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小说: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作者:张全有、张文学、位志荣字数:3506更新时间 : 2017-07-31 01:15:04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今年有了更大发展,社员仅春季造成片林二千九百五十九亩,比去年猛增十倍以上,零星植树达到二百零七万株。

  陇西县社员个人植树的热潮,是从县委给社员贾兴汉落实谁种谁有的林业政策后开始的。这贾兴汉老汉,是昌谷公社越胜大队小菜子生产队的社员,今年六十五岁。他家在四十五年前,就由他的父亲在自己房前屋后和河滩上栽树。几十年栽了上千棵树,可是,前些年刮了一阵“共产风”,接着又是“作价归公”,“收归集体”,“割私有尾巴”,弄得贾兴汉六神无主。连沟邻畔的农民,见贾老汉栽树得祸,谁也不愿私人种树了。因此,家家房前屋后的地都空着,大片大片的河滩荒废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县委在研究全县造林问题时,首先落实了有关造林的政策。在一九七九年春全县四级干部会议上,明确宣布贾兴汉种的价值一万多元的树,应该归个人所有,任何人不得没收和平调。并号召全县人民向贾兴汉学习,大力植树造林。

  真是政策落实到一家,千家万户乐开花。这一年陇西县广大社员植树造林的积极性特别高涨,家家户户院里墙外,开始有翠绿的幼树在伸腰探头,河滩和荒坡上,也出现了纵横成行的树栽子。接着,县委又根据党的政策和本县实际,在去年给社员划分了植树造林的荒山荒滩,今春宣布了全县今后植树造林集体个人一齐上,以个人为主方针,并从经济上给社员个人植树以扶持。这样,社员植树数量直线上升。就拿贾兴汉所在的小菜子生产队来说,三十八户中,过去有树的很少。现在有树干株以上的三户,五百株以上、千株以下的十一户,五百株以下的二十一户,只有两个五保户和一个单身汉没种树。这个队的社员李生元,过去想栽树而又不敢栽,政策落实后,前年到今年已栽树二千二百三十株。

  ——摘自1981年9月17日《甘肃日报》

  ◆陇西县多点繁育良种效果好

  王明庸

  陇西县在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后,将繁育良种的任务,选择分散在干旱山区、二阴山区、水川区热爱科学种田的户承担,并将收得的种子就地兑换给社员,既方便了群众,又起到了示范推广作用,效果很好。

  陇西县过去主要是在县城附近的水川区繁育良种,边远山区的社员前来兑换种子,往往要跋涉百余里,很不方便,不利于良种推广工作。为了满足包干到户后社员对良种的迫切要求,去年县种子公司开始将少数点繁育良种改为多点繁育。他们在全县二十四个公社中的十八个公社,设立良种繁育点二十七个,选择了四百五十二户热爱科学种田的社员承担繁育任务,将小麦、胡麻、莜麦、洋芋等共二十四个优良品种,交给他们种植,由种子公司派出农业技术员进行指导,社员按签订的合同完成繁育任务。收获的种子,由种子公司派出农业技术员进行指导,社员按签订的合同完成繁育任务。收获的种子,由种子公司就地兑换给附近的社员。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减少了社员兑换良种时的长途跋涉和搬运,方便了群众;二是繁育点分别设在不同自然条件的地方,可以检验各种作物良种在不同条件下的适应情况;三是可以使更多的社员直接看到良种的增产效果。今年二十七个点上种植的良种小麦,普遍比附近旧品种小麦增产百分之十到十五,在群众中起到了更广泛的示范和推广作用。

  ——摘自1981年9月23日《甘肃日报》

  ◆县长讲授农技课

  今年九月十日,在陇西全县科学种田座谈会上,县长陈得录亲自登台讲起了农业科学技术课,题目叫做“怎样种好冬小麦?”听课的有县上的领导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农科户和种子户代表。

  陈县长讲课深入浅出,有根有据,实实在在,从小麦的历史和现状讲到小麦生产中的问题和潜力,并重点讲授了冬小麦从种到收的三个阶段、两个条件和三个要求(三个阶段指营养生长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交叉期、产量形成期;两个条件是春化阶段和光照阶段对温度和光照的特殊需要;三个要求指冬小麦对水分、温度、营养的要求),提出来了相应的整套技术措施。最后,还从组织领导上提出了要求。台上,陈县长讲得津津有味,下面听的人聚精会神。

  陈得录同志在陇西县工作多年,他熟悉农村,熟悉农民,熟悉农业生产。去年,又参加了西北农学院的专业培训,有了较丰富的农业技术专业知识。如今,陈县长“讲科学”的新鲜事,已在陇西传为美谈。

  ——摘自1981年11月20日《甘肃日报》

  ◆回家坪生产队平田整地户均两亩六

  常泽国

  陇西县首阳公社董家堡大队回家坪生产队,实行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后,坚持兴修梯田,平整土地,加快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

  回家坪生产队有耕地六百六十七亩,虽大部分土地属陇渭渠灌区之内,但由于土地不平整,能浇水的土地只有三百多亩。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以后,农民对改变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要求十分迫切。今年夏收以后,全队五十四户中,有四十八户农民陆续平整了土地。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全队已取高垫地,平整土地一百四十亩,户均两亩六分,全部灌上了冬水,由旱地变成了水浇地。社员赵克俭,全家五口人,包干的十亩责任地中,有四亩旱。夏田收割以后,一家人早出晚归,突击平整,冬灌已平整好灌上了水。赵克俭一家包干的十亩责任地全部变成了水地,他决心用自己的汗水换取来年的丰收。

  ——摘自1981年12月有1日《甘肃日报》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新发展

  ——首阳公社建立“种子队”、“种子村

  潘希祖 张焕武

  《甘肃日报》编者按建立“种子队”、“种子村”,是继“科技户”、“种子户”之后,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上的又一发展。它具有集中连片,便于管理,便于和科技部门联系,便于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种子质量等优点;同时避免了繁育种子工作上的“小而全”,使农技推广工作向专业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值得提倡。希望各地都能够像陇西县首阳公社那样,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实行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先进的农业技术成果尽快地推广应用到生产中去。

  陇西县首阳公社的董家堡三队和王家磨二队,在县种子公司的具体帮助下,目前已由建立分散的“种子户”,发展成为建立集中连片的“种子队”和“种子村”,在科学种田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去年初,县种子公司与董家堡三队的四十户包干到户签订了繁育五十亩“晋2148”小麦良种合同,获得了亩产四百一十二斤的好收成,比大面积种植的“扎扎麦”增产二百二十七斤。今年开春,“种子户”增加到四十五户。这些户仅夏粮一季,人均口粮达到四百斤,比未签订合同的户,人均多二百斤粮,而且还多得了良种加成费。秋后,未签订合同的十四户社员纷纷找上门,要求当“种子户”。邻近有五个生产队的三十一户社员也申请当“种子户”。县种子公司根据社员们的要求,建立了以三队为中心,邻近队社员参加的“种子队”。并研究制定了具体措施:土地按组(繁育小组)、户连片,品种按主体品种和接班品种自愿选择,田间管理分户各负其责,灌水由队里统一组织,化肥统一购买分户摊,收割上场按品种分次打碾,交种时袋内外挂签,出了问题由个人负责赔偿损失。据检查验收,这个“种子队”今年提供的八万斤小麦良种质量完全合乎标准。目前已落实了明年繁育小麦良种合同。

  这个公社的王家磨二队,也由去年春天的十户发展到全队五十七户,都成了“种子户”,加上邻近三队的部分社员,目前“种子户”已达九十八户,变成了“种子村”。

  ——摘自1981年12月8日《甘肃日报》

  ◆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后如何当生产队长?

  ——陇西王奠基提供了好经验

  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后,生产队长如何继续发挥作用,做好工作呢?甘肃省陇西县首阳公社董家堡大队第三生产队队长王奠基提供了好的经验。最近,中共陇西县委通报表扬了王奠基。

  董家堡三队是一九八〇年春天开始实行包干到户责任制的。王奠基认为,包干到户不是单干,而是集体经济责任制的一种形式。他把生产队长的工作及时从催种催收转移到以下五个方面:——把队里的农机具、林木、机井等集体财产、设备保护好并承包给社员。

  ——组织社员在自愿基础上互助,使人力、畜力得到合理使用。

  ——当好社员发展生产的后勤和顾问,如指导社员运用农业新技术,帮助社员向信用社贷款,调换良种,购买化肥,联系副业生产门路,疏通销售渠道。

  ——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社员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履行承包合同,积极完成农副产品派购任务,教育社员遵守国家的法令、规定。

  ——安排好五保户、困难户的生活,搞好集体福利事业。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让你拍烂片,你怎么票房过百亿?灵气复苏:预知未来,开局八九玄功截断快穿之恶毒女配觉醒了假千金空间通兽世,渣哥个个悔断肠三国袁熙传每个世界我都在教小可爱们做人真千金掐指一算,各网友又有劫难我的身份曝光后,出轨前妻跪求复婚我的赛博女友成真了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