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两百万银元在民初可是笔巨款!
孙氏得此秘密贿金,乃如鱼得水,重入政坛。在此之前,孙蛰居沪上,无尺寸之土,无一刃之兵;旧有革命同志或散居各地,或投机贩卖股票,作个人生计。原来拥孙之政客武人,对此失势元老早已失去兴趣。但是孙氏顿成巨富,则一切均因之改变矣。
第一,那批失业失职的“老国会议员”,原是一批足资号召的政治力量,如今孙氏可资遣其南下,“恢复国会”以抗段。
第二,北洋军阀一向歧视海军,因海军在内战战局中作用不大。同时海军多系南人和国民党,与北洋军阀本来格格不入,常遭扣饷扣费,积愤已久。孙氏今日一掷百万,彼此又有旧谊,程璧光所率之海军第一舰队乃于孙氏拨以巨款后,愿随孙公南下“护法”。
有金钱、有“法统”、有武力,孙氏遂浩浩然南下广州,割据自立。然搞法统的国会人数不足,乃只好组织个“非常国会”和“中华民国军政府”,举孙氏为大元帅,开府广州,以与北京政府分争帝国主义唾余之“关余”,同时亦与北京政府作法统之争——对列强自称为中国之唯一合法政府,要求列强承认。此一南北两个实力派政府之对立,孙氏实是始作俑者。此一国家分裂之局面,迄今未已,读史者能不慨然!孰是孰非,公正的历史家实难下笔,今但言其事实而已。
有主题,无方法
但是我们写历史的人在七十年后回看这段民国初年的史实,有数种现象盖可肯定:
第一,民国初年的中国绝无搞议会政治的可能性。孙、袁二人都主张寡头政治。孙之“军政”主张,在理论上是暂时的。将来他的党会对人民“训政”,然后主动地还政于民”,实行“宪政”。为着实行“军政”,孙氏是不择手段的独裁专制,甚至丧权辱国亦在所不惜。孙氏之所谓“军政”,事实上和段祺瑞的“武力统一”政策是一个铜元的两面;和后来毛泽东“枪杆出政权”的政策也并无二致。只是他们都抓不到这“主题”, 而未找到解决这主题的正当的现代化方法而已。孙氏不择手段之余,也只是把自己的政治地位降低到一个与众无异的地方军头而已。
第二,袁世凯想做皇帝,实际上是和孙氏一样要搞个寡头政治。他的“从龙之士”如杨度等六君子,也都是学识兼优的老革命党员。他们和孙公的看法是一样的,认为议会政治在当时并不切实际。他们主张帝制,亦何尝不想搞出个“英国模式”的君主立宪来。可是他们忘记了康、梁覆辙的教训,搞错了方法,以致成为历史上的笑柄;而最倒霉的要算美国那个书呆子古德诺,他的一番善意、两件条陈不特全被歪曲,他个人在美的政治前途也全付诸东流,在学术界亦几乎身败名裂,令读史者为之叹息。
前已言之,孙文在一九一三年搞了个清党运动之后,已变成个当时中国政坛上的寡头政客,与众不同的是:
1、他有十余年之久的革命历史和位至总统的国内外声望;
2、他是个有现代思想和知识的政治领袖;
3、他有套合乎逻辑、言之成理的“主义”, 颇能服人之口,甚至服人之心。
4、他有个松散的,但是毕竟存在的政党。
但是从实际政治来说,中山却有极多的弱点。他没有兵、没有地盘,更没有钱。孙中山革了一辈子的命,可是他所忙的只有两件要事。第一是筹款;筹款的对象是华侨。但雷声大雨点小,他并没有筹到多少钱。他加入过地下帮会的“致公堂”,但对这个充满“老朽昏庸”的帮会却失望之至。第二是除掉少数烈士型的同志之外,他收买雇佣兵(尤其是护法之役)去替他打仗。而这些雇佣兵如滇、桂、川、湘、粤诸地方武力,其素质之差,远不如以袁世凯“北洋新军”为班底的直、皖、奉诸系。
中山虽无钱无兵,却心心念念要学段祺瑞来用武力统一中国,参加内战,并不自量力地大搞其北伐。结果终中山之世,他连个母省广东也未能统一;由于他的号召而赴粤“就食”的客军,却把他的母省故乡弄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可是中山对打仗兴趣之大,枉顾民命,简直到了不可想象的程度。当一九一八年广东督军莫荣新与之龃龉时,孙氏竟登上军舰要炮轰督署。那舰长为了怕伤及平民,不愿开炮,孙公大怒,竟亲自操炮轰之——这恐怕是民国内战史上,主帅亲自开炮的唯一例子吧!至于伤及多少无辜平民,那就史无明文了。
总之,中山在民国初年是个勇于内战的地方武力。他的主要目标,也和其它主要军阀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等所希冀的“武力统一”初无二致。大家的目标是一样的。但自袁世凯死后,各派系打了十几年的内战,谁也统一不了谁。小寡头随处皆有,而大寡头却始终出不来。其情况从近古史上看,颇似“五代十国”(九零七~九零六。);从远古史上看,则颇似战国七雄之争。七雄何以终为虎狼之秦所统一,便是赢秦氏找到了一个新的富国强兵的方法。中山打了十来年内战毫无结果,最后终于从顿悟中发现了一个新方法,这新方法叫做“以俄为师” 。
苏联模式之发现与仿效
“以俄为师”这口号是孙中山叫出来的。他抓到“武力统一”这个主题,最后也抓到了如何以武力统一的方法。他找出这法则来,虽无缘及身而见其成,他的继承者蒋介石却接了下去做。中国共产党在“江西苏维埃政权”时代,毛泽东的“枪杆出政权”的法则, 在其著作中也讲明“蒋介石是我们的老师”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蒋介石背叛了他的老师孙文“以俄为师”教训的结果。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以后。蒋就不再以俄为师了;最后弄出个“独裁无当,民主无量”的失败结果。千秋大业,及身而败,在中国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最近三十年来的中外史家,包括我自己,都一直在搜寻中山“以俄为师”和什么“三大政策”的本末。从公开史料到中俄秘档,真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一定要搞个水落石出。其实这些鸡毛蒜皮的小考据,都无关宏旨。
吾人如熟读中国的《国父全书》和俄国的《列宁选集》,便知从孙氏在一九一三年改组国民党起,他在思想和方法上已经和列宁大体一致了。在一九一七年之后,列宁一举而推翻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国,并赶走了四围入侵的帝国主义势力,孙公不免为之耳目一新。他所搞的“慎施命令”那一套,正是列宁所搞的“领袖独裁”、“职业革命家”等教义的精华所在。孙的思想也是列宁的具体而微。两人思想既属一体,两人行为原可一拍即合。列宁成功之后,孙氏面壁九年,始大彻大悟,乃尽弃所学而学焉—— 一语破的:以俄为师。他未竟全功便死了,蒋介石半途而废,毛泽东则青出于蓝。
“以俄为师”只是个阶段
国民党内有些史家在鸡蛋里找骨头,说中山“以俄为师”只是学其“用”而非习其“体”。中山的“军政”之后,还有更伟大的“训政”和“宪政”呢!
但是过去六十年的史实告诉我们,孙中山“以俄为师”的最大目的,是把俄国模式中最有效的方法学来,作逐鹿中原的武力统一之用。统一之后的中国是个什么模式,孙中山也只是说了一大堆空洞的理论——事实上,国民党六十年来究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训”过“政”呢?到目前为止,国民党自己还不是在继续“受训”吗?
至于列宁那一套,最有效的也只是“武力统一”。统一后的苏联,除了个伟大的军国主义之外,又搞出些什么名堂来?列宁所搞的是用暴力破坏了帝俄的封建专制制度。把这制度打碎了,怎样建造出一个富强康乐、自由平等的社会主义的大国来,列宁并没有留下蓝图。他的老师马克思也没有讲个明白。我国古代政治家陈平告诉他的主子刘邦说:“陛下于马上得之,不能于马上治之。”马上得之是破坏的结果:下马而治之,则要凭一点一滴经验之累积。智慧与机运并用,不可凭空臆造,奢谈什么什么主义。
七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孙中山的“以俄为师”也只是个阶段;一个“马上得之”的阶段。这个阶段的作用是“武力统一”和“枪杆出政权”。这阶段一旦从历史上退去,马上既不能治之,则下马而治之,就得找出个新的主题、新的方法才是正确路线。
现阶段也应有个主题
一言以蔽之,在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孙中山的伟大,便是他抓住了两个主题,领导了两个阶段。毛遂说:“诸公碌碌,皆因人成事者也。”中国发展至今,因人成事的阶段已逐渐过去,在历史的现阶段,我们要找出我们自己的制度来,下马而治之才好。
注释
①见本书第一册第一篇。这篇二十六年前所发表之拙作,自觉可修正之处甚多,然“阶段性”这一假设,则个人看法至今未变也。
②近代革命家,差不多都是一次革命论者,认为人类所理想之社会。可以一蹴而几,而不知人类社会之进化是没有什么“最后阶段”或“最后型态”的。在中国思想界,首先介绍此一概念的便是孙中山。他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的发刊辞上,便主张“毕其功于一役”。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