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小说:孟子作者:孟子的弟子们字数:3504更新时间 : 2017-07-30 15:08:04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今天,我们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似乎也已经是浅显而容易明白的道理了。可是在孟子的时代,这恐怕还是空谷足音吧。其实还用不着推得那么远,只需要想想那些“唯书”、“唯上”的时代,孟子这话也不是随随便便可以引用的。

    终于有人说了:“不唯书,不唯上。”

    于是我们也都可以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了。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孟子谈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时,所举的例子是《尚书》中《武成》篇的内容,而我们知道,《尚书》作为儒家经典之一,在孔。

    孟的时代也是有着极其权威性地位的。因此,孟子这种对于权威着作,对经典保持独立思考,勇于怀疑的精神,尤其难能可贵,体现出圣贤人物的治学风范。即便是对于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来说,也是值得学习的。

    更何况,我们今天出版业大大发展。日出一书的出版社已不在少数,书籍汗牛充栋,其负面效应是“无错不成书”,这已成为一个日益引起人们呼吁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精神就显得尤其必要。不然的话,可是要出大问题的了。

    下一篇(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原文」

    孟子曰:“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

    「译文」

    孟子说:“能工巧匠能够教会别人规矩法则,但不能够教会别人巧。”

    「读解」

    德国哲学家康德有一段对于诗歌艺术的分析正好可以借来发挥孟子的这一思想。

    康德说:“尽管对于诗艺有许多详尽的诗法着作和优秀的本典范,但人不能学会巧妙地做好诗。”以大诗人荷马为例,他可以教给人以作诗的方法、韵律等,但绝不可能教会第二个人也写出他的那些伟大诗篇。因为他自己“也并不知道他的那些想象丰富而思致深刻的意象是怎样涌上他的心头而集合在一起的。”(参见《判断力为批判》)第47节)

    简单说,诗艺也罢,能工巧匠的手工艺技巧也罢,都只能教会人规矩法则而不能教会人如何去“巧”。而规矩法则仅仅是及格线,要想真正“巧”起来,关键还在于自己勤勉努力地去摸索,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所谓“熟能生巧”,都离不开各人的体悟。这也正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的意思罢。

    既然如此,当然也就只有看自己的了。

    下一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原文」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注释」

    ?社稷;社,土神。稷:谷神。古代帝王或诸侯建国时,都要立坛祭祀“社”、“稷”,所以,“社稷”又作为国家的代称。?丘:众。?牺牲:供祭祀用的牛、羊、猪等祭品。?粢(zi):稷,粟米。粢盛既洁的意思是说,盛在祭器内的祭品已洁净了。

    「译文」

    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所以,得到民。心的做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做国君,得到国君欢心的做大夫。国君危害到土神谷神——国家,就改立国君。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读解」

    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尚书》也说:“民惟邦本,本固君宁。”老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根本稳固了,国家也就安宁。

    改用现代的口号,那就是——人民万岁!

    这一段是孟子民本思想最为典型,最为明确的体现,“民贵君轻”成为后世广泛流传的名言,一直为人们所引用。  有必要提出的是,“民”是一个集合概念,“民”作为一个集合的整体是贵的,重于国君的,但“民”当中的每一个个体,普普通通的一介小民又怎么样呢?孟子这里没有说,也就很难说了。不过,就我们的了解来看,个体的小民是不可能与国君的重要性相抗衡的,不仅不能抗衡,而且还不知道要轻了多少倍哩。

    或许,孟子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也有所局限。其实,又何止是孟子有所局限,就是进化到两千多年后的民主时代,我们不也仍然在花大力气清除封建主义思想的严重影响和桎梏吗?

    下一篇(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原文」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译文」

    孟子说:“贤人先使自己明白,然后才去使别人明白;今天的人则是自己都没有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

    「读解」

    我们今天说:“教育者先受教育。”或者说:“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有一桶水。”都是“以其昭昭使人昭昭”的意思。

    相反,身歪却要求影子正,源浊却要求流水清,自己都没搞清楚,却想去使别人明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不是缘木求鱼吗?

    而且,孟子说得好:“缘本求鱼虽然得不到鱼,但却没有什么后患。以你的所作所为追求你想得到的,越是努力,越是后患无穷。”(《梁惠王上》)这段批评粱惠玉的话,移在这里来批评“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人,真是准确极了。

    是啊,如果是一位教师,“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谬种流专,误人子弟;如果是一位官员,“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必然诬枉不正,贻害他人。

    下一篇(介然用之,茅塞顿开)

    介然用之,茅塞顿开「原文」

    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注释」

    ?高子:齐国人,孟子的学生。?径:山路。溪:人行处。山径之蹊泛指很窄的山间小路。?介然:本指意志专一而不旁骛,这里是经常不断的意思。?为间:即“有间”,短时,为时不久。

    「译文」

    孟子对高子说:“山坡间的小径,经常有人行走便踏成了一条路;过一段时间没有人去走它,又会被茅草堵塞了。现在茅草也把你的心堵塞了。”

    「读解」

    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话说天下大势,规划三国鼎立蓝图。刘备听完以后,离开坐位向诸葛亮拱手谢道:“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

    这“顿开茅塞”作为一个成语,其语源正出于孟子这里,没有“茅塞”,谈何“顿开”呢?诸葛亮开刘备之茅塞,孟子开高子之茅塞,假如你我的心被茅草塞住,又请谁来“顿开”呢?

    恐怕只有靠自己了罢。

    好在,“这地上原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鲁迅)

    心路也是一样。多走走,介然用之,“茅塞”虽然不一定会“顿开”,但总会有开启的时候吧。何况,“介然用之而成路”,不被“茅塞”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啊。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学而》)

    “学而时习之”是不是心路的“介然用之”呢?

    如果是,那孔圣人是不是能够使你的“茅塞”顿开了呢?

    下一篇(再作冯妇)

    再作冯妇「原文」

    齐饥。陈臻曰:“国人皆以夫子将复为发棠?,殆不可复。”

    孟子曰:“是为冯妇?也。晋人有冯妇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4 )。望见冯妇,趋而迎之。冯妇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

    「注释」

    ?复为发棠:重新劝齐王打开棠地的粮仓赈济灾民。发,汗。棠,地名,在今山东即墨南。过去齐国灾荒时,孟子曾劝过齐上开棠地粮仓赈济灾民,所以有此说。?冯妇:人名,姓冯。名妇。?嵎(yu):山势弯曲险阻处。?撄(ying)

    :迫近。

    「译文」

    齐国遭饥荒,陈臻对孟子说:“国内的人们都以为老师会再次劝齐王打开棠地的粮仓来赈济灾民,大概不可以再这样做了吧。”

    孟子说:“再这样做就成了冯妇了。晋国有个人叫冯妇的,善于打虎,后来成了善士,不再打虎了。有次他到野外去,看到有很多人正在追逐一只老虎。那老虎背靠着山势险阻的地方,没有人敢去迫近它。大家远远望见冯妇来了,连忙跑过去迎接他。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当妾说我不配?嫡女重生掀朝野夺凤位重生后,我送渣女全家坐大牢天赋太低被群嘲?我一剑破天一品麻衣神相虚伪丈夫装情深?八零离婚再高嫁长公主娇又媚,高冷摄政王心肝颤诡异调查局无限:我,龙脉术!七零娇美人,撩得冷知青心肝颤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