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小说:中国误会了袁世凯(出书版)作者:吕峥字数:3507更新时间 : 2017-07-31 16:03:30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第一种方案正是王人文积极争取的——实在无法商办,至少不要给商民造成损失。
  问题是,在盛宣怀看来,所谓的“已用之款”根本没用到正道上,就是亏空,第一种方案完全不用考虑。
  OK,那方案二呢?各退一步,耐心说服,至少不会酿成民变。
  可惜,盛宣怀属于那种干坏事都干得理直气壮的,他选择了一条挑战所有人底线的不归路。
  国产价值观里最混账的一条莫过于:因为你黑,所以我要更黑。
  最后,所有人都很生气。
  盛宣怀的逻辑是:川路公司的资金主要来源于租股,即农民的散碎银两,余款总额虽大,但分摊到每个农民头上却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小钱。而且,经年日久,农民或许早已丢了收据,或许在层层倒卖中成了糊涂账。总之,这笔钱即使退回去,多半也到不了老百姓手上,而是被地方政府或个别经办人员侵吞。
  既如此,还不如纳入中央财政。
  在此流氓精神的指导下,盛宣怀和度支部酝酿出台了专门针对四川、比其他各省更为苛刻的收路方案:余款不退,全部转为国有。发给商民国家股票,将来盈利可以分红。
  问题是,到时路权还在不在中国都不好说,即使在,通车根本就遥遥无期。事实上,川汉铁路真正全线贯通的日期是2012年7月1日……
  路、款皆夺,盛宣怀成功荣膺四川人公敌。
  王人文还想再争,邮传部已下令给垂直管理的成都电报局禁止再发有关铁路的邮电。
  交涉渠道堵死,形势骤然失控。
  1911年6月17日,赤日无光。成都各社会团体和川路公司的股东总计两千余人,云集在铁路公司举行控诉大会。
  首先上台发言的,是公司高管、曾任度支部主事的邓孝可。
  他摸出一份《蜀报》,大声朗诵起自己刚刚发表的文章:既收我路,便须还款。人情天理,势所必然……有生物以来无此情,有世界以来无此理,有日月以来无此黑暗,有人类以来无此野蛮……嗟呼盛尚书,川人诛不尽,尔亦徒劳矣!
  接下来上台的是四川咨议局副议长罗纶。
  罗副议长比较通俗,动情道(用四川话读更有感觉):“各位股东,我们四川的父老叔伯们!我们四川人的生命财产,拿给盛宣怀给我们卖了!卖给外国人去了!”
  台下涕泗横流,哭声连连,待罗纶讲完,“打倒卖国奴盛宣怀”的呼声已响彻全场。
  当公义与私利融汇,国仇同家恨合流,其迸发出的张力足以令任何独裁者瞠目。
  专门领导保路运动的非法组织“四川保路同志会”在会场宣布成立,咨议局议长蒲殿俊和副议长罗纶分任正、副会长。
  在场旁听的王人文明白,人生最大的一次抉择,终于到来了。
  云南人王人文站了出来,向大会宣布:“诸君热心爱国,吾何惜一官?誓与川人相始终!”
  排山倒海的掌声经久不息。
  仅仅几天时间,加入“四川保路同志会”的川民就达到十多万。各府县相继成立分会,形成了覆盖全川的网络。
  不管运动朝哪个方向发展,王人文清楚,自己作为清廷封疆大吏的生涯都即将结束。
  为给仕途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弹劾盛宣怀。
  亲信周善培劝道:“言而听,诚朝廷之福,四川之幸;言不听,必有谴,轻亦革职,重且不可测,望公熟虑。”
  王人文叹了口气,愀然道:“吾以一进士,不三十年,擢居此任,朝廷待我厚矣。值此国家存亡,岂能计个人祸福,默不言耶?”
  周善培不再多说。
  三天后,一封苦心孤诣的弹章通过驿站送到了北京:然罪其一人而可以谢外人、可以谢天下、可以消外患、可以弭内乱,臣知朝廷必不爱一盛宣怀,而轻圣祖列宗艰难贻留之天下。臣知盛宣怀之忠,亦必不惜损一身以爱朝廷,且知盛宣怀之智,亦必知合同苟难修改,朝廷即优容,而天下之怨望既深,则未来之患方永……应请皇上天恩,准治臣以盛宣怀同等之罪。既谢外人,使知发难者臣;又谢盛宣怀,使知纠弹者臣。
  效果立竿见影——王人文纵民酿祸,着革职进京。
  带着满腔遗恨,王大人恓惶北上。
  蜀地震怒。
  在“权奸压力虽大,匹夫志气难夺;贼臣羽翼虽丰,众人公怒难犯”的鼓呼中,保路运动掀起了小高潮。《蜀报》总编朱云石甚至提出组织民兵,暴力对抗。
  御史欧家廉上疏严劾盛宣怀二十多条罪状,川籍、鄂籍京官纷纷跟进,一时间唾沫横飞。
  漩涡中心的盛宣怀仍旧迷信权力,这几乎是所有商人出身的国人挥之不去的宿命。
  他收买了川路公司宜昌分公司总经理李稷,绕过董事会,直接任命其为政府委派的川汉铁路宜昌段总办。
  川路公司当即反弹,召开股东会,开除李稷,并筹划商人罢市、学生罢课的示威运动。
  载沣慌了,叫来盛宣怀商议。两人一致认为,乱世用重典,必须找一个作风强硬的人坐镇四川。
  众争之地勿往
  被后人骂作“屠户”的赵尔丰(1845-1911)其实是个悲情的爱国英雄。
  从1903年随锡良入川,历任永宁道、建昌道,再加侍郎衔,任川滇边务大臣。
  在所辖的“川滇特别行政区”内,赵尔丰积极垦荒、改土归流(政府收回土司大印,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正常的郡县系统),既推动了川藏边地的经济发展,又加强了政府对边区的控制。
  1904年,在荣赫鹏的率领下英军入侵西藏,占领拉萨,同噶厦政府签订了攫取在藏特权的《拉萨条约》。
  为遏制分裂活动,清廷加赵尔丰驻藏大臣衔。这个常年生活在高原缺氧地带,处理棘手的民族事务的老人,终于在年逾花甲之龄位列封疆。
  亲英的十三世达赖极为恐慌,一面上奏诽谤赵尔丰,一面暗中部署兵力。
  赵尔丰当机立断,提兵入藏,一举击溃由英国操纵的西藏伪军,迫使十三世达赖出逃印度。
  作为一名铁血丹心的爱国将领,赵尔丰在奏折中建议朝廷仿照东三省之例,设置“西三省总督”,以杜绝英人之觊觎。
  可惜,就是这样一个不计得失、勇于担当的治才却不幸生逢末世。
  奉命督川时,赵尔丰清楚,这是要他去当救火队员。可即使如此,依旧欣喜不已——多少人想当还没资格呢。毕竟,对芸芸众官而言,省部级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为之倾倒,为之痴狂,韶华白首,至死方休。
  当年慈禧“西狩”,瞿鸿禨和张百熙两个湖南老乡同属逃难团成员。二人于西安行在相约,将来无论谁进了军机处,都帮对方活动,谋取两江总督一职。
  后来瞿鸿禨当上军机大臣,却始终无力帮张百熙外放两江总督。以至于在生命的尽头,张百熙仍不无遗憾道:“别说两江总督,看来连一个巡抚都当不上了。”
  由此不难想见川督一职在赵尔丰心中的分量。
  当然他也清楚,比起边区的秣马厉兵,已如一锅沸水的成都无疑更加危险。
  因此,在星夜兼程往回赶的路上,他密切同已经下台的王人文通信,获取信息。其中一封写道:此事盛(宣怀)之乖谬,固不待言,所异者盈廷不乏明哲之士,竟无一言,何也?公(王人文)所陈者皆为国至计,岂仅为争路争款哉?乃不蒙见谅,阁部过矣!
  8月5日,抵达蓉城的赵尔丰不顾舟车劳顿,直接赶往川路公司,参加正在召开的股东大会。
  他当场承诺:“必代川人尽能尽之力,倘有棘手之处,仍望大家来讨论,我不敢不努力,大家也不要太急躁。”
  话音刚落,就有一比《寻枪》里的刘结巴还急躁的人冲上台,对全场高喊道:“如若我们四川的股东、四川的人民并未死心,并不是全无心肝,大家起来,争争争保路呀!破约呀!”
  原来是股东之一,后来的民盟创始人张澜。
  尴尬的开场已经预示了悲剧的落幕,但赵尔丰并不灰心,也未遵照“切实弹压”的朝电,而是耐心地向北京汇报情况,劝说中央接受川民的请求。
  怀柔的姿态却无法阻挡愤怒的雪球越滚越大。由于同盟会趁乱渗透,运动开始向有组织无纪律的纵深方向发展。
  店铺一夜之间集体关门,各种临时搭建的席棚在街头出现,里面供奉着光绪的牌位。前来跪拜的绅民络绎不绝,怒容满面,搞得赵尔丰非常被动,只好电请中央,问在拆棚的同时能否焚毁牌位?
  对此,经常陷入意识形态悖论的天朝又一次选择假寐,不作正面回答。
  受此启发,写有光绪名号的木牌在成都卖断了货,标准格式是:中间一列写“德宗景皇帝(光绪庙号)”,两边写光绪生前承诺过的“庶政公诸舆论”和“铁路准归商办”。
  川民人手一块这样的木牌,顶着满街乱走,也不喊口号,碰到熟人就交换眼色,表示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尔丰顿感压力山大。他再次致电朝廷,说“兵警难恃”(兵警多为本地人,同情绅民),建议将“借款修路”一案交资政院讨论,以塞汹涌之民意。
  北京的回电措辞强硬,没有任何转圜余地。赵尔丰两头不讨好,徘徊在崩溃的边缘。
  思前想后,只有发动“联署”这一条路可走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马头墙下好柿成双小马宝莉:平凡小马白手起家,蝙蝠侠干碎我的致富梦霸道总裁的小甜心林柔柔从F到SSS,我的器灵进阶快亿点点怎么了千金大小姐以身相许,未婚妻退婚后悔疯了!穿书反派的逆袭拍戏的我,怎么成世界第一了?诸天之笑傲第一剑七零离婚搞学业,二嫁军少赢麻了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