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钟离权一挥扇,葫芦带着核舟从这个缺口中冲了过去,前方飞龙怒吼开道,已行至五十里,正是百里路途的中央。
李元中化拐杖为飞龙,冲散面前拦路的浪涌,多少有点班门弄斧的感觉,别忘了这里是天庭东海,敖广号称东海龙王,只听大海深处传来一声沉闷的巨吼,四面的波涛突然间凝固了,就像巨大的、堆砌在一起的、一眼看不到边际的绿色水晶。
咔嚓一声脆响,海面突然“碎”了,海浪就像无数大块的水晶飞起,海中飞出了一条巨大的百丈金龙。核舟中的梅振衣眼芒一闪,这条金龙的形像他有些熟悉,正如自己手中三神器合击幻化出的金龙。正准备出手迎敌,神念中忽听师父钟离权喝道:“振衣,稍安勿躁,还没轮到你出手!”
金龙飞出海面,被击碎的波涛却没有落下,凝结成各种形状,如奇异的云飘浮在金龙周围。钟离权猛然睁开眼,在葫芦上站了起来,朝金龙喝道:“你终于现身拦路了。”
金龙口吐人言,声音如滚滚闷雷:“龙首山在东海之中,大天尊将龙隐姑镇于龙首山,就是让我守护道路。钟离权,若在其它地方我还怕你三分,但此地是我的道场,我占据天时地利,劝你莫与我相斗。”
钟离权捻着胡须笑了:“敖广啊!你不该飞出来吓唬孩子的!”说着话扇子向前一划,却不是冲着敖广,而是冲着眼前的海面。就似奇异的空间被分隔,敖广感觉自己突然孤悬云端,“离开”了东海,他大吃一惊,摇头甩尾一个盘旋,飘浮在身边的水晶状云团发出浪涛之声忽然散开,空中仿佛出现了另一个世界,又是一片奇异的大海。
面前是东海,云端之上又出现了一片大海,如同人间的海市蜃楼。敖广化作的百丈金龙,咆哮着从云端上带着奔涌的大海冲了过来。钟离权的仙风扇迎风化为百丈,出现了无数道裂口,就像一把冲天的大扫帚,带着碧绿的青光挥了过去,大神通法力托住了那片起伏奔涌的大海,敖广怎么冲也冲不下来。
与此同时,海面上的斗法仍在继续,知焰催动空桑弦,挥舞紫电、青霜剑;提溜转化作一片银光如虹如雾;张果祭出蝙蝠葫芦化作硕大白蝙蝠当空展翅;刘海的落宝金钱如万;李元中站在白蝙蝠上凌空挥舞金乌磐龙杖,漫天杖影如重重山岳。
钟离权站在葫芦上挥动仙风扇顶住敖广,身后核舟上的众仙家与东海水族相斗,这一番斗法风云变色、水天弥漫,一连斗了三天,船行七十里,路程已经过了三分之二,梅振衣与胡春就站在核舟最中央,一直没有出手。
岸边众仙家凝神观战,钟离权的手段高超并不意外,但很多人没想到青漪三山一脉的修士如此擅长相斗,虽大多成仙未久,也远非天庭中一般仙人可比,至于素有威名的梅振衣却未见出手,想必八仙还有保留。
东海边钟离权等人出发的的方,不知何时悄然多了一个人,身着银丝羽衣背手望着海中的相斗——青帝也来此观战,灵珠子发现青帝现身吃了一惊,神色明显很紧张,但见他没有要插手的意思,也就没有过去打扰。
青帝来了,有人却走了。
观战中的易水仙人忽然眉头一皱,不知被什么意外打扰,与寒山、谢妖王以神念私语了几句。寒山劝道:“你我这一世飞升前后,已修行五百余年,如今于天庭逍遥,已超脱轮回何必再惹尘业?道统已留,世间事世人自取,碧山潭一派传人也无他异,如今你已一人不识,无论愚贤不肖,你还能相护每人永世吗?”
易水摇了摇头,不知说了句什么,拱手告辞离开了东海边,而灵珠子身后的天庭巡海神将中,也有几位仙家出列向灵珠子私语。灵珠了叹了口气,点了点头,这几位仙家也都转身离去,包括妙法门仙人杨天感。
第十七卷 东游记 307回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八仙过海之时,不知人间已大乱。
梅振衣当年带走了杨玉环,而李隆基将寿王妃杨玉奴接进宫中册封为贵妃,尽极宠爱,沉迷于声色之娱怠于政事,内用权臣李林甫、杨国忠,外放安禄山做大,而安禄山与杨国忠将相不和,互有疑忌之心。
杨国忠就是杨贵妃的堂兄,历史上的杨贵妃叫什么名字其实并不清楚,《新唐书》与《旧唐书》两部史料中根本没有记载,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中也没有提及,只是在她被赐死百年之后,文人的野史杂记中杜撰“杨贵妃小字玉环”流传后世,梅振衣穿越前听到的自然是杨玉环的名字。
唐代也有文人记述“玉奴,太真小字也”,也许是因为玉奴这个名字不如玉环好听,后世文人宁愿引用杨玉环之名,千年流传究竟是怎么回事,恐怕连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梅振衣都说不清楚。
唐代疆域广阔,各族杂居融合,尽显盛世怀柔胸襟。唐初时因连年征战开疆扩土,在各地实行府兵制,极重京畿与各州府政权军事。到了开元年间,承平日久国中无事,只有边疆时有袭扰,大唐于边地设十兵镇,每镇节度使或经略使兼管数州行政、财税、户口、土地、军事大权,渐渐形成了外实内虚的格局,成为了中央政权的隐患。
杨贵妃与安禄山之间的关系极为亲昵,也有点乱。玄宗也过于重用和信任能征善战的安禄山,任命他一人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大唐五十万边军中,有二十万由安禄山指挥,而且是经历战阵磨砺最精锐的部队,与此同时,长安一带的京畿守军却不满十万。在这么一种形势下,稍微有点野心的人,恐怕都会生出别的想法来,安禄山一直在招兵买马壮大亲信势力。
河西节度使王忠嗣与宰相杨国忠先后上告安禄山谋反,李隆基只推说不信。史上记载李隆基晚来昏聩,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李隆基做为一代有为英主,真的就这么完全糊涂了吗?李隆基此时已经有些看出来形势不对了,但是养虎已成患,处理起来十分棘手。
李隆基此人好大喜功,安禄山确实军功卓著,是在天子宠幸之下一手提拔起来的,若无据说此人谋反,岂不是在打李隆基自己的脸?另一方面,大将拥重兵在外,别人怎么议论都好说,若是有人上告边将谋反,天子直接就点头说一句“我信”,只要传出风声,恐怕真得将边将给逼反了。
皇太子李亨也上奏说安禄山有不臣之迹,他可是未来的国君,李隆基也考虑处置这件事,听从了宰相杨国忠的建议,招安禄山入朝觐见。
如果是你领军在外,拥有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实力,朝中有人弹劾你有谋逆之心,你有什么选择?无非两条路可走,其一就是以实际行动表示清白,其二是立刻造反自保,这两条路的结果都很难测,安禄山首先选择了第一条路,他接到诏书之后,立刻飞驰进京。
杨国忠曾对天子说过,若安禄山想造反必不敢来,结果安禄山真来了,搞得他很尴尬。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正月,安禄山进京拜见天子哭诉:“臣本胡人,陛下不次擢用,累居节制,恩出常人,杨国忠妒嫉,欲谋害臣,臣死无日矣。”
李隆基好言劝慰,并重加封赏,加封他为尚书左仆射,又荫封其子,多赐房宅、田地、奴婢,恩宠依然如故。这年三月安禄山离京回范阳时,李隆基亲自相送,临别还把御衣脱了下来披在他的身上,好一幅君仁臣恭的感人场面。有人也许会问,假如把安禄山杀了或者找个借口把他扣在长安,是否就能阻止安史之乱呢?李隆基动没动过这个念头,宰相杨国忠与太子李亨有没有过这个打算?已不得而知。
但以当时的形势推演,若真的把安禄山给杀了或关起来,最大的可能恐怕会是另一个结果——这场反叛会提前到来,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与部将史思明等,各怀野心都不是省油的灯。若安禄山陷于长安,这些人极有可能会立刻起兵,而当时安禄山毕竟未反,也没有任何反叛的直接证据。
李隆基选择了安抚安禄山,以求缓兵之计,这是无可奈何的明智之举,但绝对称不上英明,玄宗晚年宠爱杨贵妃确实怠政昏聩,否则也造成不了这种养虎难除的局面,他对杨国忠以及安禄山都犹豫不忍、任用不当,偏偏这两人得势与杨贵妃都有关联。
安禄山离开长安如惊弓之鸟,一路马不停蹄赶到黄河岸边,换马乘船顺流而下昼夜兼程,赶回了自己的老巢范阳。
到了第二年正月,安禄山上表朝廷,请求提拔三十二名外族番将取代原先的边镇汉将,犹豫不决的李隆基终于开始考虑怎么处置安禄山了。去年安禄山来长安时,李隆基就打算加授同平章事,将他留在长安入朝拜相,既地位尊荣远离边镇大军。
当时杨国忠奏道:“禄山虽有军功,目不知书,岂可为宰相!制书若下,恐四夷轻唐。”李隆基也就放弃了打算,而此时李隆基又一次准备下诏,让安禄山入朝拜相,杨国忠深为嫉恨安禄山,怎肯让他入朝分权,煽动群臣劝阻,又一次议而未决。
杨国忠天真的以为,只要凭朝廷的一纸问罪诏书,就可以除掉安禄山。在长安又做了一件事,指使京兆尹衙门以搜查反状为借口,派人抄了安禄山在长安的府邸,抓了安府的门客李超等人,送御史台问罪。安禄山听到这个消息心知不妙,从此称病不见客,再也不肯回长安了,反叛之举已骑虎难下。
这一年六月,荣义郡主在长安与安禄山之子安庆宗完婚,李隆基诏安禄山进京参加婚礼,安禄山推辞有病未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