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九章 废州设府

小说:老子就是要当皇帝作者:雨天下雨字数:5488更新时间 : 2023-03-06 22:44:10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结束在徐州的视察后,罗志学的御用专列继续往北前进,离开江北并进入到山东兖州府辖区。歂

    大楚帝国时期的兖州府,和明王朝时期的兖州府有比较大的区别。

    明王朝时期的兖州府很大的,辖有济宁、东平、曹、沂四州二十三县,大楚帝国先是延续了明旧制,但是后来大楚帝国对府隶州进行改革,把各地的府隶州陆续升级为省隶州,并调整州府之间的辖区。

    后来,其中一些面积较大,或者是人口众多,经济总量比较大的省隶州,又有一部分被升格为府。

    如王图任职的河源地区,就历尽了这个过程,最开始延续明制辖有一州十县,后来连平州和龙村县合并为府隶州河源州,后来河源州改为省隶州,脱离惠州府所属。

    再到后来,河源州升为河源府,在这个过程里,王图也是搭乘了顺风车,从一个正五品的府隶州知州,迅速升为从四品省隶州知州,再迅速升为正四品的知府。

    兖州府内也经历过类似的辖区调整,下属四州被陆续升为省隶州,只剩下了十个县。

    紧接着四个省隶州陆续又和其他州府下属的县进行合并,最终升格为府。歂

    同时期里,山东的其他五府机构也进行过一番调账,经过一番调整后,山东也从之前的六府扩充到了大小十二个府。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省份,并不是个例。

    尽管方式可能不太一样,但是目的却是相同的,那就是要把一个省所辖的府,从以往的个位数扩充到十多个府不等。

    并取消不上不下的府隶州、省隶州。

    因为根据吏务部方面的多年的研究表明,府一级的区域太大的话,知府难以有效管辖所有区域,容易出现顾头不顾尾的情况,导致地方发展严重的不均衡。

    比如说很多知府为了发展地方获得政绩,往往会倾向于在自己辖区内更加容易发展经济的区域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发展,但是在其他地方,尤其是比较偏僻一些的山区地方就会进行忽视。

    同时也认为一个省巡抚衙门,只是管理个位数府的话,显得有余力而多余……歂

    因此经过吏务部方面的多年研究后,在承顺十五年前后就推动了府隶州改为省隶州的行政改革计划,承顺二十年开始则是陆续把省隶州和各府再进行调整,最终建立更多的府级行政机构,并在这个过程里全面裁撤省隶州和府隶州。

    这一整个过程,也被称之为‘废州设府’,前后延续了十多年最终才完成。

    如今也就导致了目前大楚帝国下属各省的行政格局,和明王朝时期有极大的不同,基本上每个省都会辖有十多个府,面积大,人口多的省份就府多一些,地方小,人口少的省,其府数量就少一些。

    由此,大楚帝国的地方行政结构,就从以往的省-府/省隶州-县/府隶州(府隶州下属还有若干县)-镇-村这种比较复杂的地方行政机构。

    变成了省-府-县-镇-村,一共有五级行政机构,一级扣一级,简单明了。

    不像是以前那样,说个知州的话,你都不知道人家是从四品省隶州的知州,还是正五品的府隶州的知州。

    同时为了解决地方上正五品官员因为府隶州、省隶州大量消失而出现的升迁渠道被打断的问题,同时也因为大楚帝国的地方机构其事务对比前朝要更多,更详细,大楚帝国还在府一级衙门里增设若干名正五品推官呢。歂

    至于省隶州的从四品知州,这个品级同时也是各府同知的品级,还是省巡抚衙门各厅副厅长的品级,所以倒不会有晋升渠道被打断的问题。

    到了现在,大楚帝国在地上的官员,覆盖了从二品以下所有品级,从上到下,有从二品巡抚、正三品布政使、按察使、从三品参政。

    正四品各厅厅长、府知府。

    从四品的各厅副厅长、各府同知、通判

    正五品有省厅下属各处处长、各府推官。

    从五品有各处副处长,各府处长,各县知县。

    没错,如今在大楚帝国里,知县的品级乃是从五品,比开国时期的正六品进一步提升。歂

    大楚帝国一向来都非常注重基层官员的权威,开国之处就把知县的品级定位正六品,比传统的正七品直接提高了两级。

    而在后续的持续的改革中,大楚帝国吏务部方面认为,对于大部分县而已,正六品的知县,其品级还是低了,因为这个品级比各府各处的从五品处长品级还要低……这显然是不妥当的。

    】

    为此在承顺十几年的时候,就陆续给部分大县,上等县的知县提升品级,后来范围扩大到中等县,再到下等县。

    承顺二十八年,基本上已经完成了各地知县品级的全面调整,如今大楚帝国里的所有的知县,除了少数加衔各府推官,挂职正五品外,其他的知县均为从五品。

    从五品之下是正六品,这个品级是府各处副处长,各县县丞、主簿的品级。

    从六品,则是各县多名典吏的品级。

    正七品,乃是各镇知镇的品级,各县各处处长的品级。歂

    从七品,县各处副处长,协镇,会镇的品级。

    再往下,那就是正八品这种属于最基层的级别了,县处下属各科科长们,镇各科科长们就是这个级别

    从八品,这是县各科副科长,镇各科副科长的品级。

    再往下的正九品和从九品,不设领导职务,都是属于普通科员们的品级。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普通科员们,不管是基层还是京畿,都会出现高品级的科员,通常来说,非主官职务的科员品级,最高可以达到正四品。

    这种高级别科员,一般出现在高品级主管官员们年纪大了、身体不好了,所以退居二线,这种人是非常特殊的,属于光拿工资不干事的群体……人家就是来养老的,等退休年纪一到就致仕的。

    还有一些在高品级的官员不愿意在地方任职,走了门路关系非要在省城或京城里任职,或者是犯下错误或其他什么愿意被摘掉了官帽子,但是也没到被直接免职的程度,对于这些人,往往是保留品级,然后贬为普通科员。歂

    有些人受不了会直接辞官回家,但是有些脸皮厚的,或者是奢望着重新起复的一部分人,就会以高品级的身份当一个小科员,这种人很特殊,总体来说数量很少,不算主流。

    主流还是那些熬资历慢慢把品级升上来的。

    因为按照大楚帝国的官员相关条例,普通科员无功无过的情况下,也能十年一升,假设一个年轻士子在二十岁的时候入仕为从九品,往后一辈子里不立功也不犯错,也没人赏识爬不上去。

    哪怕他会走上一条绝大部分官员的道路,老老实实熬到三十岁的时候升正九品,四十岁升从八品,五十岁升正八品,等到六十岁的时候就能从七品的品级致仕,并享受从七品的退休待遇。

    这种晋升,是只升品级不升职务,而且薪资其实也不会多到那里去,因为大楚帝国官员的薪资是分品级工资和职务工资两部分的,大头还是在职务工资那里!

    人家吏务部还有财务部都不傻,哪能让你混一辈子到从七品,然后还拿着从七品主官级别的工资以及退休工资啊。

    这种好事想都别想!歂

    大楚帝国的官员薪资高,指的是有管理岗位的主官,再次你也得有个副科长的头衔不是。

    不然的话普通科员熬年纪都能熬出来高薪资,财政还不得要破产啊!

    要知道,大楚帝国的官员数量可是非常庞大的,其中又以普通科员的数量占据了绝大部分。

    不管什么事情,这基数一上来,那么最终都会演变为庞大的数字。

    因此大楚帝国财政的人员,是一直严格控制官员们的薪水水平的,避免过高的薪资水平导致地方乃至京畿财政崩溃。

    因为有高品级科员的存在,为了避免科员的品级比副科长还高的情况,因此也会把高品级科员调往主官级别更高的科室里任职。

    不会出现一个普通科员都能仗着自己的品级更高,把上司一顿臭骂的情况。歂

    大楚帝国的官员体系从伏牛山吏务处时代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年之久,各项规章制度已经相当完善了。

    如此也就形成了当代大楚帝国的政治构架以及官员体系。

    谈不上多好,只能说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生产力的进步。在持续的改进,并勉强适应了工业化后的大楚帝国。

    兖州府的一系列辖区以及行政机构的变化,就是大楚帝国的地方行政构架改革,官员体系变化的一个缩影。

    在大楚帝国里,几乎所有的地方行政机构的变化,在兖州府里都能看见。

    ——

    罗志学的与御用专列进入兖州府后,一路经过峄县、藤县、邱县三县,最后抵达兖州府府治滋阳。歂

    之前经过三县的时候,罗志学虽然没有下车视察,不过火车在泽县韩庄火车站以及藤县火车站加煤加水,所以罗志学还是趁着这段时间,用了几分钟接见了这两个县的知县。

    这也是罗志学在途径一些小地方,尤其是那些县城的时候的通常做法。

    在火车加煤加水的时候,人不下车,就在车上花费简单的几分钟接见当地的主官。

    不见的话其实也可以,但是没必要,反正火车都是需要停下来加煤加水的,花几分钟见一面也没有太大的问题。

    这年头的火车技术水平还是不咋地,哪怕御用专类采用的已经是最新式的广三系列火车头了,但是整体的续航能力依旧不咋地。

    正常运营的广三火车头拉动的客运列车,在平原地形上基本一百多公里就要加一次的煤炭和澹水,如果是在需要爬坡的地形上,这个续航距离还要再缩短几十公里。

    而重载的货运列车则是续航距离还要更短一些。歂

    这也是大楚帝国的铁路线,很多时候间隔几十公里就需要一个火车站的原因,甚至有时候在一些偏僻无人的区域里依旧会设立火车站……为的不是上下旅客,而是为了加煤加水。

    当然了,也可以一开始就搭载更多的煤炭和澹水,或者使用轻载以增加续航能力,不过这样商业运营的时候成本就会更高。

    御用专列就是属于多搭载了煤炭和澹水的列车,不过为了预防万一,避免各种意外,还是会间隔几十公里就停下来加一次的煤炭和澹水。

    所以也可以看见大楚帝国的御用专列以及其他随行的列车,基本跑上几十公里后就会停下来加煤加水。

    不过很快就会重新启程继续前进。

    毕竟火车站里加煤加水都是有着机械设备的,加煤加水都很方便,并且快速。

    而经过邱县的时候,御用专列并没有停下而是直接越过,随后抵达了兖州府停下。歂

    不过罗志学还是没有在兖州府里进行公开视察的打算,他依旧是在御用车厢了接见了兖州府知府以及邱县知县等当地官员,大约中午时分离开了兖州府,继续往北前往泰安府。

    又是按照惯例在火车上接见了泰安府的当地官员后,御用专列直奔济南府而去。

    济南府,才是罗志学第三站的视察城市。

    第一站是凤阳、第二站是徐州、第三站则是济南,这后头还会天津、幽州、山海关、锦州、辽东等城市。

    罗志学不是说什么沿途城市都会下车视察的,一般只有省城或重要城市,具有特殊意义的城市太会下车停留并视察一天或数天。

    沿途的小城市之类的,基本都是在列车停靠加煤加水的时候简单接见当地官员,听取汇报就完事了。

    毕竟乘坐火车虽然速度快,但其实也就那样……这年头的火车平均运营时速也就四五十公里而已,可没办法和后世的火车相提并论。歂

    罗志学是不可能把大量时间都花费在路上的一些小城市上的。

    当天傍晚时分,奔波了近三百公里的御用专列抵达济南火车站。

    御用专列抵达的时候,山东布政使、按察使以及各参政等当地官员齐齐到火车站迎接。

    至于山东巡抚,这人比较鸡贼,早早就到了山东南边的泽县韩庄火车站等候了……御用专列刚进入山东,在韩庄火车站加煤加水的时候,他就已经觐见了罗志学,并随同御用专列一路北上了。

    不过这也算是常规操作,很多官员们都会选择这么做:提前在沿途的火车站等候并恭迎。

    这是为了遵循传统的出城迎接利益。

    只不过现在乘坐火车出行的时候,传统的出城迎接就有些不好搞了,毕竟火车站的间隔动不动就几十公里的。歂

    这意味着官员级别不够,辖区里的铁路线没有多个火车站的话,还真就搞不了这种前出几十公里玩迎接这种事。

    至于你自己跑到荒郊野外,离城几十公里,在没有火车站的地方去迎接……

    御用专列连停都不会停……你敢上前追,随行军列上的近卫军能当场给你打一轮排枪。

    抵达火车站后,罗志学选择了在当地的济南行宫下榻,该济南行宫本位前明时期的德王王府。

    昔年楚军北伐攻占济南时,德王府因为没遭到什么太大的破坏,因此罗志学北伐的时候,一度作为临时行宫所用,称之为济南行宫,当年罗志学就是在这里遥控指挥一系列山东、北直隶的战役。

    北伐战争结束后,后续也一直作为行宫由宗务府进行保护,修缮,并没有被废弃。

    这也是大楚帝国里,少数几座长期维持行宫名义而保存、修缮的皇室行宫。歂

    在这里下榻后,罗志学看见没什么变化的济南行宫,都是浮想起来了当年在这里指挥一系列北伐战役的场景。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明神女记大婚之日,我将未婚妻捉奸在床万人嫌大师兄他重生了虎贲郎本王是傻子,能有什么坏心思青竹俯仰人间二十春将军掳娇进京赶考还分配老公吗?无双毒士:女帝劝我善良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