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小说: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作者:张全有、张文学、位志荣字数:3511更新时间 : 2017-07-31 01:15:04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实行包产到户后,各家各户都要添置中小农具,农民及时加工,去年集市成交额比上年增长四点五倍。由于社员家庭副业的发展,去年集市上的肉蛋、蔬菜成交额比上年增长近两倍。

  实践证明,农村集市贸易为农民所需要,所喜爱,又是落实农村经济政策的重要内容,我们应当努力搞好。首先,要发挥国营商业的领导作用。对大批的农副产品,国家要搞好计划收购和议购,组织贸易货栈和社队集体向外经销。对农民在完成公购任务后出售的粮、油等农产品,国营商业对集市的销售也要起到主导作用,以平抑价格。其次,要加强集市管理,取缔非法交易,打击投机倒把,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以维护农民的正当利益,发挥集市贸易的积极作用。

  ——摘自1981年1月26日《甘肃日报》

  ◆“烂包队”一年翻身记

  杨重一

  有名的“烂包”生产队——高嘴,去年一年翻了身。这消息一下震动了陇西县城。

  小小的一个生产队,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反响呢?这是因为多年来这个生产队穷得出了名,烂得出了名,吃回销粮要救济款也出了名。久而久之,名扬全县,人们称它为“烂包”生产队,干部则称其为“没治”生产队。

  “烂包”生产队一年翻了身,“没治”生产队治理好了,这确实是个引人注目的喜讯。

  文峰公社曲家山大队高嘴生产队,坐落在陇西南山。周围群山起伏,连绵不断。全队共有十户六十二口人,种着二百五十三亩山坡地。地在山上挂,人住山洼洼,只有零星的一些树木点缀着山村。全队集体的家产只有一台坏了的小钢磨。穷,是这里最突出的矛盾。

  因为穷,“没啥吃的,屋里扎站不住人。”全队一半人流浪在外,留下婆娘娃娃务庄稼。每年庄稼苗刚出土就锄草,一直锄到收割,连一遍也锄不完。结果草比庄稼高,一年收粮没多少。每年口粮多则一百多斤,少时只有几十斤。年年如此,日子越过越凄惶。

  因为穷,全队的男人轮流当干部。手里没粮,干部只能向上面要。从一九六一年到一九八零年的二十年中,除两年没吃回销粮外,十八年共吃回销粮九万多斤,拿各种救济款近万元。

  因为穷,家庭纠纷层出不穷,闹离婚,吵嘴打架的事情常有发生。一九七五年春天,有一户社员全家六口人,家里只有二十四斤面。生活没发过下去,妻子只好和男人分了孩子分了面,领着孩子出走要饭度日。

  因为穷,小伙子娶不上媳妇。去年以前,这里有六个二十五岁到三十五岁的小伙子没找下对象。一是姑娘嫌穷没人来,二是小伙子太穷找不起。他们说“自家没吃的都胡跑哩,还找什么对象”。去年收成好,已有两个小伙子订了婚。

  农业走集体化的道路,本来要让农民富起来,但大锅饭越吃越穷。社员说:“在队里劳动一天才挣一角多钱,背一捆蒿柴上街,还能卖一块多钱哩!”

  一九七九年底,这个生产队的社员群众坚决要求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

  公社和县上都派人来到这个生产队,在社员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认为包产到户是“没办法的办法”,决定“试试看”。

  经过一年的实践,“烂包队”翻了身:

  粮食总产达到四万一千六百六十三斤,比一九七九年的一万九千零四十一斤净增两万两千六百二十二斤,翻了一番多;

  社员口粮平均五百斤,比一九七九年人均口粮二百二十九斤增加了二百七十一斤,也翻了一番多。口粮最高的户人均达到了六百斤,最低也有四百多斤。过去队里从未给社员分过油,这一年人均分油十五斤;

  集体提留除按户留足了种子、饲料外,还提留了公积金、公益金、幼畜繁殖奖励粮、干部补贴粮等共八千五百六十多斤,比一九七九年只提留种子、饲料五千四百三十斤增加了三千一百三十斤;

  牲畜由一九七九年底包产到户的八头增加到现在的十四头;羊由十五只增加到现在的二十多只;猪由过去的四五头增加到现在的十四头。

  整整吃了十八年回销粮的高嘴生产队,第一次吃饱了肚子,第一次给国家交售了公购粮。

  社员韦世贤,全家五口人,两个劳动力。过去日子过得很艰难。去年包产到户后,两口子把心操在地里,全家共收入粮食三千八百多斤。除去种子、饲料和各种提留外,人均有口粮六百斤,日子大变样。

  面对这些可喜的变化,社员说:天时好不如政策好。如果不包产到户,人还在外面跑,天时再好,苗在地里爬,也打不下粮食。这话不假。政策好了,懒人变勤了,不误农时了,庄稼务好了,才有好收成。就拿锄草来说,过去这个队从苗出到收割,一年锄不完一遍草。去年包产到户,家家户户都锄了两遍,连危害多年的黑燕麦、冰草也一扫而光。过去收割,稀稀拉拉拖得时间很长,去年收得快,打得净,真正做到了寸草上场,颗粒归仓。往年犁地,从夏收到封冻,夏茬地连一遍也犁不完,去年到十一月中旬,夏茬地普遍犁了三遍,耱了两遍,秋茬地大部分也犁了两遍。谈着这一切,山里人高兴地说:“盼了多年的好政策终于盼来了,现在要好好干哩”

  ——摘自1981年1月30日《甘肃日报》

  ◆包干到户责任制收效良好

  罗山

  陇西农民说,实行包干到户,不欠公粮,不吃回销,把肚子能吃饱,对国家少打搅。干部称赞包干到户“办法简单,责任具体,利益直接”。

  记者最近看到,全县已经实行了大包干到户农业生产责任制的陇西农村,处处生机勃勃。全县六万一千多户农民不仅有了温饱问题能够解决的信心,有的还开始筹划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同时如何发展多种经营,争取尽快过富日子。一些曾经对包干到户持怀疑以至反对态度的干部,现在绝大多数也都真心实意地表示赞成,说包干到户办法简单,责任具体,利益直接,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适合当前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治穷致富的好办法,好政策。

  陇西推行大包干的农业生产责任制,经历了两个阶段。一九七九年冬,中共陇西县委经过反复研究,决定推行包干到作业组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到一九八〇年春,全县就有一千八百三十四个生产队实行了这种责任制。但与此同时,还有三十一个队要求搞包干到户。这些队,基本上都是年年靠吃返销粮,靠国家投资、救济、贷款才得以支撑下来的困难队。县委研究分析了他们的情况,批准他们作为包干到户的试点。这些队很快就显示出,包干到户能解决吃大锅饭的问题,粮食增产幅度也较大,给那些实行包干到作业组的生产队以极大的吸引力。他们有的不断打听,县里再让不让搞包干到户;有的给试点队捎话,你们要带好这个头,分配的公购粮任务一定要好好完成,为我们开路。那时的情形,就像许多干部形容的:“像发酵的酵子,感染力很大。”队队有人盼望搞包干到户,处处有人准备搞包干到户。县委及时了解到广大农民的心愿,于一九八〇年七月中旬召开全委会议,决定在夏收后秋收前全县推行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陇西全县共有两千二百二十九个生产队,现在实行包干到户的达到两千二百二十七个。

  “政策好,天帮忙。”一九八〇年这里雨水较正常,又推行了大包干责任制,陇西粮食总产一亿四千万斤,达到一九五五年水平,是解放后的第二个好年景,油料获得大丰收,大牲畜、羊只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七百万斤粮食征购任务顺利完成。虽然从去年九月至今年三月全县基本没有降过雨雪,有几个公社去年还遭受了较重的雹灾,但市场小麦、玉米价格仍然保持平稳,农民情绪稳定,春耕播种既快又细致。有些农民高兴地说:“包干到户,种得扎实,除(草)得干净,不欠公粮,不吃回销”,“实行包干到户,把肚子能吃饱,对国家少打搅”。

  ——摘自1981年4月27日《甘肃日报》

  ◆从一个鸡蛋、一棵树入手,广开生财之道

  ——陇西县委从长考虑发展多种经营

  中共陇西县委根据实行包干到户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出现的新情况,及时提出发展多种经营设想,决定从一个鸡蛋、一棵树人手,广开生财之道,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

  陇西县委这个设想,是在四月二十三日印发的一个征求意见的文件中提出的,其要点和要求是:农业生产包干到户后,恢复三五年,再稳步地持续地发展五六年,经过十年努力,在经济上、生活上,一般山区农户达到小康之家水平。即:户均十只鸡、五只羊、二口猪、二头大牲畜、二亩林,除完成公购粮和集体的各项提留任务外,人均口粮达到四百斤。

  陇西全县推行了大包干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后,全县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极高,劳力已由以前的紧张变为有余,他们现在不仅在为彻底解决吃饱肚子的问题努力,许多人已开始从长打算,筹划怎样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家庭副业,从自给自足的经济转变到增加商品生产,力争在较短时间内自己过上好日子,给国家提供较多的农副产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天赋太低被群嘲?我一剑破天七零娇美人,撩得冷知青心肝颤一品麻衣神相无限:我,龙脉术!虚伪丈夫装情深?八零离婚再高嫁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重生后,我送渣女全家坐大牢当妾说我不配?嫡女重生掀朝野夺凤位他对心动上瘾长公主娇又媚,高冷摄政王心肝颤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