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袁刺史做梦也没想到,那些寨民面对海啸般的风言风语,居然丝毫不受影响。
“果然是不开化、没规矩的山野蛮夷!”
袁刺史气得吹胡子瞪眼,他弄出这般大的阵仗,整个州府上下,倒是一片讨伐“安霓婷”的声音。
可问题是,人家一直呆在寨子里,根本就不出大山,也不进州府,他们这边叫嚣得再凶狠,也吵不到“安霓婷”的耳朵里。
不行!那些山民必须下山!
再次感受到王权(或者说他这个刺史权威)受到了蔑视,甚至是挑衅,袁刺史本就想要改土归流的想法愈发热切了。
“盐巴封锁”的计策失败了,那就来别的。
人嘛,活在这世上,总绕不开利益二字。
就算“安霓婷”完美得像个圣人,得到了诸多头人、寨民的尊敬与拥簇,但袁刺史相信,仍有极少个别的人,跟安霓婷不对付。
这与“安霓婷”本人好与不好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人性使然。
袁刺史重振旗鼓,加大了对重点寨子的渗透、拉拢、分化……
袁刺史还是颇有些手段的,且他在西南经营数年,也有了一定的根基。
而这次“安先生”的事闹得更是人尽皆知,趁着这股风浪,袁刺史还真拉拢到两三个对安妮有些不满的头人。
安妮确实帮助了不少寨子,因地制宜的给他们找到了适合的致富之路。
但,许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又许是天生看不对眼,饶是安妮帮助良多,还是有人排斥她。
只是安妮在诸寨的名声太好了,无数百姓更是把她当成神仙般供着。
那零星几个对她心有不满的人,哪怕再厌恶,也不敢太过表露,就怕自己成为众矢之的。
“安霓婷”花魁身份曝光了,袁刺史那边更是大肆往安妮身上泼脏水,直接污蔑她是个祸国殃民的欢场女子。
虽然寨民们根本不管这些,但那几个头人还是抓住了这次机会,摆出一副愤怒的嘴脸,还放出话来:不与贱人共处一处!
另外,这几位头人也被袁刺史送来的诸多好处迷花了眼。
袁刺史趁热打铁,还热情邀请他们去州府游玩儿。
州府虽然远在西南边陲,跟繁华的中原无法相比,可比山里还是好了太多。
百姓们忙忙碌碌,士子们吟诗作对,贵人们绫罗绸缎、山珍海味,繁花似锦、盛世如画……种种浮华、样样富贵,只把自诩人上人的头人们看得眼花缭乱、心驰神往。
他们不是没有下过山,但他们见到的更多是市井普通生活,而不是袁刺史故意展现出来的豪奢享受。
这特娘才是贵人该有的享受啊。
头人们都开始心思活泛起来。
是,他们在山里确实能称王称霸,可山里太苦了啊,衣食住行哪一样都比不得山下。
这样的皇帝,就算当着都不如山下的一个官员舒服。
袁刺史趁热打铁,继续大肆许诺——
只要头人们肯带着山民下山,归入州府的户籍,那么头人可以获得朝廷册封的勋爵,世代罔替。
土地、耕牛、宅子等等,更是应有尽有。
还有最让头人心动的一个条件,那就是就算下山了,他们寨子里的百姓依然归在他们治下。
税不能收了,但那些人的生杀大权,依然握在头人的手里。
头人们不愿意下山,就是怕丢了权利。
而袁刺史的这番许诺,恰巧就戳中了他们的要害。
……嘶,这么一想,下山也不是不可以啊。
袁刺史为了得到头人们的信任,提前派出人手,日夜兼程的奔赴京城。
一个月后,袁刺史拿到了一份京中太子的手谕,将他许诺给头人的种种条件,全都落实在了文字上。
看到盖着太子印信的手谕,几位头人彻底下定了决心。
下山!
咱这就带着山民下山!
他们不懂京城的夺嫡风云有多么的变化莫测,只是知道,太子是储君,是下一任皇帝。
就跟他们家的大儿子一样。
他们却不知道,皇帝早就对太子不满,几次都想废除太子。
而京城诸皇子也是盯准了皇位,兴风作浪、各显其能,整个京城的水早已浑浊不堪。
太子的手谕,也就是在偏远地区还有人信,在京城,就跟废纸差不多。
袁刺史不是太子党,而是太子是正统,只要他没有被废,他就是朝廷的一面旗帜。
这也是袁刺史奸猾狡诈的体现,袁家知道太子之位不稳,不知什么时候就被废了。
可他们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想办法弄到了太子的手谕。
这,合情又合法。
却不会长久。
因为袁家家主推测,以太子的平庸,及诸皇子的争锋,不出三年,太子必然被废!
太子一旦被废,他所亲书的手谕也就没了任何效用。
到时候,袁刺史甚至都不必背负“言而无信”的罪名,就能轻松收拾那群自以为是、目光短浅的山野蛮夷!
袁刺史端着酒杯,脸上带着温文尔雅、和煦亲切的笑容,心里却冷笑连连。
而几位头人不知袁刺史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笑面虎,愈发觉得他不愧是读过书的君子,言行举止、行为处事,都透着一股子风雅,让人看着就禁不住信服与他。
就这样,袁刺史顺利拉拢到了四五个寨子的头人。
这几位为了担心其他寨子的头人也听到风声,一起跟着出山,到时候分去了他们应得的好处,便将一切行动都掩藏起来。
就是寨子里的一些孩子,他们都不知道。
还是某一天,头人忽然下令,整个寨子都要搬去山外,众人才又惊又怕又迷茫。
但,四周都是头人家的护卫,那些人提着钢刀,各个凶神恶煞,大有一言不合就要砍人的架势。
寨民们心里抗拒,也不敢表露分毫。
只得乖乖的收拾家里贵重的物品,背上老人、孩子,然后跟着大部队,一起下了山。
三四个寨子一起行动,他们各自寨子里都有在安氏学堂读书的孩子,加起来也有二三十人。
学堂里虽然有几百学生,但二三十人同时缺席,还是挺显眼的。
直到这时,安妮才知道,原来真有人被袁刺史画下的大饼迷惑,继而悄然下山……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