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红崖湾及陇西全县实行包产到户事件值得我们深思,它留给我们深刻的启示。
第一,它顺应民意,告诉我们如何坚持党的思想路线。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刚刚粉碎“四人帮”的两三年问,整个中国,尤其是广大农村,由于长期吃不饱饭,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对走了二十多年的“一大二公”式人民公社化道路,产生普遍怀疑和强烈不满,一致渴望党实行务实政策,最起码能让人吃饱饭的政策。可是,极“左”思想依然严重,我们还没有从宁“左”勿右、“左”比右好的精神枷锁中解放出来,习惯于用极“左”的方式推行极“左”的政策,在“左”的思想禁锢下,在工作中淡忘党的思想路线,不会实事求是。在这种大背景下,陇西县委的领导干部则着眼维护和实现群众的根本利益,急群众之所急,围绕顺应、实现群众的意愿和要求解放思想,率先探索让群众吃饱饭的办法,在寻找带领群众过好日子的途径方面解放了思想。所以,它是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围绕实现群众根本利益解放思想的典范。【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第二,它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告诉我们如何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人活在世上,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吃饱肚子,这是再简单不过的第一生存权,也是不容任何人争辩的基本道理。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如果不能让自己的老百姓填饱肚子,满足第一生存权,那就没有任何存在的价值,没有任何理由继续执政下去。其实中外历史经验反复表明,老百姓脖子上只要没有“绳索”的束缚,他们就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养活自己。任何一个政党、政权无需有过多的烦恼,只要尊重老百姓,听老百姓的话,相信老百姓,照着老百姓的意愿做事,就能够依靠老百姓,并立于不败之地。红崖湾及陇西全县实行包产到户,起源于陇西县委把群众当做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着,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主动深入群众,到群众中去,真心了解群众的生活生产情况,悉心倾听群众的呼声,充分汲取蕴藏在群众中的智慧,将群众的实践升华为理性的经验,将群众的计策和智谋上升为政策,转化为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基层干部便于执行的条文,用于指导促进农村发展的实践。所以,它是重视群众、尊重群众、相信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典范。
第三,它注重民主集中,告诉我们如何坚持党的组织原则。陇西县委在红崖湾及全县实行包产到户的全过程,是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是民主决策的过程,是同一意志的过程,是发扬民主集中精神的过程。它是坚持党的组织原则、把为人民服务的好事办好的典范。
第四,它勇于突破,告诉我们如何善于创新。现在看来,红崖湾及陇西全县实行包产到户没有什么伟大之处。可是,在党的政策明确不允许搞包产到户的情况下,在政策不允许“一刀切”实行包产到户的情况下,陇西县委实行包产到户,不但是对现行政策禁区的突破,而且是对人民公社体制的否定、突破。这一行动,体现出陇西县委以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为原则,以对群众利益高度负责为标尺,以人民群众的呼声和需求为信号,以群众的利益与现行政策的矛盾点为突破点,以冒极大地政治风险为代价,进行创新。所以,它勇于突破,而且善于创新的典范。
第五,它善于凝心聚力,告诉我们如何团结一致干事创业。在实行包产到户过程中,陇西县委一班人认识一致,步调一致,不患个人得失,都有共同承担责任的勇气,甚至愿意共同“坐牢”;县委与县人大、政府、政协,与县委政府各部门,与各公社及广大干部,左右协调密切,上下配合得当,心往一处想、劲朝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干部与群众互相理解,互相支持,融为一体。所以,它是团结一致干事创业的典范。
——选自2009年第10期《定西发展》、《调查与研究》
第四篇 大背景的链接
◆抗灾和要粮款分粮款是20世纪70年代定西地县两级的主要工作
张全有
20世纪70年代定西地区的贫困,虽有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原因,但更多在于有人民公社体制与生产力水平不相适应的原因,还有自然条件严酷、而且每况愈下、致使这一方水土难养活这一方人的原因。1978年,联合国沙漠化会议曾经提出过一个不同地区人口密度的临界标准,其中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不得超过7人,半干旱地区每平方公里不得超过20人,以此作为人口分布是否合理、生态平衡是否失调的标准。当然,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是人口大国,有自己的国情。但是,就生产力水平而言,人口密度无疑是太高了,人口压力也太大了,远远超过了自然资源(主要是土地和水)的负荷能力。据甘肃中部地区18个贫困县的统计,1982年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定西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超过100人,高于全省平均密度(即每平方公里43.13人)。“人口超载”带来的恶果之一,就是使已经恶化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生存条件雪上加霜,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出现。旱灾是定西尤为严重的恶果。曾在历史上“山多林木”、“茂林荫翳”,“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的定西地区,20世纪70年代,已经由“三年一大旱”演变到“三年两头旱”,由“十年九旱”演变到“十年十旱”。
在我专访张自强、陈得录等老同志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由于陇西县乃至全定西广大群众的生活,在整个20世纪70年代一直很困难,各级党委政府在组织群众进行生产的同时,只能经常察灾救灾,不断将群众生活困难的情况向上级上报,希望通过汇报,向上级争取到更多的救济粮款,并主持及时合理的分配粮款。谁都知道,只有向上级要得多一点,老百姓就挨的饿少一点、挨的冻轻一些。我查了一些资料,确实如此。现以手头仅有的资料,将20世纪70年代定西地区出现的灾情、干部带领群众抗灾和要粮要款、分粮分款的一些情况整理出来,以便人们进一步认识陇西县乃至全定西地区对实行包产到户具有尤为突出的紧迫性。
1970年
1月5日,定西地区革委会生产指挥部将省上追加给定西地区的救灾款40万元分配给各县。
6月29日和7月20日,岷县16个公社两次遭受冰雹袭击,受灾面积11万亩,粮食减产1400万斤。
8月28日,陇西县地震,3.6级。
8月29日,通渭县平襄降大雨,部分农田受灾。
10月至1971年6月,陇西县9个月内降水量79.7毫米,比大旱的1966年同期降水量149.5毫米减少近一半,这是陇西县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雨量最少的一年。全县主要河流断流月余,机井水位下降20厘米左右,成灾面积大。渭北10个公社发生饮水困难,铁路沿线群众到车站接水,有时影响列车正常运行。
1970年冬至1971年秋,靖远、会宁两县(当时属于定西地区,后划归白银市)大旱十个月之久,祖厉河川塬尤为严重,夏秋无收,人畜饮水困难。严重的干旱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省、地人民政府的高度关注,曾多次派员实际考察灾情。1971年9月,甘肃省委作出“以工代赈,生产自救,兴建靖会工程,把黄河水提到靖远、会宁交界的祖厉河谷和塬区。初步设计分布在南北长约110公里,东西跨度60公里的地区”的决定,并组织实施。
1970年,陇西县粘虫严重,受灾面积1.8万亩,减产约18万斤。
1971年
通渭县持续大旱8个月,夏秋作物大减产,群众生活困难,外流人口1930余人。
1972年
3月,临洮县遭受旱涝交加的灾害。
4月28日,定西县地面温度一28℃,全县18个公社255个生产大队受到霜冻,粮田受灾面积达45.34万亩。
5月16日,定西地区粮食局向甘肃省粮食局和地区革命委员会汇报全区农村群众生活安排情况。经过摸底,全区133个公社,12174个生产队,需要国家回销粮食的123个公社、8887个生产队,回销面62.8%。省上共下达全区指标11881公斤,地区动用超购粮141万斤,共回销农村灾区粮食12022万斤。
7月,陇西县降水量40.7毫米,比1957—1971年16年同期降水量79毫米减少48%。8月,气温达30度,比同期高5度。全县秋禾39万亩成灾35万亩。
夏,中共甘肃省委中部干旱地区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干旱办)成立,办公地点设在中共定西地委,窦述任领导小组组长。干旱办的职能是代表省委、省政府调查、研究、分析中部18个干旱县(其中有原定西地区的定西、通渭、陇西、临洮、会宁、靖远6个县)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思路与对策。1983年1月,省委决定撤销干旱办,其业务一部分并人“两西”指挥部,一部分并人省委政策研究室。
1972年是20世纪中国最干旱的三个年份之一,这一年甘肃降雨量较常年减少百分之二十五,陇中连续二十二个月没有下过一场透雨,旱情一直持续。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