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下一篇(不由其道,鉆穴之徒)
不由其道,鉆穴之徒「原文」
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
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鉆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鉆穴隙之类也。“
「注释」
?本段系节选孟子与魏国人周霄的对话。“曰”指“孟子曰”。?媒妁(Shuo)
:媒人,介绍婚姻的人。
「译文」
孟子说:“男孩子一生下来,父母便希望给他找一个好的妻室,女孩子一生下来,父母便希望给好找一个好的婆家。父母这样的心情,人人都有。但是,如果不等父母的安排,媒人的介绍,就自己鉆洞扒缝互相偷看,甚至翻墙过壁支私会,那就要受到父母和社会上其他的人鄙视。同样的道理。古代人不是不想做官,只不过厌恶不经过正当的途径去做官。不经过正当的途径去做官,与男女之间鉆洞扒缝的行为是一样的”
「读解」
孟子以男女茍合偷情为喻,谴责那些不由其道,不择手段去争取做了的人,实际上还是在谴责靠游说君王起家的纵横术士们。
根据孟子的观点,想做官,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是非常正当的。但另一方面,“又恶不由其道”。说穿了,还是立身处世的“出处”问题。其基本观点与“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一章是相同的,就是不能靠不正当手段去争取做官,不能扭曲自己的人格。
孟子关于男女偷情的比喻是非常生动而深刻的。不过,时代发到今天,恋爱婚姻一律自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已被抛到了一边,少男少女们再也用不着鉆洞扒缝,翻墙过壁,像张君瑞和崔莺莺那样“待月西厢下”了。那么,“鉆穴隙之类”是不是也就合理了呢?
当然不是这样,莫说是在政治上、官场上去“鉆穴隙”,就是男女关系上的“不由其道而往”,也仍然会遭到“父母国人皆贱之”,总归不是什么光宗耀祖的事罢。
所以,还是光明磊落走正道,不要“鉆穴隙之类”的好。
孟子的比喻始终是意味深长的。
下一篇(动机与效果的问题)
胁肩诌笑,病于夏畦「原文」
公孙五问曰:“不见诸侯何义?”
孟子曰:“古者不为臣不见。段干木?逾垣而辟?之,泄柳闭门而不内?,是皆已甚;迫,斯可以见矣。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大夫有赐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则往拜其门。阳货瞰?孔子之亡也,而馈孔子蒸豚;孔子亦瞰其亡也,而往拜之。当是时,阳货先,岂得不见?曾子曰:”胁肩馅笑,病于夏畦(6 )。
‘子路(7 ):“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非由之所知也。’由是观之,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
「注释」
?段干木:姓段干,名木,晋国人,清高而不屑为官。魏文侯去拜访他,他却翻墙逃走不见。?辟:同“避”。?泄柳:人名,鲁穆公时人。办同“纳”。
(4 )阳货欲见孔子:事见《论语。阳货》(17.1)。“见”在这里作使动用法,是阳货想让孔子来拜见他的意思。?瞰:窥视。(6 )胁肩诌笑,病于夏畦:胁肩,耸起肩头,故作恭敬的样子。胁肩诌笑形容逢迎诌媚的丑态。畦:本指菜地间划分的行列,这里作动词用,指在菜地里劳动。
「译文」
公孙王问道:“不主动去拜见诸侯是什么道理?”
孟子说:“在古代,一个人如果不是诸侯的臣属便不去拜见。段干木跳墙躲避魏文侯,泄柳闭门不接待鲁穆公,这些都做得过分了。迫不得已时,见还是应该见的。从前阳货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又厌恶别人说他不懂礼仪。大夫如果对士人有所赏赐,士人没有在家亲自接受的话,就得上大夫家去拜谢。于是,阳货便趁孔子不在家的时候,给孔子送去一只蒸乳猪。孔子也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前去拜谢。当时,要是阳货真心诚意地先去看孔子,孔子难道不去拜见他吗?曾子说:”耸起两个肩头,做出一副讨好人的笑脸,这真比顶着夏天的毒日头在菜地里干活还要令人难受啊!‘子路说:“分明不愿意和那人谈话,却要勉强去谈,脸上还做出羞惭的样子,这种人不是我所能够理解的。’从这里看来,君子是怎样修养自己的,就可以知道了。”
「读解」
这里一方面是对《论语。阳货》所记“阳货欲见孔子”(17. 1 )一章的补充说明;另一方面又是对孔子所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
的进一步发挥。
所谓“胁肩诌笑”,就是“巧言令色”。包括子路所不理解的那种“未同而言,观其色赧赧然”都是类似的行径。说穿了,就是两个字——虚伪!
说到虚伪,那可就真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的话题了。一方面,它是“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世上几乎找不到什么人不深恶痛绝,把它作为人类的恶行败德而加以口诛笔伐。也就是说,似乎是一个勿需讨论的问题了。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分明感觉到自己随时随地都生活在虚伪的包围之中,世上几乎就找不到什么没有虚伪存在的净土。所以,这似乎又是一个很有必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正是这两个方面的二律背反使“虚伪”突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不仅令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而且个圣贤们也困惑不已,所以有反复论述。(仅仅关于“巧言令色”的论述,在《论语》中就有三次,分别见于《学而》、《公冶长》、《阳货》三篇。)
至于孟子在这里为什么又说到这个话题,则是从“诌媚”引起的。因为学生公孙丑提到为什么不主动去拜见诸侯的问题,孟子在回答时说到两个方面的表现。
一方面是像段干木、泄柳那样,过于清高,过于孤芳自赏,似平也没有必要。因为儒者凡事反对走极端,而主张中正平和、恰如其分。另一方面就说到诌媚的问题了。虽然他这里没有明说,但我们可以揣测到,他所指的“胁肩诌笑”之徒,正是那些逢迎、巴结各国诸侯的纵横术士们。而这些人,因为是他反复鞭挞的对象,这里也就没有明说了。
从诌媚到虚伪,或者换句话说,诌媚本身也就是虚伪。有人说:“虚伪及欺诈产生各种罪恶。”有人说得更为干脆:“虚伪乃罪恶之源!”
问题还是在于,认识到这些以后,我们又拿什么来与之较量,怎样来清除这人类的“罪恶之源”呢?
这恐怕就不是能够“毕其功于一役”,甚而至于“毕其功于一代”的事了吧。
下一篇(偷鸡贼的逻辑)
偷鸡贼的逻辑「原文」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
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
?戴盈之:人名,宋国大夫。?兹:年。?攘;偷。
「译文」
戴盈之说:“税率十分抽一,免除关卡和市场的征税,今年内还办不到,请让我们先减轻一些,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怎么样?”
孟子说:“现在有一个人每天偷邻居家的一只鸡,有人告诫他说:”这不是正派人的行为!‘他便说:“请让我先减少一些,每月偷一只,等到明年再彻底洗手不干。’——如果知道这种行为不合于道义,就应该赶快停止,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
「读解」
好一条偷鸡贼的逻辑!
好一则偷鸡贼的寓言!这条偷鸡贼的逻辑就是改错分步,明明认识到不对,但就是不愿意彻底改正,而以数量减少来遮掩性质不改的问题。
这则偷鸡贼的寓言生动幽默,看似荒唐可笑,实际上是人心写照。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戒烟、戒赌、戒毒,还是“反腐倡廉”中披露出来的一些案子,其当事人不是多少都有一点这个偷鸡贼的心态和逻辑吗?
改恶从善,痛改前非。好一个“痛”字了得!
下一篇(廉洁与酸腐)
廉洁与酸腐「原文」
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放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4 ),匍匐往,将食之(5 )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