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毛泽东幽默地回答:嗯。吃西瓜加上自己爱吃的东西。说得大家都笑了。
有人提起长征途中写的一些往事与文艺宣传材料,艾思奇说:“在我那里。”毛泽东说就放在你那里吧。
饭后有人托臧云远弄一部《通鉴》和打听范文澜、齐燕铭等的消息。这以后臧云远都办到了。
记得在坐的有的是从第三国际来的,有的是从二万五千里长征过来的,中华民族一代英杰,都聚集在毛泽东身边。这情景用任何辞句来描绘,都是逊色的,都叫臧云远幸运地遇上了。
离开延安的前夜,臧云远沿着延河散步,月光映在宝塔山上,臧云远深情地望着毛泽东居住的地方,隔着层层山坡,是一排排窑灯,一年前见毛泽东时,还不知道毛泽东和党中央是彻夜办公。
那时的抗大学员,现在多数已奔赴各个战场,在这战火纷飞的年月,延安是革命的大摇篮,全国人民的希望寄托在这里。
后记
●初版后记
1992年初,一位朋友约我写一篇关于毛泽东与丁玲交往情况的纪实文章。
我曾为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编过《丁玲散文选》,有一些积累的资料,又采访了陈明同志,于是写成了《走上新的文学道路》的文章,发表在辽宁出版的《党史纵横》杂志上,后来还被有关的报刊转载。【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于是萌发了写一本毛泽东与中国作家交往的书的愿望。我用工余时间一篇篇写来,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竟然汇成了一本小册子,按作家的姓氏笔划为序编排。
为了全面、系统和准确地反映毛泽东与每个人物的关系,本书除了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外,还查阅和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参考了当事人的回忆录,采访了有关作家,对不少存疑问题进行了认真考证。
但由于水平和条件有限,书中谬误和遗漏之处难免,恳请读者教正。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曾得到臧恩钰、陈漱渝同志的支持和帮助,王树人、刘占玉同志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深切的谢意!
1994年国庆节
●再版后记
《毛泽东与中国作家》是我利用工余时间一篇篇写出来的,实现了自己多年来写出一本毛泽东与中国作家交往的书的愿望。
我从1992年年初开始查阅资料、搜集文献,并多方采访有关作家,同时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终于见了成效,深感欣慰。
1995年,本书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发行,据现在已经有20个年头了。
尽管近几年,市场上不断涌现各种关于毛泽东的著作,但这本书仍有它的历史和可读价值。
本书记述了毛泽东与26位当代知名作家倾心相交、互相信任的至真、至情交往过程,读来感人,让人敬佩。
但由于水平和条件有限,书中谬误和遗漏之处难免,恳请读者教正。
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曾得到臧恩钰、陈漱渝同志的支持和帮助,王树人、刘占玉同志为本书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再版过程中,华文出版社的杨艳丽同志在编辑和插图上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在此一并表示深切的谢意!
全书结束!
声明:本书由零五电子书(txt.02405.com)网友分享,仅供预览,请在下载后的24小时内删除,版权归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欢,请支持正版。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