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小说:难忘的历程:习仲勋延安岁月回访作者:忽培元字数:3514更新时间 : 2017-07-31 17:24:28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歌曰: 

    金风一路盘高塬,
    满眼繁花至靖边。
    梦里小河长流水,
    面前凉棚仍开谈。
    将士御敌千辛苦,
    领袖转战万险艰。
    刘邓挺进鲁西南,
    彭习并骑跃陕甘。


 
第09章 落脚点与出发点

    1935年时,中央红军如同格斗中受了重伤的一只雄鹰,本来要朝西飞,到距离苏联较近的新疆大戈壁去。敌人穷追不舍,围追堵截,无后方作战,前途充满了难以预料的危机。张国焘另立中央,体内也发生了问题。就在这时,毛泽东找董必武、徐特立等几位参加长征的老同志谈话,说现在是无后方作战,情况非常危险,希望他们暂时离开部队,等情况好转了再归队。正在这个时候,才发现了陕北这边还有硕果仅存的这一块红地。于是雄鹰飞到了陕北。它又饥又饿,遍体鳞伤,小米是养人的,还有陕北的干部群众,慷慨接纳了红军。从此中国革命开始了新的纪元。对此,毛泽东念念不忘。他多次讲,陕北的贡献是两点,一个是红军长征的落脚点,一个是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说没有这两点,就没有中国革命的胜利。毛泽东从来没有讲过,是中央红军挽救了西北根据地。只有习仲勋多次讲过,“毛主席来了晴了天”。这显然也是事实。当年在延安,刘烽同志的歌词能这么写,没有西北老同志们的认可,也唱不到今天。可见毛主席是客观谦虚的,习仲勋与多数的西北老同志也是实事求是的。事物往往就是这样,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充满了相辅相成的辩证法。
 
    ■想起诗人李季

    吴旗镇原名吴起镇,当时是保安县西部山区的一个小村镇,是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落脚点。著名的《长征组歌》中有《到吴起镇》一首,十分精彩动人,使这个小镇的名字几乎家喻户晓。陕甘宁边区时期,吴起设县。新中国成立之后县名改为“吴旗”。今晚的目的地正是吴旗县城。

    当日,由小河村返回靖边县招待所,已近中午。饭后稍事休息,下午2时40分由靖边县城出发,经安边镇去吴旗县城。由于路途遥远,整整一个下午,人都在车上,顺道观看了地方石油开发、林草建设和集雨灌溉设施使用情况等。齐老一直兴致勃勃,跨越古长城的时候,还下车留影。遥望河山,浮想联翩。上车以后,老人家又回忆其当年来。

    “抗战时期,三边是一个特区,包括靖边、安边和定边。这里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盛产食盐、甜甘草、羊羔羔皮。都是边区最紧缺的物资。当时的交通工具只有用毛驴、骡马或骆驼组成运输队来长途驮运。这就形成了陕北的‘赶牲灵’文化。有民歌也有传说故事,十分的生动感人。当地流行的最具群众性的民间艺术还有‘陕北说书’。当时,陕北最著名的说书艺人叫韩启祥,他是个盲人,还多次给毛主席、中央首长说过书。”

    “现在,有个张俊功,同韩启祥是老乡,都出生在横靖这一带。”笔者说,是想让老人家休息一会,便故意插话说:“他带领着徒弟们长期行吟于三边农村。还有‘道情戏’,一家男女老少就可以演一台戏,十分的生动感人。”

    “当时,著名诗人李季就曾经在三边一带体验生活,创作了长诗《王贵与李香香》。还有他以后写的《杨高传》也是写的有关三边生活,用的陕北说书的节奏格律形式。读起来十分的亲切,是最地道的来自民间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

    齐老显然对李季的作品很熟悉,她说自己读过《杨高传》,这是李季的长篇叙事诗(三部曲),还有《五月端阳》、《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玉门儿女出征记》。

    齐老特别喜爱《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说她一读这部长诗,就想起刘志丹、谢子长和习仲勋陕甘闹红的情形。当老人家回忆当年读《王贵与李香香》的情形,又一次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了。那凄厉纯真的爱情故事,显然曾经在齐心的心灵深处拨动了青春爱情的琴弦,使老人家在任何时候回忆起来,都难以掩饰幸福的笑容。艺术与生活的碰撞,总能飞溅出美丽的火花。

    ■刀下留人

    吴起镇地处吴起县中部。再早原本是靖边县一个镇,相传为魏国大将吴起在此屯兵驻守而得名。1935年10月19日,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吴起镇光荣地成为了长征的落脚点。齐老由靖边出发,沿途数百里崎崛山路,就是要到“落脚点”看看。毛主席到达吴起镇后,即于当天致电彭德怀:“吴起镇已是苏区边境,此地以东即有红色政权,保安城闻有红色部队,但吴起镇、金汤镇之间之金佛坪有地主武装百余守堡,拟派队消灭之。”电报还要彭德怀于次日到吴起镇商讨行动方针,第二,第三纵队交叶剑英、邓发指挥云云。毛主席电报中所指“红色政权”,即习仲勋为主席的陕甘边苏维埃基层政权,毛主席从地方张贴的布告上,第一次看到了“习仲勋”这个名字,留下了深刻印象。而这时,刘志丹、习仲勋等正在瓦窑堡被关押,生命危在旦夕。第二天(10月20日),毛主席听取了当地有关同志的汇报,了解了西北苏区错误肃反的严重形势,立即指示“刀下留人”。

    6月14日上午,阴雨。一路上翻山越涧,道路很不好走。虽然是黑色路面,但也能想象得出红军当年到吴起镇,来路有多艰难。红军到达吴起镇时,这里当时作为保安县的一个乡镇,镇内只住着七户半居民(半户为一个光棍汉)。在尖山秀岭下面破破烂烂地散落着十几孔土窑洞。毛主席住过的窑洞,就在靠阳面山沟的一个接口窑院中,是当时镇上刚刚落成的最好的建筑物,因此称为“新窑院”。

    眼下,齐老一行已经来到了毛主席旧居。旧居位于吴起镇砚洼山麓,分为南北两院。南院为毛主席旧居,两院之间有石砌过洞相连。其中9孔接口石窑和4孔石窑。如今已整修一新向游人开放,在窑院外以后增修的一排石窑洞里,还办起了一个小型“革命历史展室”,陈列的照片和文物都十分珍贵。有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用的长枪、短枪、子弹、手榴弹、马刀、刺刀等武器,还有马鞍、草鞋、马灯、茶缸、饭盒、军服、军帽、斗笠、绑腿带等装备,统统是由民间征集来的原物,都是当时因破损而遗弃或房东接受红军赠送的礼品,被老百姓捡了或收了,当作宝贝保存了几十年的东西。有一支手枪,是毛主席亲自送给地方游击队队长张明科的,显得更加珍贵。

    齐心老人看着这些革命历史图片和文物,感到格外的亲切。她调动起自己全部的生活的记忆积累,想像着60多年前那一场震惊中外的伟大壮举——红军长征。

    “路漫漫,雪皑皑,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途跋涉,战胜了国民党军队一路的围追堵截,这些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完全处于“无后方作战”状态的红军指挥员和战士们,该是多么的无私而坚强。三万多人,就是扛着这样的武器,依靠这样的装备行军打仗,战胜强大的敌人,战胜让今天的人们无法想像的种种艰难险阻,创造了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就是因为有党中央、中央军委,有毛主席的正确领导,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有强大的精神支柱……而这一切,对于我们今天的“新长征”,对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伟大战略,又是多么的重要啊!

    ■割尾巴战斗

    党中央、毛主席和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来不及喘息,首先部署进行著名的“割尾巴”战斗。原来红军刚刚停脚,便得到消息:一路尾随而来的宁夏军阀马鸿宾、马鸿逵的骑兵和原东北军白凤翔部的骑兵赶到了附近,共计有2000多人,对我红军形成夹击之势。情况貌似紧急,但对于毛泽东来讲,却是个杀敌的机会。他立即电令彭德怀速来一纵队,并找来周恩来、叶剑英、聂荣臻等商量作战方案。有同志提出说能不能先不打,说部队过于疲劳,先避开敌人锋芒,等休整之后再打。毛泽东坚决地说:

    “不行得打!我们疲劳,敌人也疲劳,利用吴起多山的地形,打它个胜仗,作为‘礼物’送给陕北人民。”

    定下来要打,可的确并不容易。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这是毛主席指挥作战的一贯风格。夜已经很深了,毛主席窑洞的灯光仍然亮着。这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最后一役,也是中央红军落脚陕北的第一场战斗,毛泽东和彭德怀仔细抠着战斗部署的每一个细节,设想可能遇到的每一个突发情况……

    “以疲待疲,迎头痛击!”毛主席把大手往地图上有力地一拍,坚定地说。

    “要得,”彭德怀兴奋地说:“两面包围,前后夹击,送上门的货,一个也不能叫他溜走!”

    10月21日晨,红军在吴起镇头道川两边的山岭上和沟道里布下了伏兵,专候敌人骑兵的到来。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毛泽东身体十分虚弱,但他仍然冒着风寒登上吴起镇对面的平台山,和彭德怀一起指挥“切尾巴”战斗。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白宣之恋七零:她进山当猎人王带全家吃肉海岛军嫂美又飒,高冷少校领证了天灾末世:手握随身公寓,囤千亿物资签到种田!小农女致富养赘婿!阳光一直在路上奥特曼任意键:启明尘途有路穿越异世界之重生归来聊天群,但从无限曙光开始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