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小说:隋唐不演义作者:蒋柳(小马哥)字数:3501更新时间 : 2017-07-30 09:48:40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飞箭像蝗虫一般飞进城内,有一支竟然直接射到了杨广陛下的跟前,着实惊了圣驾,杨广不顾形象,当场抱着儿子哭了起来,将两只眼睛哭得像红灯笼。

杨广陛下一生流泪无数,但大多属表演性质,像这样悲从心来的真情流露,好像还是第一次。史官发现了这个历史性时刻,躲着箭雨忠实记录下这一幕,让后人得以了解气吞河山的杨广大帝也有懦弱的时候。

但战场是不相信眼泪的。哭完之后,杨广终于打起精神,布置了防守,又发出了江湖救急令,号令天下兵马速来雁门救驾。

问题是,雁门城已经被围得大雁都飞不出去,密信又怎么能送出去?

在保命这个关键时刻,杨广还是有智慧的,他将诏书系在木头上,然后投到汾河中,送出了这些鸡毛信(可能没插鸡毛)。

听说自己的皇帝被人家围殴了,天下兵马闻风而动,纷纷前来勤王,史书记载,有两路特别引人注意。

一路是王世充率领的江淮劲卒,他是从江都开始出发的,这个距离之远相信大家都算得到,但重点不是王世充不远万里来救难,重点是王世充在这次救难中表现出了仅次于李渊的表演天赋。

得知皇帝被围后,王世充召集了所有的江淮兵马,连老弱病残也在征调之列,此去不在战斗力,而在声势。

一路上,王世充表现得比他亲爹被围了还心急,脸也不洗,头发也不梳,衣服也不换,搞得丐帮不收他都不好意思。到了晚上,王世充找块草堆就躺下眯一会儿。

如果有人问起来原因,他会告诉对方,皇帝正蒙难,臣子怎可贪图安逸。

王世充并没有赶到雁门,但史书里大笔书写了他救难一事,而真正抵达雁门的隋朝大将却湮没在历史当中。可见真做事的不一定能比得了会表演的。

但会表演也不是最厉害的,最厉害的是掌握着史笔的。

史书记载还有一路勤王之兵。上面言之凿凿地表示,成功解雁门之围的人是一位十六岁少年。

这位少年是李世民。李世民大概也捡了一个杨广的漂流瓶,当时,他正在雁门郡当兵。于是,李世民找到了长官,提出了一个解围的方法:“始毕可汗举国而来,敢于围攻我天子,是算到我们仓促之间,无法救援。我们要取胜,必须先打破敌人这个想法。”

长官对这个提议很有兴趣。示意李世民接着说下去。

“我们大张旗鼓地向雁门城挺进,白天就张旗数十里,晚上就打鼓。对方一定以为我救兵云集,然后望尘而遁!”

据说,长官采纳了他的方法,向雁门进军,果然如计划所说,始毕可汗惊慌之下,仓促退兵。

这段记录表现了唐太宗少年机智的品性,说明大唐皇朝在这样的天子带领下,开创出一个盛世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故事很美好,但并不全是真的,李世民可能真提了这个建议,但并没有得到实施。

当时,李世民就在雁门郡的崞县当兵,而崞县跟雁门城,是雁门郡仅存的没有被突厥人攻破的城池。

雁门城外有突厥人,崞县外也有。大家保住崞县,就是帮忙了,哪里还冲得出去救皇帝陛下。

也就是说,李世民提出这个方案后,领导夸奖了他:你说得很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事实上,一个月后,突厥人的确从雁门城外撤走了,但救杨广陛下的不是王世充的精彩表演,也不是李世民的机智。

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菩萨是突厥可贺敦(相当于皇后),隋朝义成公主。

十五年前,隋文帝杨坚为了拉拢启民可汗,分化突厥,将宗室之女封为义成公主,嫁给了启民。现在,启民可汗已经去世了,启民的儿子成了新的大可汗:始毕可汗。下一代登基后,义成公主并没有退居二线当皇太后,她再接再厉又干了一届皇后。

没错,不是太后,而是皇后,她能做到这一点,跟突厥人的习俗有关。在突厥,儿子除了可以继承父亲的财产外,还可以迎娶父亲的妻妾(非亲生)。

中原跟塞外通婚由来已久,前有昭君出塞,后有文成公主入藏,这两位都为世界和平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义成公主也是一位不可忽视的和亲公主,她甚至给中原皇朝带来了更彻底更长久的安定,只不过,她用的是另一种特殊的方式。

那还是以后的事情,当下,她就救了中原皇朝一次。

始毕可汗前脚刚出汗廷,义成公主的密信就被送往了杨广的车驾,提前得到消息的杨广才逃脱了始毕的偷袭。又是义成公主给始毕写信,谎称有人进攻老家(北边有急),才让始毕从雁门撤走。

杨广躲过一劫,但隋朝跟突厥之间关系彻底决裂了,不久后,杨广就搬到了扬州,有人说杨广是去扬州游玩,有人说他是去平定江淮的反叛,但也许,在杨广的记忆深处,藏着那些射到他跟前的利箭吧。

【狼头纛】

回到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夏天的太原,突厥人撤走时。

天大亮后,太原人都知道了突厥人退走的消息,大家纷纷前来向李渊祝贺。

李渊微微一笑,表示这不值得弹冠相庆。然后他说出了让满座皆惊的一句:“大家先不要相贺,等我为你们将突厥召而用之!”

开玩笑吧,突厥人又不是宠物,哪是你召之即来的?

没等大家提问,李渊信心百倍地叫人送上笔墨。

写完信之后,李渊吩咐将信放进信封,指令信封上写某某启。

接到命令,书记没有动窝,犹豫了一会儿,他指出了李渊的一个书写错误。

信封上不该用启字,应该用书字。

启是官员给皇帝写信时用的,而书是平等双方的来信。言下之意,突厥大汗是突厥的皇帝,跟我们不相干,给他写信,犯不着这么铺张浪费,用一个书字足矣。

“况且他们又没文化,写个启他们也不懂,用个书糊弄一下看吧。”书记总结道。

长叹一口气,李渊否决了书记的提议,他告诉这名有骨气的书记,突厥人那里也有逃难去的汉人,人家已经扫了盲,再欺负人家没文化是行不通的,现在说好话都怕他们不来,何况轻慢他们。

就用启吧,这是价值千金的一字,就算突厥人现在要千金,我们都要给他,何必吝惜这一个字呢?

这是一个普通的字,这也意味着李渊终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在通信上写出启字之后,他将跟突厥的关系定了基调。

李渊是臣,突厥是君。

李渊曾经向杨广屈服,现在,他又要向突厥人屈服。

虽然这会让自己丢掉尊严,但没有实力的自尊谁又会在乎?如果我们不能屈服于一人,又怎么做万人之上?

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这些付出,总有一天我会全部收回来的。到时,不再是启,不再是书,而是君王示臣的敕!

很多年以后,李渊成为了帝王,他的这些屈辱被历史学家巧妙地掩盖了起来,这大概也是李渊的旨意,于是,李渊变成顺风顺水的人,没有人记得他曾经忍受的耻辱,就连他自己也选择了遗忘。

历史学家将李渊曾经的忍让,曾经的痛苦,曾经的退让一一隐去,给我们呈现一幅美好的景象。李渊的成功没有尔虞我诈,没有欺骗,没有出卖,只有天意跟他无上的忠诚跟智慧。但事实绝不是这样,正如灯光之下,必有阴影,在辉煌的成功背后,一定有黑暗,有卑鄙,有胆怯,有妥协,有软弱。

这些都是不光彩的事情,可必须要用一些不光彩的东西去换取光明时,你将做出怎样的选择?

如李渊所料,突厥人很快同意了结盟,不仅仅是李渊用了启字,还因为李渊提了一个颇具诱惑力的分红方案,南下打长安,土地归唐国公,子女玉帛归突厥。

突厥的大马出现在太原的市场,当然这些良马都是要钱的,大家虽然是盟友,但账还是要算清楚的。

战马是优质战争资源,放到现在相当于爱国者导弹,每一个无法自己研制导弹的国家都会争先购买。

听到消息后,李渊下了一个奇怪的命令:在这些马中挑选好的,只买一半。

想不到留守大人也囊中羞涩,当然,再穷不能穷领导,太原一些大款站了出来,主动提出愿意自掏腰包,帮李渊买下剩余的马。

知我者谓我节约?不知者谓我人穷。李渊哭笑不得,他请来这些财大气粗的主(史称义士),说出了他的秘密:

“胡人有的是马,而且还贪财,他们会源源不断地前来,到时,你们卖了棺材都买不起(死汝不能市也),我现在少买,就是装一下穷。”

装穷是必须的,只有傻子才装大款,贸易逆差可是会搞死人的,鸦片战争就是一例。

马的事情解决了,但更难处理的是突厥人提的结盟条件。

突厥人的使者给李渊带来了一个消息。始毕可汗对李渊计划进兵长安十分感兴趣,表示将大力支持,李渊要多少兵马,只需开个口。

这相当于始毕给李渊一张空白支票,数额由李渊自己填。优厚的待遇自然就会有苛刻的条件。始毕可汗表示你去长安扶助隋朝这不太好,杨广那人我了解的,要是他还接着当皇帝,我的日子不好过,唐国公还是自己当皇帝。

最后,始毕告诉李渊,只要你答应,我就送你一面狼头纛。

所谓狼头纛,就是绣有狼头的大旗,但凡突厥人的部落都竖有这种大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假千金空间通兽世,渣哥个个悔断肠马头墙下好柿成双让你拍烂片,你怎么票房过百亿?邪巫BOSS只想低调发育穿书反派的逆袭七零离婚搞学业,二嫁军少赢麻了快穿之恶毒女配觉醒了我的身份曝光后,出轨前妻跪求复婚霸道总裁的小甜心林柔柔灵气复苏:我一条小蛇,你让我去统领龙族?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