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小说: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作者:忆江南字数:3632更新时间 : 2017-07-30 06:41:55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朱温是在黄巢起义的第三年,即公元877年加入义军队伍的,此后凭借军功一步一步升了上去。黄巢对这个既有力气眼皮子又活的家伙青眼相加,委以重任,880年进入长安建立大齐政权后,任命他为同州(今陕西大荔)防御使,负责最重要的东面防务。882年,朱温见农民军处境困难,就叛变投降了唐军,对于“有奶便是娘”的朱温来说,黄巢的恩典和信任此时连鸡肋也不如了,被他毫不可惜地丢在了屁股后边。
  朱温一旦变脸,就成了起义军的死敌,黄巢腹背受敌,一败涂地,退出长安后便一蹶不振了。唐僖宗大喜过望,除了高官厚禄,还给了朱温一个莫大的荣誉:赐名“朱全忠”,之后的历史证明这个莫大荣誉其实正是莫大的讽刺,因为朱温既不忠于大齐金统皇帝黄巢,也从来没有忠于大唐天子,可以说是个“全不忠”。
  此后的近二十年间,朱温以宣武(今河南中东部)为根据地,靠着坏心眼子和铁枪杆子占有了太行山以东淮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他的阴险毒辣在火烧上源驿一案表现得一览无遗。当时他要对付的是最强的竞争对手——河东节度使李克用。
  公元884年,李克用打败黄巢后途径朱温的老窝汴州,朱温请他进城并大开筵宴。但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当天晚上朱温就用车辆堵塞街道,围攻李克用入住的上源驿大宾馆,企图置之死地而后快。李克用的数百随从都死于非命,他在几员大将的舍命护卫下侥幸逃脱。
  从此以后,宣武与河东势成水火,互相攻伐,朱温的后梁王朝最终就是在他儿子手里被李克用的儿子给端掉的。
  公元896年4月,朱温在黄河问题上对人民犯了一项滔天大罪。
  当时黄河暴涨,滑州的城墙有被冲垮的危险。朱温要保住城墙,下令掘开河堤,让河身分成两道,滔滔东流,使下游遭到了极大损失。朱温这一招就好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黄河下游的水患越来越严重了。
  朱温的势力步步高升,和西方的实力派军阀凤翔节度使李茂贞进行了一场皇帝争夺战,最后这个烂人取得了胜利,抢到了唐昭宗,当上了唐末的“曹操”。公元904年,朱温又向另一大奸臣董卓学习,一把火烧掉了长安城,强迫昭宗迁都洛阳。接着他又模仿王莽,杀害了唐昭宗,立年幼的李祚当皇帝。
  朱温称帝的野心已经是和尚头上的苍蝇——明摆着的事了,他下定决心打击旧日的高门望族,把妨碍他这个草根称帝的社会势力一扫光。于是,朱温采纳狗头军师李振的主意,以“浮薄(就是自命清高)”的罪名斥革驱逐了很多在统治集团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人物。公元905年,朱温更加丧心病狂地把原宰相裴枢等三十多名高级官员统统杀死抛入黄河。
  朱温对待士兵也极其残酷,他在军士脸上刺字,以防他们逃亡;将校阵亡,所部士卒都要处死;检阅军队时,见某队的马瘦,就把将校拉出来腰斩。逃兵不敢回乡,就在山岭湖泊聚集起来,组成许多支小股起义军。公元907年朱温称帝以前,这个问题已经相当严重,他只得借即位称帝的机会,宣布大赦,准许“文面”的逃兵回家当老百姓,事情才缓和下去,否则,后梁王朝会更短命。
  后梁建国以后,朱温已入暮年,用兵颇多失着,而暴虐荒淫比起早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统治集团内部越来越黑暗混乱,号为新朝,实同季世。
  朱温一向荒淫好色,到了晚年,更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连儿媳妇也不放过,经常召她们到宫中陪他睡觉,真是: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见过老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老不要脸的。
  公元912年,也就是朱温称帝的第六年,儿子朱友珪得到了陪老爹睡觉的老婆在宫中获得的消息,知道朱温想立另一个儿子朱友文做太子,便勾结禁卫将士杀掉了朱温,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烂人就两腿一蹬,一命呜呼,翘了辫子啦!
  话又说回来,朱温这一辈子岂是一个“烂”字了得!


孔氏孤儿:比“赵氏孤儿”更真实的人间悲剧
  “赵氏孤儿”的故事中国人是非常熟悉的,中国第一史书《史记》中有记载,舞台上也一直在演,而且还拍成了电影,但其真实性却是令人置疑的,非常可能的情况是司马迁当年怀着一腔义愤把民间传说当成历史来写了。在司马迁的《史记》里,赵氏孤儿的故事诚然是一部悲剧,但根据《左传》所记,赵氏孤儿却是不伦之恋引起的情欲报复和权力倾轧,与其将其定位为悲剧,倒不如说它是一场沾染着血腥气的闹剧。
  但本文要写的孔氏孤儿的故事却是一幕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人间悲剧。
  在山东曲阜孔林的孔子墓后东北方向一百米远的地方有一座巍然高大,与众不同的墓碑,碑上用篆书刻着“宋兵部尚书袭封衍圣公之墓”。这座墓碑的主人就是孔氏孤儿故事的主人公,孔子的第43代孙孔仁玉。
  话还要从孔仁玉的父亲孔光嗣说起。
  孔光嗣生于唐朝末期的公元871年,在其父亲逝世后袭封成为文宣公。顺便说一下,文宣公是唐玄宗于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7年)授予孔子后人的封号,第一代文宣公是孔子的第35代孙孔璲之。
  如果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那么,孔子这个人物就是“治世之偶像,乱世之草根”,作为孔子的后人自然也难以逃脱这样的命运。
  不幸的是,孔光嗣生活在官逼民反、天下大乱、军阀割据的唐末季世,等到他长大成人时,乱世之中的乱世——五代十国已经拉开了沉重的铁色的历史帷幕。
  乱世讲究的是枪杆子里出政权,谁能打仗谁就是老大,以礼治国早就被抛到爪哇国去了,作为礼教代表的孔子后人自然就没人当回事了,地位自然就节节下降,一代不如一代了,到孔光嗣这一代时,只能担任泗水县主簿这样的小官了。这个位子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县政府秘书长,如今看起来好像还蛮风光的,因为下面还有许许多多不如他的官员,但在当时已经是官员的最底层了,再往下就是宋江那样不入流的小吏了。
  俗话说“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恰遇顶头风”,正当孔光嗣为自己的仕途境遇愁得像张国荣、崔永元那样要得抑郁症时,更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而且是祸起萧墙,后院失火。
  在孔府后院点火的这个家伙名叫孔末,此人不但叫“末”,而且的确是个人渣。
  说孔子的42代孙孔光嗣是草根无疑含有夸张的成分,孔末则是一个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草根。
  孔末的祖宗原本是孔府的清洁工,负责剪剪枝、浇浇花、掸掸浮尘、扫扫地这些体力活,但到孔末这一代时,已经成了奴仆中的头头,有了点小权力。
  人心不足蛇吞象,从底层奴仆升到一等奴仆的孔末并不满足于自己的现有地位和既得利益,这个家伙还有着更大的野心,贪婪而罪恶的欲望把他烧得失去了理智,失去了人性,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恶魔。
  公元913年春,做了周密安排的孔末像毒蛇一样偷偷进入了孔光嗣工作的泗水县城,找了个地方潜伏起来,暗中寻找时机下手。
  在一个月黑风高,鸦声凄厉的夜晚,孔末从伸手不见五指的暗处突然窜出,对着毫无防备、一无所知的孔光嗣猛刺数刀,确认孔光嗣已经死亡之后,蒙面人提刀扬长而去。
  由于孔末事先早已花钱买通了相关的地方官吏,孔光嗣被杀案就一直拖着结不了案,最后只得不了了之,而孔末早就在主人被杀几天之后,由“拿他钱财,为他消灾”的当地官员主持当上了文宣公,霸占了孔府的家产,后来更掌握了曲阜县的大权。
  孔光嗣被害时,他的妻子张氏和九个月大的儿子孔仁玉正住在张氏的娘家,孔林西北的张羊村。
  噩耗传来,张氏看着怀中的孩子肝肠寸断,悲痛欲绝,正当她准备回府处理后事时,又传来了家奴孔末鸠占鹊巢、霸占孔府的消息。这时,张氏的父亲张温已经大体猜到了女婿被害的前因后果,而且深知孔末已经跟当地的贪官污吏相互勾结,沆瀣一气了,而自己的女儿外孙则依旧处在危险之中,于是他果断地将他们藏匿起来,以待将来让他为父报仇,复兴孔子家族。
  关于孔仁玉幸免于难的经过,民间故事中有这样的记述:孔末得知孔光嗣的妻儿在张羊村,便勾结官府派兵围住张羊村逼令张家交出幼子,意欲斩草除根。张姥姥(张氏之母)为了不让“圣人”家族绝了后代香火,强忍悲痛,毅然决然地把张家的孩子送出去顶替孔仁玉,眼睁睁看着孔末把自己家的孩子杀死,终于保住了孔圣人的第43代孙子。
  但这样的情节明显来自司马迁笔下的“赵氏孤儿”故事,而且不合逻辑,经不住推敲。因为孔光嗣并不是作为罪人被杀的,而是不明不白被人杀害的,孔末和他所勾结的官府并不能明目张胆地到张家搜捕孔光嗣的家人,即使他们想搞清楚张氏母子的下落,也只能偷偷跟踪,暗中查访。
  在外祖父张温一家人的悉心保护和精心抚育下,更名换姓的孔仁玉作为张家子孙幸运地躲过了他生命中这个无比沉重的劫难,健健康康、快快乐乐地长大成人了,并且年纪轻轻就考中秀才,成了人人羡慕、闻名遐迩的青年才俊。
  张温老人看到外孙已经成年,而且“为人严谨,临事果断”,觉着已经到了说明真相、让孔仁玉为父报仇、重振孔府的时候了,就选了一个合适的时机,给孔仁玉讲起了有着辉煌历史的孔府、阴险狡诈的小人孔末、无辜被害的孔光嗣、命运多舛的孔氏孤儿,最后才告诉外孙他就是故事中那个可怜的孤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天赋太低被群嘲?我一剑破天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诡异调查局七零娇美人,撩得冷知青心肝颤当妾说我不配?嫡女重生掀朝野夺凤位虚伪丈夫装情深?八零离婚再高嫁一品麻衣神相长公主娇又媚,高冷摄政王心肝颤无限:我,龙脉术!重生后,我送渣女全家坐大牢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