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在唐大夫的要求下,毛泽东亲手将这首诗写在一张白纸上,赠送给唐大夫。毛泽东幽默风趣的谈话,改变了唐大夫当时的紧张心情。毛泽东书赠的鲁迅的诗,成了唐由之大夫永久的纪念。【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毛泽东还爱书写鲁迅的诗。他生前有一段时间,每次练习书法,差不多都要书写鲁迅的诗句。他为什么这样爱好书写鲁迅的诗句呢?一次他在书写鲁迅诗句时曾这样说过:书写鲁迅的诗句,既可以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又可以进一步了解鲁迅。平时有友人请他题字、题词时,他也常书录鲁迅的诗句赠之。鲁迅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最爱书写。1945年10月在延安时,他就书写过鲁迅的这一诗句。1958年,在武昌召开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期间,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随团应邀为全会演出。演出结束后,在毛泽东等领导人登台接见的时候,红线女请求毛泽东给她写几个字,毛泽东高兴地答应了。当晚,他书写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第二天,叫工作人员将此题词转交给了红线女。毛泽东在书写的鲁迅诗句前面写了一段类似小引的文字:“1958年,在武昌,红线女同志对我说,写几个字给我,我希望。我说:好吧。因写如右。”最后落款:“毛泽东,1958年12月1日”。
外国朋友来访时,毛泽东也常书写鲁迅诗相赠。1961年10月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接见日中友好协会代表团和日本民间教育代表团部分成员时,高兴地将鲁迅1934年5月30日的著名诗作“万家墨面没蒿莱,敢有歌吟动地哀。心事浩茫连广字,于无声处听惊雷”,书赠给日本朋友,他对日本朋友说:“这一首诗,是鲁迅在中国黎明前黑暗的年代里写的。”他怕日本朋友看不懂鲁迅的这首诗,还特意让郭沫若帮助翻译一下。郭沫若在《翻译鲁迅的诗》中说道:“鲁迅的这首诗,是在去世前不久,写赠给一位日本的社会评论家新居格的。新居格访问中国在上海拜访了鲁迅,鲁迅写了这首诗赠他,其用意是:当时的中国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之下,民不聊生,在苦难中正酝酿着解放运动;希望来访的客人不要以为‘无声的中国’真正没有声音。”毛泽东那奔放流畅、刚劲潇洒的书作,既充分表达了对日本朋友的笃厚情谊,也真挚地表达了对诗作者鲁迅的敬仰和思念。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岁月里,毛泽东通过系统地阅读鲁迅著作,对鲁迅著作的思想性、战斗性、人民性有了更多的了解,是鲁迅的著作把两位伟人的两颗圣洁的革命心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一三 《红楼梦》风波——毛泽东与李希凡
在已出版的毛泽东著作中,有两封书信和李希凡有关,一封为大家所熟悉,即《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已收编在《毛泽东选集》第5卷里。此信写于1954年10月16日,当时虽未公开发表,却在学术界开展了一场思想批判运动。第二封信是1957年4月20日写给袁水拍的,但信中却涉及到李希凡,此信收辑在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出版的《毛泽东书信选集》里。从这两封信中反映出毛泽东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极大关注和对青年学者的关心培养。
一、小人物的“挑战”
1953年5月,《文艺报》第9期的“新书刊”专栏里,介绍了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1952年棠棣出版社出版),说这本书对《红楼梦》“作了细密的考证、校勘,扫除了过去‘红学’的一切梦呓,这是很大的功绩。其他有价值的考证和研究也还有不少。”1954年3月《新建设》杂志又发表了俞平伯的《红楼梦简论》一文,该文是他研究《红楼梦》成果的扼要总结。
不久,山东大学中文系毕业不久的李希凡、蓝翎两位青年合写了一篇批评俞平怕的文章,题为《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他》。他们写信问《文艺报》可不可以批评俞平伯,《文艺报》没有答复。他们又写信给母校山东大学的老师,获得了支持,山东大学学报《文史哲》9月号发表了他们的文章。有人提出要《人民日报》转载,《人民日报》编辑以“党报不是自由辩论的场所”为理由,拒绝转载。后来指定由《文艺报》转载。编者在按语中表现了保留态度,说“作者是两个在开始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青年;他们试着从科学的观点对俞平伯先生在《红楼梦简论》一文中的论点提出了批评,我们觉得这是值得引起大家注意的……作者的意见显然还有不够周密和不够全面的地方,但他们这样地去认识《红楼梦》,在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有大家来继续深入地研究,才能使我们的了解更深刻和周密。认识也更全面。”10月10日,《光明日报》副刊“文学遗产”专栏发表李希凡、蓝翎批评俞平伯的另一篇文章《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