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②
『②李白此一事迹,史册不载,唯见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九——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其事当为杜撰,然刻画入微,极状太白之神,番使之怖,长天朝志气,灭番国威风,读来每心胸大快,忘世俗之忧,起凌云之兴。虽不见采于史册,径信之又有何妨!』
韩王安于是问道:“叔父修书两封,各欲送往何处?”
韩非道:“一书报秦,一书报赵。”
韩王安道:“叔父将以何为说?”
韩非道:“臣先以书报秦。秦国扬言要灭亡韩国,其实只是意在试探,其心未定,其志未坚,明也。所谓兵贵神贵速,倘秦果真决意灭韩,当不告而伐,出吾不意也。如今秦兵马不动,战报先行,乃是以无为有,意在观韩国及天下之应对。臣修书报秦,使其知韩存有利于秦,韩亡有利于诸侯。秦所畏者,不在韩也,在诸侯也。灭韩而利诸侯,臣知秦不能为也。”
韩非再道:“臣次以书报赵。秦,天下之公敌。赵国力抗暴秦,隐约为天下之望。诸侯合纵,必以赵国为首。今臣再修书遗赵,请为合纵。赵国苦秦,也欲广结诸侯,共谋弱秦。如此,则合纵议起,秦复以函谷为忧,纵有意灭韩,分身无暇也。”
韩王安大喜,便请韩非修书。韩非也不推辞,手不停挥,须臾毕就。韩王安览书大悦,如贫得宝,如暗得灯,如饥得食,如旱得云,同时心中也暗暗后悔,后悔没有早点起用韩非。
第五章 最高武官
【1.嬴政三请】
上回说到韩非为救韩国之难,特修书两封,一封报秦,一封报赵。今且放下韩非不表,单说尉缭。
尉缭来到秦都咸阳,一直客居在蒙府之内。然而,像他这样活着的传奇,正如漆黑夜色中的萤火虫,丈夫身上的香水味,凶杀现场的指纹,美人皓齿间的菜渣,想不引人注意都难。嬴政贵为秦王,却也是久仰尉缭大名,听闻其人眼下正在咸阳城中,不由得大喜,便令蒙恬召其来见。
蒙恬和嬴政名为君臣,却更像是死党。在嬴政面前,蒙恬向来是有话直说,当下答道:“臣以为,尉缭必不肯奉召入见。”
嬴政冷笑道:“不欲见寡人,那尉缭来咸阳作甚?”
嬴政的语气有着说不出的自傲,仿佛凡来咸阳者必以能面见他为终极之幸,如未曾见他,便不能算是真的来过咸阳。毕竟,嬴政确有资格如此骄傲——这是他的咸阳,他便是这座伟大都城的灵魂和化身。
大学,非有大楼,为有大师之故也;名城,非有名胜,为有名人之故也。名人固然吸引人,却又不如佳人来得销魂。名人使你神往一城,佳人却让你爱上一城。但事实却是,并非每间闺房都值得采花贼的光顾。大而言之,即便穷尽一城,也未必有这样一位让你撕心裂肺、醍醐灌顶的女子像乔伊斯绝妙的形容那样,能让人领悟到凡躯之美,从此无悔地投身凡尘。而当你寻到这样的女子,伊人却又绝尘而去。于是乎,纵然此城素以风情著称,又复时值上元之夜,倾城出动,遍街花灯,满天烟火,然于你寂寞的眼中,又何异于空城一座,死城一座……
蒙恬无奈,只得硬着头皮回见尉缭,备述嬴政一片思慕欲见之心。尉缭听完,颜色不稍动,只是摆摆手,道:“不见。”
蒙恬所请遭拒,却不气反喜:我果然没有看错尉缭,端的是宠辱不惊,宗师气度。尽管如此,蒙恬毕竟身负嬴政之托,因再说道:“先生既然来了咸阳,理应一见秦王。”
尉缭摇头叹道:“吾已年老,无能为也,自思无一用于大王,何必见之。”
蒙恬道:“秦王殷勤相召,先生不宜拂了秦王盛情。倘动秦王之怒,恐有不祥。”
尉缭笑道:“吾自知来日无多,得失早已了然。无得失之念,纵以秦王之尊,能奈我何?”
蒙恬道:“先生何为言年老?当年姜尚,年迈八十,犹能感文王之意,奋起辅佐周室,卒名垂后世,万代景仰。今先生与姜尚相比,堪称青壮之士也。”
尉缭大笑,道:“小子必欲强我出世乎?汝,贵胄子弟,又和秦王自幼交好,入朝仕宦,犹不能左右如意,况我区区一介布衣乎?今秦王于我,闻名多而识面少,虽然相召,非为重我,实因好奇之心使然。我宁使秦王讶我之不来,无使秦王厌我之不去。”
蒙恬回报嬴政,嬴政大怒:何物老叟,竟如此不识抬举!命蒙恬再请,见则可,不见则死。蒙恬再报尉缭,尉缭大笑,问蒙恬道:“以小子之见,我何人也?”
蒙恬恭敬答道:“先生当世神人,非小子所敢妄评。”
尉缭一笑,道:“神人我可当不起。然而,老夫虽志衰身残,却也绝非招之即来、挥之则去之人。如今而论,秦王需要我,更甚于我需要他。秦王倘以死相胁,老夫愿含笑受死。只是这笑,却是讥讽失望之笑。”
蒙恬再回报嬴政,嬴政先是错愕,迅即大笑,道:“寡人将亲往请之。”于是轻车简从,不使人知,悄然驾临蒙府。到得蒙府,蒙恬于前带路,到了一院落,蒙恬道:“尉缭便暂居于此。”
嬴政正欲迈步而入,忽听宅里有琴声传出,琴声之中又夹杂着人声之歌吟。琴音清越,歌声苍凉,相掩相映,飘然有世外之想。嬴政和蒙恬交换了一下眼色。嬴政不无惊讶地说道:“寡人秘密来此,欲出尉缭之不意,使其不能拒寡人。如今看来,尉缭已知寡人之来。好一个尉缭,果非常人也。”
蒙恬道:“以臣所闻,尉缭似无意见大王。”
嬴政奇道:“何以知之?”
蒙恬道:“昔日,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今尉缭所奏之曲,正是孔子当日所奏之曲。尉缭所歌,正是孔子当日所歌。”
嬴政脸色一沉,道:“寡人既然来了,无论如何,也要如愿。”于是前行。至门前,门内琴声与歌吟一时俱停。片刻,传出一个声音道:“来者可是秦王?”
蒙恬道:“正是秦王亲来。先生还请开门。”
尉缭在门内说道:“吾将朽之人,填沟壑不远也,何敢劳大王枉顾。吾终无益于大王,大王请回。”
嬴政隔门言道:“寡人有言,愿先生听之。今天下苦战,杀伐不休。欲使天下无战,百姓安居,则七国必归于一统,舍此再无他法。七国一统,舍我秦不能为之。寡人久欲兴仁义之师,一统天下,惜力有未足,羽翼不就。愿先生不弃寡人,有以教之。寡人来请先生,非为寡人一己之私,为天下苍生也。”
尉缭冷笑道:“秦军残暴嗜血,乃天下共知。长平之战,坑赵军四十万人,赵壮者皆死,几成寡妇之国;伊阙之战,斩韩魏壮士二十四万;华阳之战,斩首十三万;其余杀人万数以上之战,不可胜数。如此秦军,莫非便是大王所谓仁义之师乎?窃为仁义二字悲之,窃为六国士卒哭之。”
遭到尉缭不留情面的挖苦,嬴政却并不生气,而是动情地说道:“先生所著之书,寡人曾终日阅之不倦。先生所云,兵者,凶器也;兵不攻无过之城,不杀无罪之人;兵者,所以诛暴乱,禁不义也;兵之所加者,农不离其田业,贾不离其肆宅,士大夫不离其官府,故兵不血刃而天下亲。如此种种,皆让寡人叹服再三,并铭记于心,时刻警勉。寡人也自恨当年秦军杀伐太重,欲遵照先生之论,从今改之。先生也当知,六国势在必平,寡人愚钝,自问不能兵不血刃,但立志绝不滥杀一人。今先生神龙出世,远来咸阳,实乃天赐寡人也。寡人愿得先生之教,起仁义之师,弭天下战火。此岂非先生向来之宏愿乎?”
门内的尉缭已是老泪纵横。嬴政啊嬴政,只要你能做到你所说的一半,那我就没有白来这一趟咸阳。尉缭之所以在隐居数十年之后,在老迈之年反而挺身而出,前来咸阳,拿他传奇的一世声誉冒险,正是因为他意识到,七国的统一在所难免,而那个统一者极有可能便是年轻的嬴政。他要了解嬴政其人。一旦嬴政符合自己的期望,则接近之,尽量利用自己的力量影响嬴政的军事思想,以减少统一战争中的杀伤。他的这一片苦心、一腔悲悯,知道的又有几人?另一方面,尉缭初到咸阳,便欣然接受了蒙恬的邀请,前往蒙府为客,何尝不是有着他深远的用意?蒙恬虽然只有十八岁,但秦国的百万大军日后必将掌控在他的手中。足球要从娃娃抓起,要减少未来六国的伤亡,自然也要从蒙恬这个少年抓起。
良久,尉缭在门内道:“臣之义,不参拜。大王能使臣无拜,即可矣。不,即不见也。”
嬴政大笑,道:“礼岂为先生而设!”
再是良久,门终于无声地开启。而正是这一扇门的艰难打开,让日后无数人的性命得以保全。
【2.王的男人】
且说嬴政追求尉缭,一而再,再而三,虽终得谋面,却已是颇费了番曲折。后世有刘备追求诸葛亮,三顾茅庐,费劲更多更大。或有人谓,尉缭和诸葛亮两人装腔作势,为的是抬高身价;嬴政和刘备两人,则是故作姿态,虚修礼貌。如此评价未免流于表面,不曾深究。其实,当时的实际情势应是……
我们且从刘备和诸葛亮这一对旷世佳偶论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