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小说:毛泽东与中国作家作者:武在平字数:3515更新时间 : 2017-07-31 03:49:53

最新网址:www.llskw.org
每月10000字。

  吕骥同志:以音乐为主,其他附之,每月5000字。【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蔡畅同志:以妇运为主,其他附之,每月5000字。

  董纯才同志:以教育为主,其他附之,每月8000字。

  吴老:以语文为主,其他附之,每月5000字。

  以上共149000字。

  (二)各同志担负征集之稿件,须加以选择修改,务使思想上无毛病,文字通顺,并力求通俗化。

  (三)每篇以下超过4000字为原则,超过此字数者作为例外。

  (四)如每人征集之稿件满12000字者,可在第四版一次登完。但编辑部可以调剂稿件、分在两天或三天登完,并不用专刊名目。

  (五)如有不合用之稿件,由编辑部退回负责征稿人,再行补征。如由编辑部作重要之修改,则应与征稿人商量一下。

  从以上征稿办法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对办好党报副刊的重要观点:一是副刊稿件必须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鲜明的思想性,对稿件“须加以选择修改,务使思想上无毛病”。二是副刊不能只偏于文艺,要带综合性。三是办好副刊必须调动办报人和看报人的两个积极性,发动全党力量来办,荟萃各界文笔,努力扩大稿源。四是副刊文章要短小精悍,力求大众化、通俗化,使它符合广大读者的阅读水平。

  随后,中央办公厅按名单发出了毛泽东枣园之宴的通知。舒群、柯仲平、博古结伴而行。客从四面八方赶来,相继人席,毛泽东即席致词:“诸公驾到,非常感谢。今在枣园摆宴,必有所求。”他宣读一遍《解放日报》第四版征稿办法及其具体内容,然后幽默地讲道:“俗话说,吃人口短,吃人一口,报人一斗,吃亏只这一回,但不许哪个口上抹石灰。办好党报,党内同志人人有责。责无旁贷。我想,诸仿专家、学者必然乐于为第四版负责,当仁不让,有求必应,全力赴之,取之下尽,用之不竭。”席间毛泽东给大家敬酒。大家边吃边讲,直到夕阳西沉。明月东升。最后只剩下柯仲平和舒群。毛泽东叫警卫员送来三个碗,给柯仲平、舒群,然后给自己都斟满酒。然后跟他们尽情地吃喝、聊天,夜色已浓,舒群悄悄写了一个条子,劝柯仲平罢饮归去,背着毛泽东递去,不料,给毛泽东截住了,他笑了笑把它撕掉,挽留两人继续喝下去。直到柯仲平喝到不能再喝,才算散席。柯仲平酒喝多了,骑在马上左右摇晃,终于栽下来,舒群下马搀扶,一来二去,两人都卧地呼呼大睡起来。好梦正酣的时候,被人唤醒,抬头一瞧,身边有两个警卫员,迎面则是毛泽东,还有一部汽车,于是五人一起上了汽车。

  从这以后,舒群不断得到毛泽东的直接关心指导,凡有转载,均经毛泽东亲笔批示,倘有社长博古审而难定的稿件,均由舒群携稿面呈毛泽东。在毛泽东的指导下,经过舒群和副刊编辑人员的集体努力,副刊面貌力之一新。各类作品与工农兵火热的生活日益接近起来。

  1943年4月25日秧歌剧《兄妹开荒》的发表,成为副刊初见成果的代表作。经过文艺下乡运动带来了文艺的繁荣,极大地丰富了稿源,一大批优秀作品如雨后春笋相继出现。如马可的《夫妻识字》,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西戎、马烽的《吕梁英雄传》,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丁玲的《田保霖》,欧阳山的《活在新社会里》,姚仲明的《同志,你走错了路》,以及古元、力群、彦涵的木刻等等。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前,毛泽东曾找许多作家谈话,调查研究,了解文艺界的情况,舒群也被荣幸地找去谈话,4月13日,毛泽东给舒群写了一封信,请他搜集反面的意见,信中写道:

  舒群同志:

  前日所谈关于文艺方针诸问题,拟请代为搜集反面的意见(各种各色)如有所得,清随时示知为盼!

  毛泽东

  四月十三日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毛泽东给舒群又去一信,请舒群帮助走访各种不同的反映。

  解放后,舒群就有写毛泽东故事的打算,并为此做了长期的准备和酝酿,到“文化大革命”前他已写出30多篇近30万字关于毛泽东纪实性短篇小说,但遗憾的是大部分手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抢,不知下落。

  粉碎“四人帮”后,老作家又焕发了青春,他继续写作毛泽东的故事,陆续写出了9篇,连同原来遗留的两篇,结集成《毛泽东故事》,198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却了老作家的心愿。这部书不仅刻画了毛泽东的雄才大略,也描写了他的机智、风趣和诗人的豪情。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好评。

  一八 要注意调整人我关系——毛泽东与萧军

  萧军是一位敢于斗争、勇于批评的文人。他以鲁迅力楷模,在和民族的阶级的敌人作斗争的同时,也大胆地抨击革命营垒内部的种种不良现象。历史上把无情批评朋友的人称为“诤友”。毛泽东认为,诤友于革命事业大有益处。他不仅敢于、而且善于结交这样的朋友。从他与萧军第一次书信往来的1941年8月起至1942年5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给萧军共写了10封信,这在毛泽东与现代作家的交往中是鲜见的。至于他们互相串门、面谈,那就更多了,他们谈文艺、谈鲁迅,相互之间有许多共同的话题。萧军晚年病卧在床回忆与毛泽东交往时说:“我们是同志、朋友、知交,是半宾半友形式相处的”。

  一

  萧军,原名刘鸿霖,笔名除萧军外,尚有三郎、田军等。现代小说家。1907年5月23日出生在辽宁省义县。1932年在哈尔滨开始文学创作。1934年到上海,得到鲁迅的教侮和帮助。1935年8月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出版,在文学领域较早地突出表现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主题,因而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并成为他的代表作。

  1938年初,日寇侵华的狼烟开始向山西蔓延。当时刚过而立之年的萧军,正在临汾的“山西民族革命大学”任教,出于强烈的民族义愤,在该校撤离吉县后,他辞去教职,准备投笔从戎。他单独一人,身穿红色牛皮大衣,头戴灰色呢帽,脚穿胶底运动鞋,手拄木棒,背着一个装着换洗衣服、书籍、杂物的褡裢,从古县渡过黄河,步行20多天,于3月21日到达延安城,他准备从延安转道五台山地区参加游击战争。萧军先去照像馆拍了一张照片,留下了风尘仆仆的疲惫形象,之后就住进厂陕甘宁边区政府招待所。一打听,去五台山的路上有战事,通不过去,只好暂时在延安停留下来。刚巧“西北战地服务团”的负责人丁玲和聂钳音从西安来向党中央汇报工作,也住在招待所,见到了萧军。毛泽东从丁玲那里得知萧军来到延安的消息,很想见见这位鲁迅的学生、《八月的乡村》的作者,就派秘书和培元到招待所去看望萧军,说毛主席请他去见见面。当时萧军一方面对毛泽东缺乏了解,另一方面因年轻孤做,不想惊动领袖人物,因而客气地回答说:“我打算去五台山打游击,到延安来是路过,住不了几天,毛主席公务很忙,我就不去打扰了!”和培元离开之后,丁玲对萧军说:“既然到了延安,难得的机会,毛主席热情相邀,还是应当去见见!”萧军也就同意了。【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还没等萧军前去拜访,一天上午,毛泽东亲自到招待所来看望萧军了,他同萧军亲切地握手,热情地问长问短。同时又会见了住在招待所的丁玲、聂绀弩、何思敬等几位同志,并请大家在招待所共进午餐。毛泽东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毫无首长的架子。他那礼贤下士、谦恭友好的态度,使萧军深受感动。同时也感到非常惭愧。尤其听说毛泽东在陕北公学召开的“鲁迅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上作《论鲁迅》的讲话时,对鲁迅作了极高的评价,其中引用了鲁迅给萧军的信。这时,萧军才知道毛泽东不仅对鲁迅早有研究,而且对鲁迅同他的关系也比较熟悉,联想到自己第一次见到毛泽东之前的态度,心中颇有愧疚。过了半个世纪,萧军谈起他最初会见毛泽东一事时,很有感慨他说:“毛主席主动来访,是看得起我,那伟大的不是我,而是他。”

  4月1日,陕北公学举行第二届开学典礼.萧军也应邀参加了,在会场上又遇见了毛泽东。会后,他和毛泽东、陈云、李富春、校长成仿吾等在操场上一起会餐。没有凳子,大家站在桌子周围,用一个大碗盛着酒,你一口我一口地轮流着喝。那天刮着大风,尘土飞扬,他们却有说有笑满不在乎。

  萧军在延安住了半个多月,去打游击的愿望实现不了,丁玲劝他不如随她去西安,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做点文化宣传工作,萧军只好改变初衷,继续用笔战斗。4月中旬,他和丁玲、聂绀弩离开了延安。

  二

  1940年6月,在邓颖超等同志的安排下,萧军乘八路军办事处的卡车,经过重重关卡,第二次来到延安。

  萧军这次到延安,是从大后方重庆来到“革命圣地”的,他感到延安到处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便满腔热情地投人工作。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

相关推荐: 维京:北欧悍妇高手下山:开局签到校花未婚妻恶毒宫女重生年代文的捣乱日常东京:这个逆袭系统不对劲锦绣医缘:嫡女倾世传奇一人之下:从封神传承开始余晖下的离殇旧梦我是夺能者,我真不想要你的异能重回八零带全家逆袭,狂扇亲戚脸我医武双绝,下山即无敌

如果您是相关电子书的版权方或作者,请发邮件,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来奇网电子书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