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小说:毛泽东与中国作家作者:武在平字数:3514更新时间 : 2017-07-31 03:49:53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1976年底,徐懋庸在身体十分虚弱的情况下,依然应北京鲁迅博物馆之约,为鲁迅给徐懋庸的全部书信做注释工作。直到1977年2月7日长辞于世。

  1979年4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徐懋庸举行了追悼会。悼词说:“他艰苦奋斗,忘我工作”、“襟怀坦白,敢于讲出自己的观点,”“是我们党的好党员,好干部。”

  二〇 两位情投意合的朋友——毛泽东与萧三

  毛泽东与萧三是同乡,是同学,同是诗人。两人从少年时代起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毛泽东在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时曾说:“很多富家的同学看不起我,因为我平常总穿着破;日的衣服,不过,在他们中我也有朋友,有两个和我特别情投意合。其中一个现在己成为作家,住在苏联。”这个人就是萧三。

  同学少年,长大后多各奔前程,但是萧三与毛泽东早年缔结的亲密友谊,却一直持续到建国以后,萧三也许是与毛泽东相处时间最长的好友。

  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

  萧三,又名萧植藩、萧子暲。因排行第三,故名萧三。1896年10月生于湖南湘乡县农村,他比毛泽东小3岁,是与毛泽东住的最近的“老乡”,萧三4岁即开始发蒙,与兄长们在家馆就读。1907年考入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简称“东山学堂”)。这所小学远近知名。邻县的毛泽东是以外祖父的家(湘乡)为籍贯,才考入这所不收外县人的小学的。不过,毛泽东考入该校是1909年,比萧三晚两年。萧三自幼聪明,学业很好,常得先生好评。毛泽东作为他的晚班同学,入校后进步很快,经常获得全班第一名,尤其是他的作文。

  东山学堂的作文老师贺柄纲先生先前十分挚爱萧三,及至毛泽东入校,又特别喜爱起毛来。他有次对毛泽东的作文赞赏不已,特送了一套布面丝绒装订的《了凡纲鉴》给毛泽东。

  先生送礼给学生,在当时引起极大的轰动,萧三与毛泽东在小学是很好的朋友,两人相互讨论,相互激励,令周围同学也很羡慕。

  一天傍晚,萧三与毛泽东一起来到圆形池畔,靠在池塘石桥的栏杆上,毛泽东从腋丁掏出一本书,递给萧三说:“对不住,我把书弄脏了!”萧三要过来一看,是自己几天前借给毛泽东的《世界英雄豪杰传》,书中用墨笔画了许多圈圈点点,圈得最密的是华盛顿、林肯、拿破仑、彼得大帝、叶卡德林娜女皇、惠灵顿、格莱斯顿等人的传记,萧三不仅没有责备他,反而感到所画之处都十分有味道,他们一同交换对书中人物的意见,毛泽东说:“中国也要有这样的人物。我们应该讲求富国强兵之道,才下致蹈安南、高丽、印度的覆辙。你知道,中国有句古话:‘前车之覆,后车之鉴。’而且我们每个国民都应该努力。顾炎武说得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东山小学毕业后,萧三于1911年夏天考入设在长沙的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预备班,次年转为正式班。一师是一所免费的公立学校,主要是为小学培养教师,这所学校为志在报考大学的中层以上人家的子弟所不屑,但却被家境贫寒的农村青年所期冀。辛亥革命前,一师特邀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和杨昌济来校执教,才使这所师范学校为三湘子弟所普遍看好。“衡山西,岳麓东,城南讲学峙其中。人可铸,金可熔,丽泽绍高风,多村自昔夸熊封,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第一师范学校的校歌,是当时青年学生们力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而努力奋斗的战歌,也是这个学校历史悠久和人材辈出的真实写照。

  毛泽东是1913年由第四师范学校并入第一师范的。他入校时,又比萧三晚了两年。可是这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

  在求学期间,毛泽东和萧三,蔡和森、萧子升、陈绍休、陈昌等同窗好友,常在饭后或星期日,相约结伴游息散步,他们一起研究时局,探讨人生,纵谈国家大事,毛泽东后来在延安同埃德加·斯诺谈话时回忆道:“这是一小批态度严肃的人,他们不屑于议论身边琐事。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一定要有一个目的。他们没有时间谈情说爱,他们认为时局危急,求知的需要迫切。……我的朋友和我只愿意谈论大事——人的天性,人类社会,中国,世界,宇宙!”

  毛泽东和他的学友们还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和体魄,每天黎明时分,即起床进行锻炼。星期天和节假日,又经常攀登一师后面的妙高峰或湘江对岸的岳麓山。遇见下雨,他们就脱掉衬衣让雨淋,说这是雨浴。烈日当空,他们也脱掉衬衣让太阳晒,说是日光浴,春风吹来的时候,他们就出去散步让风吹身并高声叫嚷,说这叫风浴。在已经下霜的日子就露天睡觉,甚至到了11月份,他们还在寒冷的河水里游泳。一批热血青年就这样在风浪屯成长。

  后来,毛泽东在长沙挥毫作词,一首《沁园春》,就是他当年和朋友们共同学习、生活的真实反映,词云: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廖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候。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组织新民学会

  1916年夏暑假结束,萧三由第一师范正式毕业。他在湘潭县城附近的一所族学——“黄氏族学”任教,一年后,又重归在一师附小执教,毛泽东是1918年才结束在第一师范学校学业的。在这期间,萧三仍与毛泽东保持着密切联系。他们经常在一起学习,商讨社会问题,遇到不明白的问题,经常向徐特立、杨昌济等老师请教。他们还去拜访来长沙的学者和革命家,以求聆听教诲。

  1917年春,曾经帮助和支持过辛亥革命的日本进步人士宫崎寅藏(白浪滔天)先生来到湖南长沙,参加黄兴先生遗体改葬仪式,他们十分钦慕这位无私的国际主义战士,为了支持和帮助中国的革命事业,他不惜倾家荡产,四处漂泊。他介绍孙中山与黄兴相见,使这两位革命家合作成立了同盟会。他创办刊物《革命评论》,配合同盟会机关报大造革命舆论,为讨代袁世凯筹款,购运武器弹药,抚育黄兴的后代……他这种伟大高尚的精神,正是萧三与毛泽东所钦佩与追求的。黄兴安葬仪式完毕后,长沙学生为宫崎先生举办了欢迎大会。

  不久,宫崎先生收到一封学生来信,信的全文如下:

  白浪滔天先生阁下:

  久钦高谊,觌面无缘,远道闻风,令人兴起。先生之于黄公,生以精神助之,死以涕泪吊之:今将葬矣,波涛万里,又复临穴送棺。高谊贯于日月,精诚动于鬼神,此天下所希闻,古今所未有也。植藩、泽东湘之学生,尝读诗书,颇立志气,今者愿一望见丰采,聆听宏教,惟先生若赐容接,幸甚幸甚!

  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学生

  萧植藩、毛泽东上

  这封信对宫崎寅藏先生的高尚品德和无私精神,给予了热情赞颂,希望能拜望这位卓有远识的国际主义战士,以聆宏教为幸甚。遗憾的是宫崎先生没有来得及接见他们就匆匆回国了,但他却把这封信带回了日本,一直珍藏在自己家里。宫崎先生于1922年逝世,1951年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宫崎寅藏先生的儿子官崎龙介先生应邀来华,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龙介与毛泽东握手相见时,毛泽东说,当他还是个学生时,曾给宫崎寅藏先生写过一封信。当时,官崎龙介尚不知此事,他回国后,方在父亲的遗物里,找到了这封珍藏了几十年的书信。后来,这封信收人日本平凡杜1976年8月出版的《宫崎寅藏全集》第1卷卷首,成为中日友谊史上的珍品。【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还在第一师范学校学习时,毛泽东、萧三、蔡和森等进步青年,在《新青年》所宣传的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下,特别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逐渐认识到,要想作一番改造中国的大事业,寻求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必须团结更多的同志共同奋斗,有必要建立一个团体,到1917年他们认为建立团体的条件已经成熟,便开始进行团体成立的筹备工作。

  1918年4月14日,一个天气晴朗的春日,在刘家台蔡和森的家舍——“为痴寄庐”,同行13位朋友一起商议成立“新民学会”事宜,他们从名称、宗旨。章程议起。经过充分讨论,多数人的意见是取名“新民学会”,根据“大学之道在新民”之意,含有反对旧制度,主张革新社会和为国为民的意思。新民学会的章程草案是由毛泽东和邹彝鼎共同起草的,讨论时,由毛泽东向大家作了说明、解释,并请到会的人发表意见,最后确定以“砥砺品行,革新学术,改良人心风俗”为学会宗旨。章程还提出了“五不”戒律,“不虚伪,不懒惰,不浪费,不赌博,不狎妓。”其中“不懒惰”由萧三提出,大家通过。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千金大小姐以身相许,未婚妻退婚后悔疯了!拍戏的我,怎么成世界第一了?小马宝莉:平凡小马七零重生俏裁缝,冷面舰长动了心旧神,连发枪和禁酒令霸道总裁的小甜心林柔柔从F到SSS,我的器灵进阶快亿点点怎么了马头墙下好柿成双诸天之笑傲第一剑白手起家,蝙蝠侠干碎我的致富梦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