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 惊喜不止这一件。
安妮遵守许诺的给那位造出玻璃的女工奖励了一百贯的铜钱,并在清泉观下的广场上举办了颁奖仪式。
数千女工和女工家属看到那位年过四十、满手粗糙的女工,从安妮手中接过一箩筐的铜钱,个个激动、羡慕不已。
那可是一百贯钱啊,搁在普通人家,终其一生,都未必能攒下这么多的钱。
可那个女工,就因为在干活的时候,偶然做出了新产品,就拿到了这么巨额的奖励。
啧啧,明镜观主果然如传闻中的那般大方、慷慨!
如山的铜钱,大大刺激了女工、及其家属的工作热情。也吸引了很多当世有名的工匠。
这年头,工匠的地位真心不高。
有了发明创造,朝廷也只是口头奖励居多,即便有奖励,也少得可怜。像安妮这般大手笔的发奖金,绝对是开天辟地的头一遭。
安妮似乎早有准备,发完奖,又当众表示,清泉观重视科学创新,哪怕不是名下工坊的女工,只要有创新工艺,清泉观都会重金收购。
当然了,工坊女工优先奖励!
消息一经传开,无数工匠闻风而动。
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安妮付出了一笔又一笔的“奖金”。
当然,收获也是满满。
她从工匠、女工或是女工家属那儿,得到了制肥皂的新工艺,得到了能够改进棉纺织技术的工具:去籽搅车、弹棉椎弓、三锭脚踏纺纱车,还得到了最新式的筒车……
安妮几乎把原主“发明创造”的东西都鼓捣出来,也大规模的投入到使用当中。
清泉观麾下的生意更加火爆,清泉观的大名更是响彻大江南北。
很快,便有别有用心的商人,偷偷雇用女人来清泉观做工,或是重金收买工坊的女工,用以窃取清泉观工坊的技艺。
对于那些小动作,安妮早就觉察了,却没有予以制止。
工坊发现有女工“背叛”,告到安妮面前,安妮也没有做出任何惩罚。
她甚至当着所有女工的面儿,说:“我清泉观的工艺,不怕被人窃取。其实,我甚至希望更多的商人采取我清泉观的最新技艺,开办更多跟清泉观一样的工坊,最好能开遍大夏朝的每一个角落!”
“因为只有工坊多了,才能有更多女人得到工作的机会。”纺织,天然就是女人的领域。
“而只有更多的女人能赚到钱,女人的地位才能提升,女人不嫁人、没有儿女,也能靠自己养活自己,世间才会少一些被溺死、被遗弃的女婴!”
安妮的一番话,让女工们泪流满面,更让那几个被重金收买的女工羞愧得无地自容。
明镜观主给了她们一份优渥的工作,更教会了她们一辈子都饿不死的技艺,让她们在家里有了地位,也让她们的女儿不必走她们的老路,她们不思感激,却、却还要背叛!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儿吗?
几个女工跪在安妮面前,痛彻心扉的忏悔,并诅咒发誓以后一辈子都会对清泉观、对明镜观主忠心不二。
她们甚至主动交出了商人们给她们的银锭子。
安妮:……
她不是说反话,而是真心这么想。
她又不缺钱,根本不指望那些生意。
所以,她是真的不怕技术外传,为了能提高女人的地位,为了能一点点改变这个世界,她甚至想自掏腰包请那些商人们开办类似的工坊!
但,人心终究是复杂的,感动也只是一时半会。
时间久了,再多的感动也会被现实击破。
没过几个月,清泉观工坊的技术还是被传了出去。
负责棉纺织作坊的妙善气得直抹眼泪,更是没口子的骂那几个离开的女工是白眼狼。
安妮却笑着安慰她,转头就对外放出消息:清泉观棉纺织作坊要举办技术拍卖,只要出得起价钱,最先进的轧棉、弹棉以及纺纱技术,都能买到。
而且,安妮还特意命人将消息传到了大夏的各个郡县。
三个月后,各地商贾纷纷赶来清泉镇。
安妮选了个黄道吉日,还是在清泉观下的广场,她又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拍卖会。
这次拍卖的不只是棉纺织作坊的技术,还有制肥皂、造玻璃等工艺。
每样技术,安妮都卖给了三到五个商家,且都拍出了近乎天价的价格。
单靠这场技术拍卖,安妮就收到了堪比国库岁入的铜钱。
拍卖会的声势太过浩大,连太极宫的圣人都听说了。
不过,毕竟只是商贾,圣人和朝臣们都没当回事儿,权当是个八卦给听了。
再说安家二娘,心思纯良,这二年没少做善事。
施粥施药,救济鳏寡孤独,收养弃婴,免费办学,还为娘子军源源不断的输送女兵,长公主对她都赞不绝口,又有忠心耿耿的安南侯,圣人自然不会因为些许银钱就为难她。
一场拍卖会完美落幕,很快,国各地便如同雨后春笋般出现了大大小小的棉纺织、毛纺织工坊。
而这些工坊都学着清泉观的样子,只招收女工。
女人们有了工作,有了稳定的高收入,一时间还看不出什么巨大的改变。
但潜移默化的,女人的地位在慢慢提升。
又到了夏收时分,农人们争分夺秒的将田里的庄稼收割完毕。
刚刚晾晒好,收入粮仓,天上便闪电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
上至圣人,下至老农,坐在屋檐下,看着哗哗的暴雨,都忍不住庆幸:幸好动作够快,把粮食都收回来了,否则,这一场大雨过后,地里的庄稼都毁了。
但大家庆幸了没多久,就开始发愁。
因为大雨持续了三天,居然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
就在圣人和朝臣们担心河堤的时候,终于传来噩耗:因为接连暴雨,黄河某段河堤决口了,洪水蔓延数个县城。
某个受灾县城,距离京城仅有百里之遥。
圣人赶忙调派官员,前往灾区。
大夏朝开国才二十余年,官场还是比较清明,官员们也都是实干家。
在官员和府兵们的奔波、辛劳下,冲垮的河堤被堵上了。
半个月后,洪水终于彻底褪去。
但,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灾区洪水刚退,便又有了疫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