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陈纳德认定这就是他要找的人。
美国人的眼光真是够毒,一眼就知道谁是“准天神”。
在中国空军飞行员里面,要论飞行技术,高志航是最出色的,能与之一较短长的,还有一个人。凑巧的是,两人又同为东北同乡,并且是中央航校的一对师徒。
他是五大队24队中队长刘粹刚,也就是陈纳德手下最用功的那个学生。
一个“九一八”,不知在华夏大地上制造了多少人间悲剧。刘粹刚本一介书生,也曾梦想过“工业救国”,此时却不得不投笔从戎,一路流亡到南京,并考入了黄埔军校。
黄埔教的是步兵,凑巧这时中央航校来黄埔招生。小伙子身为关东大汉,有副好身板,想想还是空军有劲,从此便另投门庭。
在这里,他遇到了高志航。
如果说高志航是最好的航校教官,那么,刘粹刚就是最棒的航校学生。
当时在中国空军内部,空中射击训练纪录保持者,唯高刘二人。
据说在一次打移动飞靶时,刘粹刚曾分三次射出50发子弹,全部命中目标,直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虽说高刘一个是教官,一个是学生,但共同的命运和相似的性格,却使他们难分彼此,师生经常在一起切磋技艺。编队后,高志航曾一度争取把刘粹刚调入自己的四大队,只是五大队对这位中队长兼王牌飞行员亦依赖甚深,才不得不作罢。
到“七七事变”乃至淞沪会战爆发,高刘都感到杀敌报国的机会来了,打回东北老家去也从此有了希望和可能,刘粹刚甚至激愤地说,要凭借自己的铁和血,去炸毁扶桑三岛。
但是刘粹刚也不是一个盲目的愣头青,他清楚地知道未来将是一条牺牲之路,而他当时已经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要牺牲,就必须有勇气割舍这一切。
他在给妻子的家书中言道,万一为国牺牲,那是自己尽了天职,因为生于现代的中国,是不容许偷生片刻的。
到那时,你要勇敢地开始新生活,我只希望你记住,“在人生旅途中也曾遇着过一个我这样的人”。
无情未必真豪杰。
“这样的人”注定将在人生旅途中创造辉煌一页。
在高志航暂时离开后,正是他挑起大梁,带领战斗机飞行员展开空中夜战,把陈纳德课堂所授非常完美地付诸实践。
在初次参战的前两个晚上,光他一个人,就击落了三架日本轰炸机。以后一发不可收拾,在前前后后的历次空战中,先后击落日机11架,牢牢奠定了“四大天王”次席的位置。
陈纳德将刘粹刚视为自己的得意门生,认为美国现役飞行员中能与之相提并论的都很少。
此时被一连串胜利所鼓舞的陈纳德信心十足,他需要刘粹刚带着战斗机飞行员们实现他的下一个目标。
第6章 性格即命运(1)
首轮轰炸的失败一直让陈纳德耿耿于怀。
那些意大利人教出来的轰炸机飞行员基础实在太差,短时间内看来是补不回来了,但是空军要投入进攻,除了轰炸,也没有别的途径。
最有灵性的无疑是集中起来上课的这批战斗机飞行员了,要不,让他们上?
这并非陈纳德异想天开,因为鹰式战斗机确实是可以当轰炸机用的。
日本轰炸机是以轰炸为主,战斗为次,鹰式战斗机,则是以战斗为主,轰炸为次。
陈纳德要把鹰式战斗机的次序换过来,改成轰炸为主,战斗为次。
在黄浦江上停泊的日本军舰越来越多,舰炮形成了一道道火力屏障,白天根本就闯不进去,只能晚上,另外,由于战斗机仅能携带小个炸弹,所以又必须进行俯冲轰炸,否则就没有效果。
可是夜间的俯冲轰炸,别说战斗机,连轰炸机都鲜有此例,因为十分危险。
陈纳德不是一般的人:我创造了,然后就有了!
他晚上在南京机场的地面上画了一个军舰的轮廓,告诉战斗机飞行员,这就是假想的日本驱逐舰。
在南京机场上空,飞行员们连做三次演习,将陈纳德所授要诀全都记在了心里。
刘粹刚带着战斗机编队,以夜色为掩护,开始向江面上的日本舰队冲击。
在发现中国战机展开进攻后,日本舰队一片忙乱,又是探照灯,又是高射炮,但是几乎没有一发炮弹能击中战斗机。
原因是在演习时,陈纳德便给战斗机设定了一个高度:3500英尺。
这样的高度,轻型高射炮够不着,重型高射炮又嫌太近,相当于一个射击死角。
当然战斗机还要下降高度,不然就无法进行俯冲轰炸了,而在下降和俯冲过程中,如果让对方听到飞机发动机的声音,则难免会挨上一炮。
陈纳德的要诀是,沉住气,当日舰出现在机翼的后缘时,关闭油门,垂直俯冲!
此时心里数数,一、二、三……数到十五,马上垂直改水平,俯冲投弹。
投弹结束,开足马力,紧贴地面逃离。
这套程序讲究的就是一个快字,快速俯冲,快速投弹,快速启动,要是慢上一点或者技术动作出现不协调,飞机员和飞机就麻烦了。
所以普通的轰炸机飞行员们玩不了,必须依赖刘粹刚这些高手。
刘粹刚几乎每天晚上率队到江上“赴宴”,类似程序自然也要重复重复再重复,但日舰对陈纳德的这一战术从来都没有真正弄懂过,也做不出任何有效的防备措施。
在日舰中,中国战斗机攻击最集中的是第3舰队旗舰“出云号”。有一次共投进去三枚500磅炸弹,“出云号”当即着火并引起剧烈爆炸。
然而让陈纳德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三天之后,“出云号”竟然又完好无损地回到了原来的停泊点,甚至连个疤痕都找不着。
难道这是金刚船?
陈纳德回去翻了翻资料,原来“出云号”是日俄战争时日本从俄国人那里得来的,不是一艘,是两艘,而且一模一样,乃姊妹船也。
他于是断定,肯定必有一艘被击沉了,如今现身的不过是替身而已。
后来抗战结束,陈纳德专门查阅了日方资料,果然发现姊妹船很早就由两艘变成了一艘,以此证实了自己的结论。
由于得到空军支援,张治中在第二次总攻中没有受到日军舰炮的太大压力,而他所实施的“铁拳计划”也着实把长谷川清给打疼了。
为此,第3舰队指挥部向海军军令部连发两份急电,要求速派援军。
8月18日,英国提出调停建议,中国统帅部第三次向张治中下达了暂停进攻令。此时,日本统帅部却已通过继续增兵计划,所以很快就拒绝了调停。
8月19日,张治中发起第三次总攻,逐渐把淞沪之战推向了高潮。
这次张治中决定从杨树浦租界开始攻起,毕其功于一役。
杨树浦在虹口和黄浦江之间,如果能从杨树浦一直杀到黄浦江边的汇山码头,依着这一线路,便可与闸北一起将虹口做成夹心饼干。
然而此次总攻称得上是三次总攻中最难的。
日本海军军令部把用于北方作战的海军调回南方,原拟登陆青岛的两个陆战大队登陆上海,上海陆战队总数增加到八个,长谷川清将其大量部署于杨树浦日租界,并以大据点为中心,设置了重重障碍。
前面骨头还没啃完,后面又要吃肉,难度系数无疑在翻倍。尤其那些大据点,在“一·二八”会战结束后,就被用钢筋水泥层层加固,下面连地道都有,实在不是一般的难啃。
对付这种东西,光血肉之躯不行,得用金刚钻。张治中向中国统帅部请命,要求调动特种部队参战。
首批进入上海的是化学兵部队,更准确一点说是抛射炮化学兵部队。
在化学战方面,使用得最肆无忌惮的是日本人。从“九一八”到“一·二八”,再到长城抗战,几乎无处不见日军的化学武器,后来更有令人毛骨悚然的731细菌战。
不过,小日本放毒气也就只敢对着中国人,当他们面前站着的是西洋老外时,连手指头都不敢动一下,因为后者在化学战方面的能力更为了得,你放我也放,日军吃亏,所以不敢放。
我们最好也能以牙还牙,散点毒气给他闻闻,可惜我们没他们坏,搞不了那么伤天伦害天理的“科学研究”,同时受《日内瓦公约》的限制,也没法弄到毒气炮弹。
中国化学兵的武器叫做抛射炮,又称李文斯抛射炮。这种炮本来是用于投射毒气弹的,可是因为搞不来毒气弹,所以只能派另外一个用场——抛放燃烧弹,后者倒可以通过进口得来。
早在张治中发起第二次总攻时,由于普通火炮奈何不了大据点,他就想到用喷火器,而抛射炮就相当于改进后的喷火器。
抛射炮始于一战,当时喷火器刚刚投入使用,一个个巨笨无比,射程又极短,等士兵呼哧呼哧把大油罐搬到前线战壕,没打死敌人,自己就先给累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叫李文斯的老外便造了这种抛射炮,不用油罐,用油桶,靠炮把油桶抛射出去。
这一下就解决了全部问题,虽说弹着点没有一般火炮准确,但它的覆盖面大,一爆开来,到处都是燃烧着的火苗,效果比一般喷火器强多了。
供张治中调遣的是一支抛射炮化学兵联队,共有12门抛射炮,官兵300余人。
在杨树浦有一座日军的大据点,楼高七层,张治中要求化学兵予以拔除。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