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两军对峙,列队相望,此时的曹刿和鲁庄公包括全部的主将应该都是在战阵中军的战车中的,这个年代肯定不会有双方主将拍马出列挑战的情形,事实上,春秋战国的名将都不以个人武勇闻名,更多的是兵法和韬略。
要产生双方主将在战前的单挑,除非主将弃车就骑,放着好好的战车不坐,披坚执锐,骑在马上。
那么,以骑兵代替战车,到底在什么时期开始呢?请看第三章。
(三)横刀立马阵前
秦灭六国后,为了国家安定,秦始皇做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销兵镝”。
战车作为那个年代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肯定不能在原六国域内存在了。
所以,秦二世时,尽管陈胜吴广等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峰烟四起,但这时的起义军多为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正规训练,装备极差,很难拥有昂贵的战车,战场上主要以步兵为主,战将则佩以战马。楚汉相争的项羽,不再象曹刿稳坐战车中了,而了骑了一匹名闻天下的宝马乌稚,成了中国历史上以武力著称的第一名将!
汉帝国建立后,北方匈奴的屡屡入侵,与匈奴的骑兵相比较,汉军的战车缺乏机动灵活性,步兵几乎没有用处,战不能胜,胜不能追,败不能逃。于是一场军事变革势在必行。
大汉帝国凭借强大的国力组建起了一支支庞大的骑兵集群。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还根据实战和理论,还研究了琢磨出了一种骑兵新战术——车悬。这是步兵突击战骑兵加强版,凶狠霸道。
这个时期也不大可能出现战前主将单挑的情形,你想想,当时的作战对象主要是匈奴,两将单挑,二马相交,大喝一声“来将通名,免做刀下无名之鬼”之类的开场白没有翻译根本开不了口。所以彼时的卫青、霍去病也只是用兵而名;名将李广是善射著称!
两汉之后,进入三国两晋,甚至除大唐及满清外的以后各朝各代,不管是战马的来源,数量,还是长于骑术的士兵,中原骑兵方面对北方民族的优势丧失殆尽。军事上又退回了以步兵为主,或者是步骑兵结合。骑兵对步兵作战具有重大优势:一来可以转战千里,取得空间上的战略优势;二来阵前作战,骑兵往来冲突,动量巨大,步兵方阵容易被冲乱;三来即使战败可以快速逃离战场,步兵一般追不上,如果觉得对方步兵实在厉害就逃远一些,如果觉得还行就逃一段路重新集结返身再战,直到取胜或者“觉得对方步兵实在厉害”再彻底逃跑。而相反步兵方阵被冲开之后,逃不快,往往形成被对方骑兵追亡逐北的场景。
总之中国历史上汉族步兵对游牧骑兵作战其实胜多负少,却难以形成有效打击,游牧骑兵只需战胜汉族步兵一次就可以形成非常有效的打击,所以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认为游牧部族对汉族军队作战经常取胜。
当然这也并不表示骑兵就可以绝对压倒步兵,步兵也有战胜骑兵的方法:首先是弓弩,游牧民族最大的优势在于战马,汉民族最大的优势在于科技。古代汉族制造的弓弩是冷兵器时代最先进的单兵作战武器,秦军的大风弩、宋军的神臂弓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一旦结成弩阵,可以形成一个火力断面。而骑兵目标大,如果正面冲锋损失将会相当惨重,一般只能采取侧翼包抄的战术。其次,一旦被骑兵冲到近前,重甲步兵也未必害怕骑兵,只要保持好队形,让骑兵冲不动,减缓速度,则可以包围歼灭。
在宋代煤炼钢技术发展后,敌军的骑兵一般都要避免和宋军的钢甲重步兵正面对抗,而是利用其机动速度寻找宋军的弱侧攻击甚至直接逃离战场避免损失。所以,步兵和骑兵对阵,严格的说汉族的重甲步兵在战术对抗上占有优势,游牧民族的快速骑兵在战略机动上占有优势,最终的胜负还要视双方的具体情况和指挥而定,而不是绝对的。
这种情形下,两军交战,大将先跃马出阵单挑的情形应该是可以发生的。
实际上,就在项羽说了上面“天下匈匈数岁者”一句名言后,刘邦是这样拒绝他的:“吾宁斗智,不能斗力。”于是,项羽命令部将出来挑战,被汉营中的神箭手射死。项羽大怒,亲自被甲持戟挑战。神箭手想继续张弓搭箭,突然见项羽瞋目怒叱,神威凛凛,吓得目不敢视,手不敢发,低头走入军中,不再敢出来。
于是两军在对阵相持时,一时互相奈何不了,战争转为僵局时,为了打击对方士气于是就有一方主将跃马出来向对方单挑。这有点象现代的壕沟战一样,两军对垒,谁也奈何不了对方或在等待上级命令时,就由阻击手放冷枪互射,比赛射击技艺。
《史记》什么书也?二十四史之首。《史记》上既然有了项羽这一段单挑的描写,那么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单挑行为就绝非什么不可能的事了。一方面,是孔秀秦琪之流过于托大,不知关羽武勇至斯,另一方面,关羽的确是货真价实的“万人敌”。
《三国志》之《关张赵马黄传 》是这样写关羽和张飞的:“初,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而且,这“万人敌”的称号并不是靠吹来的,《三国志》之《关羽传》里记载关羽斩颜良解白马之围的经过:“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想想看,取上将首级于万军之中犹如探囊取物,没有真本事想都不要想。
当然,正史上对于千里走单骑这一段故事只是以“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一笔带过,有没有斩了六将,不得而知了。
于是,虎牢关前三英战吕布,葭萌天夜战马超,太史慈酣战小霸王,许褚祼衣斗马超等等无论如何是虚构还是事实,它的发生都不足为奇了。
正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打天下的时候,就是有名的“单挑王”!历史上比较有名的还有庄宗李存勖、及武穆候岳飞、少保韩世忠等等。主将单挑情形外,挂免战牌的情形有没有呢?请看第四章。
(四)高挂免战牌
理论上讲,挂免战牌也是存在的。
但挂免战牌不会出现在遭遇战中,通常都是双方营寨都扎好了,互相约定决战日期时刻,然后出营决战。大战在即,双方都是有备而来,都会对自己充满信心,都想缩短战争周期,减少战争消耗。所以决战日期会很快达成一致的。成语里“两国交锋,不斩来使”中的来使往往指的就这这个互送战书的使者。如果有一方觉得自己战力不足或者有某些其他的战略意图,就会通过挂免战牌来拒绝出战。
当然,另一方可以不理会这个免战牌,单方面进攻。但是,古代战争中防御的一方会比较占优,插满鹿角的营房配上雄厚兵力的防守,在双方军力相当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靠硬来打得掉的,比如刘备东征,遇上了一天到晚龟缩在营寨里的陆逊,束手无策,只好跟人家干耗着。南宁张浚坐镇邠州时,指挥大军在耀州富平县(今陕西富平)迎击女真人娄室部主力。双方集结完毕,各自扎营准备会战。当时的情形是这样,富平在关中平原东部,属平原地势,非常利于金军骑兵冲击,但也利于宋军摆开大阵,只要金军愿意正面硬拼,还是宋军胜算较大。但宋军就致命的弱点:绵长的后勤补给线,众多民夫跟随在军中,如果被金军作为突破口,后果将不堪设想。当是时,宋军安排的阵形是将民夫放在右翼,由赵哲的环庆军保护,前有一片芦苇沼泽,作为女真人重骑兵的缓冲;刘锜率泾原军在左翼平原,准备和金军铁骑正面对抗。安排停当后,张浚便多次向金军下战书催战。但讹里朵和娄室始终保持冷静,一直没有贸然出兵,而是静候战机,在此期间,张浚也不敢贸然发起冲击,只能等待敌人同意决战。最后,在当时的建炎四年九月二十四日讹里朵才终于同意决战!
所以说,一般的正规军营军寨的防御性都是依地利而建,以立不败之地为原则的,比如扎营地点是否合理安全,营房安排是否紧密有序,对敌人的偷袭是否有准备,对敌人的战略企图是否有预测等等,这在《孙子兵法?痪诺亍防锩嬗泻芟晗傅乃得鳌!段庾印防锩娑酝乘У哪芰ε卸暇褪且允勘牡淖刺陀牡乩鲋副甑摹K运韭硪豢戳酥罡鹆劣季志筒挥沙ぴ蓿骸疤煜缕娌拧薄?
因为营寨扎得不好,被人家一举击破的情形也屡见不鲜,比如刘备在林中结营,结果被陆逊一把火烧尽了争天下的赌本;于禁扎营在低处,被关羽放水淹没了七军;丢了街亭的马谡也是因为营寨扎不好……
因此,挂免战牌只是一个符号,并不是真正靠它来抵御别人进攻。要打破别人营寨,一般都是靠引蛇出洞、夜里劫寨、围困断水断粮等,古代战争的很多计策都是围绕这个方面来进行的。除非已方兵力远远超过对方,才有可能实施强攻。
可见,无论主将单挑还是高挂免战牌,这两种看似不现实的行为在中国古代战场上都发生了。这两种行为都是在兵力保证的前提下发生的,为什么小说家要在演义史里面把在程咬金跟前丢失了皇杠的士兵和岳飞面对的十万金兵集体“失语”形同虚设呢?请看第五章。
(五)消失了的士兵
古代的文学作品,主角大多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