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llskw.org
这一天,风和日暖,花明柳翠。中南海怀仁堂前的草坪上,竖起了一架照相机。来自祖国各地1000多位人民代表和1000多位政协委员,先后兴高采烈地聚集在这里,和国家领导人一起摄影留念。
当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等到场的时候,四下掌声如雷,热烈欢迎。照完像,大家都争先恐后地和毛泽东等领导人握手,周瘦鹃挤不上去。
眼看就要失去这个幸福的机会,他忽然想到了毛泽东回进怀仁堂的必经之路,便疾步赶去等候,不一会,毛泽东果然笑吟吟地走过来了。
周瘦鹃鼓起勇气,抢步迎了上去。
毛泽东握住他的手,端祥着。
周瘦鹃兴奋而激动地报出了自己的姓名。
毛泽东点点头:“啊,原来是周瘦鹃先生!”他瞧出老作家有些窘,就笑着说,“你的模样儿很好啊!今年高寿?”
周瘦鹃见毛泽东这样平易近人,便恢复了常态,急忙回答说:“今年65岁了,可是精神还好,这几天也很兴奋。”
毛泽东又和蔼地说:“我读了你的很多文章,很想和你谈谈。”
周瘦鹃说:“请主席多加指教。”
毛泽东忽又摊开右手来,朝周瘦鹃摆了两摆,关切地问道:“有什么新的东西给我看看?”
周瘦鹃百感交集,连声说:“好!好!”
回到苏州后,周瘦鹃的心还是拴在中南海。他兴奋地题诗一首:“尧天舜日分明见,刻骨难忘一片情;誓把此身长许国,不辞劳苦创新生。”
他夙兴夜寐,常常扪心自问:“我将拿什么新的东西给毛主席看看呢?”过去的文章吧,被人看作“鸳鸯蝴蝶派”的东西,似已不大台时宜、谈园艺盆景的,又不知主席有无兴趣,左思右想,大胆地步毛泽东诗词原韵,作了21首诗词,题名为《学步集》,寄往北京。
过了一年,周瘦鹃又到北京来开会。他想听听毛泽东的指教,就写了一封要求接见的信。但转念一想,主席工作那么忙,自己对革命又没有什么贡献,还是不打搅的好。信就没有发,带回去了。
1962年,周瘦鹃已经快70岁了,想再见毛泽东的念头怎么也遏止不住。
4月初,周瘦鹃接到全国政协通知,让他偕夫人俞文英赴京参加会议,他就向有关方面表示了这个愿望。
15日那天,他开完会回到住所,一辆轿车把他接进中南海。这是一次特殊的荣誉:毛泽东接见他一个人。
周瘦鹃走进怀仁堂一间小会议室时,毛泽东已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伸手握住他的手。
周瘦鹃望着毛泽东慈祥的目光和温和的仪表,一点也不紧张,不慌不忙地吐出了蓄积已久的心里话:“记得3年前,主席曾经说过,读了我的许多文章,很想跟我谈谈。我一直在担心,自知写出来的那些拙作,一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毛病,这个还要请主席多多批评,多多指教。”
不料毛泽东却微笑着说:“你的散文是写得好的。”
周瘦鹃忙说:“主席大夸奖了,实在愧不敢当!只为平时学习不够深透,怎么写得出好文章来?”
毛泽东却直瞧着他,说了一句意想不到的话:“只要群众喜欢读你的文章,那么你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周瘦鹃感动得不知所措。因为,毛泽东道出了一个当时鲜为人谈的真理:文艺作品不但政治上要为社会主义服务,艺术上也要具备审美价值,而人民的审美情趣是多方面的,既需要黄钟大吕,也需要浅斟低唱。对这位政治上大有进步、艺术风格独特的老作家,毛泽东没有苛求。【贺氏藏书·刘大海精校】
此时,周瘦鹃与毛泽东仅隔着一只茶几,周瘦鹃时时深情地望着毛泽东,毛泽东也时而抬眼瞧着他,两人促膝谈心,不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周瘦鹃又说:“这些年来,我确曾于文艺上、园艺上搞了一些东西,这要归于3年前主席‘有没有新的东西给我看看’的那句话鼓励了我。我认为主席这句话并不是对我一个人说的,是对全中国六亿五千万人民说的,要大家都搞些新东西出来。”
毛泽东点点头说:“对!六亿五千万人民,包括我在内。”毛泽东为周瘦鹃点了一支香烟,他自己却不抽。
周瘦鹃吸了几口就掐灭了,把剩下的一截小心翼翼地放进衣袋。他想带回去留作纪念。
这时周瘦鹃迫不及待地提出了一个如饥似渴的要求,他说:“为了当年听到主席向我要看新东西的一句话,因此胆大妄为地和了大作四首诗、十七首词的原韵,名为《学步集》,自知功力不足,气魄不大,对主席的思想感情也体会不深,真的是邯郸学步,丑态百出。前年曾冒昧地将初稿寄奉求教,至今未有所闻。后来周总理也要去看过了。苏州市文联为此特地召开讨论会,我接受了同志们意见,曾经一再加以修改。但是如果不经主席提出宝贵的意见,让我好好地修改一下,那是始终不能定稿,不敢发表的。”
不料毛泽东却说出了这么一句谦逊的话:“你是专家,我是业余,要发表就发表嘛!”
周瘦鹃这时把《学步集》递交毛泽东,毛泽东接了过去一页一页地翻着,末了开口问道:“你要带回去吗?”
周瘦鹃恳切的答道:“不!不!要请主席于工作之暇给我批改一下。”
毛泽东表示默允,终于收下了。
这时,周瘦鹃又想到了自己的小女儿全全一直想见毛主席,于是急忙地向毛泽东说:“多年来我老是惦念着主席,真所谓梦寐系之,就是我那5岁的小女儿,也念念不忘,这一回她也跟着我来了,虽然没有见主席,却来到了北京,就像见到主席一样。”
毛泽东听了,慈祥的面容上,宛若有一股和煦的春风吹过,温和之极,毛泽东真是个富有感情的人,他笑吟吟地对着周瘦鹃柔声地说道:“你替我谢谢她。”
周瘦鹃听了,一时感动得不知说什么才好,两眼不知不觉地湿润了,心想:全全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怎么当得起主席的称谢呢。
周瘦鹃同毛泽东谈文艺,谈盆景,不知不觉半个小时会见时间就要过去了,一位工作人员进来催促毛泽东参加小组拍照,毛泽东说:“让他们等几分钟吧。”
周瘦鹃见时间迫促,不便久留,就站起身来向毛泽东告辞,毛泽东送到门口,周瘦鹃紧紧握着毛泽东的手,感激地说:“主席今天这样鼓励我,我一定要好好地干下去!祝主席健康长寿!再见!”
从中南海回到住处,周瘦鹃兴奋极了,他对别人说:“这次见到毛主席,谈了半小时,我心满意足了,真有朝闻道,夕可死矣的心情。现在我就是想多写东西,我的年纪已经68了,可我的干劲还像是28!”他又赋诗一首,其中四句是:“再造乾坤夺化钧,却容前席渥亲仁;谁知身历去黄劫,初识人间浩荡春。”
毛泽东的这次会见,给了周瘦鹃极大的鼓舞,他勤笔勉思,鼓足干劲,写了不少好的散文和诗歌,有的还在海外发表。
他的《我的心被拴住在怀仁堂》、《初识人间浩荡春》等散文,记叙了被毛泽东接见时的幸福情景,很快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人民文学》转载,江苏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他的游记《行云集》。
喜爱他的读者和敏感的评论家发现,他的作品记录了一个旧知识分子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生活经历和思想上所发生的变化,从中可以听到一个热爱祖国、热爱新社会的知识分子的心声。
二五 文坛知音———毛泽东与周扬
抗日战争爆发后,党中央考虑延安需要文化方面的带头人,以领导推动延安文化向前发展。
经中共中央上海办事处负责人潘汉年、冯雪峰推荐,中央调周扬、艾思奇、李初梨一行等来延安工作。
到延安后,中央安排周扬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教育厅长、陕甘宁边区文协主任。
从那时起,周扬和毛泽东接触很多,他们或面谈、或书信往来,关系极为密切。
周扬,原名起应。湖南益阳人。1908年生。1931年在上海开始从事文化工作,主编左联机关刊物《文学月报》。1935年担任上海中央局文委书记兼左联党团书记。参与领导进行国统区文化战线上反“围剿”斗争。30年代的周扬在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文艺理论的研究方面已有较深的造诣。
1937年到1938年初,许多文艺团体来到延安,为了纪念“一·二八”上海抗战六周年,决定在延安举行一次隆重的文艺晚会。为此,从抗大、陕公等单位集中了六七十位青年艺术家,只用两星期就排演出四幕话剧《血祭上海》,公演20天,观众上万人。在一次《血祭上海》座谈会上,当有人建议创办艺术学院时,全场一片掌声。毛泽东当即表示愿用最大的力量帮助艺术学院的创办,并宣告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一星期后,由毛泽东、周恩来、周扬等联合发出《成立缘起》,为纪念已故文豪,定名为鲁迅艺术学院,该学院宗旨是“培养抗战急需的大批艺术工作者”。
1938年4月10日下午,鲁迅艺术学院举行成立大会,毛泽东出席大会,并讲了话。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www.llskw.org。来奇网电子书手机版阅读网址:m.llskw.org