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弟弟唱到最后的时候,如果发现刚才是他一个人在唱,就羞愧难当,总要扑到爸爸怀里去,用小手打爸爸几下,然后就把脸埋在爸爸身上,推都推不开。
哥哥说弟弟唱歌就像那些只会骑车、不会上下的人一样,要别人扶着上了车,才会一个人往前骑。骑到地方了,又不会下,丢了车,人歪到地上,就怪别人没把他扶好。
爸爸的习惯,是唱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之后,就学电影上的一句台词:“阿米尔,冲!”据说是叫阿米尔勇敢地去追他心爱的人。
弟弟是依样画葫芦地学来了,所以唱完以后,也跟爸爸一样,手一挥,奶声奶气地嚷道:“阿米尔,冲!”
有一次,爸爸在K市医疗系统搞的联欢晚会上独唱这首歌,妈妈为他伴奏,弟弟跟奶奶和哥哥坐在前排看。奶奶事先就嘱咐弟弟了,说这次你爸爸在演出,你不要跟着唱。弟弟点点头,很老实地坐下面听。但爸爸唱完后,没说最后那句话,就鞠了躬,下面也鼓起掌来。
等到掌声渐停,爸爸往台下走去时,弟弟忍不住了,站起来,大声问:“爸爸,还有'阿米尔,冲'呢?”
下面的人笑滚了,爸爸有点尴尬,只好对大家解释一通,结果大家都鼓掌欢迎弟弟唱一个。弟弟打死也不肯去唱,大家又一直鼓掌不停,爸爸只好说:“弟弟,那我们两人一起唱一个,好不好?”
弟弟不吭声了,爸爸知道弟弟是答应了,就把弟弟抱上台去,两父子合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妈妈伴奏。
爸爸唱着唱着,就把声音放低了,最后就只听见弟弟一个人在大声唱了。唱完之后,全场的人都跟着弟弟大叫一声:“阿米尔,冲!”弟弟吓愣了,忘了追究怎么没人扶他下自行车。
听说那次让爸爸在医院落下一个诨名,叫做“阿米尔葱”,简称“阿葱”,因为K市人“冲”“葱”不分。调皮的护士碰见爸爸,总爱问:“阿米尔,还有葱呢?”
(24)
弟弟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打乒乓球,而弟弟的第一任教练竟是奶奶。
弟弟小时候没上幼儿园,在家跟奶奶玩。家里没什么玩的了,奶奶就带弟弟到附近的小学去玩。奶奶以前在那个小学教过书,学校看门的一见是这祖孙俩,就把校门打开让他们进去。
第一部分第25节:憨包子黄颜小时候的故事(13)
学校里有几个乒乓球台子,水泥砌的,中间没球网,只高高低低摆着一些砖头,算是球网。奶奶带弟弟去打了一次乒乓球,弟弟就着迷了,以后就天天拉着奶奶到学校去打球。
刚开始,用的是一副胶合板球拍,没海绵,接球的时候,声音极为铿锵。奶奶怕吵了附近教室里上课的学生,就跟弟弟两个人到一个离教室比较远的很旧的台子去打。
奶奶不会打球,连发球都不会,只能把球往桌面上一砸,再用球拍送过去。弟弟很快就学会了奶奶式发球法,两祖孙就你发过来,我发过去,好不开心!
乒乓球台子前经常站人的地方已经踩出了一个坑,一下雨,就积满了水。如果要等水晒干,常常要好几天。弟弟等不得了,有水也要去打。奶奶无法,只好给两个人都穿上长统的胶鞋,站在水坑里打球。
有一次,奶奶脚下一滑,差点摔跤。弟弟对奶奶说:“你就在这里等我,我去拿小桶来。”
奶奶不知道他要小桶干什么,也不放心他一个人跑回家去,就跟着弟弟一起回去。弟弟找了一个小桶,一把小铲,对奶奶说:“我挖沙把坑填起来,你打球就不滑了。”
弟弟不让奶奶帮他,叫奶奶站在坑边休息,他一个人飞飞地跑来跑去运沙。桶子小,要跑很多趟,常常是填坑的时间多过打球的时间,好在打球也只是为了混时间。在混时间面前,填坑跟打球是平等的。
奶奶站那里看弟弟运沙,帮忙踩踩平。奶奶见弟弟跑得满头大汗,很感动,有人从那里过,奶奶就对人炫耀:“你看我外孙心肠多好,叫我站这,他去运沙,我享福了。”
(25)
后来静秋陪弟弟打了几次球,弟弟就琢磨出谁的水平高了,一有机会就缠着静秋,要她带他去打球。
静秋读书的时候就是校乒乓球队的,有一次还得了全市中学组的女子单打冠军。她有一副很好的球拍,两面胶的。那球拍有点重,刚开始弟弟一只手还拿不动,只能两手抱着打。但就是这样,他也打得很开心。
静秋当时在那家小学教书,见弟弟喜欢打球,专门去要了学校乒乓球室的钥匙,晚上把弟弟带到那里去打球。弟弟哪见过木头的球台,当即就爬上去打两个滚,还把球网摸了又摸,兴奋之极。
静秋教弟弟打球,从握拍教起,再教他发球,教他接球。弟弟学发球学得很快,但接球却有点接不住。静秋觉得很奇怪,就试着蹲在地上,让自己跟弟弟一样高,感觉一下弟弟接球的时候是什么状况。
等到她让自己的头跟球台一样高的时候,才发现很难判断球在什么地方,只有在球跳得很高很远的时候,才能看见球。静秋说,弟弟真不简单哪,完全像是头埋在水下,却要接水面上的球,能接住真是不错了。可惜学校的球桌,不能把桌子腿锯矮,只好将就打了。
但弟弟耳聪目明,反应敏捷,静秋把球送到离球网较远的地方,弟弟就能看见,并且能接住。很快,弟弟就能跟静秋打几板了。两个人常常是数着数,看看能连续打几板。
弟弟总是跟自己定个指标,说今天我们一定要打到多少多少板。两个人就坚决打到那么多板,不然就不回家。
(26)
弟弟上学后,仍然喜欢打乒乓球,课间十分钟都不放过。放了学或者周末的时候,弟弟都会拉着爸爸或者静秋去打球。爸爸见他这样喜欢打球,就把他带到市体校办的少儿培训班去,看人家收不收。
培训班的教练让弟弟跑跑跳跳地测试了一下,又让他跟一个培训过一段时间的小孩比赛,结果弟弟输了。爸爸心想,看来是没戏了,但教练对爸爸说:“这孩子反应灵敏,心理素质好,是个打球的料子,就让他跟着训练吧。”
(估计教练所说的“心理素质”就是loser的心理素质,那时就初见端倪了)
弟弟在体校训练班打了一段时间球,小学里那些孩子就很少有打得过他的了。于是,课间或者课外活动的时候,学校就有了一个景观:一大群人围在一个水泥的乒乓球台子旁,看弟弟跟很多人打球。
第一部分第26节:憨包子黄颜小时候的故事(14)
那时的打法叫“点兵点将”,谁连胜三个人,谁就是皇帝,皇帝有权点人来跟他打,被点的那个人输一个球就下去,谁能连续赢皇帝两个球就造了反,推翻了皇帝,自己登上宝座。
弟弟总是当皇帝,也总是很公平地一个一个挨着点。别的孩子打不过他,心服口服,老老实实地站在台子边等他点,所以弟弟在位期间倒也天下太平。
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时地会冒出一帮女兵女将来,全是高年级的女生,呼啦啦跑过来,把原先的那些小男兵男将都挤跑了,只剩下这帮庞然大物,围在桌子边,叫嚷着:“皇帝点我!皇帝点我!”
小皇帝比这些女生矮一大截,早被她们吓坏了,不知道要点谁才好,点了一个,其余的就乱叫乱闹。那些女孩嘻嘻哈哈地笑,有的还伸手去摸他的头发,捏他的脸,胆子大的还把他抱起来猛转,转够了再把他像小鸡一样放到地上,看他晕乎不晕乎。
有时静秋看见了,就杀进重围,单骑救主,把那些高年级女生驱散。但这种“美救英雄”的运气不是每次都有,没人救的时候,小皇帝被那些嚣张的雌性生物围在中间,胆战心惊,皇帝的宝座也不要了,球拍也不要了,猛一低头,奋力往圈子外钻,口里喊着:“我不打了,我不打了!”
怎奈那娘子军人多势众,七手八脚把他抓住,推回台子边,说:“我们不闹了,听皇帝的。皇帝,你快点吧!”
皇帝无奈,只好低着头,用拍子乱指一下,那些女孩就一阵内乱,你推我搡地闹腾起来,个个都说“皇帝指的是我”。好不容易决出一个,上来跟皇帝打球,结果被皇帝一板子就拍死了。
艾米惊叹:“一板子搞定一个?端的快枪手!坦白,有没有对那些漂亮的女孩手下留情,好跟人多来几个回合?”
弟弟说:“魂都吓掉了,哪里还敢看她们?”
(27)
有一段时间,弟弟似乎在朝着他“抓周”时定下的人生大方向前进,着迷的都是奶奶所说的“没出息”的行当。
那时K城的风俗,结婚时家具由男方家里准备,床上用品由女方家里准备。所以有儿子要结婚的家庭,都要买下木料,请木匠师傅上家里来做家具。
有个姓张的木匠师傅,手艺很好,人又和善,附近的人家都请他做家具。不知怎么的,弟弟就迷上了木工,放了学,总是跑到别人家去,一眼不眨地看张师傅做家具。
弟弟最喜欢的就是张师傅用来画线的墨斗,是一个小小的木盒子,上面架着个绕线的轴,盒子里面塞着浸了墨水的棉花,摇动轴柄,绕在上面的线就从盒子中经过,染上墨水。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