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小说:战国那些事儿/铿锵战国作者:老铁手字数:3580更新时间 : 2017-07-31 00:03:21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秦军士兵看到魏军的脑袋,眼睛都绿了,人人如饿狼般的向魏军士兵扑去,凶恶之状委实恐怖之极,魏军的脑袋对秦军士兵的意义非同小可,是以人人争先,只恐被别人抢去。群龙无首的魏军被生猛的秦军杀得大败。噩耗传到魏惠王那里,老头子感叹道:“真后悔当初不听公孙痤之言。”但天下哪有后悔药可买?更可气的是魏国竟然不知道亡羊补牢,以后还是发生了大面积的人才流失。 
  经此一役,魏国势力彻底地退出了西河地区,秦孝公也扬眉吐气了,商鞅获得十五个邑作为奖励,级别也成为二十级中最高的彻侯。 
  公元前238年冬天第一场雪,来的比往年有那么晚一些。漫天的雪花飘飘洒洒,流淌了一年的鲜血在雪花中降温,紧绷一年的神经在雪花中放松。大雪覆盖了渭河、汉河流域间的大片土地。黄土高原变化万千的地貌在这一刻显得妖冶多姿,增加了一丝温存,凭添了几分妩媚。大雪是大地的清新剂,是人们的镇定药,是孩子眼里的天使,但对某些人而言,却是鬼门关。有多少可怜的生命在大雪降临的时刻离开世界! 
  雪莱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么?”此话动人是动人,但并不可靠,不信你问问卖火柴的小女孩怎么想?不信你问问此刻躺在病床之上的秦孝公怎么想?大雪飘摇的季节,本应该是伟大人物写出“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时刻,但秦国的伟大人物秦孝公同志此刻却得了重病,看样子无法见到明年的桃花了。国君将要去世是秦国政坛的头等大事,每一个官员都在思考着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后孝公时代。 
  别人怎么想并不重要,商鞅,太子驷怎么想才最重要,一个是前朝最重要的大臣,一个是将要继承君位的太子。两个人应该保持怎样的关系?是合作,还是决裂?历史上有很多被人所怀念的光荣时刻,老一代德高望众的贤臣辅助着新立的国君度过新旧交替的艰难时刻,但是这样的模式完全不适合商鞅和太子驷。不是商鞅不想干,商鞅很想干,他对自己的事业爱的要死。不想干的是太子驷,他对商鞅恨之入骨,但谈不上什么理智。他知道商鞅是个职业经理人;他也知道商鞅无意染指秦国最高权力;他还知道有商鞅保驾护航秦国的前进道路将会更宽广。但所有这些都抵不过商鞅带给他的八年痛苦和恐惧。八年来,贵为太子的公子驷象犯人一样躲在家中,不敢出门。他的两位老师一个被削了鼻子,一个被毁容,两个被摧残的人时刻不忘向太子灌输报仇雪恨的思想。 
  在秦孝公病危的时候,一个老熟人来登门拜访商鞅。来的是赵良,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季节,老友的光临让商鞅感慨万千,他在秦国为相将近二十年,用铁腕将秦国从一个地处西垂,文化落后的二流诸侯国打造成列国间首屈一指的国家,而且照此发展下去,不难想象,秦国将成为压倒众强的超级强国。但二十年间,始终有一个问题萦绕在商鞅的心头。这个问题似乎历史上许多伟人都曾遇到:“人们将怎么看我?”许多英雄豪杰以奔腾不息的生命意志来诠释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个问题对商鞅来说曾经是个伪问题。二十年来,商鞅摆在众人面前的只是冰冷的脸和冷酷的心。没有人敢于向商鞅表达对他的看法,是以商鞅很长时间生活在心灵的孤寂状态。他用法律和理性为自己搭建了一个封闭的空间,没有人能以平等的地位和他交流,谈论他的所作所为是对是错。无论是对是错,商鞅都不需要听,他知道自己开创的是一番前瞻性的事业,当代之人无法理解,但是这没有关系,他确信他的事业在不久的将来改变世界的面貌。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在事业面对重大危机的关头,曾经自负无比的商鞅也不禁会问:“人民怎么看待我?怎么看待我开创的事业?与那个对秦国影响至深的五羖大夫百里奚相比,谁更伟大?”赵良见商鞅凄惶的表情,以老朋友的身份不客气地说道:“百里奚凭借自己的才干被秦穆公任命为秦国的执政。在位的六七年内,内修国政,教化天下,恩泽施于民众,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对外奉行积极的外交政策,大大地提升了楚国的国际地位。然而这么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在生活作风上依然保持平民特色。平日走路上下班,累了也不坐车,太阳再毒也不打伞,因为他知道老百姓还在光着膀子在田间劳作。虽然贵为一国大夫,但出门从来不带保镖,总是一个人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经常生活在老百姓的周围,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走群众路线,为群众分忧解难。他死之后,老百姓痛哭流涕,好像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一样。而先生你,一上台就大搞土木工程,丝毫不将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间,这并不是什么功劳;你靠景监获得秦孝公的信任,这不是什么好名声。再说你总是动不动就砍人脑袋,惹得老百姓对你一肚子怨气。加之你竟然收拾太子驷,并用刑罚伤残了他的师傅,吓得公子驷八年不敢出门。这些事情已经将你摆在了一个危险的位置,如果你听我的,赶快送还秦国赏赐给你的封邑,然后告老还乡还勉强可得善终,否则秦孝公一旦驾崩,便是你恶梦的开始。” 
  赵良在商鞅面前尽情地过着嘴瘾,他以为他说完这番高明的道理,商鞅一定会大为所动。但是商鞅听完之后丝毫没有反应,好像什么也没有听到一样。 
  这样的道理,智商100以上的人就能想出来,聪明绝顶的商鞅如何不知?赵良的道理是绝对正确的,也是绝对片面的,赵良无法理解商鞅的英明,也就无法理解商鞅的残暴。对商鞅而言,他的英明和他的残暴是一而二,二而一的。没有英明就没有残暴,没有残暴就没有英明。在秦国所处的历史条件之下,商鞅为了实现他的英明就必须残暴。赵良只是以世俗的眼光,一般的见识来攻击商鞅的残暴,可是赵良不知,商鞅也不是站在历史顶端的自由意志,他只是命运之轮的奴隶,可以说是命运选择了他,让他用残酷的法律使秦国走上了流血、高压、强大的道路。赵良只知道商鞅的残酷,不知道商鞅的无奈。他的庸俗之言自然也不会打动一颗战士的心。也许商鞅过于热爱他的事业,大难临头竟仍舍不得离去。他寄希望于能继续为秦国效劳,用一生心血将秦国的事业推向前去。 
  50多天以后,秦孝公终于咽气了,太子驷即位,就是秦惠王。他的两个老师八年来的思想教育工作终于见成效了。秦惠王地位稳固之后,便开始向商鞅下手。 
  报复的手段让人感觉颇为可笑。居然有人举报商鞅谋反,在法制健全的秦国要查清一桩诬告案并不困难,但商鞅不会天真到和告发者去打官司。他十分明白,这根本不是一件原告和被告之间的官司,而是一场性命攸关的权力斗争。商鞅的法学思想中不但有法律,还有形势和权术。看得出,这只是秦惠王对权术的一次运用,然而由于秦惠王占有形势上的优势,即他为君,有整个国家力量做支撑,而商鞅为臣,只有性命一条,所以商鞅只能逃跑。 
  商鞅带着几个随从跑出了咸阳,一行人在秦国的山间田野跌跌撞撞。夜幕时分为求一夕安寝,商鞅敲开了农户的门,出来的是一老翁。商鞅恳求道:“阿翁,我是过路的商人,天色已晚,能不能在您家借住一宿。”农人不认识商鞅,说道:“留住也行,不过你得证明你是谁?大良造商鞅有令:收留不明身份之人要受到处罚。”商鞅心中一凛:看来造物主也喜欢恶搞,为什么总是让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商鞅没有多言,转身便走。万能的上帝创造不出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推崇法治的商鞅也无法穿过自己编织的法律之网。 
  秦国已然没有容身之处。该往哪里走?猛然间,商鞅想起了故乡。落叶归根是中国人千年不变的追求,文人以各种诗句表达着这一情怀:“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又“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又“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于是商鞅一行人马向魏国奔去。第二天来到了魏国边界,越过边界便是他的家乡。但边界守卫拒绝让商鞅通行,原因是商鞅曾经用卑劣的手段将魏国打败。魏国本想严惩商鞅,但考虑到商鞅是秦国的逃犯,不想惹秦国的不耐烦,只是将商鞅拒之门外。 
  回家不成,商鞅只好返回秦国,来到了自己的封地。秦国的追兵也随后开到,商鞅的家兵家将勉强抵挡了一阵,便如鸟兽散。他的那点人马怎么能是秦国正规军的对手。商鞅于乱军之中做了俘虏,其实他本应该自杀的。一起被抓获的还有他的整个家族。 
  还是那条渭河,十多年前,商鞅作为命运女神的征服者在这里将贵族处决,现在却要被他人处决。因果报应虽然不是历史中的必然联系,但历史中总是不乏因果报应。法国大革命中,罗伯斯庇尔将丹东送上了断头台,没过多久自己就被热月党人送上了断头台。 
  商鞅所要遭受的惩罚是五马分尸。此种死刑并不痛苦,顷刻之间便可丧命。优点是极具观赏性,能够强烈地震撼人的神经。缺点是成本高,受气候影响大,地上有冰会使表现力大打折扣。一般人物是不配享用这种壮观的死刑。秦惠王诚心要将商鞅塑造成反叛的典型,所以在处决的地点和方式上都做了有意的选取。 
  五条绳索套在商鞅的五大部件之上,商鞅躺在地上,仿佛已经死去,也许他在思索,也许他在回忆,也许他在琢磨喊一句什么口号结束自己的一生,但无论他的大脑在进行何种活动都不重要了,因为他要死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综漫之二婚反派自救亲儿不如养子?后悔了别找我!抄家流放?不怕!奶包囤粮满仓肉北少的追妻火葬场高武:人到中年,系统才来主母重生当后娘,渣夫一家悔断肠快穿:今天也是个好爹呢!暗巷3:浴火废土求生:我的邻居又又又不是人怎么,舔狗不能当反派吗?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