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他能下一次诏书,就能来第二次。只要部队还在他的手里,无论怎么睡,都不是很踏实。
说对了。
刘宏的确是睡不踏实,不久,他又下了一道诏书,拜董卓为并州牧。并且很明白地告诉董卓,你人可以走,但是你属下的兵,必须全部留下,让皇甫嵩来统领。
董卓一看,心里冷笑。什么狗东西,老调重弹,想在虎口夺食,门儿都没有。
于是,他再上一书,说感谢陛下这些年的赏识,让我掌兵十年有余。然而我的兵眷恋我,离不开我,还是请陛下允许我带他们回冀州,替汉朝效命守边。
狗嘴果然吐不出象牙。
董卓的奏书一到洛阳,有人就跳起来要骂人。这跳起来跟董卓红眼的人,不是刘宏,也不是皇甫嵩,而是皇甫嵩的侄儿皇甫郦。
皇甫郦正在皇甫嵩身边跟班,他这样告诉皇甫嵩:本朝失政,天下倒悬,能安危定倾者,唯大人与董卓耳。今怨隙已结,势不俱存。卓被诏委兵,布上书自请,此逆命也。又以京师昏,踌躇不进,此怀奸也。大人今为元帅,杖国威以讨之,上显忠义,下除凶害,为何观望不前呢?
皇甫郦不愧为皇甫氏后裔,长着一双火眼金睛。此时,董卓的确有不祥之举。他口口声声说,要回冀州守边,可结果他去了哪里?却移兵河东,以待时变。
董卓想干什么?没人知道。但是大家都能看出,这家伙心里装的不是什么好东西。而今皇甫嵩跟董卓已经结仇,如果不除,于国于己,都是遗患无穷。
但是,皇甫嵩却这样回答皇甫郦:董卓尽管有罪,然而我们擅自杀将,亦有罪矣。不如奏之陛下,请之自裁。
或许,皇甫嵩是想通过刘宏,警告董卓好自为之,不要乱来。如果这样,皇甫嵩就太仁慈了。农夫救了蛇,蛇不会感恩,何况,董卓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一匹恶狼。
果然,皇甫嵩给刘宏上书,说了董卓抗命不从问题的严重性。刘宏即刻下诏,责骂董卓,很自然地,董卓把这笔账记在了皇甫嵩身上了。
前仇未解,又增新怨,姓董的和皇甫嵩的梁子,几辈子都解不开了。
如果让董卓选择,当前最想做的是什么,他会立即回答:杀了皇甫嵩。
如果没有皇甫嵩,汉朝谁也抢不了他的饭碗;如果不是皇甫嵩,他那颗骄傲的心,怎么会被挫败得如此悲伤;如果不是皇甫嵩,他怎么像一只困兽一般,被刘宏看不顺眼,欲除之而后快……
皇甫嵩,老子跟你没完。
报复皇甫嵩,对董卓来说,那是迟早的事。迟早是多久?一年,三年,还是十年?
对董卓这种赌输了急红了眼的赌徒来说,如果没有报仇的机会,就算是一百年,他也得耐心等待。
谁也没料到,就在这时,一个天赐的良机,让他找到了动刀的机会。
连苍天也没想到,包括皇甫嵩在内,整个汉朝的命运,都被董卓改变了。
【四、超级阴谋】
那个改变了董卓、改变了皇甫嵩、改变了天下所有人的,是一个人对尘世告别的消息。历史仿佛都想把这一刻凝结,这是公元一八九年,四月十一日。
这一天,皇帝刘宏于南宫逝世,年仅三十四岁。
刘宏挥一挥衣袖,连天边的云彩还没作别,就这样静悄悄地走了。他走得挺轻松,可活着的人就受苦受累了。这其中有两位最为辛苦,一个是上军校尉蹇硕,一个是大将军何进。
他们之所以忙碌,主要是刘宏生前没有把一件事办妥,就走人了。这件事,恰是最敏感,又是最引人注目的。
那就是——立太子。
刘宏一生风流无限,然而美中不足的是,播下的种子多,收获的成果少。他生了一连串的儿子,可是都没长成人,又一连串地夭折,仿佛是撞了邪一般。
不过,在众人的努力下,还是有两个人活了下来,并且顺利成人。这两个人,其中一个是何太后生的,另一个是王美人生的。何太后生的儿子,叫刘辩,王美人生的,则叫刘协。
刘宏死的儿子太多,何太后认为宫中邪气太重,把儿子送出宫去抚养。为了能够镇住邪气,负责收养刘辩的,则是一个姓史的法术家,刘辩因此得名史侯。刘协是后来才生的,王美人送给祖母董太后抚养,刘协因此别称董侯。
刘宏生前,迟迟不肯立太子。众卿看在眼里,都急于上奏,请刘宏早作决定。事实上,谁也没想到,不是刘宏不想立,而是无法下定决心。
刘辩的老妈是皇后,年长于刘协,如果要排资论辈,太子肯定是他的了。可是呢,他不太喜欢刘辩,公开的理由是,刘辩这人太轻佻,做不了大事。
乍一看上去,这理由有点搞笑。刘宏光顾着说儿子,他自己怎么样呢?自高祖刘邦立国以来,他的轻佻可是排在前五名的。如果西汉的刘贺排第一,他是稳坐第二的。
我们知道,汉朝皇帝立太子都有个特点,就是喜欢类己的儿子。如果刘辩真的很轻佻,轻佻的刘宏应该感谢苍天,后继有人才对呀。当然,这仅是个玩笑罢了。
我认为,刘宏以轻佻之名,准备把刘辩搁置,那是迫不得已的。
这点不用我多说,眼尖的人都能看出来,刘协是董太后亲自抚养的,刘宏不敢立刘辩,肯定是受到了董太后的威胁。但是,如果他不立刘辩,何皇后、何进将军以及满朝众卿,都会朝他吐口水。
所以,他两边都不是人,搁置问题,留与后人,就是他最无奈,也是最悲哀的选择了。
刘宏尽管生前没有立太子,但他还是知道有托孤这招的。所谓托孤,就是把没有完成的事情,交给可靠的人来办。刘宏认为,满朝上下,最让他放心的,莫过于蹇硕了。
刘宏为什么赏识蹇硕?据说是那家伙长得人高马大,又精通兵法。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宦官出身,曾经做过刘宏的贴身小黄门。
之前,刘宏曾经在洛阳搞过一次壮观的阅兵仪式,还自称为无上将军。他这个无上将军,率领着八支强悍的军队。这八支军队的指挥官,其中就有曹操和袁绍,除蹇硕之外的七个指挥官,以及大将军何进,都要接受蹇硕的领导。
连大将军何进,都要听命于人,从这个人事安排,我们可以看出,刘宏打心里就想刘协接班。所以临死前,就将太子问题,交给蹇硕全权处理。
蹇硕一直都是向着董太后的,他当然知道刘宏的用心良苦。但是,他也知道,何进是块拦路石,如果不将他除去,刘协能否成功登基,这还是个问题。
于是蹇硕就想着,设计杀掉何进。
有一天,蹇硕通知何进进宫,说有要事商量。何进一听,没啥警惕,就来了。然而他一到宫外,就立即感觉不对劲了。
前来迎接何进进宫的人,是蹇硕的司马潘隐。蹇硕做梦都没想到,他派去接何进的人,正是何进的故友。这么一个家伙,待在身边,等于就是搞卧底。
要说潘隐是何进的卧底,那也没错。他一看到何进时,就忙打眼色。何进一看,不得了,立即调回马头就狂奔,跑进了他控制的营区。
何进一进军营,马上调兵布防,并且派人给蹇硕传话,说大将军生病了,不能进宫。
蹇硕一听,暗叫一声:大事不妙了。
果然不妙。
四月十三日,刘辩成功登基,年仅十四岁。这样,汉朝权力很自然地落到了何太后手里,何太后宣布临朝听政,任命政府大臣。拜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一起主管宫廷机要。
何进的春天来了。寒冷的冬风,却在猛烈刮起,扑向了蹇硕。
蹇硕不除,何进怎能吃得香,睡得甜?何进这点心思,自然是瞒不过别人的。正当他磨刀霍霍时,有人主动派门客来见何进。
对方这样告诉何进:要想救国于水深火热之中,杀一个蹇硕,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玩,就玩点大的,动大手术。只有把汉朝那块大毒瘤全挖掉,天下才能有救。
何进听出来了,那个所谓大毒瘤,就是宦官。对方的意思,就是想要把宦官一锅端掉。
这是一件多么冒险,多么伟大的事业。老前辈陈蕃及外戚窦武,当初不也有着这样的梦想吗?可他们都不能成功,何进何德何能,能将宦官除掉?
何进想着心里多少有点负担。但是,门客一把话撂下,他就当场表示,愿意合作,共同扫除宦官。
搞阴谋,那也是要实力的。何进之所以能够愉快地答应合作,主要是派人来说事的人,是一个搞阴谋的实力派。
他的名字,就叫袁绍。
袁绍,字本初,出身名门。说起来,袁绍挺不幸的,他老早就丧母,接着丧父。老天爷没有抛弃这个孩子,他长得十分威武,最大的爱好是养名士。三教九流,无论贵贱,来的都是客,有求必应。于是,袁绍一时名噪洛阳城。
有一次,宦官们开会,中常侍赵忠担忧地说了一句话:“袁本初好养名士,真不知道这个小儿到底想干什么。”
袁绍的叔父袁隗听到后,立即把袁绍唤来,说宦官已经把他盯上了,最好收敛点,别捅出大娄子来。然而袁绍听之,如过耳边风,仍然我行我素。
老江湖赵忠看人真没有错,袁绍广收天下死士,其实就是为将来的事业作准备。他的事业,就是澄清天下,剿灭宦官,力挽大厦于即倾。
事实上,袁绍诛宦官之心,并非一朝一夕之谋。早在一年前,已经有人要准备联合他,秘密行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