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 战报

小说:伐清作者:灰熊猫字数:5736更新时间 : 2017-07-28 03:52:10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被派回武昌的分舰队并没有让邓名在九江等太久,进入湖广境内前明军就已经向张长庚打过了招呼,告知对方自己的目的与意图。主要由新兵组成的部队带着暂时用不到的船只通过武昌前往江陵,而剩下的明军则与武昌方面取得联系,将带去的货物出售给了陆尘音介绍的商家,然后携带着武昌方面支付的白银返回九江。

    这次明军依旧留下三分之一的货物,指定只能由拥有的欠条的人收购,这是邓名第二次提出这种要求,引起了一些当地掌柜的好奇心,开始四下打听到底什么是欠条,该如何获得?不过属于机密,大部分明军也不会知道邓名和周培公的协议,而清军那边知道内情的人更是不会说出来。

    前去武昌的明军带去的货物在江西的市价是十五万两白银,三分之二用来交换白银,结果为邓名换回了三十万两银子。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明军第二次出现在长江的江面上,这让很多湖广商家都对未来长江的航运能力感到悲观。江西土产的价格居高不下,这次明军虽然是用批发价将带去的货物出售,但价格却与郑成功进攻南京前的零售价相当。

    这笔银子大大充实了邓名的口袋,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无需担心军费问题。向武昌售出这批货物后,邓名手中还有在江西价值三十多万的货物——物以稀为贵,若是一次向武昌输出太多货物,就可能让对方抓住划价的机会,而且这样动静也可以小一些;等过上几个月,武昌消化了这批货物后,邓名可以再向他们提供一批。

    “不知道张尚书有没有收到我的消息。”邓名还要考虑如何补偿张煌言出兵的军费,而他的计划就是把一部分从江西收来的货物交给张煌言。穆谭不是说郑成功很难收到大宗的江西货物么?邓名就计划由张煌言来中转一批江西货物,若是能分享海贸的利润,张煌言就可以获得一些利益。上次南京城下的会议上,邓名就极力建议张煌言要积极参加海贸,并成功地引起他的兴趣。

    这些收益可以进一步加强舟山明军的力量。邓名估计,随着马逢知帅军出海,张煌言的物资消耗速度会非常惊人、急需补充,这样就算张煌言发现邓名的计划不是收复土地而是骚扰漕运(邓名觉得这个理由比为川盐商人开道要容易被人理解一些),也不会产生太大的不满。

    而且若是舟山成为海贸中的一环,张煌言和郑成功也就会拥有更多的共同利益,邓名很乐意帮他们加上这样一条新的纽带,以保证浙军和闽军能够充分合作下去,给满清在东南造成更大的压力。满清这条战线上的压力越大,对四川和云南的威胁就越小。

    邓名还没有离开武昌的时候,就已经向舟山派出了秘使,算算时间,舟山应该早就得到消息。不过邓名也知道,张煌言仓促之间未必能组织起军队,刚刚率部离开大陆的马逢知也会需要一些时间安抚军心,整顿部队。因此邓名打算多等几天,以提高行动的成功率。

    在邓名等到张煌言的消息前,董卫国就已经带着一批绿营士兵和水手再次路过九江。在清军顺利通过后,董卫国安排好部队的扎营问题,就再次领着几个心腹,趁夜潜来与邓名会面。

    这已经是邓名第三次见到江西布政使了,在邓名所有的合作伙伴中,董卫国的态度绝对是名列前茅。其中一部分原因和周培公相同,后者在两次被俘后也放心大胆地来与邓名会谈,董卫国因为前两次的经历而渐渐地失去对进入邓名营地的畏惧感,

    这次董卫国见到邓名时,没有向上次那样那纳头就拜,也不等明军卫士抽刀威胁就主动地坐在了长桌子的另一侧、邓名对面的位置上。邓名首先向江西布政使表达了他的谢意,之前董卫国送来的货物质量很不错,让邓名感到很满意,曾经让清军使者带回他的表扬。今天邓名又亲口对董卫国称赞了一番。

    “正如提督所言,兵不厌诈、在商言商,”董卫国大方地答道:“既然是言商,那当然要讲究诚实了嘛。”

    “董布政使说得好。”对方进入角色之快让邓名也有些惊讶,双方打交道的时间并不长,他没有想到董卫国这么快就能把官员和生意伙伴的不同身份区别开:“董布政使的胆量也是非比常人,对我的信任更是让我非常感动。换了我,可是绝对不敢孤身进入董布政使的大营的。”

    “提督谬赞了。”董卫国心里苦笑了一声,他和周培公不同,和邓名这样面对面的会谈让他很不习惯,只是现在董卫国的前途、命运都岌岌可危,虽然完成了部分漕运工作,但清廷到底会如何处置他还是未知数。因此董卫国必须亲身前来,争取说服邓名,以免江西的明军发动进一步的进攻。

    很快两人就聊起了江南的情况。一开始邓名还遮遮掩掩地没有明确提出问题,但董卫国一听明白邓名的意思后,就一股脑地把他在南直隶的所见所闻告诉了邓名。董卫国不但告诉了邓名各地守将的兵力数字,还把能够回忆起来的每一个将领向邓名做了简要的说明——虽然董卫国和邓名一直用闲谈的形式,口气好像也是在说着有趣的旅途见闻,但很显然董卫国暗示江南可攻,甚至可以袭而有之。

    董卫国首先从南京兵力空虚谈起。经过南京一战,南京的上下游都被明军占领,这几个月来,清军虽然努力但也无法把兵力恢复到战败前的规模,至于质量更是远远无法同一年前的两江官兵相比。于是在董卫国的描述里,南京周围到处都可以被轻易地攻破,只要邓名肯去江南一趟,他就绝对不会空手而归。

    不过邓名对攻城略地的兴趣并不是很大,临时招募来的兵力基本都已经返回四川,虽然军队稍微扩大了一些规模,但现在部队中绝大部分人都是跟着邓名从四川出来的,这种兵力若是握紧成拳,足以让张长庚、张朝这两人提心吊胆,不敢出来挑战明军;但这一万多人若是分散驻守,那清军多半不会再害怕明军,而是会尝试进攻明军领地,夺回失去的土地向顺治报功。

    邓名心里对董卫国的建议不感兴趣,言语里也就显得不太积极,很快董卫国就察觉到了邓名的心思。虽然心里有些失望,不过董卫国并没有气馁,很快又说起一些见闻,还有街头巷尾的留言,中心内容就是南京城内的蒋国柱和梁化凤有些不和——这些耳闻邓名也曾从其他渠道听说过。

    对于那场南京内讧的结局,邓名同样有些惊讶,他并不知道为什么最后蒋国柱会和梁化凤联手,一举除掉他们各自原先的盟友。不过若是这两人不和,邓名倒是不会感到奇怪,就在撤兵并且释放郎廷佐的一天前,蒋国柱和梁化凤还是你死我活的仇敌关系。更不用说蒋国柱还曾策划过借刀杀人的阴谋,想让明军伏击回师援助南京的梁部,把梁化凤置于死地——邓名相信这点郎廷佐一定通知过梁化凤了。这两个人现在虽然因为互相掩护或是其他什么原因而不得不结成同盟,不过邓名觉得他们私下里互相防备也不无可能。

    尽管邓名倾向于相信董卫国带来的这份情报,但他对董卫国新的暗示也心知肚明,那就是董卫国试图告诉自己,再次耀武扬威于南京城前是可能的,如果机缘巧合,夺取南京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相比攻占一些南京周围的城市,邓名对夺取南京这件事更没有丝毫的兴趣。在经过仔细观察后,邓名觉得刘体纯的新装备对南京城不够形成威胁,要想攻下南京还是需要采用地道爆破,或是拥有一些超级攻城大炮。

    “看起来董卫国就是想让我给南京那里制造一些麻烦,嗯,如果时隔不到一年,南京就再次被明军攻到城下,清廷肯定会大受震动吧?那时也不会有人记得董卫国丢失过九江并且被俘过了。”对于南昌和南京之间的矛盾,邓名也能猜到一些。

    此时董卫国变得更加失望了,他看得出邓名不但对南京周围的城镇没有太大兴趣,对去南京再扬名一次也没有什么劲头。

    “邓名不过二十出头,怎么一点儿都不好名呢?”话题被邓名岔开后,董卫国嘴上应付着,同时脑筋飞速地转动,片刻后他又说道:“下官听说,去年提督返回四川后,江宁那边可是忙得很……”

    据董卫国所说,邓名和郑成功离开后,蒋国柱立刻把很多两江的造船老工召去总督衙门,向他们询问快速制造船只所需要的物资。

    “哦?”听到这条情报后,邓名的眼睛亮了起来。因为军队规模问题,他暂时不会去攻打那些无法长期保持的城市,但长江上的清军水师则是另外一回事。四川没有造船业,虁东、鄂西本来也没有;李来亨夺取江陵、夷陵后可能获得了一些造船能力,但也远远无法和长江下游相比。

    邓名不知道到底多久满清能组建出一支威胁明军长江水师的舰队,但如果北京有这个意思,而且蒋国柱全力以赴的话,邓名估计需要的时间不会太长。

    若是被满清夺回岳州以东的长江航行权,那邓名就会失去和海外闽、浙两军的联系,也无法继续依靠军事力量来迫使清朝的地方官妥协。邓名可以忍受其他重重不利,但决不能容忍清军水师在长江横行,这次攻打九江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消灭驻扎在这里的清军江西水营。

    董卫国立刻察觉到了邓名的神情变化,这一下子给他带来了希望,再次开口时声音也更加洪亮了。董卫国对邓名讲,他并不知道蒋国柱打算在多长的时间里重建苏松水师,不过蒋国柱确实以此为借口向江西要过钱,而且几个月前还召集了众多船工,绝非董卫国瞎说。

    “嗯。”邓名又点了点头,示意卫士们都从帐内出去——邓名常常给高级军官们讲述自己的谈判经历,与这些军官分享经验,今天的谈判若是有趣,邓名一样会拿来当成军官们的教材,不过现在有必要让董卫国觉得他是安全的。

    “董布政使为何希望我攻打南京?”邓名直截了当地说出了心里的疑问:“若是董布政使希望我为此出力,就需要让我先明白董布政使能够得到什么益处?”

    迟疑了一下,董卫国还是把自己的算盘说了出来,他告诉邓名,江西巡抚也是总督职务的有力竞争者,但这个希望随着邓名在江西攻城掠地而变得日益渺茫,除非邓名能够给蒋国柱更大的难堪:“对提督而言,去江宁一趟不过是举手之劳,异日若是张巡抚出任两江总督,提督不就可以在两江实现双赢了吗?提督难道不愿意在江宁坐着您的朋友吗?”

    “布政使说得不错。”邓名点了点头,如果南京和南昌是竞争关系,对邓名来说最有利,就像去年南京城中的两派一样,相比蒋国柱或是张朝的一家独大,邓名倒宁可满清两江总督这个职务永远空缺。

    不过邓名还是向董卫国表示,他愿意继续向下游进军。

    “多谢提督高义。”董卫国闻言大喜。与邓名交易以来,对方一直诚实可信,他向邓名保证这份友情江西巡抚一定会牢牢记在心里。

    邓名答应出兵倒不是相信张朝会感恩,而是觉得有必要对恢复中的苏松水师发动一场预防性打击,对蒋国柱手中的造船厂进行一些破坏。此外邓名也想尝试维持两江官场的平衡。邓名在心里琢磨着:“对我来说,任何一家独大都不如两家对着干有利,无论蒋国柱还是张朝成为新任总督,都比不上这个职务空缺为好。我攻破九江在江西闹出这么大动静,也是该给蒋国柱添一些堵。我距离江南实在太远,若是蒋国柱将两江大权握在手中,他肯定不会太怕我,态度可能会比张长庚坚定的多。当然,若是张朝上台,多半也不会和蒋国柱有什么不同。这些事即使张尚书不来,我也得尽力而为。再说在马逢知反正后,南京清军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东面,我从西面而来,说不定可以收到避实击虚之效。”

    拿定主意后,邓名就和董卫国讨论起九江的赎城费用。

    ……

    江南提督梁化凤并不常驻南京,自从郑成功、邓名退兵后,他呆在苏州的日子远较呆在南京的日子多,还常常到淞江府去检阅部队。

    马逢知围攻杭州不果,精锐损失很大,虽然裹挟百姓数万,但战斗力远远不如当初的老班底;张煌言的部队虽然水平提高了很多,可无论训练还是武器装备,仍然和绿营中的精锐部队有不小的差距。这二人退到舟山后,达素就判断他们暂时没有重返大陆的能力,于是移师福建。

    但梁化凤可不敢掉以轻心,对他而言,呆在苏州就能更早地得到沿海地区的报告,若是有什么紧急事件,梁化凤能比呆在江宁更快地作出反应。

    刚得知邓名南下湖广、兵锋直逼武昌后,梁化凤并不是很担心,依旧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东面。上次胡全才可以被认为是打了一个措手不及,而且兵力薄弱的湖广绿营兵力分散,才给了邓名可乘之机;其后李来亨冒名顶替逼近南京这件事,梁化凤觉得这也是因为湖广总督突然遇刺,武昌一片混乱才出现了这么一个大漏洞。

    而且梁化凤认为明军若是没能拿下武昌,就肯定无法侵入江西,那安庆当然就更不会有危险了。

    结果梁化凤吃惊地发现,这一年来素有沉着、善战之名的张长庚,表现得比胡全才还要糟糕——这是对梁化凤而言,对两江地区以外的官吏来说,张长庚明显比胡全才强得太多了,没有打过败仗,也没有丢失城池。

    本来梁化凤以为武昌能够击退明军,至少也能坚守一段日子,他也可以通过分析武昌的战局形势,从而得到预警时间。不料张长庚虽然一城未失,但明军视湖广水师如无物,见占不到便宜就顺流而下,以出人意料的高速杀入了江西。

    就在梁化凤刚刚收到邓名出现在江西的消息后,九江陷落的消息就传到了苏州,明军的行军速度让梁化凤吃惊不已。蒋国柱也唯恐邓名攻向安庆,若是这个南京的前哨再次失守,那恐怕就会再发生一次东南剧震。蒋巡抚急忙写信给苏州的梁化凤,与他商议把清军主力西移到安庆,阻止邓名再次进犯江宁。。

    在梁化凤紧锣密鼓地调兵遣将时,传来的消息倒是越来越令人放心,邓名在九江停下脚步,后来还开始招募士兵。

    虽然扩军意味着邓名可能想进一步进攻,但梁化凤知道这些新兵都是急行军时的累赘,邓名带着这些刚招募来的男丁,恐怕是没法再施展神速的突击了。心中大定的梁化凤不再催促部队,而是先带着少量卫士赶回南京和蒋国柱商讨。

    在抵达南京前,梁化凤遇到蒋国柱的一个使者,没有任何口信只是简单地带来了两份战报。

    梁化凤撕开了战报的信封,两份都是船队强闯九江的捷报,一份是湖广的,一份是江西的,两支船队都是装载着沉重的粮草,他们的指挥官不约而同地大肆吹嘘了一番自己的英勇,闯关的过程更是惊险无比。

    “这怎么可能?”看到战报后,原先的苏松水师指挥官梁化凤不可思议地大叫出声。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撩乱逐春生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大乾世子爷替嫁高门后死遁了皇爷他老房子着火了扶鸾重生古代灾荒年:从窝在深山打猎开始相敬如冰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