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卓戈还是回忆了一下,才想起拉文是谁。
自从拍摄完《沉默的羔羊》后,拉文就被卓戈安排满代言活动各种乱七八糟的活,以至于收入远超他的知名度水平。
不过赚的钱基本都被卓戈拿走了,狠狠地偿还。
直到他作为吉祥物被派往难民营。
不声不响一段时间,竟然掏出个剧本来。
看来还是活排得不够密……
开个小玩笑,卓戈集团的待遇相比拟人同行们,还是很出众的。
很多员工都有时间发展副业。
卓戈准备仔细看一看拉文的剧本,样片看多了也烦,看看字调节一下。
“《旧衣服》,奇怪的名字。”
卓戈翻开剧本。
很标准的剧本格式,拉文应该是专门学习过剧本应该怎么写。
编剧和写是两个不同的职业,就是因为剧本有特定的格式,需要一段时间学习才能完成两者的转换。
【第一场,家后的小巷子,傍晚,哥哥与弟弟。
放学后,弟弟拒绝其他同学去玩的邀请,快步赶回家,向哥哥交待这一天中发生过的事情……】
二十分钟过后,卓戈放下剧本。
出乎预料得还不错,是个很合格的故事,不,称得上优秀了。
是那种十分扎实,只要演员和拍摄不犯大病,最终成果就不会太差的剧本。
情节很简单,一对奥古斯坦城邦中的孤儿兄弟,因为贫穷,只有一身好衣服。
为了两个人都能去学校,所以只能一人穿一天,装作是同一个人。
很有戏剧冲突的设定。
双胞胎扮演同一个人的桥段,在费林还没有出现过。
故事里,兄弟二人在每天换人的过程中发生不少可笑又悲伤的情节,最后被拆穿,在他们以为自己会被开除的时候,得到了好心人的帮助,不仅能继续学业,还获得足够他们穿好久的新衣服。
好心人是卓戈集团来的。
来自拉文的主动植入。
好评。
几乎不用太纠结,是个值得拍的本子。
于是,已经习惯了到处都是废墟的拉文,被一下子召回到深水城。
突然的环境变化,让他恍惚间还以为自己穿越了两个世界。
“你的剧本不错,值得拍,”卓戈开门见山,“说不定能把你欠的赔偿都还上。”
“真的吗?”
对拉文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消息。
“你是想在魔影节上试映?”
“是的,我认为这个剧本并不是适合大规模宣传的类型,需要靠口碑一点点传播,所以魔影节应该是个很适合获得好口碑的平台。”
卓戈点点头,“你竟然还想到了宣发层面的事,很好,这个剧本你是想自己拍,还是联系合适的导演。”
拉文张了张嘴,但没直接给出答复。
卓戈大概看明白了他的意思,“你想自己拍,但是怕没有指导经验,最后把成品给拍砸了。”
“是这样的。”
拉文自认为这是他目前能写出来最好的剧本,交给别人拍舍不得,他来拍又不自信。
卓戈笑了,“你了解过导演的工作吗?”
“学习过网课,然后在难民营的时候,试着拍过一些记录当地的短片。”
“成了,有理论有实践,正好用这个剧本做长片尝试,自己既是编剧又是导演,说不定还能演个角色,沟通上少很多麻烦,不拍永远学不会。”
“好吧,我试试。”
“我提供的投资不会太多,这个本子也不可能拍什么大制作。”
“那,能有多少投资?”拉文小心翼翼地问道。
他自己的预期最好是能有个两百金币,实在没有几十金币凑合着应该也能拍。
“五百金币吧,我最多投这个数。”
按卓戈的想法,是先出个比较低的数字,然后掰扯一会儿,最终得出合理投资,能有效避免搞艺术的人漫天要价的习惯。
这是制片厂总结出的经验,十个导演里起码有九个是花起钱来不知道控制成本的。
因此最受投资方欢迎的不一定是作品特别出挑的名导。
名导拍到一半发现钱花没了,嚷嚷着加预算是常有的事,又由于已经投进去不少的钱,不得不追加预算。
投资方最喜欢的,是没那么出名,但能在有限预算内,把活干到超出要求的导演。
简单来说,不想马吃草,还想马儿跑。
但拉文低估了卓戈现在的财富。
卓戈也低估了拉文现在的贫穷。
“太好了!”
面对超出自己预估两倍多的经费,拉文立刻表示同意。
“啊?要不,再加点?”卓戈严重怀疑这点钱能不能把片子拍出来。
“那,加多少?”
“再加,二百?”
“可以吧,谢谢卓戈先生。”
拉文还真不知道这么多预算该怎么用,他打算直接用奥古斯坦本地的演员,其他魔影中成本占相当一部分的片酬,在他这基本就是个零头。
“如果你想赶上魔影节的话,拍摄周期会很紧张,大概只有不到二十天拍摄,然后几天内完成剪辑,至少得有个样片才能在魔影节上放不是。”
“我明白,一定可以赶上。”
魔影这个东西制作周期差异很大,慢的动辄拍个一年半载,快的两周拍完的也有。
“还有一件事,是对你剧本的修改意见,你可以参考一下。”
刚看完这个剧本时,卓戈就想到地球上的一部电影《小鞋子》,也叫《天堂的孩子》,伊朗拍摄的电影。
讲述的是一对兄妹只有一双好鞋子,换着穿上学的事。
和拉文的剧本很相似。
不过《小鞋子》的剧本更好的地方,在于结尾的设计。
哥哥去参加长跑比赛,第三名的奖品是一双新鞋,兄妹急需的东西,但因为跑的时候竞争太激烈,没法控名次,最后拼出个第一,奖品不是鞋,在领奖时委屈得像输了比赛。
因为极强的戏剧性,这个小故事后来比电影本身更出名。
卓戈打算让拉文朝这个方向调整,这样影片更能调动起观众情绪。
“我的建议是,最后不要让好心人直接出场送衣服,而是有个知识比赛的情节,其中奖品有衣服……”
卓戈大致将稍作修改的《小鞋子》讲给拉文。
“总之,魔影这东西,要注意情节上的起伏,像山一样,有高峰就有低谷,这样才能始终吸引观众。”
拉文大概犹豫了不到一秒,就决定采纳卓戈的建议。
修改后的结局确实比原本的设计要巧妙得多。
听劝。
“最后还有个问题。”
在拉文即将离开时,卓戈突然问。
“你为什么会想要拍这样一个题材?”
“您的意思是?”
“我是说,以你的经历,或者说,以你对战争的厌恶程度,为什么不选择去拍更能表现维里安暴行的题材,而是选择这样一个,很日常的内容。”
听到卓戈这么说,拉文笑了出来,“因为我不擅长沉重的题材,有人反映残酷的现实,就也要有人表达美好,我想我的同胞们,现在一样需要温暖的作品。”
“好吧,提前预祝你的作品成功。”
“再次表示我的感谢,卓戈先生,魔影节时见。”
随后拉文马不停蹄地回到奥古斯坦,去筹备拍摄事宜。
他找到了比当吉祥物更有意义的事业,或许有一天,他真能对得起同胞们的支持。
而在魔影节开始之前的日子里,深水城中还发生了一个大新闻。
霍格沃茨学院,要正式投入使用了。
启用第一天,是公众开放日,所有预约过民众都可以进入霍格沃茨参观。
得益于的热度,预约人数很快达到名额极限,很多没抢到名额的人,也来凑热闹,来参加庆祝学院开放的庆典。
为此,卓戈只好把原定在学院内大厅中举行的庆典,搬到室外。
在一片与霍格沃茨城堡隔湖相望的宽阔草坪上举行。
搬到这里除了能放下更多人以外,还给有机会入校参观的人增加了一个体验项目。
乘着小船去霍格沃茨。
原著中新生入校的固定流程。
为了致敬建设学校的四位法师,当初他们就是坐船找到校址的。
对不看书的人来说多此一举,传过去不就好了。
但对看书的人来说,这就叫情怀,传送提供不了的精神满足。
迪恩正期待着坐小船,可惜不是晚上,和哈利波特当时的情况并不完全一致。
他已经留在深水城,在索伦担保下,父母先返回老家。
两位从一开始对霍格沃茨深表怀疑,变成大力支持迪恩的决定。
倒不是确定了霍格沃茨的实力,而是一位传奇法师的担保,可比他们原来计划的迪恩成长路线高端多了。
迪恩也不负众望,很顺利地通过深水城中学第二批招生考试。
排名第二批全部考生中的第18位。
这就是从六岁开始被迫卷起来的大城市做题家的实力!
想到这里迪恩不免有些悲伤。
在考试能力增长起来的同时,逝去的是他无忧无虑的童年。
像他这么卷的小孩,双塔城里还有不少。
其中不乏比他压力还大的。
每天的生活就是面对不同科目的家教。
花钱受罪,钱还不少。
这样说来,深水城的学校其实给更多人能选择去卷的机会。
家教可不是大多数家庭能负担的东西。
迪恩开始有点领会到教育资源也是资源这个事实了。
庆典正式开始,卓戈出现在人群前的平台上。
台子上摆放着代表霍格沃茨四个学院的旗帜。
狮子,蛇,獾,鹰。
迪恩的目标院是狮院,也就是格兰芬多。
他觉得自己这么富有正义感和冒险精神的人,肯定应该分到格兰芬多。
斯莱特林也行,至少证明自己有天赋。
至于另外两个院,说实话,由于在中戏份不多的原因,喜欢獾院和鹰院的书迷数量没多少。
还需要一段时间,读者们才会发现那两个存在感稍微有些薄弱的学院的魅力。
只是迪恩的想法很好,但他并不知道卓戈的霍格沃茨,是按专业分学院的。
平台上,霍格沃茨开始简短的演讲。
“霍格沃茨,将提供给每个有能力,有需要受教育的人,矮人,精灵,费林大陆上的所有智慧生物,平等的机会,无论出身,无论地位,只要能通过考试,就可以来这里学习……
“我卓戈建这座学校就为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公平!”
当然,只是相对的公平,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公平。
霍格沃茨的录取渠道中,也有保送,比如已经在某个学术方向有过成果,就可能获得保送机会。
对于平民家的孩子,无论天赋如何,也没可能从小就接触实验研究。
卓戈只是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提供一个公平的学校。
演讲结束,湖面上升起难以计数的烟花。
与常见的烟花不同,这里的烟花更像是烟雾,在湖上拉起一道色彩斑斓的幕墙,带来与夜晚中烟花不一样的震撼。
人群发出一阵接一阵欢呼,把矮小的迪恩挤得脚不沾地,他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来。
“大叔,你也是哈利波特的书迷吗?”
他身前是一位身材强壮的中年人,和故事里的铁匠形象一模一样。
迪恩还以为只有他这个年龄的人才会喜欢哈利波特。
“啥哈利?我不认识?”大叔嗓门很大。
“不认识?您没看过哈利波特,那为什么要来这里。”
迪恩刚说完,就觉得话有点不好听,立刻找补,“我的意思不是您不能来,就是,我以为只有书迷会对霍格沃茨感兴趣,毕竟,这是个里的学校。”
“里的学校?我不清楚,我只知道学校是个好地方,越厉害的学校,就是越好的地方,所以我要来看看,深水城最好的学校。”
“就为了,看看?”
“是啊,我原来就是深水村的渔夫,后来在城里的学校学会了开挖机,现在收入翻了整整三倍,哎呀,知识是个好东西啊,我是没机会进这里学习了,你还年轻,你有,可得好好学习。”大叔语重心长地说。
“我会努力的。”
大叔的回答让迪恩有些惊讶,这里的人,竟然都很尊重知识。
正在这时,旁边人群中传来气愤的声音:“你踩到我的光之创造神了!你知道这张卡多少钱吗?什么我在胡扯,我可是克雷格!”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