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角蛙下方的那些虫子是食物,看起来它是个有充足食物的不愁吃不愁喝的家伙。箱庭的下方分别是烤灯和加湿器,以维持角蛙生存所需要的温度和湿度。这就是角蛙的世界。我想它是无比快乐和自在的,它满足于这一切就像很多人满足于自己目前幸福的生活。
作者对于这幅箱庭作品的分析:
青蛙是母亲、多产的象征,是春雨和再生的先行官,因此象征着繁育和再生。保保的这幅箱庭作品以角蛙为主题,具有巨大的转化意义。
保保在这幅作品中直接或间接表现了水的主题,而水通常象征着新生、活力、精力旺盛。因此可以看出,保保在经历了现实的就业挫折和内心的挣扎焦虑后,内心的能量渐渐获得重生,渐渐能够平静理智地看待现实中的不顺,并有勇气面对它们。
而箱庭中所表现的角蛙所拥有的充足的食物,可能说明保保对自身努力结果充满了期待,对现实中的种种矛盾是做了充足的对抗准备的。
在这幅作品中,还出现了角蛙这一明确的替代的自我像,并承认箱庭左上角的房子是自己的家,说明保保开始愿意了解和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
烤灯等的出现也是保保自身心理力量逐渐强大的表现。并且,烤灯与加湿器等位于箱庭下方位置和角蛙位于箱庭右上方的位置也可以说明保保在现实生活中渐渐充满力量,并渴望精神世界的超脱,这与保保目前想要摆脱就业困境的想法不谋而合。
但这只角蛙是被豢养在笼子里并且以水围困,说明保保还是没有达到完全的自我释放,内心场仍然不足够强大,以解决目前所有的问题。
总的来说这幅箱庭作品的转化意义远远大于创伤,已经可以看出保保积极的内心愿望与努力。
治愈时期。
以下这幅图是保保在治疗过程中的最后一幅作品。
主题:苦与乐
完成后,保保没有对它做任何解释,只是微笑着看我。
疑惑哥:这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不说说?
作者:意思自在其中,以你的高见你认为会是什么呢?
疑惑哥:主题是“苦与乐”,我感觉他通过自己的经历,可能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生来就是要受苦的!
作者:哎呀,非也非也,我要否定你这个想法。我说人生来不是“受苦”,而是“享苦”的,你信不?
疑惑哥:享苦?怎么解释?只听说过“享乐”。
作者:你看保保最后摆的是什么?
疑惑哥:一幅八卦图。
作者:八卦八卦,一黑一白,黑白相间,相互依托。你可以把它们看成生与死、成与败、悲与喜等等。正所谓没有黑就没有白,没有白也没有黑。这个道理用在苦与乐上就是,不受苦,你哪会把乐当回事;不受苦,你人生也许就会因为它的缺失变得空白;不受苦,你怎么才能得到只有苦难过后方能收获的东西呢?
疑惑哥:嗯。
作者:你泡过脚吗?
疑惑哥:怎么说到这儿了?当然泡过。
作者:水热的时候你什么感觉?
疑惑哥:烫得疼。
作者:没错,泡脚时因为水烫,会疼得你双拳紧握,面红耳赤,咬牙切齿,悲痛欲绝。可是泡完了以后你有什么感觉?
疑惑哥:爽,舒服,解乏。
作者:没错吧,比没泡之前还要舒服。“享苦”也是这个道理,经历痛苦的时候你恨,你怨,你愤,你悲,你寻死觅活歇斯底里,但你却忽略了,此时的你正是在泡人生的脚。
经历这些苦过后,不管你回过头去还是继续向前看,生活对你而言都不再像从前那么寡淡了,你会学到很多,明白很多。对于你自己而言,经过这种历练后,也许才能真正顿悟生命的意义何在。
疑惑哥:那种经历十分不幸的人该如何看待“享苦”呢?
作者:很简单,经历十分不幸的就好比是在泡脚水中添加了很多浴盐,泡的时候会格外给力,那泡过之后当然也收获更多!
疑惑哥:那你说水太热都烫脱皮了怎么办?
作者:别跟我这儿打岔哈,自残问题不在我们这个话题的讨论范围。
疑惑哥:哈哈哈!
作者:达摩祖师六世传人六祖慧能这样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先说什么是菩提,菩提就是觉醒、开悟的状态,与它对立的境界就是烦恼,是种迷惑、愚昧的状态。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菩提就在世间一切事物之中,离开世间事物而去寻找独立的菩提,无异于寻找兔子头上的角,它哪长角啊,因此是纯粹白费工夫的。
正所谓没有烦恼就没有菩提。简单一句话就道明了苦与乐的辩证关系,“向死而生”也是这个道理。
一念迷时,菩提即烦恼;一念悟时,烦恼即菩提。有一句话怎么说的,“人生苦短”,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人生是又痛苦又短暂的,只要你愿意,你还可以把它理解成人生的痛苦是短暂的!
疑惑哥:你都从哪儿学的这些啊?
作者:以上出自我本人的“泡脚哲学”和慧能大师的《坛经》。
疑惑哥:你已了然得道。
作者:阿弥陀佛,本人现已两脚离地。
呵呵,不开玩笑,我想保保最后定是悟出了这个道理才能做到对自己的治愈并坦然面对今后所有的挫折。所以最后我想说,人生的路啊,莫惶恐,尽管前行!
第六篇 迈不出去的腿
迈不出去的腿——广场恐惧
“一般来说,有些心理治疗师看到患者哭泣会感到害怕,因为这意味着场面的失控。其实,如果有人在你面前哭,就应该让他哭下去,不要去阻止,也不要干扰,通常他们哭过之后都会感到轻松许多,因为一场成功的大哭能带走流泪者体内40%的痛苦。”
一天,我受一位女性朋友的托请,去登门探访她朋友的母亲,搞清楚这位大娘奇怪的行径。九曲回肠后可算是按照地址找到了楼下,按下门铃直接上楼,发现这位朋友的朋友,也是将要拜访之人的女儿此时早已等候在门口多时了。
顺着一道狭小的门廊,我走进了这户人家的卧室之中,一位老妇此时正端坐于床上。
作者:大娘,你好吗?
大娘:你能来我太高兴了。你可知道,你是一个多月来我见到的第一个活人,除了我姑娘外。
作者:……
大娘:她们没跟你说?
作者:没有呢。
大娘:唉……
作者:怎么了大娘?你这些日子都没出门吗?
大娘:不是这些日子,是老早以前。你猜我到底多久没出过门了?(说完她用手比划出个“2”)
我直接告诉你吧,20年!
作者:20年?怎么可能?!
大娘沉默不语。
作者:大娘你真的是20年都没踏出这房子半步啊?
大娘:不仅仅是这个房子,其实我将近15年都没自己去开过门,快10年没到过这屋里的厨房和阳台,我能活动的地方也就是这间卧室外加厅里的一小部分。
作者:那您哪儿也不去,您的生活怎么办啊?吃的问题怎么解决?
大娘:我姑娘给送,她每个星期都来,带吃的,带日用品。
作者:你平时都干些什么呢?
大娘:就是看个电视,听个收音机。
作者:大娘我服你!人家都说用出世的心态入世,你是用入世的心态出世了,现在整个一与世隔绝啊。
大娘:不用你说,这些我自己心里都清楚,但时间久了也习惯了。
作者:你为什么不出门呢?
大娘:我觉得我是被人下了降头。
作者:说得挺瘆人。咱们这儿叫扎小人吧?
大娘:一样。我一出门,心就突突跳得厉害,胸口像被大石压住似的喘不上气来,全身也像针扎一样,挠心抓肝刺痛得不行,大股虚汗顺着后脊梁就淌了下来。真的,我觉得快要不行了。
作者:这么严重?你现在到家里的厨房和阳台也是这感觉了?
大娘:跟在外面是一样的。
作者:大娘,你真觉得你是被下了降头才这样?你没觉得是种病?
大娘:你别跟我提这个,我烦。
作者:大娘,你没想过去治治吗?
大娘:我不治!我治这个干什么?!我没病,我只要这样待着就好好的,那就这么待着吧。这辈子算这么过去了,半拉身子都已经在土中的人,不想那么多了,用不上……
至此,我想可以对朋友作一交待了:大娘古怪的行为是因为她患上了一种恐惧障碍——广场恐惧症。
何为广场恐惧症?不是只害怕广场或者害怕到空旷的地方去那么简单。
广场恐惧症患者会害怕离开自己的家以及周围的环境,一旦离开,就可能导致惊恐的发作,也就是大娘所说的中“降头”:心悸,心跳过速,胸闷,窒息感眩晕感,皮肤麻木或针刺感,盗汗,发抖震颤,害怕死去或者疯掉。于是他们便会避免一个人待在空旷的空间或公开场合。一旦到了这种场合不能立即离开或顺利找到出口,惊恐发作被困死在那里,就好比你只身掉进了一个大鱼缸却得不到任何援助。这就是广场恐惧症。
能够让患者惊恐发作的场合还包括:汽车中、火车中、地铁、宽阔的街道、隧道、餐馆、商场、电影院等等。一些情景其实也囊入其中,比如说有的人害怕自己一个人在家,害怕排队等候,害怕拥挤的人群,害怕远足,害怕驾车等等。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