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小说:毛泽东与中国作家作者:武在平字数:3515更新时间 : 2017-07-31 03:49:53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文中还说:“是的,‘延安是政治警觉性表现最高的地方’,若是单凭穿着华丽的衣裳,而懒于洗澡,迟早那件衣裳也要肮脏起来的。”文中指出:“提到此,常常忆起鲁迅先生,划破黑暗,指示一条去路的短剑已经埋在地下了,锈了,现在能启用这种武器的,实在不多。然而如今还是杂文的时代,”

  毛泽东在讲话中对“还是杂文的时代,还要鲁迅的笔法”的论点,提出了中肯的批评,他说:“鲁迅处在黑暗势力统治下面,没有言论自由,所以用冷嘲热讽的杂文形式作战,鲁迅是完全正确的。我们也需要尖锐地嘲笑法西斯主义、中国的反动派和一切危害人民的事物,但在给革命文艺家以充分民主自由、仅仅不给反革命分子以民主自由的陕甘宁边区和敌后各抗日根据地,杂文形式就不应该简单地和鲁迅的一样。我们可以大声疾呼,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如果不是对于人民的敌人,而是对于人民自己,那末‘杂文时代’的鲁迅,也不曾嘲笑和攻击革命人民和革命政党,杂文的写法也和对于敌人的完全两样。对于人民的缺点需要批评的,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但必须是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保护人民、教育人民的满腔热情来说话。如果把同志当作敌人来对待,就是使自己站在敌人的立场上去了。我们是否废除讽刺?不是的,讽刺是永远需要的。但是有几种讽刺:有对付敌人的,有对付同盟者的,有对付自己队伍的,态度各有不同,我们并不一般地反对讽刺,但是必须废除讽刺的乱用。”【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罗烽把自己写的几篇文章:《高尔基论艺术与思想》、《漫谈批评》、《嚣张录》、《还是杂文的时代》呈交毛泽东阅读,毛泽东读后,于6月12日给罗烽写了一封信:罗烽同志:

  你的文章读过了,今付还。

  我觉得关于高尔基的一篇是好的,这篇使我读后得到很大的益处,但其余的文章,和这一篇的观点不大调和,我虽只看一遍,但觉有些是不明朗化,有些则论点似乎有毛病。我希望你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将自己的作品检查一番,对于你的前进是有益的。未知当否,请加考虑为盼!

  敬礼!

  毛泽东

  六月十二日

  毛泽东语重心长地指出罗烽文章的不足之处,使罗烽深受感动。

  然而,不幸的是,罗烽的《还是杂文的时代》一文,竟连累了他的一生,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仍然为此而遭到一连串的灾难。

  1955年,他与舒群、白朗一起被锗定为反党小集团。

  1957年则被抛出“再批判”,并错划为右派分子,还被开除党籍,发配塞外矿区劳动改造。

  “十年动乱”期间,罗烽作为摘帽右派更是在劫难逃,斗得死去活来,“四人帮”被粉碎后,几十年的冤案才得以平反,罗烽才重又拿起笔来继续从事创作。

  但是,这荣幸来得实在太晚太晚,罗烽的肌体和精神几尽摧毁变为废人,不幸于1991年逝世,终年81岁。

  一一 风流人物在中华——毛泽东与老舍

  老舍热爱毛泽东,非常喜爱毛泽东诗词。

  1962年,毛泽东诗同在《人民文学》上集中发表,老舍十分高兴,亲手抄了一份,自己装订成册。

  1966年春节,老舍和友人于志恭谈话,谈及毛泽东夜以继日,彻夜不眠地工作时,老舍挥笔写春联一副:“壮丽关山迎晓月,风流人物在中华。”继而又以魏体字书毛泽东七绝《为女民兵题照》。就是在这年的8月13日,老舍忍受不了红卫兵非人的侮辱和毒打,离家准备舍身自尽时,还携带着他亲手抄写和装订的那本毛泽东诗词,他对夫人胡挈青说:“我相信,毛主席、周恩来是理解我的,人民是理解我的。”

  老舍和毛泽东的交往早在延安时期就开始了。

  1939年6月28日,老舍作为“文协”、总会的代表,随全国慰劳总会组织的北路慰问团由重庆起程,经广元、宝鸡、西安、洛阳、南阳、襄樊,而后再由西安北上,于9月9日到达延安。毛泽东与中央领导以及延安群众三四千人到公路两旁列队欢迎。第二天傍晚,毛泽东赴招待处拜访慰问团全体团员,并设宴招待。老舍和毛泽东、朱德并肩而坐。谈笑风生,极为欢洽。席间,毛泽东向老舍祝酒:“老舍先生,听人说过你是有些酒量的,我来敬你一杯。”老舍激动他说:“毛主席是五湖四海的酒量,我不能比;我一个人,毛主席身边是亿万人民群众啊!”毛泽东笑着说:“我感谢老舍先生的祝酒。”他和老舍轻轻碰了杯,然后一饮而尽。毛泽东亲切和蔼的神情,使老舍感到无比的温暖。宴会结束后,毛泽东陪同慰劳团乘车前往中央大礼堂,参加延安各界召开的盛大欢迎会。会场布置得庄严朴素,主席台布馒上贴着“欢迎中央慰劳团”的大幅标语,礼堂窗前和门口被赶来参加大会的群众挤得水泄不通。数盏马灯照得台上一片光明。毛泽东首先致欢迎词,强调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要做亲者所快仇者所痛的事,而为亲者所痛仇者所快的事一件也不做。”要“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会场上群情振奋,“拥护国共合作!”“拥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口号声此起彼伏,仿佛秋天的旷野上空滚过的阵阵惊雷。坐在台下的老舍,怔怔地出神,眼前这位共产党领袖的每一句话,都使他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明白和畅快。抗日战争一爆发,他就辞去山东大学的教授职务,抛下老母与妻小,只身来到大后方,为组织文人的抗战而奔走。这几年的苦闷与困惑全让毛泽东给赶跑了。这时,全国慰劳团总团长张继、北路团分团长贺衷寒先后应邀登台讲话。毛泽东对这两位国民党军政要人十分客气,请他们就团结抗战给以指教,老舍不由得暗暗佩服:“这个党不图一党一派的私利,真是一心为抗战、一心为人民!”大家对老舍到达延安特别报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即席讲话。老舍在讲话中提到文化人在团结抗战中所起的作用,作家们在“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这两个口号下取得的成绩。他讲得幽默风趣,感情真挚,博得了大家的欢笑和掌声,毛泽东也不时点头微笑鼓掌。欢迎会后,青艺演出了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台唱》,民众剧团演出了秧歌剧《查路条》,演出直到深夜才结束,老舍一行尽兴而归。这一夜,老舍失眠了,他想了许多。两年多以后,远在沦陷区北平的妻子收到老舍的一封来信:“我去过延安,见过共产党的主席,两位领袖一比,两个党一比,便分外地明白了。”就在那次欢迎大会上,就在那个不眠之夜,老舍断然悟出了,共产党人必然是日后新中同的主人。

  1939年12月9日,老舍随慰问团返回重庆,他和友人谈起这次陕北之行时,感慨地说:“崭新的大地,崭新的人,真是大开眼界,也大开心窍呀。”后来,老舍在他的长诗《剑北篇》中反映了陕北之行的所见所闻,热情歌颂了边区军民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抗战到底的决心,记录了对我党领导下的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美好印象。在第24章《宜川——清涧》中,老舍写道:“听,抗战的歌声依然未断,立新开的窑洞里,在山田溪水之间,壮烈的歌声,声声是抗战,一直延伸到大河两岸!”作者还以延安人的口吻唱道:“唱着,我们开山;唱着,我们开田;唱着,我们耕田;唱着,我们抗战,抗战,抗战!”

  1949年10月,老舍在美国先后接到周总理嘱托冯乃超、夏衍写的邀请回国的来信后,即决定启程。经过两个月的海上颠簸,于12月12日到达北京。当他看到毛泽东在第一次文代会上的讲话,读过《我们的希望》之后,感动得流下了热泪。从国外回来后,老舍首先找到一部《毛泽东选集》,他所读的第一篇文章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旧中国,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老舍没有机会深入地学习和钻研马克思主义,回国之后阅读毛泽东的《讲话》,是他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开端。他后来所写的《毛主席给了我新的文艺生命》一文,真实地记录了他读完《讲话》之后既“狂喜”又“发愁”的心情,以及他的感想、他的态度。老舍是一个真诚的人,他笃信真理,而且严于解剖自己。他说:”读完了这篇伟大的文章,我不禁狂喜。在我以前所看过的文艺理论里,没有一篇这么明确地告诉我:文艺是为谁服务的,和怎么去服务的。”狂喜之后,他感到,“从我开始学习文艺写作起,20多年来,我的思想、生活、作风都始终是在小资产阶级里绕圈圈”,对工农兵“缺乏接近,缺乏了解,缺乏研究,缺乏知心朋友,不善于描写他们”,这又使他“真发了愁”。这种“愁”,是一种严肃的自我解剖,是寻求上进的自我策励。他决定了自己的态度,不自暴自弃,而要在马克思主义里,在毛泽东的指示里,“找到自己的新文艺生命”。所谓“新文艺生命”,就是为新社会歌唱,为人民歌唱。

  1950年夏,老吉承受着酷暑炎热的袭击,完成了剧本《龙须沟》的创作。龙须沟,是一个真实的地名,它的位置在北京天桥的东边。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千金大小姐以身相许,未婚妻退婚后悔疯了!小马宝莉:平凡小马七零重生俏裁缝,冷面舰长动了心霸道总裁的小甜心林柔柔白手起家,蝙蝠侠干碎我的致富梦马头墙下好柿成双诸天之笑傲第一剑旧神,连发枪和禁酒令拍戏的我,怎么成世界第一了?从F到SSS,我的器灵进阶快亿点点怎么了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