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而正爱得昏头昏脑的孩子是天下最勇敢的一群人,能徒手放倒两只大象,那些现实世俗得发出酸臭味的父母,更没什么可怕的,所以,他们一般有个值得敬佩去愚蠢的念头,好像只有和父母对决,自己才会有幸福,可事实往往证明,掌控了孩子经济命脉的父母比大象厉害多了。这种结局,在谈判中属于双输,是最差的结局。
其实不必去较那个真,你们只要略施小计即可,让他口头答应父母分手不就行了?你们照样可以相爱,那对省厅级父母也挣够了面子,7000英镑也有了。到你们毕业了,没人可以在经济上胁迫你们时,再大大方方宣布相爱。了不起,拍出7000英镑还他们。
连 岳
2003年7月4日
49、独立是个元问题
连岳:
尽管你面对的问题多半是些蠢问题,不过从你的回答看来你也称得上半个“智者”,至少算是有些趣味的人,所以想起来也问一问你,尽管我知道这类问题没有什么答案。
昨天我的又一个朋友的婚姻完蛋了。虽然那个男人一口咬定他理直气壮地离婚的理由是自己丧失性功能了(他只有40出头),却因为偶然原因导致妻子与另一个女人的见面,于是真相大白,真实原因是那个俗套得让人提不起议论的兴趣的“第三者”。她是“海归”里的一个特例:读书为兴趣,经济不独立,拉着个四岁的女儿,守着一个大她十几岁的丈夫和这个曾以为会亘古不变的婚姻。是不是我们的社会真的有“病”了?人与人之间还值得信任吗?是不是女人在感情的投入上都得留一手,或者干脆抛开家庭自我奋斗,才不会落得一朝被弃身心俱伤的命运?
Olivia
Olivia:
我有一个朋友(我们好像都有一些怪朋友)花了40万人民币在英国的南安普敦学会了打麻将。麻将是我们的国技,他却偏偏跑到了英国去学,实在不是出于本心。因为他赶上了各类“硕士班”的最后一趟,眼巴巴跑到英国,一个班上50个人40个是中国老乡,夹杂着几个印度人、南美人和非洲酋长的儿子。老乡天天混在一起,最后当然是打起了麻将。
这是整个社会前几年神化洋学历的恶果,似乎只要随便到哪个欧美国家的野鸡大学一两年内混张文凭,回来就是供职世界500强,年薪100万。知识是无法速成的,成为顶尖人才需要长时间的磨练。这是一条常识,不需要哪个大哲为我们发现它。如果你否认这个常识,你就只能变成笑话。那个南安普敦的朋友前几天打电话给你,被我羞辱了一通,他还要嘴硬,说至少去英国练了口语。我说你就放下那点虚荣心吧,没听说过谁为了练英文口语负债累累的。
你问的是一个感情问题,我却问答了一个知识问题,似乎在跑题。但我的意思是,在任何领域内,我们都要掌握不能违背的常识,因为忽略这些常识的话,你就必然会被这些常识绊倒。被绊倒了还不知道常识,常识就会绊倒你一次:只要你不懂,它就会一直绊倒你。
爱情的一个常识就是要独立。两个独立的人才能相爱。独立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经济独立。常识是不因为某个特殊人物而改变的,即使你是一只大海龟,即使你因为兴趣把《大英百科全书》都读了三遍,只要你不独立,结局还有可能会很悲惨。如果有什么亘古不变的东西,不是钻石、不是爱情、不是婚姻,只能是独立的价值。一个坚持并且获得独立性的人,即使一辈子活动的范围不超出长江三角洲,我也相信他(她)有可能得到真正的爱情。
人活在世上,难免都要出问题。有了问题,我觉得不宜马上把责任归罪于社会的病态,因为往往就是我们自己制造了各种病态。
连 岳
2003年7月10日
50、挣破制式的疑问
连岳:
在高中时,我接受的是应试教育:背住书本上的东西,考试时用几个词把它们串起来,脑子好用的添几个形容词装扮、加工,卷子一般就是这么完成的(当然了,这只对文科生奏效,不一定适用于理科生)。即使不能得到很好的成绩,至少不用担忧不及格。高中三年不知道学了什么,但知道自己连一篇狗屁文章都写不通。就这样子我上了某所所谓重点大学,上课方式跟高中没什么差别,只不过是想翘课就直接翘罢了,毋需理由,考试时旧招照搬,照样有效。转眼间,我在大学已窝了三年,又面临着选择未来的昔日困境:真的很想学好知识,做一个胸中有点文墨的人,但教育的现况让我认识到即使考上研究生继续读三年,实质上只是让我在四年不学无术的基础上继续无所作为,在研究生阶段继续本科化的教育;而直接找工作的话,重学历高于重能力,在本科生学历满天飞的当今,进入单位仅只能担当无足轻重的分量。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我们被培育要善于服从,没有质疑,我们被体制化了,但这并无法淹没我心中长久的疑问。
虽然我不可能百分百信服你的见解,但我仍很期盼能得到你的建议。
Aphoon
Aphoon:
你这封邮件写得非常之通,虽然它不可能在应试写作中得高分,但我认为它是一篇好文章。看到“狗屁”两个字,我知道它不是任何老师教出来的。看来,除了在制式教育之外,个人其实会不自觉地进行自我教育。再重点的大学,我都不认为四年时间可以学到多少东西;这并不是因为一些重点大学坚定不移地野鸡化,我作出了这个判断,确实是再好的大学,四年的学习也只是开始而已。我知道好大学会告诉他的学生,这四年学的最重要知识是:人是无知的,教育必须穷其一生,要随时有更新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其实这是现代版苏格拉底雅典宣言:“我惟一的智慧就是知道我无知。”
我现在非常着迷高达美(Hans-Georg Gadamer),这位去年以102岁高龄去世的哲学家。他的经历可以告诉你,要有足够的胆量与心智,才能承受得起非制式的老师。高达美的老师海德格尔曾严厉训斥他不够用心;高达美那次的惶恐之心直到海德格尔离世方才消失。用心的高达美在60岁,出了第一本著作《真理与方法》,成为世界级的哲学家。此后40年,他继续讲学、写作、论辩,慢慢改变了哲学世界的版图。这就是说,即使名师棒喝加上天赋异禀,要得到真知也得花上非常漫长的时间。所以我想,一所好大学应该是起点,而不是教育终点。
在一个乏味的世界,我们可以用乏味度过一生,并不觉得缺少什么,那是因为没有疑问。而你有无法淹没的疑问,我认为这就是知识,也许恰恰说明你做好了脱离制式的准备。
求知是为了得到好的工作,这是现在的主流观点;而苏格拉底他们坚持的非主流观点则认为工作是为了保障自己求知。永远都只有少数人同意后者,同时,也永远是这些少数者挣破了制式。
连 岳
2003年7月10日
51、一只英文不好的狐狸
连岳:
有件事情让我很想不通,想听听你的说法。我今年大学刚毕业,专业课成绩很好,就是英语不灵,最终没有拿到学位。看着那些专业课成绩平平甚至很差的同学,因为过了英语四级,如愿以偿地顺利毕业拿到学位,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我当然知道英语的重要性,入世了,尤其显得重要。但我觉得我们的教育对英语看得似乎过重了!我主要学习的还是我的专业课程,又不是拿英语的学位,为何要用一门别国的语言来衡量我的专业水平?会答英语题就有专业水准了吗?况且我周围的同学大都是哑巴英语,又有几人能在实际中应用呢?有的人英语过了六级,却连普通话都说不标准,却没有人因此“嘲笑”他,而英语没学好却好像是一件很耻辱的事!唐诗宋词不会背没关系,会背英语单词就OK了,长此以往,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让谁继承呢?看着身边考研的同学,专业课不成问题,却都输在了英语上,无奈啊!有人咬牙切齿地说:“将来一定要把小孩生到美国,要饭也要讲英语!”
不知你的英语如何,反正它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痛了!
情儿
情儿:
看你的信让我跌倒在地上,半天才爬起来。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