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小说:汉末卫公子作者:夏门字数:3963更新时间 : 2017-07-28 03:53:30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第五百四十四章

    “钜平城破……”曹操拿着来自荀彧的信报。脸上爬满了颓然。

    从当初旷日持久的对峙消耗开始,他们就肯定卫宁是有什么计划针对他们孙曹联军的。事实上,当荀彧猜出了河东军大举进发兖东的时候,就已经孤注一掷的让兖州最后的余力防备到这里。

    而事实证明,兖东战局的关键,已经完全关乎到了孙曹联军的存亡问题。

    不过,现在钜平城破,则让本来就岌岌可危的兖东局势,终于开始崩塌。三万青州兵这支最后战力的覆灭,才是根本的可怕,让本来兵力就捉襟见肘的孙曹联军,对于防备典韦,黄忠的十万兵马,完全是心无余,力更无余。

    事实上,这还不是曹操所担忧的问题。

    在此前,兖东再烂,但荆州的加盟又给他希望,如果能够撑到荆州兵的增援,却还是有那么最后一分机会的,虽然时至今日,这份希望不过只是一点点寄托罢了。

    没有人会觉得刘表有多大的能耐。给他们支撑希望也不是那所谓的十万荆州军,只是荆州的钱粮,才是他们的渴望。

    可是,兖东战线的崩溃,使得孙曹联军这个本来团结一致的阵营,首先出现了他一直所担心的问题,就如同当初的讨伐董卓一样……

    私欲,人所共有。

    在之前,他承担了大部分来自河东的压力,一方面,是因为河东是直接侵入兖州他这个根本之地,二,也是为了尽可能的让孙坚安下心来。

    不过,出于地理上的优势,在战后他必定会得到最大的一块蛋糕,这点付出,在他看来是值得的!

    可是!

    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能够击败河东的前提之下。

    而一旦战局进行到了谁都不愿意看到的那个时候,这对于他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事实上也是如此,当他收到了来自荀彧的信报的同时,孙坚军止步东平,甚至退缩到了钜野的消息,也送到了他的手上。(.la 棉花糖)

    曹操已经对这一个个噩耗充满了麻木,他觉得,倘若下一刻,卫宁出现在他的面前,他都不会感到惊讶。

    曾几何时。他对那个文弱无比的少年郎,还充满了爱才之心,认为在杨奉麾下,只是埋没了他的才能。谁能又知道,就是这样一个病恹恹的家伙,在此时此刻,竟然拥有了俯瞰他的力量?

    浑浑噩噩的坐下,他只觉得疲惫不堪。

    从当年一心匡扶汉室,到现在希望破而后立,他还不是另外个时空那个野心勃勃扫清八荒的权臣,本质上,他还是希望做一个大汉的中兴栋梁,其实,也是因为他没能得到献帝,没能感受到那种让皇帝也颤抖的权利。这很容易让人迷失,却也更容易激发出潜藏在身体里得野心……

    不过,从根本上来说,他选择了割据,就已经走上了那曾经的老路上,思想的转变不过只是迟早的事情,随着地位的不同。野心也将越放越大。

    而与孙坚的结盟,他心里也存在了几分壮大自己的心思。

    虽然,一切都已经烟消云散了。

    孙坚停兵不前,麾下文臣武将都愤怒无比,愤愤进言让他去书责问,他却是知道,就算自己用强硬,用请求,都没什么效果了。

    相比起他治下的土地来说,孙吴兵马损伤虽然也不算少,甚至连孙坚的亲子孙策也折送到了这场战争里面。可是,毕竟他的根本乃是江东,乃是淮南,虽然因为河东的煽动,使得山越处处反叛,让江东也焦头烂额,但这都是小疾小患,是无法动摇江东的经济,军事,内政的……这才是一方割据势力的继续维持下去的根本。

    所以,在战局无法挽回,或者说是,挽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时候,孙坚选择开始退缩,他并不意外,倘若设身处地,自己或许也是相同的选择……

    长江有天险可守,可他却再无退路。

    无论孙坚还是曹操都丝毫没有将荆州计算进去,事实上。也没有人认为就凭刘表能够力挽狂澜,或许兖东战线还没有崩溃,还有所作为,可是河东军已经开始拥有了长驱直入的便利,荆州军就算北上,迎来的也是一场屠杀!

    是该考虑自己的退路了。

    或许唯一的好消息,刘表那份希望或许可以转化为自己继续奋斗下去的动力……是的,徐州已经残了,程昱压榨了徐州最后的一分元气,而这份元气不知道要花费多少年的时间才能弥补回来,不过……倘若有刘表的支援,或许,还有可能苟延残喘下去……

    苟延残喘,这在曹操的生命里,几乎是不能忍受的事情,当年在董卓手下蛰伏是为了借机起事,不得已为之,现在倘若让他从一方霸主落魄潦倒,这从云端掉落凡尘的感觉,无疑是一种痛苦。

    而事实上,一旦河东击败他,将会再度强大到什么地步?

    这几乎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可是,他已经别无选择。

    十一月。典韦,黄忠十万大军,再破济南,兵锋直指东平。

    孙坚军驻兵不前,屯扎钜野观望,荀彧数次催促无果,终于在曹操的军令下,放弃东平退回东郡。

    与此同时,当荀彧放弃东平的时候,在钜野的孙坚军三万兵马,也收到了孙坚的军令。南归商丘。

    张颌六万兵马在早前放走了孙坚军的三万人后,一直保持对商丘的压制,而当这三万人回归的时候,张颌也收到了卫宁的军令,并没有为难这三万人。并且,对商丘的压制也开始减缓,使得孙坚终于松了口气……

    而失去了东平,济南,钜平三郡的兖东防线,对于典韦,黄忠的十万大军来说,后面的兖州土地,除了东郡外,再无阻碍,一路势如破竹,短短三日内,兖东大片土地为河东军所占领。

    留给曹操的,除了如今还在苦苦死守的陈留外,就只剩下包括东郡在内的小半兖东土地了……

    兖州至少五分之二为河东所占领,而曹操治下的土地,除了河东还未入侵的徐州外,便只有这最后的寥寥寸土……

    十二月,曹军从雎县,尉氏开始撤兵,陈留还残留的七万人,向东郡方向后撤。

    徐荣抓住战机,两度追击,为曹操伏兵所败,不得已只能占据陈留空城,等候卫宁中军抵达。

    而与此同时,太史慈在击溃了蔡瑁后,并没有采取保守思想,果断出击,渡过淮河,抢占了平春,义阳两城。而经过太史慈一次屠杀般的伏击过后,蔡瑁已经是闻风丧胆。收拢起好不容易死里逃生的三千兵马,直直向南逃窜而回。

    当初踌躇满志,现在狼狈不堪,蔡瑁让天下人对荆州军的实力评估再度下降了无数……

    而,这一次失败以及太史慈的果断出击对于等着刘表后勤救命的曹操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天大的噩耗。

    蔡瑁的几万荆州兵战斗力不强,孙曹不会放在心上,但是这几万人死得太过窝囊,甚至连给他们当炮灰都没来得及用上。

    而比起这个来说,太史慈抢占了义阳和平春,才是最为致命的。

    刘表如果要接济孙曹维持前方的战线,强大的财力物力是根本的保证,但是,通过陆路的输送,一路的消耗太过吓人,只有走水运最是快捷,也最是节省。

    而现在太史慈控制了义阳和平春,就等于是控制了淮河中上游的漕运,荆州的钱粮则无法有效的输送起来,也便是说,根本无法在河东发动全面攻势之前维持住消耗……

    不得不说,这已经是最后一道筹码压在了天平之上,孙坚终于放弃了和曹操最后合作的念头,果断下令放弃商丘撤军南下返回寿春。

    这一场战争,江东已经流了太多不应该流的血。

    唇亡齿寒这个道理谁都明白,要不然孙坚也不会倾力北上协同曹操联手抵抗卫宁,但是,嘴唇已经坚持不住了,牙齿就该为自己的缝隙不漏风而打补丁了,最不计也不能放太多的风进来……

    孙坚如今最迫切的希望就是趁着河东攻破曹操之前,迅速将山越之乱平定下来,这样还能有时间巩固长江一带的防线,依靠长江天险,或许还能挡住河东南下的脚步……

    至于曹操……成王败寇,一个已经没有力量的人,已经不可能再是他的盟友了!

    孙坚的南撤,将曹操推入了绝谷。十万大军,几乎大半都带伤,其中至少还有三分之一的新兵,战斗力之低下,几乎可以不提……最要命的是,孙坚的南撤,已经完全宣告了河东将淮河所有支流都控制在手上,他将得不到半点来自刘表的援助!

    而如今,曹军的军粮,已经到了告罄的边缘。

    当看到荀彧满脸参白,摇摇欲坠的身体,曹操就知道,已经不能再依靠这个已经耗尽了心力的忠诚管家了……荀彧,已经尽力了。

    如果不是他,曹军不可能用那么点资源就和河东抗衡那么长的时间,如果不是他,恐怕兖东甚至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就会为黄忠,典韦所偷袭成功,长驱直入直袭后背,如果不是他,他甚至连后撤这数万大军回到东郡,都不可能办到!

    不过,现在却不是去宽慰荀彧的时候,既然事不可为,那就只有继续后撤了……

    十二月底,曹军再度放弃东郡,向东南撤退,退入徐州境地,因为兵粮缺少,曹操下令劫掠,徐州哀嚎遍野……程昱终于还是提出了用人肉充当军粮的建议,在曹操的默许下,一场隐秘的屠杀开始……

    而河东大军在曹操退军后,并没有贸然追赶,牢牢的巩固对兖州残存敌方势力的清理和扫荡,兖州,豫州,青州全境,全数落入河东的掌握之中……。

    更多手打全文字章节请到【——】【-网】阅读,地址:

    下载本书最新的txt电子书请点击:

    本书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

    为了方便下次阅读,你可以在点击下方的"收藏"记录本次(第五百四十四章)阅读记录,下次打开书架即可看到!请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荐本书,谢谢您的支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万人嫌大师兄他重生了本王是傻子,能有什么坏心思状元郎弃子逆袭路摆烂后,李二求我当皇帝进京赶考还分配老公吗?明神女记青竹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虎贲郎大婚之日,我将未婚妻捉奸在床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