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小说:红崖湾的秘密:1978年陇西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实录作者:张全有、张文学、位志荣字数:3513更新时间 : 2017-07-31 01:15:06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看来,中央和省上逐渐肯定搞包产到户,但对于在多大程度上搞这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政策不是含糊不清,就是中间有反复。

  第四个阶段,从1981年春到1982年初,为完善包产到户制度的阶段。这一阶段,以1981年4月4日甘肃省委代理第一书记冯纪新到陇西县视察时的讲话为起点。陇西实行的包产到户完全得到了省委的肯定,也完全符合中央的第一个农村“一号”文件精神。8月17日,县委召开七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制定和出台了《关于继续完善包干到户生产责任制中几个具体问题的补充意见》。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即后来通称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关于农村政策的第一个中央“一号文件”。这个“一号文件”说,包干到户“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将会逐步发展成为完善的集体经济。”

  这四个阶段中,前三个阶段,始终有个突破政策的问题,这让一些同志担心县委的做法到底会不会有什么问题。自然,陇西县委的压力一直很大。如果说陇西县委以前是为能不能实行包产到户有压力的话,那么,1980年下半年后则是为全县能不能实行包产到户一个模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而依然承受着压力。

  尽管1979年下半年到1980年全年,陇西县实行的包产到户引起社会的关注,尤其是新闻媒体和理论界的关注,中央和省上的许多学者和记者来陇西搞调查作研究,他们普遍肯定和支持陇西的包产到户,但陇西县委还是十分渴望上级党委或上级领导有一个肯定的说法。

  ◆红崖湾及陇西全县实行包产到户的特点、意义和启示

  张全有

  改革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我国的改革发端于农村,也最先在农村取得突破。农村改革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的最重要举措是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从实行包产到户开始的。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碧岩镇的红崖湾社走在这次变革的前列,为我国的农村改革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显著的特点

  比较、分析20世纪70年代末期全国各地探索实行包产到户的情况,红崖湾及陇西县实行的包产到户具有显著的特点,突出表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从时间上看,比较早。1978年秋收之际,红崖湾社秘密试办包产到户,这比开启我国改革开放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早三四个月,也比1978年12月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省凤阳小岗村早三四个月,与安徽省肥西县山南区1978年夏秋之交搞包产到户处于同一个时期。可以说,当党和国家酝酿着将小岗农民创造的做法在全国推广的时候,红崖湾实行包产到户已经好一段时间了。红崖湾是定西市、甘肃省最早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也是全国率先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之一。

  二是从实施上看,有领导有组织。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是由18位农民私下签订契约进行的,为群众性的自发行为。而红崖湾秘密实行包产到户,尽管是秘密进行的,但有县委书记的默许支持,有公社党委书记亲自组织实施。事后,县委书记和公社书记密切关注,多次调研,掌握情况,给予指导,是有领导有组织进行的。

  三是从群众接受的情况看,很受欢迎和拥护。

  “远看六二年,近看自留田”,是当时社员对解决吃饱饭问题的共同呼声。因为社员从20世纪60年代初实行的扩大“小自由”政策中得到过实惠,“自留地”的收入完全归自己,而且比生产队的“公田”高产,人们更愿意种“自留地”,乐意“小自由”。当初,在“公田”和“自留地”中使用的生产工具,同样都是使用了两千多年的犁、锄头、铲子、连枷等,生产者都是文盲半文盲,没有多少生产技术,可为什么“自留地”就增产哩?关键是“自留地”的收获归生产者个人,他们在生产中能够操上心。过去的经验证明,当生产力包括生产者、生产工具、生产对象不变的话,生产关系就起决定性的作用。生产关系就是一切生产制度。好的生产制度,能够调动起生产者的积极性,生产者也欢迎,也拥护。可以说,包产到户符合农民群众的意愿、希望和要求,具有广泛而深厚的社会基础。从陇西秘密试办到公开试办包产到户的探索看,群众很熟悉很认可、很欢迎很拥护搞包产到户,一致呼吁县委试办包产到户。就是在实行了包产到户后,农民群众也不愿意再回到大集体的老路上去,而是要求继续走下去。

  四是从进程上看,比较快。陇西县的包产到户,一触即发,势不可当。从秘密试办到小范围公开试办,再到顺势扩大范围公开试办、在全县全面推行,整个过程,花了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比较迅速。1980年8、9月,陇西县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占总数的81%,10月底,全县2226个生产队中只有3个没有实行。而全国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到1980年11月初,才占总数的15%。而全省,到1980年底,实行包产到户的农户占总数的62%。

  五是从形式上看,比较单一。当年,中央提倡尊重群众意愿,各地各取所愿的实行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全国各地出现了有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不尽一致的形式。在定西地区,1980年11月底,实行包产到户责任制的生产队占总数的85.8%,继续以生产队统一经营、推行其他责任制的生产队占13.5%,没有实行各种责任制的生产队尚占0.7%。而陇西县委根据群众意愿,不分山川,不分水地旱地,实行了清一色的包产到户责任制,没有其他形式。

  六是从程度上看,比较彻底。陇西县推行的包产到户,尽管在开始时叫大包干作业组,但内部的解释和做法为包产到户,大包干作业组徒有其名,而且很快就改叫大包干到户,可以说包产到户是一次到位。

  七是从效果上看,一包就灵、当年见效。实行包产到户的当年,红崖湾人就获得农业就大丰收,不但当年头一次缴清了公购粮,而且留足了储备粮、籽种和饲料粮,人均口粮一下子从以前的70斤左右猛增加到上千斤,生活一年大变样。陇西全县的农业也大丰收,粮食过7000万公斤,是解放后第二个粮食高产年。社员个个高兴地说:“活了半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多粮食!”确实是“实行包产到户,把肚子能吃饱,对国家少打扰。”

  八是从性质上看,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陇西县实行的包产到户责任制,没有改变土地这一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的性质,始终是在坚持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它不同于“大锅饭”的模式,又区别于小私有的个体经济,不是土地还家、平分集体财产、分田单干,是使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同时得到发挥的制度,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一种生产责任制形式,也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

  重要的意义

  红崖湾及陇西全县实行包产到户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其一是让农民成为生产的主人。这一举措增强了劳动者的责任心,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彻底根治了农业生产中严重存在的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其二是解决了人民公社二十年来一直想解决而始终没有解决的问题。首先是解决了尤为急切的群众吃饭问题,也打破了多年来分配上严重存在的“大锅饭”的问题,彻底解决了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同时,解决了农业生产管理难、农业生产大呼隆、干部工作不务实、集体资产流失等一大堆长期积压在农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三是挑战人民公社体制。表面上看,包产到户是“进行农村管理制度改革”,对管得过死的农村和农民的一次松绑,改变农村旧的经营管理体制,但其本质是肢解生产队,挖“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体制墙角,剑指脱离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式的人民公社体制。

  其四是推动了全省全国的农村改革。在农村的伟大历史变革中,红崖湾及陇西全县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但开启了陇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崭新时代,还为定西乃至甘肃广大农村的发展闯出了一条阳光大道,而且丰富了全国对包产到户的探索,为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参考依据,推动了全国的农村改革。

  其五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起点。我国农业尤其是贫困山区的农业如何实现现代化,就经营形式看,应该是个体经营——专业经营——合作经营——规模经营。我们三十年的实践证明就是如此。现在回过头看,如果没有当初通过包产到户实行社会主义性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现在的农业就不会出现专业化性质的专业经营、合作性质的协会和合作社的经营,以及产业化经营。所以,包产到户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深刻的启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他对心动上瘾一品麻衣神相七零娇美人,撩得冷知青心肝颤当妾说我不配?嫡女重生掀朝野夺凤位重生后,我送渣女全家坐大牢虚伪丈夫装情深?八零离婚再高嫁天赋太低被群嘲?我一剑破天长公主娇又媚,高冷摄政王心肝颤无限:我,龙脉术!同时穿越:从回归主神空间开始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