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缝纫机乐队》这部电影的主题,其实就是一群小人物实现自己摇滚梦的故事。
在电影里,专门虚构了一个摇滚小城,并且弄出了一个“大吉他”的地标建筑物,作为摇滚梦的承载主体。
几十年前,摇滚小城本土的一个摇滚乐队爆红,在小城掀起了摇滚浪潮。
那座“大吉他”就是在此时建造的,也因此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被无数摇滚迷视为心目中的摇滚圣地。
双男主之一的胡亮就是这些人中的典型代表,他小时候亲眼目睹了这股摇滚浪潮,从此就产生了自己的摇滚梦想。
即便后来被现实打败,成为一名普通的修车工,也依旧把“摇滚”二字刻在自己的生命里。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摇滚小城也慢慢丢弃了昔日的梦想,渐渐被资本侵蚀。
一家房地产公司准备在摇滚小城大建地产,其中所要拆除的地段,包括了“大吉他”这个地标建筑物。
胡亮知道后,便打算在大吉他所在地办一场轰动全城的演唱会,用实际行动来打动说服市政府,挽救大吉他。
当然,为了能尽可能的扩大这场演唱会的影响力,胡亮需要一个精通运作的经纪人帮忙,于是他就找上了双男主之一的程宫。
程宫早年也是一个摇滚歌手,后来因故受伤,告别舞台,做起了经纪人,但事业不顺,非常缺钱。
胡亮的所谓的拯救大吉他计划,程宫根本无感,但耐不住胡亮掏出所有积蓄拿钱砸他。
缺钱的程宫,就打算过来顺便赚个外快。
饱含摇滚梦想的修车工和早已被现实磨平了棱角的经纪人。
一个直率单纯,一个功利算计。
两个天然不对路的人在一起合作,肯定要出幺蛾子。
事实也是如此,电影中,经过一系列鸡飞狗跳的组乐队和宣传路演后,程宫和胡亮组建的缝纫机乐队在本事越来越有声望。
于是,负责拆除大项目的房地产公司找到了程宫,威逼利诱。
程宫选择收手,横贯了大半部电影的主线大吉他被拆除,胡亮梦碎,缝纫机乐队分崩离析。
如果是现实,此事差不多就停止在这里。
胡亮从此不再玩摇滚,老老实实当自己的修车工。
程宫内心怀着愧疚,回京城继续开展自己的经纪人事业,将来如果事业成功,可能还会找机会补偿,如果失败就,没有以后了。
而乐队的其他人也各司其职,在现实生活中扮演自己的角色,偶尔看到关于摇滚的信息,露出一丝怀念的神情。
但是,《缝纫机乐队》是一部电影,而且是一部摇滚励志题材的喜剧电影。
在这里,梦想为王!
于是,电影里的程宫重返摇滚小城,和胡亮重归于好,再次组建缝纫机乐队,在已经被拆除的大吉他的旧址工地上,开了一场震撼的摇滚演唱会。
从一片空地,缝纫机乐队孤零零的歌唱,到人群涌入,最后程宫上台,万人大合唱《不再犹豫》,完成了自我救赎。
可以说,最后的这段演唱会剧情,是《缝纫机乐队》这部电影的大高潮,也是最大泪点,升华了整部电影的层次。
当初周言抢着亲自执导这部电影,很大程度就是被最后这段剧情打动。
《缝纫机乐队》开机之后,他一边拍着戏,一边默默准备这个情节,决心要把这段拍成华国音乐题材的经典镜头。
左乐这次来探班,也是有意掐着周言要拍这场戏的点来的,打算关键时刻,周言要是一个人撑不住,自己在也能帮帮忙。
周言大致明白左乐的想法,但丝毫没有生气的意思。
实话实说,拍这一段戏他自己心里也有点没底。
之前《缝纫机乐队》的剧本中,这场戏定的最后一场是3000~5000人。
后来周言为了更出效果,主动加码,把人数提升到8000人以上,四舍五入就是万人大合唱。
人数多了,也意味着麻烦多了,上万人聚集在一起,连山覆海,普通人光是看看都能人头皮发麻,更别说指挥他们拍戏了。
别看周言也是娱乐圈大导演,但之前还真没搞过这么大的场面,多多少少心机还是有点小怵的。
现在,有左乐在这兜底,一定程度上,给周言壮了不少胆子。
开玩笑,两位圈内顶级导演联手,再麻烦的戏也能顺利啃下来………
…………
泉城,长庆影视基地
基地北边大约几千米外的一个空地,屹立着一个拆毁了巨大建筑物,依稀能看出是一个大吉他。
这座大吉他是《缝纫机乐队》剧组所造,高达22米,重238吨,花费了足足两个多月的时间。
这两个月时间,剧组还专门派了一个摄影师用延迟拍摄记录了这座大吉他从无到有的建造过程。
回头这段过程,也会被剪辑放到电影正篇里。
大吉他建造期间,《缝纫机乐队》开机,等到建造完成,剧组马上开始优先拍摄有完整大吉他的戏份。
在这些戏份全部拍完后,再立刻让建筑队把大吉他拆毁,留作剧组拍摄最后的大高潮片段。
连建带拆,工期又紧,为了这座大吉他,剧组花费了将近上千万的成本。
不过为了更好的达到电影效果,这个钱花得还是值的,毕竟有些东西是特效做不出来的,该砸钱时,就不能扣扣索索。
最后这场大高潮,戏份极重,肯定得郑重对待,一两遍过的可能性很低,搞不好就得打持久战。
而偏偏这场戏又涉及这么大的场面,将近上万人的群演,给予剧组的压力很大。
在正式开拍之前,周言已经好几天都没睡好觉了,一天拿出十几个小时和属下商量拍摄计划,一遍一遍的现场勘察,尽可能的寻找最佳拍摄点。
等左乐来到剧组后,没清闲两天也被拉进去开会,正儿八经的承担了自己监制的责任。
经过多番商讨,众人基本上确定了拍摄计划。
先拍站位,让群演能找到位置,在这期间,尽可能的拍摄一些全景,并且也在这个时候,向群演明确一些规矩,并且根据一些现实情况做调整。
说白了,借这段时间,剧组先对这群群演进行一定的整训。
这是很必要的,将近上万人的群演可不是闹着玩的,必须要事先确定好职责,引导大家明白定位,各司其职。
否则贸贸然开拍,拍不好是小事,出乱子才是大问题。
这个阶段无疑是很耗时间的,而且一直无法正式开始拍摄。
不过这些都是值得的,只要让群演明白了拍摄流程,清楚自己定位,彩排顺利,剩下的正式拍摄必然进度飞快。
所以,这段戏很大一段时间,都耗在整训群演上面,一直到一周后,群演基本能够符合拍摄要求。
《缝纫机乐队》才正式开始进入拍摄阶段。
拍摄当天,周言居中指挥,左乐亲自上阵,指挥群演和客串嘉宾走位。
两大顶尖导演联手,《缝纫机乐队》剧组各部门严阵以待,争取完美的拿下这段大高潮。
…………
“齐彬,一会你们在台上正常唱歌,不管镜头对不对你们,全面进入表演状态。”
“要特别注意,刚开始空场时和后来开始进人时,情绪转变要饱满自然一些。”
“只要周导不喊卡,哪怕出现失误的地方,中途也不要停,尽你们可能的唱,就仿佛你们真的在开演唱会。”
“没错,左导说的没错,重要的是情绪一定不要打断,反正咱们也不是奔着一条过,后续可以剪辑。”
“当然,歌要是能一遍顺下来就更好了。”
“……”
面对几个主演,左乐和周言你一句我一句的作出拍摄指示。
然后周言去交代嘉宾,左乐留下继续给主演们加油打气。
没办法,哪怕是这几位专业演员,也没经历过当着将近上万人唱歌的事,心里也都多多少少背负了一些压力。
众人中,唯一淡定点的就是于老师了,这位舞台经验丰富,上万人的场子也经历过不少。
更不用说,于老师根本不用亲自上台,心态稳得很。
半个小时后,群演就位,不管主演们怎么想,拍摄终究开始了。
栅栏围着的工地中,乐队在破旧的大吉他下摆开架势,周言一声令下。
“预备,Action!”
镜头中,饰演胡亮的齐彬失落的看着空无一人的工地,但转瞬眼神又坚定起来。
手指轻弹怀里的吉他,随着旋律响起,齐彬靠着话筒,轻声歌唱这部电影的主题曲之一《塑料袋》。
“已经记不清楚,我从哪里来
忘记了为什么,而存在
现在我还不想化作尘埃
因为我的故乡叫做未来
………”
在齐彬歌唱的时候,镜头多角度观察其他静止不动的乐队成员,以及从全景和乐队背后,诠释乐队是对着空场歌唱。
并且根据剧本设定,在后期这其中还要加一些乐队快乐时光的闪回片段。
总之一句话,把气氛使劲压抑下去,慢慢把观众带入情景当中。
在齐彬独唱一段后,乐队其他人纷纷跟上节奏,先是轻轻附和,随着齐彬的歌声升调,也开始激烈起来。
“没有什么事会为我更改
也要摆好飞翔的姿态
你们不要妄想将我掩埋
总会有阵狂风带我离开
………”
“开始撞门!”
负责现场调度的左乐拿起对讲机通知了在工地外的执行导演。
工地大门内侧,在摄像头的注视中,立刻开始颤动。
一下。
两下。
三下。
大门打开,一群挥舞着彩旗和飘带的人群冲进工地,镜头上移,工地外的一大片人群。
随着人群冲入,大吉他下正在唱歌的众位主演情绪也发生了转变,从之前的失望带着落寞,转变为惊喜和感动。
他们口中的《塑料袋》的声调也变得激昂饱满了起来。
所有人笑中带泪的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为这些来支持自己的观众奉献最好的表演。
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心心念,并为之努力付出许久的这场演出得以圆满的激动和释然。
欲扬先抑!
虽然是剧情创作的老套路,但依旧百试百灵,百试百爽………
最后,当8000多名群演在剧组工作人员脱的带领下齐声高呼“缝纫机”的时候,哪怕是左乐,也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人的情绪是会传染的,当所有人都保持在同一氛围中,你是很难单独保持冷静的。
左乐这些幕后人员还好,到底知道是拍戏,但台上的主演早就绷不住了,沉浸在现场氛围当中,红着脸扯着嗓子和台下的观众互动。
一看这架势,左乐就知道今天拍不下去了。
等这些人兴奋过去,冷静下来,精神早就进入疲惫期,到时顶多走走位,在想按流程拍一遍,恐怕根本找不好状态。
好在这一趟拍下来,素材质量还是很不错的,至少周言非常满意。
特别是演员和台下观众互动的气氛,非常难得,是演都演不出来的东西。
这点还要归功于左乐。
之前群演到位之后,周言曾想让乐队表演和群演彩排几遍,被左乐拦下了。
这次找的这8000群演,有一小部分,是长庆基地的专业群演,负责一些具体表演。
还有大概一半左右,是大学生和普通市民,这些群演大部分就是凑热闹的,主要负责充人数。
至于剩下的人,则是周言通过人脉找来的摇滚乐迷,这群人的作用是搞气氛组,带动演唱会的热烈氛围。
也正是因为,左乐才拦下了周言彩排,只让他安排群演和乐队走位顺流程,一直没有让乐队实际开唱。
为的就是怕观众在彩排期间就把热情耗光,到真正开始拍摄时,达不到那种让人惊艳的现场氛围。
周言采纳了左乐的建议,如今正式拍摄,观众现场初次听到乐队唱歌给予的反馈情感,震撼到了他。
这种真实的情感才是最难得的,也是最打动人的。
至于那些拍摄时的生疏和瑕疵,后期可以进行补拍,只要能拿到这些观众真实情感流露,其他都是小问题。
第二天,剧组又重拍几遍了《塑料袋》这段,结合第一天的素材,已经差不多完成了需求。
不过为了保险,第三天周言还是补拍了一些镜头。
期间他明显发现,多次拍摄之后,群演们的热情大幅下降,很多人都是抱着敷衍的态度,回来没有了第一天拍摄的兴奋和认真。
这个发现,让周言对左乐产生了佩服,不愧能干出这么大的事业。
左大魔王,名副其实!
————
ps:年假结束,我也要开始努力了,跪求下个月保底月票啊▄█?█●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