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小说: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作者:张全有、张文学、位志荣字数:3501更新时间 : 2017-07-31 01:15:04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依据更丰富的史料,若干年来说惯了的一些话,作些调整,也是很自然的。我在一篇文章中曾说,小岗村的改革“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缕曙光”,现在看来,这个说法是有点绝对了。

  ——摘自2009年11月2日《学习时报》

  沈宝祥简介:中央党校教授。1932年生,江苏武进人。1954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1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1964年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生毕业。1977年6月起,在胡耀邦指导下参与筹办《理论动态》,为理论动态组成员,后任理论动态组副组长、组长,理论动态编辑部主任、主编。1978年11月20日在《理论动态》发表的《平反冤案的历史借鉴》一文,《人民日报》作为特约评论员文章发表,新华社转发全国。1981年3月5日在《理论动态》发表的《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清理“左”的思想》一文,鲜明提出反“左”,《人民日报》作为社论发表,新华社转发全国。所写文章被作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的社论、特约评论员文章、评论员文章、观察家文章发表的有30多篇,多数由新华社转发。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兼及党建理论和中共党史。1999年参与筹办《学习时报》,后任《学习时报》顾问。

  ◆陇西实行包产到户带给我们的震撼

  《定西日报》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广泛地开展了各种纪念活动。

  定西历史上曾经是“苦瘠甲于天下”的地方,周恩来总理曾为这里的群众生活困难而动情流泪。20世纪70年代末,这里的贫困面依然高达75%以上,农民群众“穿着黄衣裳,吃着救济粮,喝着拉运水,住着茅草屋,睡着无席炕”。改革开放以来,沐浴好政策的时风惠雨,定西人一心一意谋发展,于1999年提前一年实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的目标,改写了贫困的历史。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863元,农村绝对贫困面下降到2.94%。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定西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农村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我们为三十年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歌,也有责任为取得成就勇敢地迈出第一步的探索者而歌。因此,在我们以多种形式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我们以“特别策划”推出《陇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一文,以鲜为人知的事实,把我们定西的改革开放从“历史的源头”展现出来,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

  陇西的包产到户闪烁着“先驱”的光华,在甘肃乃至全国应该说是比较早的,它同安徽小岗村的区别很大。小岗村是18户农民自发搞起来的,而陇西县红崖生产队包产到户是当时冒着极大政治风险,在县委领导默许下,由乡党委有组织进行的。我们相信,《定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一文带给我们的震撼是相同的——在党的事业面前必须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发展态度;领导班子的团结就是最大的力量——我们同样坚信,这种震撼,在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伟大征程上,同样不可有半点松懈。

  ——摘自2008年12月17日《定西日报》,系该报刊发《陇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一文时所加编者按,题目为编著者所加

  ◆红崖湾的包产到户与小岗村的区别

  《调查与研究》

  去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省各地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为了配合纪念活动,定西市委政研室和定西电视台对在三十年前在全省率先实行包产到户时任陇西县委书记的张自强同志进行了专访。

  陇西县的农村改革(包产到户)也同安徽小岗村一样,都是在人民公社管理体制内,群众生活十分困难、百般无奈的情况下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秘密进行的。所不同的是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是由18户农民自发展开的;而陇西县碧岩公社红崖湾生产队的包产到户是在群众有要求、公社和县委主要领导默许支持下,有组织地开展的。这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是冒着极大政治风险的。事情虽说已过去三十年了,但因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并没有对外公开。时值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活动之际,本刊首次披露刊登专访,以飨读者。【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摘自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主办的《调查与研究》,系该刊2009年第1期刊发《陇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一文时所加编者按,题目为编著者所加

  ◆有助于正确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回忆文章

  《学习时报》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不改革就只有死路一条?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和道路而绝不能走回头路?读一读这篇回忆文章,对正确认识这些问题颇有帮助。

  ——摘自2009年2月23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系该报转发《陇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一文时所加编者按,题目为编著者

  ◆所加寻找吃饱饭的出路

  31年前,陇西县首开农村“包产到户”先河,成为我省乃至全国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地区之一,当时这一重大改革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和社会的普遍关注。31年后的今天,时任陇西县委书记、县革委会主任的张自强,为我们回忆了当时那场惊心动魄的伟大变革,为我们揭示了“中国为什么要改革?为什么不改革就只有死路一条?”这一深刻的历史内涵。现在我们读这篇回忆文章,颇有启示和收获。

  ——摘自2009年3月12日《甘肃日报》,系该报刊发《寻找吃饱饭的出路——陇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一文时所加“核心提示”

  ◆1978年秋:红崖湾搞起了包产到户

  沈宝祥

  中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而农村的改革又是从实行包产到户起步的。大家知道,1978年12月18日,安徽小岗村十八农户签字画押,秘密地搞起“大包干”,即包产到户。这不是偶然的,也不是孤立的。甘肃陇西的红崖湾生产队,早在1978年秋,就在县委书记支持下,秘密实行包产到户。这个材料翔实生动地说明了中国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是中国改革开放史的有价值的资料。这个材料也告诉我们,作为一个领导干部,应当如何处理对上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的关系,如何坚持实事求是,推进思想解放。

  ——摘自《胡耀邦史料信息网》“改革开放30年回顾”,系沈宝祥教授在该网发表《陇西实行包产到户的前前后后》原始稿时特别加的“说明”

  ◆红崖湾的实践也表明:包产到户在基层得到率先探索

  王朝霞 孟薇

  从人民公社到包产到户到土地流转的历程印证:土地改革激发农业的腾飞

  …………

  回望历史,我省60年来农村改革首先从调整农村经营体制开始,围绕着“土地”打转。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省通过土地改革,把集中在地主手里的土地分给农民,农民有史以来第一次得到土地,实现了“耕者有其田”这个农民千年来的梦想,农业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工业化建设,城市扩张,为保障国家能收购到粮食来供应城市居民,我省农村普遍推行人民公社,把分给农民的土地收归集体所有。人民公社弊病甚多,尽管土地上展现“白天红旗招展、晚上灯火辉煌”的人海战,但都在“磨洋工”,生产效率很低。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春风吹来,陇原农村沐浴在一片阳光中。贫瘠的原野上,勤劳智慧的农民合着改革开放的节拍,出现了多年看不到的生产热潮。

  包产到户在基层得到率先探索。1978年春天,宕昌县哈达铺下罗山队悄悄试行药材生产责任到户,当年产量增加一倍。陇西县碧岩公社红崖湾生产队把土地划分到户后,1979年的春耕又快、又细、又好,夏秋粮大丰收,第一次交清公购粮。……

  1982年7月,甘肃省委印发了《关于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意见》,第一轮土地承包在全省范围内展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制度取代人民公社制度。农民名下有了自己说了算的土地,想种啥就种啥,种啥卖钱多就种啥,农民终于放开了手脚,调动了他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省推开……告别了生产上的“大呼隆”和分配上的“大锅饭”,驱动甘肃农业走上跨越之途,创造了甘肃农业史上空前的“黄金时期”,全省农产品供给极大丰富,从农产品调人大省转变为调出大省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千家万户冲破计划经济“樊篱”,成为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者,农村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农村个体私营经济、乡镇企业、股份合作企业、外资企业等多种市场主体兴起。

  历史证明,顺应全省千百万农民选择的土地制度改革,成为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现代农业的最重要因素。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重生后,我送渣女全家坐大牢虚伪丈夫装情深?八零离婚再高嫁天赋太低被群嘲?我一剑破天无限:我,龙脉术!他对心动上瘾当妾说我不配?嫡女重生掀朝野夺凤位踹掉八零渣前夫,痞野糙汉诱我生崽七零娇美人,撩得冷知青心肝颤长公主娇又媚,高冷摄政王心肝颤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