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处可见的上海货

小说:朕就是万历帝作者:破贼校尉字数:5434更新时间 : 2024-12-02 08:32:15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卢溪县城位于武溪汇入沅江的楠木洲。

    前唐武德二年卢溪县始建,至今近千年。不过卢溪县治变化不定,一直到南宋绍兴九年,才迁至此处。

    卢溪地处偏远,山高林密,县城很小,周围不过四五里长。五米高的城墙,全是用当地的石块堆砌。

    城里几乎全是木屋,还有许多竹子搭建的房屋。砖石修葺的宅院只有四五处,青砖灰瓦,庭院深深,都是城里的大户世家。

    卢溪城有两个码头,武溪旁的上水码头,沅江旁的下水码头。码头临水一段,全是一排吊脚楼,挑出半截悬在河面上。

    叽叽喳喳的男女人声从吊脚楼里传了下来,混在河水的浪花里,一起奔流而下,转逝不见。

    上水码头多木排竹筏,它们本身就是货品,顺流直下,在卢溪停一脚,把捎带的人和物卸下,在码头上的脚店扒几碗饭,喝几杯温酒,去掉身上的湿寒之气。

    第二天一早,在晨雾中划动木排竹筏,若隐若现地转入沅江,顺流而下,去到常德府大城,把辛劳的成果换成钱,再换成各色需要的货品。

    上水码头还有小船,很小的那种,顶多能载十来人。

    逆流而上必须靠纤夫拉着上去。

    也是一大早就出发,小船悄无声息地消失在晨雾里,只有悠长悲怆的纤夫号子声,飘飘荡荡地从雾中钻了出来。

    “上头-滩的-堂客啊,掩门-等着我。阎王-滩啊-我莫死,摸黑-我就来.”

    下水码头有大船,也有小船,上可直达辰溪沅州,下可穿湖抵至巴陵武昌。

    大船小船,顺流飞流直下。逆流扬帆划桨,也有用纤夫拉纤。

    上水码头和下水码头,有一条石板路连接,这是卢溪县城最热闹的街道。

    两边多商铺,常德的米、长沙的绸、武昌的茶、江西的瓷,还有上海的布,扬州的盐,这里全都能找得到,

    还有铁匠铺、木匠铺、篾匠铺、箍桶匠、银器匠,散布在街边和临近的小巷里。

    有落魄书生坐在那里,双手笼在袖子里,正襟危坐,微闭着眼睛,仿佛世外高人,保持着最后的体面。

    身前的小桌板上压着一幅字,“代写书信诉状。”

    穿着道袍却似道非道的人坐在街边角落,和颜悦色,下巴翘着几根老鼠胡须,太阳穴贴着膏药,手里握着一根竹竿,竹竿上挂着一面幡子,上书“铁口神断”,下面还紧跟着写:“神医高徒,专治各种疑难杂症,一药根除。”

    街面上来来往往的人,多半是头上缠着包布、穿着藏青色斜襟衣和宽腿裤的男子,他们蹬着草鞋,背着一人多高的竹制背篓,里面全是各种杂物。

    目光往左右店铺里张望,什么都想买,但什么都买不起。

    间杂着当地妇人,身前系着绣花围裙,有的头上插着花,有的头上包着花布巾,她们也背着竹背篓,里面或是堆尖的杂物,或坐着孩子,咿咿呀呀地叫唤着。

    临街有卢溪县城最大的一家客栈,“悦来客栈”,住店茶馆酒楼三位一体。

    在酒楼兼茶馆二楼雅间里,四人围坐在桌面,透过半开的窗户,看着喧闹熙然的街道。

    四人都是男子,缠布包头,藏青色斜襟衣,宽腿裤,黑布鞋,绣花布腰带,插着错银乌鞘砍刀,当地头人打扮。

    一位黑脸二十多岁男青年欣喜地说道:“这卢溪县城,看着好生繁华啊。”

    一位四十岁阔脸男子捋着山羊胡子说道:“这里顺流而下就是常德府。十七年前,我有幸去过一趟常德府。

    那里比这卢溪城,繁华了十几倍,街面上,人挨人,肩挤着肩,一不小心,你就找不到落脚的地了。

    现在想来,应该更加繁华了。那里什么货品都有,我家摆着的那口会报时的座钟,就是托人从常德府带回来的。”

    对面三十多岁豹眼络腮胡壮汉惊喜道:“常德府这么繁华,那长沙府,武昌府,还有传说中天上神仙住的上海城,不知会繁华成什么样子。”

    一位五十岁痩脸老汉,沉声答道:“多听不如多看,有机会就去看看。人生一世如过客,天天窝在家里,就跟趴在小水坑里的蛤蟆一样。

    多看看,这辈子就值了。”

    “幺叔,我们真的有机会去看看吗?”黑脸青年惊喜地问道。

    “以前没机会,现在肯定有机会。”瘦脸老汉悠悠答道。

    阔脸男子笑了笑,赞同瘦脸男子的话,但没有出声。

    豹眼壮汉左右看了看,突然问道:“他们怎么还没来?是不是在耍我们?”

    阔脸男子嘿嘿一笑:“你什么人物,他们用得着花费这么一番心思,把你请到这里来戏耍?”

    黑脸青年猛地点头:“就是,就是!”

    豹眼壮汉默然一会,又愤然地说道:“要不是杨应龙这个混蛋咄咄逼人,我才不想跟汉人打交道呢!”

    瘦脸老汉呵呵一笑,“老夫就是汉人,十几辈子汉人,你不是跟我打了半辈子交道?”

    豹眼壮汉讪讪一笑:“幺叔,你不同,你跟他们完全不同。”

    阔脸男子趁机说道:“汉人有坏人,也有好人,比如幺叔。苗人有好人,也有坏人,比如杨应龙。”

    豹眼壮汉瞪了他一眼,“好话坏话都让你一人说完了,说不过你。”

    黑脸青年嘿嘿一笑:“四哥,说不过三哥就不说了,我们吃饭。听说这家客栈的厨子,是从长沙府请来的。

    我都流口水了,只想尝尝他的手艺。”

    其他三人哈哈一笑:“好,我们好好尝一尝长沙府大厨的手艺。”

    在客栈不远处的一处宅院里,任博安坐着正屋上座,下首第一位坐着镇抚司湖南差遣局副都事兼调查科主事杨贵安。

    他的对面和下首坐着五位男子。

    “贵安,这五位都是我们湖南局调查科的功臣?”

    “是的都事。”杨贵安答道,“这五位一直穿行在湘西、川南和黔东,穿针引线,收集情报,立功斐然。”

    “好,”任博安点点头,“不愧是姚都事带出来的兵。

    姚都事是本官的前任,他的功绩,本官也是早有耳闻,仰慕不已。

    他出任镇抚司湖广分局副都事时,奔走于思南、播州、永宁和水西。借调播州三千狼兵,就是他的手笔。

    收买杨应龙及其父,现任播州土司杨烈的左右亲近之人,把杨氏三千精锐借调了出来。现在被扣在岳州。

    听说杨应龙气得肺都要炸了。

    可明明此事他有点头答应,却把怒火撒到别人头上。听说囚禁了其父杨烈,还把左右十几位亲近心腹点了天灯。

    却又无可奈何,正在与我们谈判,想方设法想召回那三千狼兵。

    立下此功,姚都事迁任黔中都司参谋处副都事,专司都司情报,也是我们的顶头上司。

    杨副都事,你能请来这几位贵客,也是姚都事打下的基础吧。”

    杨贵安连忙答道:“是的都事,下官是托了姚都事的福。”

    任博安说道:“本官也是托了姚都事的福,得了他的大好处。”

    他目光扫了一圈众人,继续说道:“既然大家都是得了姚都事的恩惠,那他交办的事情,我们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去办。

    还要办好了,给他一个交代,也给我们自己一个交代。”

    “是,都事。”

    任博安见激励敲打得差多,转到正题上:“四位客人都安置好了吗?”

    “回都事的话,都安置好了。除了我们,还有都司参谋处的人在暗地里保护。”

    “好。王督宪和汤都使正在赶来的路上,他们要接见这四位客人。我们一定要千小心万小心,一定要把事情做妥当了,争取在王督宪面前露脸,不是把屁股露出来。”

    “知道了都事。”

    “播州杨氏的细作,我们有盯上吗?”

    “回都事的话。杨氏的六名细作上月从铜仁方向潜入,现在盘桓在麻阳和辰溪两地,伺机收买当地胥吏,获取情报。

    但是今日不同往时,他们很难再打探出有用的情报。”

    另有一人禀告道:“都事,杨氏还有十二人,沿着镇阳水入到晃州,盘桓在沅州。据说他们是从黄平安抚司南下,入镇远府,顺水而下的。

    卑职们探听到,他们是在给杨应龙之弟,杨兆龙打前站的。”

    任博安点点头:“行辕和都司有通报过,杨兆龙是来跟督宪商谈要回播州三千狼兵。想不到他们从镇远府过来。”

    杨贵安听出任博安话里的意思,答道:“都事,播州杨氏对外有三条通路,一是走西边的赤水,北上到合江,入长江;二是走东边的翁水余庆,顺着乌江过思南,一路北上到涪州入长江。

    第三条就是北上走陆路,过楼山关、桐梓驿,到綦江,再江津。这条路最近,但最不好走。

    第一条路也不好走,但离出井盐的富顺县非常近,播州以及贵州部分地区的盐都是通过这条路运过来的。

    第二条路最绕也最远,但是最好走。顺着乌江到了思南,还可以走陆路穿铜仁府,顺着辰水过麻阳到辰溪,再顺沅江直下洞庭湖,直通大江。

    所以播州府以及水西的粮食、棉布、丝绸、瓷器等货品,一般都是走这条路转运到播州。

    播州杨氏巨富,就是靠赤水运食盐,乌江运粮食棉布,再转卖给水西、都匀、普安、安顺等州县,获取暴利。

    我等原本以为杨兆龙走的是第二条路,从铜仁过麻阳入辰溪。万万没有想到,他走了镇远府。”

    任博安点点头:“洪武年间,迁移军民入黔屯垦,走的就是镇远府这条路。阳明先生被贬去悟道的龙场驿,走的也是镇远府这条路。

    现在杨兆龙不走铜仁,走这条路,说明杨氏对打通这条路有想法。”

    杨贵安与众人面面相觑,“播州原本东西两条水路,走得很通畅,怎么突然对镇远府这条路有想法了?

    中间出了什么事吗?”

    任博安默然一会,“多布置人手,一是在播州多多打听。二是在杨兆龙身边多刺探。”

    “是。”

    王一鹗、汤克宽、刘显、吴承恩在卢溪县城下水码头上了岸,沿着光亮的青石台阶走到石板街面,黔中司参谋处副都事姚丙周上前相迎。

    大家都穿着便服,装扮成商人,互相见面拱手行礼后,姚丙周带着众人往石板街走。

    姚丙周三十多岁,辰州卫生员出身,个头不高,长得剽悍,笑起来带着七分和善,三分憨厚。

    他轻声说道:“王东家,客人在悦来客栈等着。”

    王一鹗目光一闪,“悦来客栈?锦衣卫的产业?”

    “回王东家的话,少府监商业调查科的产业,锦衣卫有时候办案做事,就借用他们的地方。”

    “少府监商业调查科。”王一鹗意味深长地笑了笑。

    一行人走在石板路上,穿行在当地人中间,他们的装扮与众不同,但是并不引人注目。

    卢溪经常会有汉人商旅过来收山货做生意。

    吴承恩问道:“这条街是商业街?”

    姚丙周答道:“吴先生,这条街是卢溪城最繁华的所在。”

    王一鹗穿着一身衫袍,头戴大帽,手一背,真像一位很有实力的商号东家。

    他饶有兴趣地东瞧瞧,西瞄瞄,打量着街道两边的商铺,以及见缝插针摆摊的人。

    “商铺里的东西,品种很少啊。”

    “王东家是见多识广的人,”姚丙周笑着答道,“这里是湘西小县城,不能跟常德府和长沙府比,更不能跟南京和上海比。”

    王一鹗点了点头:“七彩牌花布,喜鹊牌棉布,都是上海货。”

    刘显说道:“那边还有白雪牌砂糖,是上海货,不过隔壁家卖的金利是牌白糖,是广州货。说明广东走湘南,还是可以的。”

    王一鹗淡淡地说道:“凌抚台在长沙把湘南清厘干净后,湘南通路会更通畅。”

    “哦,苏州的天仙牌绸布,想不到这里也有。

    吴承恩发现了一个华点:“大家请看,那里有倚天牌菜刀、柴刀,滦州卢龙刀具厂出品的。老夫看过商报介绍,这家刀具厂专出什么机床刀具,民用刀具只是捎带的,想不到都卖到这里来了。”

    王一鹗点点头,“大明大兴工商,货品四处流通,连卢溪偏远小城都能看到。估计播州、思南和镇远等地,也都能看到。”

    “是啊。”众人纷纷点头附和。

    一行人来到悦来客栈隔壁的院子后门,这里是一家商号的后院。

    这家商号也是镇抚司湖南局的据点之一。

    任博安在门口等着,把众人引进后院后,他连忙行礼:“卑职参见王督宪、汤都使、刘都使、吴长史、姚都事。”

    王一鹗笑着点点头:“广宁亲自把关,那本督就更放心了。”

    听到这话,众人都不由地看了任博安一眼,尤其是姚丙周的目光,在他脸上凝视了几秒钟。

    “广宁,人呢?”

    “王督,请跟诸位上官到正屋稍坐,卑职去把他们请过来。他们就在隔壁悦来客栈吃饭。此院跟悦来客栈后院隔着一道侧门,往来隐秘,不会被外人知道。”

    “好,你去请来,我们在这里等。”

    过了一会,一阵脚步声传来,正在轻声说着话的王一鹗等人不由地转头看向门口。只见任博安领着悦来客栈那四位男子走了过来。

    “王督宪,诸位上官,卑职给介绍一下,这四位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大乾世子爷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相敬如冰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重生古代灾荒年: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撩乱逐春生扶鸾替嫁高门后死遁了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