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老山汉墓

小说:江苏风云作者:夏日的蓝色天空字数:2503更新时间 : 2024-09-30 11:16:33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老山汉墓,位于北京城西石景山区的老山东南侧。

    老山不高,主峰海拔仅130米,远看起来就是巨大的土包。这个大土包状如巨大的乌龟趴在那,故过去人称为“鳌山”,后来“鳌”讹传了“老”,就喊成了“老山”。

    鳌山是风水宝地,东边紧连着的就是著名的八宝山,风景极好。

    如此好地方,有古墓是很自然的事情。

    而在盗墓案发生前,北京文物局的管理档案上,包括以前的普查资料,均没有这座王侯大墓的记载。

    如此大的汉墓,而且在传统的风水宝地范围内,北京文物部门和相关考古专家竟然一点不知道,也确实“有点不好意思”。

    那盗墓者是怎么知道的?这里面就要说到一个人了,他叫董富生。

    董富生外号“董三”,北京人,家就在老山附近,当时30多岁,曾“进去”过,案发前也没有正当职业。

    董三从那里面出来后,看到文物市场很热,潘家园旧货市场生意好做,便开始摆弄古董。

    大家都知道,古董与盗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董三自然也想到了盗墓。

    但董三真正迷上盗墓,还比较偶然。

    据事发后他对警方交代,有一回帮人搬家,他看到了一本考古方面的书,很受“启发”,此后对盗墓就上心了。

    盗墓这个地下职业,是需要“师傅”带的,也要“实践经验”。

    过去江湖上有盗墓世家,有独家秘笈、祖传工具什么的。

    但董家不是,董三是靠“自学成才”的。

    据说,为了掌握盗墓的窍门,董三曾专程到内蒙古,找师傅学习盗墓技术。

    想盗墓,得先寻墓啊。

    为此,董三曾到过不少地方踩点。

    近的,去北京本地的门头沟、房山一带;远的,踏足内蒙古、河北等地,但均没有什么大的收获。

    1997年底,他在一次闲聊中,听人说起,老山驾校旁边的山包下可能有古墓。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地方离家很近啊。

    董三便开始悄悄“看地形”,有意无意地在老山附近溜达。

    果然,在老山主峰南坡,董三发现了非常之处。

    这里有座土山包,周边长着有点年头的参天大树。

    特别的是,附近不远处地上还竖有一根石头柱。这石头柱就是华表,有这东西说明此非寻常地。

    董三从洛阳铲提出的土样看,土质与别的地方明显不同,下面葬有古墓的可能极大。

    董三的推断是正确的,虽然华表与汉墓无关,但给了他足够的提示。

    但是,最后组织盗挖老山汉墓的并不是董三,而是一个名叫张森林的人。

    董三与张森林是邻居,年龄也差不多大,也曾“进去”过,也没有正当职业。听董三说老山有古墓,想发财的张森林很感兴趣。

    董三不只把老山有古墓的情况告诉张森林,还带他到实地查看了一下,把挖过的地点指给张森林。

    有一个说法,老山有古墓信息是董三提供的,张森林却背着董三,自己来挖。

    但这活一人干不了啊,于是张森林找来了刘友德、侯有全等两位“小伙伴”,又准备了挖盗洞专用的铁锹、镐头、铲子、编织袋等一套工具。

    照董三说的地方,张森林三人挖了起来。

    一开始,三人在白天挖,反正山上也没有人看见,后来改在晚上。

    每天晚上8点前后,三人骑着自行车准时前来。为了避免怀疑,三人并不固定走一条路线。

    三人各有分工,一人挖土,一人提土,一人望风。

    挖出的泥土怎么办?这个问题很重要。

    盗墓最要注意泥土的处理,否则极容易暴露目标。有经验的盗墓者都会倒坑,把泥土倒在附近的废弃坑洞里。可老山这边没有这样可供倒坑的地方,那只好伪装了。

    怎么伪装?张森林想到了坟头。

    他们把挖出的泥土堆成坟头。这坟头一天天变大,太大了堆不了,便再另做一个坟头。

    如此,两个月下来,老山上出现了很多坟头。

    他们也怕人怀疑,为了让土堆像坟头,他们还放些松树枝、石块什么的,周边撒些陈土,乍一看还真是老坟,但细看就会露出破绽。

    随着新坟头越来越多,由此也引出了麻烦。

    原来,有一些老头老太,常在附近晨练。

    结果,新坟头把他们晨练的地方都占了,有的坟头直接修在小道上。

    老头老太走路惯了,这下还得绕着走。

    不久,八宝山派出所负责片区一位民警,刚好来辖区转转,听老人们反映了这事。

    民警一听,马上警觉了起来。

    因为,北京早实行火葬了,不允许土葬,怎么可能还有人在山上埋坟?

    据此上山调查,盗墓事发。

    老山汉墓拥有秦汉时墓葬的最高规格:黄肠题凑。

    “黄肠题凑”一词最早出现是在《汉书·霍光传》中,霍光死后,皇帝赐给他“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

    三国时魏人苏林曾对黄肠题凑进行注释:“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

    不过,直到1974年大葆台汉墓出土,人们才第一次见到黄肠题凑的实物。

    东汉经学家郑玄在为《礼记》做注释时写道:“题,头也;凑,聚也。”

    顾名思义“题凑”就是将切割成长条的木头码放在一起,形成一堵木墙。

    “黄肠题凑”指的是用柏木条码成的木墙,因为柏木心是黄色的,切割成长条状,就像一根肠子一样,因此被称为“黄肠”。

    大葆台汉墓出土的黄肠题凑都是用柏木做的,是名副其实的黄肠题凑。

    而老山汉墓的“黄肠题凑”只有墓门部分使用了柏木,墓室里使用的则是栗木等杂木,严格来讲只能叫“题凑”。

    随之,考古队开始进行保护性挖掘。

    而随后不久,墓地即被封闭,并被要求长期关闭,不得对外开放。

    只因发生了特殊情况,749局开始介入,并封闭了现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凡灵逆世丹经伏世录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凌霄剑影道门万历武鹤前传穿成修仙女炮灰,我炸了女主鱼塘我改修无情道,你哭瞎眼有何用?九极太平令瞎子捉刀人:开局满级九阳神功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