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小说:中国误会了袁世凯(出书版)作者:吕峥字数:3514更新时间 : 2017-07-31 16:03:27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于是立即致信汪康年求证此事,并表示“甚愿自捐,兼为劝捐,此可救人不少”。
  就是这样一个有志青年,又被康有为给利用了。
  第一次见面是在上海。俗话说得好,“一见南海误终生”,官迷康有为上来就劝谭嗣同弃官。
  所谓的官是指谭继洵给他儿子捐的南京候补知府。以谭嗣同的政治立场,当然不喜欢,但毕竟是老人的一番苦心,权当撑了一顶保护伞。
  结果就让康有为给说没了。
  康长素这么“毁人”不倦其实也有他的苦衷,强学会锣鼓喧天拔地而起,又迅速灰飞烟灭,无异于一头冷水浇下来,寒彻骨髓。
  而且,京城内外,对康有为和他那套“野叟曝言”认可的人少之又少。
  高层不关心,同僚不热心,天天坐冷板凳,眼看天就要塌了(列强瓜分),康有为猛然起身,决定背水一战。
  腹地自立。
  虽说康有为后来时以维新派招摇,时以保皇党撞骗,但在那一刻,却是彻头彻尾的革命党。
  证据就是康门弟子何树龄写给康有为的信。信中用“大浊国”代替敏感词“大清国”,说“大浊国必将大乱,为人瓜分,独夫之家产何足惜?所难堪者,我之亲戚兄弟耳”,并和老师探讨建立大同国的事宜。
  康有为将策动革命的根据地选在湖南,皆因湘人敢为天下先,环顾宇内找不到比陈宝箴思想更右的巡抚。而谭嗣同,则是他的马前卒。
  梁启超入湘后,独立计划进入快车道。在《上陈宝箴书》中,他明言“必有腹地一二省自立,然后中国有一线生机”。
  举例也举得匠心独运——郑成功。
  郑氏台湾妙就妙在不听命于满清,而清政府亦不宣布其为叛逆,可谓清朝版“一中各表”。
  陈宝箴的开明也绝非作秀。姑息纵容之下,梁启超反清的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公然在时务学堂上咒骂鞑子(“屠城皆后世民贼之所为,读《扬州十日记》尤令人发指眦裂”)。
  学生们也很兴奋,忠实记录了梁老师的反动言论。
  再加上平时基本都住校,不与外界交流,课堂上的气氛日趋激烈。直到年关放假,家长们才看到课堂笔记上充斥着诸如“欲求变法,必自天子降尊始”等大逆不道的言论,不禁慌了,纷纷找到时务学堂总办熊希龄(1870—1937),要求给个说法。
  问题是熊希龄向来跟梁启超一个鼻孔出气。由于对乡绅代表叶德辉孜孜不倦地带头闹事严重不满,他不惜无中生有地污蔑对方“倒梁”是为了谋取时务学堂总教习这一薪资丰厚的职位。
  事实上叶德辉家境富裕,张之洞屡次聘请都不应,人“倒梁”完全是吃饱了没事干,一心一意为信仰而战——保守的信仰,也是信仰。
  梁启超并不满足于把湖南搅得鸡飞狗跳,而是进一步挑战清廷的底线,点校私印黄宗羲的著名禁书《明夷待访录》,还在《湘报》上为这本号称“中国的人权宣言”大作广告。
  谭嗣同则发挥其特长,联络会党,把湖南搞成了一座火药桶。虽然没爆炸,但为日后唐才常的自立军埋下了种子。兴奋的梁启超写信给康有为,称赞谭嗣同“才识明达,破例绝伦”,选总统的话非他莫属。
  康党的活动引起了湖南士绅的一致反感。没过多久,梁启超就在叶德辉、王先谦等学界领袖的施压下被迫离湘。
  平心而论,这帮所谓的顽固派态度很明确:支持讲西学,但不支持讲康学;支持搞维新,但不支持排满革命。
  这似乎是戊戌年悲剧的预言:当大多数人都对变法达成了共识时,他们反对的其实只是由康有为来当主持人。
  昏聩的老翁
  做人,还是要像大头一样稳扎稳打。
  之前,周馥见幕主失势,已辞去了直隶按察使一职。光绪为鼓励袁世凯练兵,将此衔授予了他。
  这就导致了尴尬的一幕。
  李鸿章出使回国,驻节天津,王文韶命全体直隶官员前去拜见。布政使之下就是按察使,大头跑都跑不掉。
  入座后,李鸿章雄风犹在,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和众人寒暄了几句,就轮到袁世凯汇报工作了。
  自然是说练兵的事。谁知刚刚讲完“聘请德国教员,签订了合同”,李鸿章就勃然色变,举起手杖,用力敲地,砰砰作响,厉声道:呸!小孩子,你懂什么练兵,订什么合同!我治兵数十年,现在尚不敢自信有何等把握。兵是这样容易练的?雇几个洋人,扛一杆洋枪,念几声“横土福斯”(“One Two Forth”,即“一、二、向前”),便算是西式军队么?
  袁世凯面红耳赤,大气不敢出一口,众人也都低垂着脑袋。
  恍惚间,他考虑的倒不是个人荣辱,而是一场更大的屈辱:德国人都欺负到家门口了,却仍然不得不聘请德籍教员。
  也许,这才是李鸿章火冒三丈的原因。
  不能再等了。
  否则,清廷还没亡,中国就又要亡天下了。
  于是,在新任的参谋营务处总办徐世昌的襄助下,半个月内,两封字字泣血的变法说帖接连出炉,呈交给了翁同龢。
  袁世凯开宗明义:在强权即公理的时代,除了变法自强,别无他路可走。
  他明确指出,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是制度的落后。比之现在犹不承认的衮衮诸公,早了一百多年。
  改革的矛头则直指地方。
  相比于康有为在中央搞核试验,地方却一点共振都没有,袁世凯的方案显然技高一筹。
  首先,地方督抚有实权,容易在小范围内试点。其次,封疆大吏多有基层工作经验和同洋人打交道的经历,看问题比较客观,倾向改良。
  问题是一旦涉及到自身和小团体的利益,再开明的人翻脸也会比翻书还快。因此,在裁汰冗员一事上,袁世凯主张妥善安排。
  “厚禄以养之,崇秩以荣之”成为无可奈何的权宜之计。
  紧接着就拿科举开刀。废除的时机还不到,但可以改变空洞的考试内容,并开设西律、技艺和军务三门特科。
  最重要的还是七项理财措施,它集中体现了袁世凯的经济思想。
  一、筹银钱、设银行、造纸币;
  二、振兴商业,设立商会;
  三、广集商股,举借外债,修筑铁路;
  四、开发矿藏,鼓励商办,保护矿主;
  五、扶助民营企业。在简化审批的基础上,对于财力不足者,国家酌情筹借资本;六、发展邮政;
  七、借鉴海关的管理办法清理内地关卡。
  其中第五条和第七条,至今仍具借鉴意义。
  中小企业贡献了百分之八十的就业岗位,贷款之难,却举世罕见。
  同时,物流成本推高了物价,星罗密布的收费站比之清末的厘卡,堪称敢教日月换新天。
  袁世凯的超前性和针对性,由此可见一斑。
  帖中还附有一幅后来流传颇广的《时局图》,在“不言而喻”和“一目了然”两列字的中间,中国版图上密布了北极熊、老鹰等代表着西方列强的飞禽走兽,危如累卵之势,跃然纸上。
  然而,你要把这理解为袁世凯开始忠君爱清那就大错特错了。
  实情在翁同龢的日记中:
  袁世凯来,深谈时局,慷慨自誓,意欲辞三千添募之兵,而以筹大局为亟。
  所谓的筹大局即谋求封疆。
  这都是让王文韶给逼的。在他手下当臬司非常痛苦,因其有“玻璃球”之称,精打细算,混功了得。
  史载王文韶“重听”(听觉迟钝),在官场,这可真是一个求之不得的好毛病。
  每当不得不回答那些不好回答的敏感问题时,王大人便会适时地犯病,不是装聋作哑就是顾左右而言他,总之让你无迹可寻。
  袁世凯本来有添兵三千的机会,光绪也批准了,下旨给王文韶,让他从直隶的绿营中淘汰一部分老弱残兵,省出的粮饷供大头招募新兵之用。
  将自己饭碗里的饭(哪怕是冷饭)主动舀给别人吃,王文韶还没那么高的觉悟。
  于是,扩兵至一万的宏愿就此成为泡影。
  袁世凯痛定思痛,深感仅有练兵之权还远远不够。扩军和揽才二事,非钱不办,只有兼管军民的督抚才能不受制约地把局面做大。
  可惜,在张荫桓的影响下,翁同龢属意的是康有为。
  胶州湾被德国强占时,康有为曾通过张向翁同龢提出一个休克疗法:与其坐视列强在中国你争我夺,不知伊于胡底,不如主动把口岸城市开放给各国通商,如此既可借诸国之力保住边境,又能够开启民智。
  这同后来美国抛出的“门户开放政策”不谋而合,虽然屈辱,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好比一伙强盗跑到你家,因分赃不均打了起来,这个摔锅砸碗,那个撬保险柜,就差杀人放火了。你正欲哭无泪,其中一个抢得最少的发话说:算了,生在中国都不容易,一人拿一点见好就收吧。
  德国的蛮不讲理和俄国的背信弃义让翁同龢举步维艰,他第一次对李鸿章产生了相惜之感(时事之艰难,惟有李相洞悉)。
  在外,无兵可战、无理可讲;而在内,和慈禧的过招已使他筋疲力尽。
  两位老同志的冲突可以上溯到1894年。
  彼时,慈禧借口“干预政事”,要把珍妃贬为“贵人”,翁同龢再三要求缓办,并当面询问“上知之否”,一副忠臣不事二主的表情。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从F到SSS,我的器灵进阶快亿点点怎么了霸道总裁的小甜心林柔柔七零离婚搞学业,二嫁军少赢麻了小马宝莉:平凡小马马头墙下好柿成双千金大小姐以身相许,未婚妻退婚后悔疯了!诸天之笑傲第一剑穿书反派的逆袭白手起家,蝙蝠侠干碎我的致富梦拍戏的我,怎么成世界第一了?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