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小说:细说隋唐作者:赵剑敏字数:3503更新时间 : 2017-07-30 11:59:06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在先后经历了对李克用、李茂贞两次用兵失败后,唐昭宗的威信已丧失殆尽,并逐渐沦落为诸侯们随意侮辱的对象。未出多久,邯宁节度使王行瑜会同李茂贞、韩建,各自领兵进人长安,将宰相韦昭度等人处死,并准备废默唐昭宗,改立吉王李保为帝。陷人绝境的唐昭宗,向李克用求救。李克用出于政治发展的需要,立即率部向长安运动。时李克用部队的战斗力在天下名列前茅,王行瑜等不敢与其争锋,各自领兵退回了本镇。

  李克用到达朝邑(今陕西大荔),击败了匡国节度使王行约。王行约退往长安,与其弟左军指挥使王行实大掠西市。李茂贞假子右军指挥使李继鹏,欲劫唐昭宗去风翔。神策军中尉刘景宣与王行实闻讯,欲劫唐昭宗去邻州(今陕西彬县)。为争夺天子,左军与右军相互攻战,长安大乱。幸有勇悍的盐州(今陕西定边)六部兵驻扎在京师,为左右两军所惮,唐昭宗急令前来护驾,方将两军分别逼去了邻州和凤翔。

  王行瑜、李茂贞各自领兵,复逼近长安外围,准备劫持唐昭宗。唐昭宗逃往南山莎城镇,催促李克用进兵。李克用进至梨园寨,击败王行瑜。李茂贞向李克用求和,并向唐昭宗上表请罪。由此,唐昭宗方得以在李克用的护卫下,返回长安。

  待李克用返回河东后,李茂贞卷土重来,攻进长安,放火烧毁宫室、坊市。唐昭宗再度流亡,途中被韩建所得。韩建逼唐昭宗解散禁军,伙同宦官枢密使刘季述杀死了十一个宗室王。然后,韩建将受尽凌辱的唐昭宗送回长安。

  然屡经患难的唐昭宗,其英气仍未被磨灭,与宰相崔L密谋,诛灭以刘季述为首的宦官。可刘季述等人闻得风声,捷足先登,发动禁军进行政变,废了唐昭宗。有朱温为后台的崔撤,扶了太子李裕登位。崔撒表面与宦官妥协,暗中支持左神策指挥使孙德昭,进行了反政变,杀死刘季述及其党羽,再拥唐昭宗复位。

  唐昭宗复与崔撤密议,欲诛尽宦官。枢密使韩全诲早有防备,拉拢李茂贞以固其势。崔撤为弥补力量,调朱温人京。朱温进人关中后,韩全海挟持唐昭宗西往凤翔,投靠李茂贞,并向李克用求救。朱温击败李克用,兵围凤翔。李茂贞在强大的攻势下,被迫杀了韩全海等宦官,与朱温议和。和议达成,朱温护送唐昭宗回长安,自己返回了汁州(今河南开封)。

  从此,唐昭宗落到了朱温的手中,在他的遥控之下,成了傀儡皇帝。崔撤为让唐昭宗摆脱朱温的控制,在长安招募数千兵,重建禁军。朱温密令他在长安的代理人其子朱友谅,诛杀了崔胤及其集团成员。

  随即,朱温亲自率兵进抵河中,强请唐昭宗迁至洛阳。已彻底成了孤家寡人的唐昭宗,听凭朱温摆布,离开了长安。

  与此同时,朱温为摧毁唐帝国的象征,令部将张廷范拆除了长安的宫殿、衙门、民居,并用所得材料营造了舟船,载着唐廷的财货沿渭水顺流而下,占为己有。

  长安毁了,毁成了废墟。

  到了洛阳的唐昭宗,英气犹存。朱温为杜绝后患,令心腹蒋玄晖予以解决。蒋玄晖得到指令,唆使牙官史太下手。史太领百人夜人宫内,杀死了在醉中惊醒,穿着单衣绕柱逃避的唐昭宗:

  时为天枯元年(公元叭辫年),距唐朝灭亡仅有三年。

  杀了唐昭宗,朱温立辉王李柞为帝,史称唐哀帝,又称唐昭宣帝。唐昭宣帝为朱温当摆设当了三年,于天佑四年(公元907年)被撵下了台。

  唐朝到此结束。

  历史进人了五代十国时期。 

 




 

  
细说隋唐86:三省六部
  唐朝的中央政府核心机构,继承了隋朝的制度,采用的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尚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执行机构,长官为尚书令,因唐太宗在即位前曾担任过,故以后长期缺而不设,提升原次一级的长官左、右仆射为实际最高长官。下有左、右垂为副手,再下有左、右司郎中,左、右司员外郎。尚书省统率六部。

  中书省是为天子颁布大政文书的机构,长官为中书令,副手为中书侍郎。下有中书舍人六人(对应六部),具体掌草诏文书。开元初年,另设他官掌诏命,称为“知制浩”。又有右散骑常侍、右谏议大夫、右补阁、右拾遗、为谏官。

  「丁下省是审核天子大政文书的机构,中书省发出的文书,均需交其审核,无异议的交尚书省执行,有异议的退回中书省,时称“封驳”。同时,还负责对下面呈送的文书进行审核。长官为侍中,副手为门下侍郎。下有给事中四人,具体掌审核事,对有异议的文书,涂勾后退回中书省,唤作‘’涂归”。又有左散骑常侍、左谏议大夫、左补网1左拾遗,为谏官。无论中书省还是门下省的谏官,都有五种谏法:讽谏,顺谏,规谏,致谏,直谏。

  三省的长官,为当然的宰相,因尚书令的缺置,中书令、侍中成为实际主持政务的最高长官。左、右仆射或次级官员担任宰相,在其本职之后,需加上参知机务、参知机密、参知政事、参知军国重事等名号,也称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因中书令、侍中皆是三品。到唐中期,中书令、侍中提升为二品,从而改为“同中书门下”。安史之乱以后,朝廷多不设中书令、侍中,常用次级官员如侍郎等担任宰相。唐朝的宰相无定员、无常制,少则二人.或四五人,或七八人,在武则天时期,曾达到过十多人。

  唐初,为了三省长官讨论事务的便利,在门下省设立了“政事堂”,以供他们联合办公。武则天时,裴炎任中书令,将“政事堂”迁人了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年间,张说任中书令,为了集权,改“政事堂”之名为‘“中书门下”,并在其下设立了五房:吏房、枢机房、兵房、户房、刑务房,以分管各事务。

  尚书省下的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分掌全国各种行政事务,其办事处称为“都堂”,长官为尚书,副手为侍郎。下各设四司,长官为郎中,每第一司称为“头司”,其名称与本部相同;另三司称为“子司”。此外,六部之间有高低之分,吏、兵二部为“前行”,户、刑二部为“中行”,礼、工二部为“后行”。如此,不仅体现了各部在政府中的地位,且便于官员的升迁。

  吏部掌管对文官的选举、勋封、考课:下分四司:吏部司,掌管文官的品阶、朝集、禄赐、告身、借使,以及流外官。司封司,掌管封爵、朝会、赐级。司勋司,掌管勋级。考功司,掌管官员功过善恶的考课。

  户部掌管天下土地、民众、钱粮、贡赋。下分四司:户部司,掌管户日、田地、赋役、贡献、婚姻、继嗣、账籍。度支司,掌管租赋、物产、转运:金部司,掌管府库出纳、度量衡、市场、赐物,仓部司,掌管粮仓,以及义仓、常平仓。.

  礼部掌管国家礼仪、祭祀、贡举。下分四司:礼部司,掌管礼乐、学校、衣冠、符印、表疏、图书、册命、祥瑞、喜丧。祠部司,掌管祭祀、天文、时辰、卜笙、医药、僧尼。膳部司,掌管陵庙祭品。主客司,掌管诸王、藩使朝见。

  兵部掌管武人选举、地图、车马、兵器、军械。下分四司:兵部司,掌管武官品阶、府兵、校考、告身。职方司,掌管地图、城陛、镇戍、烽火、道路,以及异族归化。驾部司,掌管舆荤、车乘、传释、厩牧。库部司,掌管兵器、军队仪仗。

  刑部掌管律令、刑法、狱事。下分四司:刑部司,掌管律法、复审大理以及天下所呈案子。都官司,掌管俘虏、官奴。比部司,掌管赋税、经费、捧禄、赎罪。司门司,掌管门关出人。

  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办公纸笔。下分四司:工部司,掌管城池土木建筑。屯田司,掌管屯田、在京文武官的职田、各机关的公癖田。虞部司,掌管京城街道、林苑、打猎、山泽草木,以及对百官、蕃客日常生活的供应。水部司,掌管水津、舟船、渠道、堤防、浦渔、槽运、碾磨。

  三足鼎立的三省制,以及下属的六部,构成了一套有完整系统且运转灵活的中央政府机构,其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成了后世构建政治体制的主要范本二 

 




 

  
细说隋唐87:地方官制
  唐朝的地方行政系统,是州(郡)、县两级制。

  州(郡)按户口多少分上、中、下三类,满四万户为上州,满二万五千户为中州,二万户以下为下州。开元期间,特设四辅州(京徽之地)、六雄州、十望州、十紧州(以上三种州均在军政要地),加于上、中、下三州之上,形成七等。州长官为刺史,下属有别驾、长史、司马等。

  县分八等,京县,设在京师之地;戮县,设在徽辅之地;望县,满四千户;紧县,满三千户;上县,满二千户;中县,满一千户;中下县,不满一千户;下县,不满五百户。县长官为县令,下属有县垂、县尉、主簿等。

  在与州(郡)平级但较为特殊的地区设府,政治地位在州(郡)之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无限:我,龙脉术!七零娇美人,撩得冷知青心肝颤天赋太低被群嘲?我一剑破天重生后,我送渣女全家坐大牢诡异调查局虚伪丈夫装情深?八零离婚再高嫁一品麻衣神相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长公主娇又媚,高冷摄政王心肝颤当妾说我不配?嫡女重生掀朝野夺凤位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