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小说:一寸河山一寸血作者:关河五十州字数:3527更新时间 : 2017-07-30 05:27:02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日本顾问连连点头:那依你之见,该如何是好?
  好办,把他们撤下来,由我们“大汉义军”站岗。
  王英和他的日本顾问们都没想到,此举却歪打正着,对了傅作义的心思。
  此前,傅作义专门设立了一个秘密机构,负责对大庙子的伪军进行策反。这次替换上来的金宪章伪军正好就是策反成功的那一批。
  当初,金某既然肯顶着汉奸的恶名参加伪军,自然都是奔着升官发财来的,可是眼瞅着傅作义太猛,在他面前除了碰得鼻青脸肿,一点出头的机会都没有。
  人生在世,要么出名,要么发财,结果辛苦了半天,这两样都没落着,连活下去都成了问题,岂不冤死个人。
  此地不宜留,更投佳处去。
  现在王英给机会换岗,天赐良机,不正好吗。
  傅作义给予重赏,不过他说接洽投降这事还得按江湖规矩办。
  什么叫江湖规矩?
  《水浒传》里说得很明白,要入伙,得交“投名状”。不弄几颗日本人的人头过来,我怎么知道你们是真情还是假意。
  于是,金宪章便冲入营帐,把20多个日本顾问全给砍了,接着又与绥军里应外合,干掉了德王的骑兵师。
  德王成了光杆王,“大汉义军”也走到了末路。
  田中气急败坏:20多个日本顾问,竟然不是被傅作义抓住,而是由一手“栽培”的伪军给砍掉的,太让人上火了。
  二话不说,缴械。枪给你们也只会当擀面杖使。
  在汉奸这个行当几进几出的“民国吕布”石友三曾有一句名言:不知道的都以为汉奸好当,你进去就知道了,不容易!
  王英是个老混混,自然明白这个道理,再一看日本人的脸都黑了,知道这里没法再待,只好孤身一人逃走了事。
  对于大庙子一役,傻呆呆的羽山仍跟从前一样,从头到尾就没他掺和的分儿,别说向关东军提供情报了,连他都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能干什么,只好整天借酒浇愁。
  这位已经完全晕了。
  倒是关东军还没忘记归绥有这么一个人。他们发电报给羽山,要求把那些死鬼顾问的尸体给要回去。
  羽山便来找傅作义,可是傅作义说他无能无力。
  对,我知道,好像是有这码子事。可那是王英的部下金宪章干的,金宪章是我训练出来的吗,不是吧,还不是你们关东军训练的人才。这件事,你应该去问问田中。
  羽山急了,说那是以前,现在金宪章不是你的手下吗。
  傅作义仍然直摇头。
  不不不,金宪章可是在杀了人放了火以后,才来投奔我的,我怎么可能管得了他以前的事呢?
  羽山怏怏走人,关东军却还一直发电报过来催,弄得他连个安稳觉都睡不好,只得再去找傅作义。
  我得交差啊,实在不行,你弄些牛马尸骨给我都行。
  看他可怜,傅作义这才点头“恩准”:这可是你说的,那我就随便弄点骨头给你!
  羽山接了一堆乱七八糟的骨头后,就平均装在小匣子里,运回国内算数。
  面对着傅作义这个强悍的对手,曾经狂傲一时的羽山哪里还敢再耍日本特务的威风,从此成天躲在家里,连大门都不敢走出去了。
  绥远抗战令国人相当振奋。
  长城抗战失败之后,面对日本的疯狂进逼,人们不得不一再退让和忍耐,可是还要忍多久,已经没有人能忍得下去了。
  突然有一天,一个草原英雄,一个寂寞高手出现在大家视野当中,他俯仰天地,挽弓射雕,以善守之将打出了善攻之将的威名。
  终于出手了!
  全国上下久被日本人压迫之气得到极大宣泄,那情形如同是今天的观众,在电影院里看到霍元甲、陈真、叶问们跳上比武擂台,痛扁那些张狂的东瀛武士及其他们的走狗。
  各界对绥远抗战的支持程度是空前的,民众捐款数额之多,甚至能帮绥军重新组建一个汽车兵团。
  此情此景,令傅作义本人也感叹不已。在事后发表的声明中,再三称他看到了全国的人心,而只要这种人心不死,国家必能复兴,民族也必能自救!
  绥远抗战对日本的“内蒙工作”却是沉重一击。百灵庙和大庙子既失,等于拔掉了关东军安插在绥北的一颗钉子,其向西延伸的侵略线被拦腰斩断。
  当初黄郛主政华北时,就十分看好傅作义,认为北方诸省中,绥远是最能在艰苦中积极求生路的一个省。
  今观绥远抗战经过,信然!
  
  第18章 死亡旅行(1)
  
  本来蒋介石还想支持傅作义继续进攻商都,以端掉伪蒙军老巢,但因阎锡山态度消极,加上突然听说西安不稳,他决定先放一放,到西安去安抚东北军。
  他没有料到的是,此次西安之行会是一次差点永远买不到归程票的死亡旅行!
  这场大戏的主角先后有好几个人,其中之一就是东北军少帅张学良。
  人生是多么诡异,两个“九一八”,把张学良的命运分割成了两处。
  1930年的“九一八”,东北军以调停为名入关参战,张学良因功被授以陆海空军副总司令,且坐拥华北、东北两大地盘,正所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一时风光无人能及。
  1931年的“九一八”,却蒙羞失地,不仅丢失东北,还戴上了“不抵抗将军”的帽子,声誉降到冰点。
  如果前一个“九一八”算成功日,后一个“九一八”却是标准的耻辱日,不仅是他个人的耻辱,还是国家的耻辱。
  从那以后,张学良和他的东北军,就像是失去跌停板控制的股票,翻着跟头往下摔了。
  1931年9月18日,不作抵抗,放弃东三省,退入锦州。
  1932年1月3日,再次不战而弃锦州,至此,不到半年,关外三省一区皆丧于敌手。
  1933年3月4日,热河沦陷,前后不到十天。
  再然后,关东军逼近长城,继东北之后,华北也摇摇欲坠。
  在内战之中,他曾是多么精明且敢作敢为,以至于连冯玉祥、阎锡山这样的千年老狐狸都摔倒在了这个毛头小伙面前。
  可是在外战中,他又表现得那么怯懦和无能,以至于105个守备队员可以攻破北大营,120多个骑兵也同样能够占领热河省。
  其实每一次做决策前都经过犹豫和彷徨,然而毫无例外,最后下的每一着棋又都是实实在在的臭棋。小事聪明,大事糊涂,或者说,内战聪明,外战糊涂,几乎成为“九一八”之后挂在少帅身上的固定标签。
  他仍然在继续沉沦。
  长城抗战前后,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张学良,已是骨瘦如柴,精神颓丧,别说指挥作战,就是谈一回话,都坚持不了,隔一会儿就得到里面去打针——当然不是感冒输液,而是去打吗啡针。
  没有人认为以他这样的精神和身体状态,能够保卫长城,所以海内外舆论鼎沸,纷纷要求其下野走人。
  被迫辞职出国的张学良,面临着的是军事惨败,政治失意,身体颓废,原来还想保住一些老本,最后一摸口袋却发现已输得分文不剩。
  东北之后,尚有华北,华北之后,终于没有退路了。
  在海外漂泊的那几年,张学良也想到了振作,想到了要改变形象,想到了要拯救自己,于是他戒除毒瘾,打算东山再起。
  1934年,张学良启程回国。
  回国后的张学良戒了毒,身体也得到恢复,比以前胖了,身子骨也硬朗了。
  这时国内的政治形势已经大变,外战重又转向内斗,虽然大部分时间还是暗斗——各个地方诸侯与蒋介石“合纵”、反“合纵”的斗争愈演愈烈。
  一直没有表明态度的张学良重新受到重视,从出国时那个“不抵抗将军”摇身一变,成了大家争抢的香饽饽。
  张学良刚到上海,马上就有说客登门。
  说客是两广派来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携起手来共同反蒋。
  张学良并不笨,他马上就从中掂出来了自己的分量,因此回答的话也就极具技术含量:我会跟你们两广一起反蒋的,不过现在仍只有与蒋介石敷衍,免遭其猜忌,才能为将来的主动争取机会。
  此时张学良的所谓“反蒋”,倒真是对两广的敷衍之词。
  两广能够“合纵”,是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稳固地盘,进可攻,退可守,而东北军此时的处境却是虽在北方,但原有地盘已大多丧失,无所依托,一下子从主军沦为了客军。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显然,张学良此时的生存之道,不是参加“合纵”,而是进行“连横”,即依托蒋介石这个“强秦”,重新举着抗日大旗杀回东北或华北。如此,客军才有转正成为主军的希望和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跟着蒋介石做“忠臣”,就成了张学良的必然选择。
  蒋张会晤,张学良的第一句话就是:再回国内,我不想带兵了,给你当侍从室主任吧。
  蒋介石笑了。
  大家知根知底,谁不知道谁啊,这话的前半段是假的,后半段也是假的,但听着就是让人打心眼儿里感到舒服。
  蒋张的关系也非常特殊。
  说起来,这也算是一对兄弟,但与黄郛的那种兄弟又不同,至少在早期,蒋黄都有过共同理想,称得上是志同道合。
  蒋张则不然,很多时候,与其说是兄弟,不如说是生意场上的盟友更合适。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战神降世吕布抗日二战离婚逆袭!高冷前夫和十年前的他掐起来了!我的空间通末世:囤亿万物资养兵王治愈萌宠兽人,我靠异世交易成为首富七零美人软又娇,高冷京少想求婚江湖:少年风华录陪我到世界尽头风箱通八零,我被冷面军少娇养了禁欲国公别追了,贵妃娘娘忙着造反呢!七零,去父留子后,前夫又争又抢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