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小说: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作者:刘博/杨柳字数:3548更新时间 : 2017-07-30 23:59:02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除了上面两条强硬理由外,反对“蔡伦造纸”的人还有一个论据。
  与蔡伦同时代的刘珍、延笃等人写过一本《东观汉记》,其中只记有“蔡伦典尚方作只纸”,意思是他在任尚方之职时做过少量的纸,而不是“发明”。有人认为,如果蔡伦发明了纸,这本书是不会不记载的。
  以上种种证据,似乎都不利于蔡伦。难道他不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而是一个欺世盗名的骗子?
  事实并非如此。
  “灞桥纸”的真相
  1957年出土的“灞桥纸”,被很多人作为“西汉时期有造纸术”的论据。它是否真的具有了“蔡侯纸”的特性呢?似不尽然。“灞桥纸”的成分主要是麻,但其麻的纤维丝较长,人工切断的痕迹较少。而且纤维丝常有纠缠成团现象,造成这“纸”厚薄起伏,质地很不均匀。由此可判定,“灞桥纸”的制作过程中,其原料并没有经过切碎、打浆的过程,而这些却都是“蔡侯纸”的主要工序。
  部分专家认为,“灞桥纸”属于絮纸,即由败絮残丝纠合成片的东西。更有人说,“灞桥纸”根本就是一堆乱七八糟堆积成团的麻丝,经过铜镜两千年的重力挤压,才形成薄薄的片状。这种东西,压根与造纸术史无关。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从应用来看,“灞桥纸”被用于垫衬铜镜,而没有任何书写文字的标记,靠它来推翻“蔡侯纸”的历史地位,力量太过于薄弱。
  再来看看史书中提到的“纸”是什么样子的。
  前面所提到的太子用来蒙脸的“幡纸”,经考证,也就是较厚的缣帛。它质地光滑轻柔,被用于书写重要的文字。但它更倾向于是编织物,就像林黛玉题诗的手帕,与造纸术扯不上关系。
  《汉书》等书中还提到过一种叫“赫蹄”的纸。有一种说法认为,这是一种絮纸,它是在生产丝织品的过程中发明的一种简单的加工物。当时,为了将蚕丝中的杂质去除,并使得原本纠结一团的丝纤维能够分离开来,先民们往往用水对丝进行浸泡,然后将丝铺在垫板上用木棒等进行击打。这个过程中,蚕丝中一些松散的渣滓(称为“絮”)脱落到水中。当处理丝的量很大时,水中这种“絮”也能达到很高的浓度,它们附着在垫板上的席子表面,晾干之后可以揭下来,形成薄薄的一片。用它来写字,很不错。
  多次偶然发现之后,有人开始有意识地将那些劣质的丝麻进行浸泡和捶打,以得到这种片状物。这种东西就是絮纸。它与缣帛的区别在于,缣帛是抽出完整的丝编织而成,絮纸则是用抽丝剩余的残絮彼此附着粘合后形成的。两者的原材料质地相同,但成型原理截然相反。
  比起缣帛,絮纸更接近现代意义上的“纸”,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发明的一个前奏。“灞桥纸”应该就是这种絮纸。但这种纸由于做工粗糙,难登大雅之堂,不少文人雅士并不看好纸张。蔡伦看到了这种絮纸取代简帛的前景,利用自己任少府尚方令(尚方是皇家的手工场,专门监督制造各种御用器物)的有利条件,改革造纸技术,独创了切碎、打浆、抄纸、脱水等一整套专业的造纸工艺,制造出了质地精良的纸。这与他之前的“纸”——缣帛或赫蹄是截然不同的东西。
  根据上面两方面的分析,对于“蔡伦造纸”的说法这样理解会比较合理,即,在蔡伦之前,中国人在制造文字载体的方面,已经有了相当多的尝试和积累,发明了竹简、缣帛、絮纸,以及树皮纸等。在这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些产品已经采用了同蔡伦造纸术相似的工艺;有的产品也具有了蔡伦造纸术的某些特征。但这些方法并未形成统一的技术和标准,只能算作“萌芽”或“雏形”。从民间到宫廷,用于记录文字的,始终还是以竹简和缣帛为主。而蔡伦在民间流传经验的基础上努力探索研究,从而发明出了现代意义上的纸。“蔡侯纸”自发明出来之后,就迅速取代了竹简和缣帛,成为文化用品的主流。从这个意义上,蔡伦作为造纸术的发明者,是当之无愧的。
  蔡伦的另一面
  蔡伦改进造纸术,对我国乃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来受到人们的崇拜和敬仰。然而,可惜的是,蔡伦还具有丑恶的另一面。这虽然与造纸无关,但难免会让他的荣光大打折扣。
  蔡伦为了巴结权势,曾昧心地参与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人命案。东汉建初七年(82年),汉章帝的贵人宋敬隐曾生下一男,后被立为太子,这引起了在宫中实权在握,且未生育的窦太后的怨恨。她在宋贵人身边布下爪牙,伺机置宋贵人于死地。恰巧宋贵人病后想吃鲜兔,并委托娘家代办。这下机会来了。窦太后向汉章帝进馋言,说鲜兔是巫蛊的象征,意在诅咒皇上早死。昏愦的皇帝竟信以为真,将宋氏拿下大狱。而审判此案的宦官蔡伦,明知是冤案,不仅不从中斡旋,反而助纣为虐,严刑逼供,致使宋贵人不堪受辱,买通看守,服毒自杀。
  《礼记》中说:“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然而当瑜(美玉)上的瑕疵太大时,瑜也就看不到了。如秦桧、严嵩之流,虽颇有文才,但依然为后人所不齿。
  然而,蔡伦也没有逃过宫廷斗争的泥淖。汉安帝时,宦官和外戚轮流执政,相互倾轧。蔡伦难于应付这种政治斗争,于121年服毒自杀。
  压倒唐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季风气候吗?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其疆域辽阔,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一时无两。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朝代,也最终灭亡了。从政治的角度分析,唐朝的灭亡,主要有三大因素: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朋党之争。不过,在政治因素之外,有人研究发现,压倒唐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竟是季风气候。

  第三十二章 压倒唐王朝的三座大山

  先来看看宦官专权。在中国历史上,东汉、唐朝和明朝是宦官专权最严重的三个朝代,其中唐朝的宦官专权程度尤甚。东汉王朝和明朝的宦官虽然专权,但是还不敢在皇帝头上撒野,唐朝的宦官却能操纵皇帝,连宰相的任免、国策的制订都由其左右。唐朝宦官的权力逐渐扩大是从唐玄宗李隆基的天宝年间开始的,当时诸王和公主要称宦官高力士为“阿翁”,驸马称其为“爷”。到了唐代宗时期,宦官李辅国仗着曾经拥立唐代宗即位有功,非常跋扈,曾经对代宗说:“大家(指代宗)但在内里坐着,外事皆听老奴处分。”唐代宗听了龙颜大怒,但也只能干瞪眼。唐朝后期的皇帝大都是由宦官拥立,这些皇帝们不但无权插手中央政权,甚至连性命都不能自保,唐宪宗、唐敬宗竟为宦官所杀。
  为了反对宦官专权,皇帝们也曾经试图联合朝臣共同对付宦官。其中比较著名的是唐顺宗时期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和唐文宗时期的“甘露之变”,但是这些斗争都以失败告终。宦官的权力不但未能得到削弱,反而更加强。这样的局面一直持续到唐朝灭亡。
  藩镇割据是唐王朝灭亡的第二个重要原因。唐睿宗景云年间(710—712年),为了保卫边疆地区,唐廷在边疆地区设置了节度使,这些节度使手握重兵,对中央政权造成一定的威胁。唐玄宗时期引发“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身兼三地节度使。“安史之乱”之前,节度使主要设在边疆,之后,唐朝为了保护中央政权,设立了更多的节度使,节度使成了割据一方的势力。各个藩镇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是实际上的土皇帝。他们垄断了地方的税收,藩镇之间以及藩镇与中央之间为了争夺人口和土地,不断进行着战争。这些藩镇大都处于独立半独立状态,节度使一职通常由上一位传给儿子或者亲信的部将,中央毫无干预权。例如在唐宪宗元和末年,唐朝的统治区域内除了都城以外,共有藩镇四十六处,其中只有某些事关唐朝安全的重要藩镇由中央控制,其他都是各行其是。藩镇割据极大地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严重地威胁着国家的统一。
  出现在唐后期的朋党之争是唐王朝灭亡的第三个重要原因。唐朝中央官员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是靠门荫入仕的官宦贵族子弟,一是科举出身的官员,他们大多来自庶族地主。科举出身的官员,由于政治地位相近,情趣相合,极易结成党派。是时,同榜进士称“同年”,进士对主考官称“座主”,被录取的进士为“门生”,门生、座主往往互相援引,形成一个个政治上的小圈子。另一方面,士族地主虽已衰落,而且其地位每况愈下,但是,他们仍然以自己的阀阅自矜,看不起庶族地主。这两种官员不断进行明争暗斗,极大地削弱了唐朝统治力量。这其中以长庆(821—824年)至大中(849—860年)年间的“牛李党争”历时最久,斗争最为激烈。牛党主要人物有:牛僧孺、李宗闵、杨嗣复等,他们都是权德舆的门生。李党主要人物有:李德裕、郑覃。李德裕是赵郡士族,他“不喜科试”,以门荫入仕。朋党之争没有多大的积极意义,徒然消耗了大量的政治力量,让统治阶级内部成为一盘散沙。
  以上三大因素最终导致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瓦解了唐朝的统治。唐王朝终于被唐末农民起义军的叛徒朱全忠所建立的后梁所取代。
  季风是压倒唐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近些年来,有学者认为,唐王朝统治晚期,罕见的季风气候异常致全国灾荒连连,影响了农业生产,进而成为引发农民起义的因素之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七零离婚搞学业,二嫁军少赢麻了诸天之笑傲第一剑马头墙下好柿成双穿书反派的逆袭邪巫BOSS只想低调发育白手起家,蝙蝠侠干碎我的致富梦小马宝莉:平凡小马霸道总裁的小甜心林柔柔拍戏的我,怎么成世界第一了?灵气复苏:我一条小蛇,你让我去统领龙族?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