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张仪的说服是逼迫式的,苏秦的说服是诱导式的;张仪善于利用人的恐惧心理,苏秦善于利用人的贪婪心理;这种分野也和他们的出身、气质有关系。张仪出身贵族,奇才天纵,有种乘风破浪的快感;苏秦平民子弟,苦心孤诣,充满百转千折的抗争。
齐泯王的过河拆桥捅了马蜂窝,李兑像干了一年活要不着工钱的民工一样对工头齐泯王充满了深仇大恨,一下子从齐泯王的合作伙伴变成了死对头。在齐泯王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一场针对齐国的军事活动在紧锣密鼓的酝酿之中。
被齐国伤害的秦国与被齐国欺骗的赵国,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抛弃前嫌走到了一起。孟尝君迫不及待地加入和秦赵的联盟。秦国力量最强,以盟主的身份开始组织攻齐联盟,最后齐泯王连做梦都没有想到过的燕国也举起了攻齐的大旗,由于国仇家恨的原因,燕国还是攻齐各国中斗争最坚决,革命最彻底的势力。
公元前285年,各路大军云集,像乌云一样向齐国压来,齐泯王情知不妙,事情的发展完全超出他的控制,数年来一直组织齐国外交工作的苏秦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猛然间齐泯王明白了什么,燕昭王向他展示了一种穷人的斗争法则。这是公子哥出身的齐泯王无法在一个层面体会到的。如果一切都是错,那么杀死罪魁祸首苏秦是齐泯王惟一能做的。
对于死,苏秦表现得很坦然,可以说从出使齐国的那一刻起苏秦就没有想过活着回去。毕生心愿已经实现,一个平民所能达到的地位已经达到,功名也已纪不朽,一切都是大圆满,身体又何足怜惜?当齐军在前线节节败退的时候,苏秦在五匹马的巨大拉力下实现了永生,在另一个世界他的金身背重新整合,将照耀着无数后世的功名之士。或许adidas的广告标语可以作为他的一生做注解:没有不可能。
如果以世俗的眼光来看,苏秦死的冤枉,为燕昭王辛辛苦苦一辈子,到死却被误会。可这哪是苏秦的本意,如果认为苏秦将自己的价值定位于获得别人的认可,那也太低估苏秦的境界。在与燕昭王定策的时候,苏秦已经明确地说出忠诚是一种不依赖于他人判断,不受形式限制的自在之物。苏秦其实是在说对别人的忠诚其实就是忠于己。事实证明,在忠于自己的大是大非面前,燕昭王那点可怜的信任简直轻如鸿毛。从这个意义上讲,苏秦是个大成功者。
苏秦不朽~~
总结一下苏秦所从事的间谍活动。
苏秦的总体思路是通过使齐国疯狂实现对齐国的毁灭,与范蠡向越王勾践献的灭吴之计类似。具体操作上,苏秦发现了既是火药桶也是聚宝盆的宋国,于是牢牢地将齐泯王的目光定位于宋国。为了让齐泯王得到宋国激怒其他国家,苏秦为齐泯王设计了三环外交,并通过自己的努力构筑了三环外交的最里面的一环,齐燕关系。这是苏秦外交设计的基石,看似坚固,其实是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然后,苏秦怂恿齐泯王连赵攻秦。后来齐国攻宋受到挫折后,苏秦说服齐泯王发动合纵共秦。齐泯王转身攻宋后,苏秦又使齐泯王相信只有彻底打败秦国才能攻灭宋国,齐秦关系遂告决裂。随后苏秦与孟尝君联手试图破坏齐泯王与李兑的关系,但是遭到失败,不久之后苏秦也被软禁。获释之后,苏秦直接从利益下手一举使齐国与李兑闹翻。这时天下便到处都是齐泯王的敌人,苏秦当初的设计成为现实。苏秦死去。
第十四章 齐国的没落
【1、合纵攻齐】
公元前286年,齐国吞并宋国之后,合纵攻齐行动已经在酝酿中,由于齐泯王数年来如一日的妄自尊大和欺人太甚,那些意欲攻齐的国家个个主动,并不像五国合纵攻秦时存在胁迫和利诱现象,同时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使这次攻齐行动如排山倒海搬不可遏制。国家利益,国家恩怨,个人利益,个人恩怨,靡不毕现。
第一个站出来旗帜鲜明的反对齐国的国家是秦国。齐国吞并宋国之后,土地、人口、财富大幅增加,假以时日齐国将这些营养消化,实力将大为增加,这是秦国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秦昭王明确向国际表态:鉴于齐国数次让秦国难堪,秦国与齐国的仇恨不共戴天,天下要么有秦无齐,要么有齐无秦,我一定要与齐国来个彻底的清算,必伐之,必亡之。秦国权相魏冉一直对宋国的陶郡垂涎欲滴,齐闵王横刀夺爱让魏冉妒火中烧。当秦国的国家利益与权臣的个人利益结合在一起时,攻齐之事已成板上钉钉。秦国实力最强,便以盟主的身份开始组织合纵攻齐。
公元前285年,秦昭王与楚顷襄王开了个碰头会,又与赵惠文王开了个碰头会,分别达成了联合绞杀齐国的意向。随后,秦国发动了对齐国的第一轮攻击,秦国大将蒙骜率领秦军越过韩国、魏国的领土对齐国的河东地区发动了进攻,攻占了九座城池,第一轮攻击以小胜结束。
第二年,秦国又开始组织对齐国的第二轮攻击。打仗之前,会议必不可少。秦昭王又与魏昭王开了见面会,与韩厘王开了见面会,由于赵国的从中做媒,早就蠢蠢欲动的燕国也加入秦国的阵营。由于赵国地处中原,实力雄厚,与各国之间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秦国吸取上次连赵攻齐不成功的教训,推举赵国为盟主。在统帅人选上,赵国选择了正在为燕国效力的大将乐毅。乐毅之所以被推举为统帅,是由于他的赵国背景。想当初(公元前314年)齐国差点灭掉燕国的时候,乐毅曾建议赵武灵王阻止齐国吞并燕国以防止出现一齐独大的局面,赵武灵王对乐毅颇为赏识,后来赵武灵王饿死,乐毅才辗转来到燕国。乐毅无疑是能实现燕国、赵国的共同事业的最佳人选,被推为燕国和赵国的“共相”。“共相”是当时的一种风气,就是说几个国家为了共同的利益,使用同一个相国。秦、赵、燕形成三国轴心之后,韩魏也加了进来,这样就成了五国同盟,乐毅成了五国盟军名义上的统帅,直接指挥的是赵燕部队。
军事行动按计划有序展开,首先秦国将军蒙骜从河东地区的正面战场发起进攻。五国之中,秦国最为强悍,齐国不敢掉以轻心,派主力部队开往前线迎敌。哪知在齐军主力全力防守正面战场的时候,右翼的空档完全暴露在乐毅面前。乐毅率领赵燕主力与其它国家的一些辅助部队从赵国东南面出击,一战便攻克了边境重镇灵丘(今山东高唐南)。乐毅的出现完全出乎齐泯王的意料之外。情急之下,齐泯王只好征召剩下的一切军事人员与准军事人员,派触子为大将,达子为副将前往济西迎战乐毅。这支部队人数虽然不少,但是训练素质一般,军队统帅也是齐国的二流将领,齐军的精英都被秦军拴在正面战场。
两军沿济水对峙,触子的想法是充分利用内线战场优势沿河固守,待敌军士气消耗殆尽之时再打防守反击。这种作战思想应该说很符合齐国的实际,然而齐泯王却不吃这一套,尽管处于敌强我弱的不利局面,可仍然狂傲如旧。他以一个军事外行的眼光强令触子主动出击,御敌人于国内之外,并发下一道非常伤害将领尊严的命令:“如果拒绝出战,你要你全家性命,连祖坟都给你刨了。”大敌当前,将领是卖方市场,而君王是买方市场,一个识大体的君王应该降低姿态主动请求将领为国效命,可惜齐泯王这种到死都要装的人是不会明白这个道理。他的逻辑永远是,我生来是人上人,死也是人上人。其实毫无实质而言。
最痛苦的莫过于为齐泯王这样老板打工的触子,不战家族破灭,祖坟被夷,出战又是以卵击石。两军相接的时候,触子突然鸣金收兵,自己又丢下军队临阵脱逃。齐军士兵被搞得一头雾水,不等他们明白过来,乐毅指挥着大军杀来。齐军群龙无首,四散奔逃。济西一战,乐毅取得完胜。
触子失踪之后,他的副手达子收罗残余退守临淄的西大门——秦周,此时齐军的士气已经非常低落,达子建议齐泯王搬出小金库奖励士卒。齐泯王执迷不悟,勃然大怒道:“赏赐只能由我来发放,哪能由你来要求?你和触子一个徳性。”齐军没有奖金,人人毫无斗志,被乐毅一战击溃,达子阵亡,秦周失陷,通向临淄的大门已经向乐毅敞开。此时,秦国与三晋军队已经获实现了战略目标,有气的已经出气,贪利的已经得利,便相继打道回府。只有燕军留了下了,血债需要血还。
临淄,这座东部中国最发达的城市,拥有最稠密的人口,和文化素质最高的居民,几十年来一直生活在繁荣昌盛之中,很有一种政治、军事、文化大国的优越感。他们经常看到的是齐国的威武之师从临淄的大门开出去,来自四面八方的捷报传过来。当乐毅带着神兵天降杀气腾腾的向临淄本来,城里的人们顿时傻眼了,他们做梦都没有想到临淄也会受敌,这时他们才想起守城技术已经被荒废许久。齐闵王只好扔下小金库夺路而逃。乐毅率领燕军攻入临淄,以胜利者的姿态支配齐国政权曾经拥有的一切,30年前齐军在燕都所做的,这次重新上演,只不过施于与承受的对象换了位置。燕昭王被乐毅的胜利所鼓舞,亲自来到济水岸边为乐毅举行了隆重的授勋仪式。乐毅被授予昌平君爵位,还被封为燕国驻齐的全权代表。
齐闵王离开国都,奔走在逃亡的路上,急急如丧家之犬,惶惶似漏网之鱼。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