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小说:战国那些事儿/铿锵战国作者:老铁手字数:3511更新时间 : 2017-07-31 00:03:22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伊阙的地理位置在今天洛阳南十九里的伊阙山。这座山是石头的,后世的人们在石头中凿出了万千石佛,于是便成了今天的旅游胜地——龙门石窟。可谁曾注意道那些凿出大佛的石头曾经被鲜血所浸透。 
  把时间拉回到公元前293年。秦国的大军出函谷关沿豫西走廊滚滚向前,目标直指伊阙,秦国的统帅是向寿。韩军在伊阙严阵以待,但明显韩军就数量和素质都不如秦军。唇亡齿寒的道理魏国懂得,得知情况之后,急忙派魏国最拿得出手的大将公孙喜率军相助。公孙喜的哥哥名头更响,他就是20多年前叱诧风云的纵横家公孙衍,公孙衍的绰号叫犀首,公孙喜的绰号叫犀武。公孙喜的成名作是八年前与齐国名将匡章一起打赢了对楚国的垂沙之战。秦国听说魏国派出精锐援助韩国,马上对军队的领导班子作了调整。向寿成名已久,他的做战特点韩魏都比较了解,公孙喜有备而来。如果秦军按照原计划进军将达不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战斗将成为消耗战和拼实力。在穰候魏冉的力推之下,白起代替向寿成为秦军的主帅。白起用起兵来神鬼莫测又凶猛强悍,既有速度又有力量,可惜他的对手并不知道这些,只有穰候知道,这就足够了!白起的处女秀是临阵秘密换将,有趣的是他的谢幕秀也是临阵秘密换将。处女秀的临阵换将是由于他名头不响,谢幕秀的临阵换将是由于他名头太响。 
  秦军到达预定战场与韩魏军队形成对峙,白起登上高地对韩魏两军阵营进行了一番查看。他发现韩魏两国军队到达战场之后,并没有兵合一处,将打一方,形成一个拳头对敌,而是分两处扎营。是随后的试探性攻击中,白起还发现韩魏两军都有委托之势,韩军实力较弱,不想单独出击。魏军又认为韩军装备精良,甲坚刃利,应该冲在前面。 
  战机出现了。 
  以弱敌强的精髓就各个击破。楚霸王项羽曾经无意中应用这条规则一口气吞下秦国名将章邯沿河布设的九座大营。韩魏军队的总体数量是秦军的二倍。如果单挑,秦军能打败他们中的任何一支。如果秦军同时与魏韩联军交手,就不是对手。因此,秦军取胜的办法就是利用速度上的优势趁两军还没有合并之前,发动袭击,予以各个击破。这也是拿破仑的拿手好戏。拿破仑曾经给出了公式:兵力=数量×速度,修正一下应该是:兵力=(数量+质量)×速度。 
  白起先在韩军阵前布设疑兵,使韩军不敢轻举妄动,然后偷摸将主力转移到魏军前面。魏军以为秦军主力还在韩军阵前,并没有作严密的防守。因此当白起对魏军发起攻击的时候,魏军毫无心理准备,受求生本能的驱使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混乱的军队是没有战斗力的。训练有素的秦军对魏军展开了疯狂的屠杀。韩军见魏军受挫,不战自溃。白起乘胜追击,斩杀两国士兵达二十四万之多! 
  透过二十四万士兵层层叠叠淤积的血,中华大地上升起了一颗耀眼的将星,白起的爵位更上新台阶,被封为大良造。伊阙之战的胜利激发了秦军的侵略欲望,新一轮的略地运动即将展开。经此一战,韩魏两国实力消耗巨大,面对凶猛的秦军,一时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再接下来的两年,白起和司马错轮番向韩魏发起进攻,夺得大片土地。值得一提的是,全国最著名的两个冶铁中心邓、宛,落入秦国的手中,从此之后,秦军的甲更坚,刃更利。公元前290年秦军再次对黄河以东地区发动攻击,魏国迫不得已献出河东土地六百里,韩国献出从武隧到平阳这条战略要道两边的土地二百里。 
  秦军兵锋所指,韩魏两国有亡国的危险。军事抵抗已无可能,两国只好通过外交途径寻求生存的靠山。以往的经验是:如果被秦国打,就倒向齐国;如果被齐国打,就倒向秦国。现在已经实行不通。齐泯王上台之后已经明确表示要抛弃韩魏两国。可是国际又出现了新情况,北边的赵国实力剧增,足可以与齐秦相抗衡。因此魏昭王有意跟赵国大哥混。此时赵惠文王年纪尚轻,赵国大权落在奉阳君李兑手中,另外将军徐韩为也有一定影响力。公元前289年,孟尝君新任魏相之后不久就搞了一次外交活动,在他的运作之下,魏昭王和韩成阳君通过李兑这层关系北上邯郸朝见了赵惠文王,强烈表达了想给赵国当小弟的愿望。当然了,求人办事不送礼是不行的,魏国把葛孽(在今河北肥乡西南)、阴成两地献给赵惠文王作为“养邑”;又把河阳(即河雍,在今河南孟县西)、姑密(当在河阳附近)两地献给了奉阳君,作为奉阳君儿子的封地。赵惠文王和李兑君臣二人见韩魏这么恭顺,便同意收两国为小弟。 
  这样,列国正好三极分野,西有强秦,东有强齐,北有强赵。韩魏站在赵国一方。燕国表面上跟随齐国,其实另有所图。楚国偏远且国弱,被边缘化。这三极势均力敌,谁都想打败另外两方,谁也不敢轻易动手,因为也很容易遭到另外两方的联手进攻,所以每一方都想联合另外一方攻击剩下的一方。在这样的背景下,外交活动非常活跃。总的来说会出现三种对抗模式:一,齐秦联合攻赵,二,齐赵联合攻秦,三,秦赵联合攻齐。事实上,在随后事态的发展过程中,这三种对抗模式相继出现。 
  三极斗争的焦点是宋国。宋国这块宝地很让人惦记。齐泯王对宋国很有胃口,时刻不忘吃下宋国。秦国虽然与宋国没有接壤,也公开表达出对宋国的要求,特别是在秦国的掌权的穰候魏冉,总想从宋国夺一块地方作封地。与穰候想法相同,处境相似的是赵国的李兑,和魏国的孟尝君,他们也都想把封地设在宋国。可以说,宋国牵动着三大列强的神经。 
  国际形势的变化给燕国提供了复仇的机会。苏秦感觉到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到了,便酝酿再次入齐,想要重续五年前被迫中断的事业。这一年是公元前289年。 
  【4、再入齐】 
  在公元前296年的“权”(地名,大概在齐燕边界)之战,燕昭王因冲动而遭受惩罚。十多万军队被报销,两员大将战死沙场。事实证明,即便齐国被削弱,也不是曲曲一个燕国就能打倒了。失败教育了燕昭王,让他更加务实,更加隐忍。燕昭王冷静的分析了国际局势和敌我力量对比,又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最后发现春秋末年越王勾践灭吴的奋斗模式最适合燕国。燕越都是弱国,他们的对手都是强国,而且都有争雄天下的虚荣心。越王勾践的做法是:在国内暗自积蓄力量,对吴国则卑躬屈膝,巧妙逢迎,使吴国丧失对越国的警惕而尽全力发动对外战争。当吴国力量消耗殆尽之时,越国突然发动对吴国的毁灭性攻击。燕昭王想:同样是故事当然还可以再发生一次,因为人类永远是不长记性的。越国有范蠡,我则有苏秦。苏秦也为获得机会而兴奋不已,君臣两人密谋已定。重新包装之后的苏秦将要新鲜出炉。 
  权之战的后果是严重的,燕国自讨苦吃还在齐泯王心目中落下了不可信任的印象,所以燕昭王的首要工作是赢得齐泯王的信任。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燕昭王竭尽溜须拍马之能事,将权之战的责任全部揽到自己头上,不停地骂自己犯贱,还信誓旦旦地保证要追随齐国直到天荒地老,海哭石栏,并且把自己的亲弟弟襄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 
  这几年,齐秦虽然在宋国的利益上有些许冲突,但总得来说还是在健康平稳的发展,此时秦昭王的好友韩聂在齐国为相(战国期间,列国为了结盟需要,经常允许盟国人士在本国为相。据我理解这种相国的基本上只搞外交,大概与日本的“外相”差不多)。韩聂的外交目标当然是追求齐秦共同利益的最大化,具体来说就是齐秦合力瓜分赵国。韩聂在齐几年一直在促成此事。为了获得韩聂的支持,苏秦专捡韩聂的兴奋点撩拨。两人私下达成协议:韩聂利用他在齐国的威望帮助苏秦完成结好齐国的使命,苏秦则帮助韩聂促成齐秦联合攻赵一事作为报答。协议签订之后两人都很满意,据说还产生了真挚的友谊。 
  于是在公元前289年,燕昭王以最隆重的仪式封苏秦为武安君,并为他准备了大批车马财货做入齐之用。苏秦入齐一事已经通过黑箱操作基本完成,最后剩下的就是向齐泯王打个招呼,苏秦提起笔来修书一封。于是便有了《战国纵横家书》中的第八封。 
  苏秦写道:“尊敬的齐王阁下:几年之前我就曾为齐国服务过,齐国的一切给我留下的美好的印象。后来由于燕昭王的屡次邀请,不得已我才去了燕国,其实我的心一直留在齐国。齐国的变化总会让我有种莫名其妙的悸动。如今国际形势正朝着不利于齐国的方向发展。南方的韩魏楚三国对齐国心怀不满,图谋勾结赵秦联合燕宋以攻齐。我虽不才,愿为大王分忧解难。燕国大臣多数想跟随其他国家与齐国作对,燕王被这种意见包围也跃跃欲试。我在燕国无论如何争辩都改变不了他们的想法,因此我必须大张旗鼓地出使齐国,并想将此次行动打造成一个标志性事件。况且为大王办事也是我满心希望的,即便失去燕王的信任也在所不惜。齐国悠久的历史中不乏楷模。想当初,管仲一句话就被齐桓公予以重用。大王贤于齐桓公,我比管仲也不差。大王如果能相信我的真心和能力,就请以诸侯之礼迎接我,准许我带领一百五十辆礼车来齐。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北少的追妻火葬场亲儿不如养子?后悔了别找我!抄家流放?不怕!奶包囤粮满仓肉高武:人到中年,系统才来主母重生当后娘,渣夫一家悔断肠废土求生:我的邻居又又又不是人快穿:今天也是个好爹呢!综漫之二婚反派自救暗巷3:浴火怎么,舔狗不能当反派吗?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