧拿出原来的一套来应付,同时还调集了部分军粮让各部军中缺粮的情况暂时缓解,很快这件事就被袁崇焕给应付了过去,最终崇祯皇帝没有拿袁崇焕怎么样,赵率教的告状之举算是彻底失败。

    应付完崇祯皇帝那边后,袁崇焕自然就腾出手来给赵率教颜色看。作为蓟辽督师,连自己手下的总兵都压不住,他还当什么督师?他赵率教敢背叛自己,还告自己黑状?简直是无法无天!

    不过赵率教向来廉洁,作战又勇猛,现在没什么把柄抓在袁崇焕手里,袁崇焕要拿掉他的总兵也不可能,可要弄人袁崇焕却有的是办法,给赵率教穿小鞋的法子多了去了,当即袁崇焕找来祖家兄弟和其他军将交代了一二,很快辽东这边各部就对赵率教排挤起来,而袁崇焕也用各种理由找赵率教的麻烦,几下折腾,让赵率教苦不堪言。

    袁崇焕在辽东的这番操作都落在孙元化的眼中,孙元化作为袁崇焕点名要来的人自然是被袁崇焕所看中的,不过要说孙元化是袁崇焕的亲信却是不然。

    当年孙元化在辽东的时候袁崇焕还不是督师呢,就连巡抚都不是,作为兵部派去辽东的孙元化官职虽比不上袁崇焕,可两人交往的还算不错。尤其孙元化有个好老师,他的老师可是大名鼎鼎的大学士徐光启,徐光启不仅是西学领袖,更是朝中的老臣,门生故吏遍布,当年魏忠贤在的时候也要卖徐光启几分面子。

    此外,孙元化精通数学,对火器有相当的研究,而大明在辽东和建奴作战很少进行野战,八旗的彪悍可不是明军能比的,袁崇焕在辽东这么多年,耗尽心血才组建了一支骑兵,这支骑兵被称为“关宁铁骑”,是袁崇焕手上最能打的军队,可就算这样野战中和八旗交手充其量也平分秋色。

    所以大明在辽东基本采取的是守势,当年孙承宗就是看出了这点才运用以守代攻建城以压缩建奴生存空间的战术。这种战术虽然有些笨,起效的时间也较长,可要说好用的确也好用,只要不出错,稳扎稳打,就能逼得建奴生存空间越来越小,等到时机成熟,就是正式反攻的时候了。

    可惜的是因为种种原因孙承宗的战略部署只完成了一半,如果当初不是因为天启皇帝和魏忠贤要向东林党下手,打算一举解决朝中问题的话,那么孙承宗也不会去职回乡,更不会由其他人来接替孙承宗的职务,从而导致后来接连大战的爆发。

    说句实话,在皇太极继位之前建奴已快支持不下去了,假如孙承宗还在必然能看清楚这点,根本不需要和建奴搞什么大战,只要继续守住几个要处,把当初的战略部署推行下去的话,那么建奴必然被明军活活困死,辽东的局势就此大变。

    可惜啊可惜,孙承宗走的实在不是时候,孙承宗一走,虽然袁崇焕依旧维持着孙承宗在的时候的部署,可实际上袁崇焕却因为私心的缘故做了一些其他安排,更因为他的疏忽大意导致觉华岛的失陷,从而被建奴打开了缺口。

    等到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情况又变了,皇太极和袁崇焕为各自利益出发一拍即合,私下达成了和谈,就此辽东的明军不再压迫建奴,放松了对建奴的控制,再加上走私猖獗,从而使得孙承宗费尽心血设下对建奴的包围圈成了摆设。

    再之后,皇太极稳住袁崇焕,掉头拉拢和联合蒙古各部朝着林丹汗果断出手。这时候的袁崇焕自以为聪明,在一旁袖手旁观坐视林丹汗被从察哈尔赶走。等林丹汗一走,建奴那边就和蒙古连成了一片,原本艰难的局面瞬间就被打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撩乱逐春生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大乾世子爷相敬如冰替嫁高门后死遁了扶鸾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重生古代灾荒年: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