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小说: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作者:忆江南字数:3522更新时间 : 2017-07-30 06:41:55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他又对东汉王朝的历史档案作过研究,曾上表请求专门从事档案整理工作,补缀汉皇朝的史书。可惜这些上书都没有得到皇帝大人的允许(当时私自编写史书是严重违法行为)。
  张衡虽然在年轻时就已才闻于世,但他却从无骄傲之心,他的性格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也不追求名利。大将军邓骘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权势人物,多次召他,他都不去。后来他虽然在朝廷的征召之下当了官,却因为这种性格很长时间不得升迁,但他对此毫不在意,而是孜孜于钻研科学技术。有的人劝他不要去钻研那些难而无用的技术,应该“卑体屈己,美言”以求多福,他写了《应闲》一文作为回应。在文中,他写道:“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伙,而耻知之不博。”这两句掷地有声的话,表明了他不慕权势利禄而追求道德知识的高尚情操。风遗尘校对。
  张衡虽然淡于名利,却并非一味清高,不问世事,他内心深处有着自己的政治抱负,那就是:佐国理民,立德立功。而“佐国理民”的具体目标和方法则是改革时弊,加强礼制,剔除奸佞,巩固中央。
  张衡生活的时代正是政治日渐腐败,宦官在和外戚的斗争中逐渐坐大,地方豪强趁中央衰落之际割据一方的东汉中后期,人民遭受着重重剥削压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对这些社会上的黑暗现象,张衡为国纾难,为民请命,奋力进行抗争。他曾向顺帝上书,讽示近世宦官为祸,要皇帝“惟所以稽古率旧,勿令刑德八柄不由天子”,要求皇帝“恩从上下,事依礼制”;对选拔人才的方法他也提出建议加以改革;在河间国任国相时他还积极进行了抑制豪强的斗争。无奈当时皇帝昏庸,朝政腐败,黑暗势力强大,东汉政权渐有病入膏肓之象,像张衡这样的仁人志士虽有杀贼报国之心,却已无扭转乾坤之机。
  既然不能兼济天下,张衡只得选择独善其身,他逐渐有了消极避世的思想,但内心仍然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他晚年的诗赋里大量反映了这种情绪。后人曾把他的《四愁诗》和伟大诗人屈原的《离骚》相比,这并不是没有理由的。
  公元139年,张衡病逝,葬于故乡南阳。
  一千八百多年后,与张衡同样博学多才成就卓著的郭沫若为张衡墓碑写下这样震撼人心的题词:“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中亦所罕见。万祀千龄,令人景仰。”


造纸术背后的故事
  众所周知,四大发明是中国的骄傲,说起四大发明,就不能不提到蔡伦这个人物。作为造纸术的发明者或改进者,蔡伦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是却很少有人了解他的人生轨迹,而他的最后归宿则更不为人所知。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漂亮,活泼可爱,此乃人之常情,但在东汉初期的汉章帝时代,如果谁家的孩子是个智商高的小帅哥,父母在欣慰满足之余,却有着深深的隐忧,因为当朝天子热爱艺术(特别是书法艺术,“章草”书体就因他而得名),是个唯美主义者,喜欢派人到全国各地挑选秀外慧中的少年入宫为领袖服务,说得直接点,就是当太监。出生于湖南耒阳农民家庭的蔡伦不幸被选中了。
  公元75年,十多岁的蔡伦失去了男人的命根子,流了很多血,承受了难忍的疼痛。随后,他离开生他养他的父母,被带到了几千里之外的京城洛阳,进了宫,开始了做太监的生活。所有这一切,会在一个孩子的心上留下怎样的烙印,每一个有感情的人都可以想象得到,但没有谁能够真正感受得到。
  既来之则安之,小蔡伦从进宫的那天起,就决定要做一个出人头地的大太监。他勤奋工作,第二年,就当上了小黄门。不久,蔡伦就被提升为主管公文传达的黄门侍郎,有了接触帝后妃嫔、王公大臣的机会。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蔡伦和后妃们见面交往多了,不由自主地介入了她们之间的明争暗斗。
  当时,汉章帝的窦皇后肚子不争气,生不出儿子来,所以她一看见有了龙子的妃嫔,就妒火中烧,想方设法要将她们打倒,蔡伦竟然成了她的帮凶。窦皇后先指使蔡伦诬陷太子刘庆的母亲宋贵人“挟邪媚道”(就是借助歪门邪道迷惑皇上),逼她自杀,并将太子废为清河王;接着她又安排人写匿名信陷害皇子刘肇的母亲梁贵人,并强行将尚在襁褓之中的刘肇带走,当成自己的儿子,并让皇帝立其为太子。对于蔡伦来说,宋贵人之死成了他命中的“萧何”,既为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高官厚禄,也早早给他挖好了埋身的墓坑。
  公元88年,汉章帝驾崩,10岁的刘肇继位,这就是汉和帝,由以前的窦皇后,现在的窦太后垂帘听政。窦太后一掌权,蔡伦的春天来了,他因为害人有功而被提拔为中常侍,随时陪在小皇帝身边,参与国家大事,俸禄两千石。东汉后来的灭亡和太监乱政有着极大的关系,而蔡伦正是后汉宦官干政的始作俑者。
  十年之后,蔡伦的靠山窦太后薨逝,但他马上投靠了新主子、和帝的皇后邓绥。实事求是地说,这个新主子并不是个坏人,作为皇后在历史上是有较高地位的。
  邓皇后是个才女,喜欢吟诗作赋,舞文弄墨,同时她又是一个喜欢节约,不尚奢华的人,所以她非常需要一种比帛纸省钱,质地又好的纸张来写字画画。从小就聪明伶俐的蔡伦到这时才发现自己真正有了用武之地,于是,他自告奋勇兼任主管御用器物制作的尚方令,专心改进造纸技术。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利用树皮、破布、麻头、渔网等原料精心制造出优质纸张,受到皇帝皇后的嘉奖,造纸术也因此在东汉全境得以推广。
  就在蔡伦成功改进造纸术这一年,公元105年,汉和帝早逝,留下孤儿寡母执掌大汉江山。邓皇后升格成为邓太后。要说这邓太后也真是够命苦的,她紧紧抱在怀里的小皇帝两年之后也离她而去了。邓太后失去了唯一的儿子,只得从皇族中挑选一个孩子放在皇帝宝座上。最终,13岁的皇侄子刘祜成功当选,他就是汉安帝。
  刘祜当选皇帝把蔡伦吓了个半死,因为刘祜是清河王刘庆的儿子,刘庆是被废的皇太子,而他的被废和他母亲宋贵人的被害正是蔡伦和窦皇后二人的杰作。
  好在传国玉玺还攥在邓太后手里,小皇帝只是个前台任人摆弄的木偶,蔡伦表面上的好日子还可以继续过下去。他被封为“龙亭侯”,步入了王公贵族的行列。后来,他又当上了长乐太仆,这个职位可不简单,因为只有最受太后信任的人才能胜任,而在当时,太后高于皇帝,所以蔡伦已经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
  就在蔡伦忐忑不安的时候,邓太后丢下他撒手而去了,汉安帝亲政了,蔡伦的好日子终于到头了。蔡伦是个要面子的人,觉得与其坐而待毙,受辱而死,还不如自行了断,一了百了,于是他选择了后一条路。
  公元121年,为造纸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杰出科学家蔡伦在京都洛阳非正常死亡。


伟大的爱国者赵苞
  《三国演义》中有十个祸国殃民的坏宦官,称为“十常侍”,大家都很熟悉,赵忠就是其中之一。这里要说的赵苞和赵忠是堂兄弟,但他却与他的那位堂兄有着天壤之别。
  赵苞生活在东汉后期的汉灵帝时代。那时,外戚和宦官交替做庄把持朝政,将朝廷上下搞得一团糟;皇帝则醉生梦死,卖官鬻爵,享受着最后的疯狂盛宴;农民暴动的熊熊烈火正在地下奔腾翻滚,等待着喷涌而出;而境外的鲜卑、乌桓等游牧民族也正虎视眈眈地觊觎着风雨飘摇的大汉王朝。
  赵苞,字威豪,出生在甘陵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山东武城和夏津交界处),他从小就有着“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远大理想,少年时即以勇武好义,孝顺父母而名扬乡里,并被州郡长官举荐为孝廉。东汉时期还没有科举取士制度,读书人若想步入仕途,有两条路可走:举孝廉或举茂才(就是我们熟悉的秀才,东汉时为避光武帝刘秀的讳改为茂才)。不久,朝廷派赵苞到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担任县令,他终于可以为民造福,为国尽忠,施展一下自己的远大抱负了。
  赵苞的堂兄赵忠当时已是深受汉灵帝信赖的“十常侍”的领头羊之一,负责掌管朝廷文书,传达皇帝诏令。他和另一个大宦官张让狼狈为奸,把持朝政,把昏庸的皇帝玩弄于股掌之间,许多官员巴结“十常侍”唯恐不及,而洁身自好的赵苞却觉得赵忠的飞黄腾达是赵家的奇耻大辱,不但不逢迎巴结,而且以跟赵忠交往为耻。
  然而,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即使在天下大乱的东汉末年也不例外。任职广陵的六年期间,赵苞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深受百姓爱戴,而广陵境内则政教清明,年丰民富。赵苞的政绩得到了朝廷的肯定,他在熹平六年(公元177年)被提升为辽西郡太守。
  和秦朝及西汉时相比,东汉的辽西郡面积已经大大缩水了,因为原辽西郡的东北部被新兴起的乌桓政权占为己有,而东南部则建立了辽东属国。赵苞到任之后,积极修缮城池,训练将士,开垦土地,安抚百姓,整个辽西呈现出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气势,鲜卑等境外游猎民族再也不敢轻易入犯了。
  鲜卑族的酋长知道自己遇上了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就开始撇开阳谋玩阴谋,在赵苞周围的人身上花心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诡异调查局七零娇美人,撩得冷知青心肝颤当妾说我不配?嫡女重生掀朝野夺凤位一品麻衣神相虚伪丈夫装情深?八零离婚再高嫁长公主娇又媚,高冷摄政王心肝颤重生后,我送渣女全家坐大牢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天赋太低被群嘲?我一剑破天无限:我,龙脉术!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