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小说: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作者:张全有、张文学、位志荣字数:3565更新时间 : 2017-07-31 01:15:06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2000年5月,当袁志茂陪同省农牧厅彭效忠去红崖湾访问时,干部群众向迎接亲人一样,都说救命恩人来了。事实上,那里的农民群众从来没有忘记给他们办了大好事的袁志茂。每到年关节令,乡亲们带上他们丰收的果实到袁书记家作客。每当袁志茂爬上海拔2000多米高的红崖湾,农民群众像见到亲人一样,迎来送往。党的政策得民心,党和政府的干部也一心扑下身子当公仆,人民群众得到实惠便真心拥护党和政府。事实充分说明,陇西农村改革的兴起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提高了党和政府的威信,构筑了和谐农村的基础。

  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功绩已载入史册。当然,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大包干”家庭生产责任制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出来。因此,要发展农村生产力,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大包干”家庭生产经营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选自陇西县委党史办公室2008年10月编印的《奋斗的足迹》一书,对原文有压缩,作者为中共陇西县委党史办主任。

  ◆当年有名的“烂包队”如今发生的新变化

  ——陇西县文峰镇曲家山村高咀社回访纪实

  刘树武 董维强

  1981年1月30日和5月8日的《甘肃日报》,分别以《“烂包队”一年翻身记》、《“老没治”的新生机——访陇西县文峰公社曲家山大队高咀生产队》为题目,对文峰镇曲家山村高咀社实行包产到户之后发生的巨大变化进行专题报道,而且第一篇加了编者按,第二篇为新华社统稿。而今,改革开放已过去30年了,曾经“没啥吃的,屋里扎站不住人”的高咀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高咀社坐落在陇西县南部的山区,海拔2200多米,全社共19户80人,占全村人口总数的8.94%,土地面积254亩,经营旱作农业,主要种植冬小麦,经济作物以冬花、黄芪、甘草、党参为主。小麦亩产量120斤,社员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30年前,人均口粮不到200斤,社员为了生计,被迫像飞鸟一样流落四方,走青海、下四川、跑关中,靠背粮、挖野药材艰难度日。吃的是糠皮、野菜、树皮子;穿的是打满补丁的单衣裳;谈精神文化生活是一种奢望,比电视剧里当年走西口的场面还要凄凉得多。现在,群众吃多少有多少,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高咀社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专程采访了75岁高龄,曾任高咀生产队队长的韦士贤老人。韦老激动地讲述了当年的艰苦岁月和如今亲眼目睹的新变化。

  当年因为穷,全队的人没吃的,在1961年到1980年的20年中,除了2年没吃回销粮外,18年共吃回销粮9万多斤,拿各种救济款近1万元。1978年底,生产队的社员强烈要求实行包产到户。时任陇西县委书记的张自强同志经过实地调研,最后决定分地到户。这一年,收成特别好,麦子长得比人还高。高咀生产队第一次丰收了。粮食总产量达到了41663斤,比1976年的19041斤净增了22622斤。整整吃了18年回销粮的高咀生产队第一次吃饱了肚子,也给国家交了公购粮。1980年,部分生产队开始试行包产到户责任制,1981年底,陇西县基本实行了包产到户责任制,高咀社开包产到户责任制的先河。

  富有经商理念的韦士贤老人,在1982年到1993年的10年里,靠经营日杂百货、汽车运输发了家。而今,韦老在文峰镇三台村桥头市场购买了一块地皮,盖起了200多个平方的小洋楼。子承父业,长子韦长雄办起了汽车修理厂,孙子韦彦宏、韦彦林各买了一辆8吨的康明斯,跑起了长途运输。韦老带领家人响应党“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号召,是高咀社第一位出来创业的领头人,给高咀社的社员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如今,全社19户人中就有8户做药材、木材生意,年收入超过3万元;有在政府机关和单位工作的人员2位,其中一位是教师、一位是某机关领导干部;有3个娃娃考上了大学。

  在过好了日子的同时,韦老时刻不忘党给予的幸福生活。韦老有着一颗高尚的心,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的当天下午,他亲自把100元的捐款交到了文峰镇政府。

  为了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真正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明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文峰镇党委、政府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200多户、户均230平方米,位于文峰镇尉家店村的新农村。高咀19户社员中的13户搬进了新农村。山里人说:“党给哈的温暖比咱社员填哈的热炕还好,以前住的是寒窑洞,吃的是糠皮野菜,穿的是打满补丁的烂衣裳,交通靠的是人背驴驮,现在咱吃的是清油细白面,穿的是新衣裳,住的是新瓦房,看的是新彩电,骑的是新摩托,用的是新手机,信息畅通了,经济观念转变了,外出务工、自主创业的人多了,日子不好过才怪哩!”。

  (刘树武系陇西县文峰镇党委书记、副县级干部)

  ◆红崖湾的路程

  杨学文

  1978年冬,安徽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在大包干协议上按下手印,开中国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先河。但三十年后的一天,有人发现陇西红崖湾生产队于1978年10月21日就已开始了土地承包到户,早于小岗村的土地承包。这一意外发现促使我们踏上了去红崖湾的路。

  红崖湾位于陇西边远山区。出陇西城向南,初冬的风卷起碧岩镇的落叶和尘土。我们向红崖湾步行,不见机器的轰鸣,劳累后的耕牛在地头吃草,三三两两的农民在挖药,道地的党参、黄芪等药材码好了堆在路边。不远处的文峰镇,就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收购基地。陇西人正在努力打造“中国药都”。

  初冬的天已冷,但进入犬吠鸡叫的村庄,却给人一丝丝温馨。路的周围是落叶的杏树、榆树,枝丫上挂满了金黄的玉米,灿烂的颜色一直拖在地上。政府推广的玉米双膜沟播技术,给每个乡村镀上了金黄。三三两两的黄牛或卧或走在路上,不见牧者,一排田园景象。听说红崖湾人有养牛的传统,它已成为当地经济的一项来源。

  穿行在落叶、尘土、牛羊和鸡犬的乡村,看着依稀的冬麦泛出的绿色,我们想着三十年前的往事。当时要饭要惯了的红崖湾人是怎样冲破社会的“禁局”,在这里不安而兴奋地开始了土地的试验?当时的省委书记宋平同志就曾鼓励说“如果遇到有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情况,要敢于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要敢于突破。突破是好事,不突破就不能前进。”红崖湾人终于突破了“要饭史”,但在之后的三十年,当这种突破已变成一种社会的大行动时,红崖湾却不像小岗村一样被人熟知,而是不露声色的混迹于百万大山之中,保持了一种乡村的沉默,在平淡中迎来一个个生活的日出。

  当我们说着这些的时候,就看到了一片红色的土地,红得类似于血的颜色,清澈见底的科羊河使人仿佛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红崖湾终于到了。我们手把手踩着铺满落叶的路,摸上一户普通的人家,据说这里就是当年开会研究承包到户老会计的院子。我们兴致勃勃的走到门口,却发现主人劳作未归,落叶满地无人扫。门前庞大的节灌窖盖子上,红油漆醒目的写着某年修建水窖的标志,皮带做的水绳伏在窖盖旁。“121工程”的实施使红崖湾的吃水问题基本解决。

  我们便进了另外一户人家,一个身体壮实的老人在剥玉米,她说她和孙子刚从新疆摘棉花回来,两个人两个月挣了5000元,其他的人都到地里挖药材了,她已记不清楚包产到户的准确日子。

  我们便在院中等着其他的红崖湾人,他们正从不同的路上运着土豆、药材归来……

  ——摘自2008年12月24日《甘肃日报》(作者系定西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定西市委宣传部干部)

  ◆红崖湾的变迁

  阿强 张受平 贾鸿伟

  隆冬时节,地处陇西县南部山区的碧岩镇红崖湾社,由于曾经支持当地率先在全省实行包产到户的原县委书记张自强的来访,在乡亲们心中涌动起了股股暖流。12月18日,在举国上下隆重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日子,我们慕名前往采访,探寻30年来这个社的历史变迁。

  红崖湾位于碧岩镇政府东面的一座山梁上。镇上随行带路的干部顺势指着山顶高高耸立的两座移动电话信号塔,对我们说,塔下就是大家要去的红崖湾社。沿着一条山路向上走,行进在通往村子的路上,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房屋,金灿灿的玉米,以及庄户人家晾晒粮食和药材的景象。农民收获的喜悦挂满屋檐、写在脸上……我们的心情随着颠簸的车轮飞向红崖湾。路上不时有摩托车或三轮车经过,梯田里的冬麦泛出依稀淡淡的绿色,远远地就看见整个村庄掩映在树林丛中。

  1978年秋,红崖湾生产队12户人家迫于生活的艰辛,在时任县委书记张自强默许下和在碧岩公社书记袁志茂的组织指导下,偷偷地搞起了“货真价实”的包产到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长公主娇又媚,高冷摄政王心肝颤无限:我,龙脉术!重生后,我送渣女全家坐大牢当妾说我不配?嫡女重生掀朝野夺凤位他对心动上瘾七零娇美人,撩得冷知青心肝颤天赋太低被群嘲?我一剑破天虚伪丈夫装情深?八零离婚再高嫁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一品麻衣神相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