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年轻的弘历非常害怕,想为此妃辩白,但又不敢这样做,犹豫再三,束手无策。后来他跑到书房,以小指染上朱色,返回妃子的住所,见到她已经上吊,但还没有气绝,便在妃子颈上点了朱色,说:“我害了你!如果魂魄有灵,20年后再相见吧。”
当和珅引起乾隆皇帝注意的时候,乾隆皇帝发觉和珅似曾相识,一再思之,想起来和珅的容貌跟那个死去的妃子相似,密召和珅觐见,令其靠近御座,俯视其颈,竟然发现当年的指痕似乎犹在,于是乾隆皇帝便默认和珅是父皇爱妃的后身了,对他倍加爱惜。
这个故事没有多少可信度。相信并且采纳这个观点的一般是西方人的著作,诸如佩雷菲特所著的《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之类。不过,这个故事中透露出乾隆与和珅的那种若有若无的同性恋情感,倒似乎不是不可能的。
清代官场多有好“男风”的陋习,乾隆未能免俗也应该是正常的现象。乾隆喜好俊秀之人应该是可能出现的现象。而和珅本人,也正如我们前面所叙述的那样,正是一个相貌英俊潇洒的美男子,而且和珅本人聪明伶俐,受到乾隆皇帝的异常宠爱,也是可以理解的。御史钱沣(字东注,号南园,官至御史)就曾经指责和珅办公地点过于接近乾隆皇帝的住所。
不管上述四种说法哪一种是正确的,不管这第四种说法是否有道理,但是和珅由此迅速发迹了是真的,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和珅本人从此以后就迅速地登上了权力的顶峰。
不管怎么说,从此以后,和珅终于可以大展才华、充分发挥他的才能了;从此以后,和珅终于可以让发现他是个杰出人才的“伯乐”英廉等人放心了;从此以后,和珅终于可以让他的妻子冯氏安心地在家生活了;从此以后,和珅也终于可以使在上学期间看不起他的人刮目相看了。
和珅在此后的几年里迅速升迁,官位不断变化。
差一品就得给人干活
要想了解和珅在此后的几年里迅速升迁的情况,我们还要首先简单了解一下清朝的官职制度。
大清朝在入关之前,官职世代承袭,由小到大分备御(原为牛录额真,天聪八年改为牛录章京)、游击(天聪八年改为甲喇章京)、副将(天聪八年改为梅勒章京)、总兵(天聪八年改为昂邦章京)5级。后面4种世职又各分3级。
入关后,清代官职有九品,每品有正有从,共18等,称为“九品十八阶”。九品以上是官,九品以下是吏。从一品到九品都有什么官儿呢?
正一品:太师、太保、太傅、光禄大夫、殿阁大学士、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从一品:少师、少傅、少保、协办大学士、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尚书、总督(加尚书衔)、左右都御史、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左右侍郎、各省总督、左右翼前锋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散秩大臣、副将。
正三品:都察院左右副都御史、宗人府丞、通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城守卫、参将、指挥史。
从三品:光禄寺卿、太仆寺卿、都转盐运使司盐运使、包衣护军参领、王府一等护卫、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司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通政司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鸿胪寺卿、都察院六课掌院给事中、顺天府府丞、奉天府府丞、各省守巡道员、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统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侍卫领班、防守使、佐领、都司、宣慰使司同知、管带官。
从四品: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内阁侍读学士、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同知、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宣抚使司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钦天监监正、六科给事中、各部郎中、宗人府理事官、太医院院使、同知、土同知、直隶知州、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分管佐领、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史、各部员外郎、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务章京、三等护卫、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左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太医院院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世、道录司左右正一、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蓝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布政司经历、理问、运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内务府六品蓝翎长、六品典仪、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簿、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把总、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翰林院检讨、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簿、光禄寺署丞、典簿、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祠祭署奉把、和声署署丞、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七品典仪、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簿、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司左右至灵、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四氏学学录、州学正、教谕、外委千总。
从八品:翰林院典簿、国子监典簿、鸿胪寺主簿、祠祭署祀丞、神乐署署远、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救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
正九品: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簿、各营蓝翎长、外委把总。
从九品: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馆序班、国子监典簿、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额外外委。
未入流: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道县仓大使、百长、土舍、土目。
清朝官员的品级十分复杂,以上仅是品级举例,晚清的官员品级没包括在内。还需要提醒读者朋友们注意的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官吏”,其实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汇。官,指的政府任命的、由政府按时发放工资和津贴的、七品(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各区县四大班子的一把手)以上的官员的简称;吏,指的是由各级官员自行聘任的、由所聘任官员个人从自己掌握的小金库中不定期发放工资和津贴的、八品(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各区县四大班子的二把手及其以下人员)以下的具体办事人员的简称。
说到这里,您就会知道,现如今各所谓的“官二代”,其实很有可能只是个“吏二代”而已。称他们为“官二代”,其实是高抬了他们!
从特务组织到“国务院”
和珅在此后的几年里迅速升迁,官位不断变化。
乾隆四十年(1775年)十一月,25岁,和珅的官职是御前侍卫(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国家安全部的官员、国家领导人的贴身保镖),正蓝旗满洲副都统(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北京军区副司令)。这是两个正二品的官职。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正月,26岁,授户部侍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财政部副部长)。户部是政府的行政中枢,掌管全国“地政”、“版籍”,赋税课征,俸饷发放,仓库收支等事。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